原標題:報考「強基」需練哪些「必殺技」 青島二中學霸和導師支招
青島二中9名學生通過「強基計劃」和保送升入清華、北大。 ( 來源:半島網)
「強基計劃」首年招生,備受關注。近日,伴隨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強基計劃」錄取結果出爐,青島的十幾位「強基天團」閃亮登場。被這些名校錄取的學生身上都具備怎樣的素質?他們在錄取過程中經歷了多少關卡?什麼樣的學生又適合報考強基計劃?記者深入採訪,揭秘他們的「強基之路」。
「北大面試就像聊天」
近日,2020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強基計劃考試結果出爐。記者了解到,青島二中有7人確定被清華、北大的「強基計劃」錄取。
據記者了解,在「強基計劃」招生元年,二中學生於駿浩、張藝繽、殷瑋婧、王煜然、遲凱文五人入選清華,人數佔到清華全省理科類別招生20%。此外,二中學生王子昊和蘇俊源入選北大。「北大面試像聊天一樣,老師沒有問我具體的數學物理學科知識,更多地聊到了自我介紹裡提到的『我與北大的故事』。」蘇俊源介紹道。
今年是教育部在36所高校實施強基計劃的第一年。教育業內普遍認為,如果說「自主招生」是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人才,那麼「強基計劃」則是以胸懷家國、志向堅定、有志於未來從事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研究的考生為對象,實現優秀人才選拔培養與國家發展有機結合。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專家表示,強基計劃探索選拔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單獨制定培養方案,小班化、導師制為考生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建立本碩博人才銜接培養模式,這在過去是從未出現過的,可以說是系統性重塑。」
「可以實現報國理想」
目前,除了青島二中在「強基計劃」錄取中表現搶眼,還有青島五十八中、平度一中、西海岸一中、城陽一中、即墨實驗高中等優質高中。
作為青島二中錄取清華、北大「強基計劃」者中唯一的女生,殷瑋婧高考成績688分,超出清華「強基計劃」山東入圍分數線2分,同時憑藉優異筆試面試成績,最後被清華數理基礎科學專業錄取。「國家目前有很多技術還受制於人,我希望能投身科研,有朝一日為國家攻克這些技術瓶頸。這個專業是理工雙學位,入學之後還將細分為精密儀器、材料、軟體、微電子等方向,都可以實現我的理想和抱負。」殷瑋婧說,選擇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實現了自己對基礎學科的熱愛以及對國家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完美交融。
青島五十八中學生白成海高考687分,也是通過「強基計劃」被清華大學探微學院錄取。「與金融、經濟、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相比,『強基計劃』的基礎學科專業相對較冷,但當前國家很需要基礎學科人才。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研製疫苗就要生物學人才;新能源、航天材料等也都是國家戰略項目,有很多需要技術突破的方向,可以實現我的報國理想。」白成海始終表示:「『追求卓越,報效祖國』是我們高中三年每天跑操都在喊的口號,現在終於實現了!」
學霸經驗 奧賽經歷重要,成績好可破格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清華、北大錄取的「強基計劃」名單裡,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過奧賽經歷。青島二中學生王煜然高考成績684分,儘管沒有超過清華入圍線,但憑藉數學競賽國賽銀牌破格入圍清華「強基計劃」校測,並憑藉綜合成績被錄取。遲凱文則是因為拿到信息學國家奧賽銀牌,獲得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校測機會。
同樣獲得信息學國家奧賽銀牌的張藝繽則有雙保險,既可以憑藉奧賽成績進校測,也可以憑著高考690分的成績參加校測。張藝繽建議,想走強基之路的學生,儘量參加競賽,增加更多進入名校的機會:「同時,奧賽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大家在學有餘力的時候可以去了解一下。」記者梳理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現,競賽生更有「入門」資格: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且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學生,可以破格入圍。
即使沒有獲得破格錄取資格的「學霸」,也都有參加奧賽經歷。平度一中學生崔文飛被北大生物科學專業錄取,高考成績691分的她參加過物理省賽獲得三等獎;城陽一中的郝蓉曾學過數學競賽,高考成績687分;西海岸一中的劉鈞禕學過物理奧賽,高考689分;即墨實驗高中的高家樂參加過數學奧賽,高考690分……雖然在奧賽中沒有特別突出成績,但他們都承認,在「強基計劃」校測中,很多筆試內容與競賽知識有關。「清華筆試的題比高考難,比競賽題容易,學競賽的同學會佔優勢,我是做的往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的題,覺得挺有幫助。」高家樂說。
專家支招 要提前籌劃,做好吃苦準備
從被清華、北大「強基計劃」錄取學生的高考成績來看,多數學生單純靠裸分是很難進入這兩所頂尖名校的,這是不是意味著「強基計劃」會是低分進名校的捷徑呢?青島五十八中副校長吳峰表示,考生想報考「強基計劃」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先問問自己是否熱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學科?是否在這些學科有濃厚的興趣或一定的天賦?是否適合搞科研,願意在一所大學接受7~8年的本碩博銜接培養?又是否願意長期在祖國需要的領域奉獻青春和熱血?這些學科大多需要學生潛心向學,甘於奉獻,做好「吃苦」的準備。
二中學生王子昊高考成績692分,他建議,考生如果打算參加高校「強基計劃」招生,一定要提前準備。同時,要注意找準自己的定位與努力的方向,這樣可能才會達成比較理想的結果。「我今年的裸分成績也可以上北大,但給出的專業不是我喜歡的,所以我又爭取在『強基計劃』中,考入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類專業。」王子昊介紹道。二中學生於駿浩認為參加「強基計劃」,必須要對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不然在長期「枯燥」的訓練中很難堅持下來:「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興趣,平時也要注意多思考、多積累。」
青島二中2020屆生化MT首席導師滕雪萍則表示,考生準備「強基計劃」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規劃、學術講座、競賽拓展課等平臺與活動,找準方向和機會,確定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要儘快適應高中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業成績很重要,但全面發展同樣重要。而且,強基計劃不是只有清華和北大有,很多雙一流大學都有「強基計劃」,在作出選擇之前,學生一定要注意多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背景資料 高考單獨批次錄取 今年36所高校參與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報名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強基計劃」屬於單獨批次錄取,也是高考所有批次錄取中最早公布結果的,一經錄取就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投檔。今年,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山東入圍分數線686分,理科類專業在我省招25人,文科類專業招3人;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山東入圍分數線678分,理工類專業在我省招22人,文科類專業招3人,醫學類專業招4人。
此外,今年教育部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還包括: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來源:半島網 編輯:三人目]
【來源: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