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重現皇姑屯事件:火車只剩下了框架,張作霖被部下抬走

2020-12-27 騰訊網

北洋軍奉系首領張作霖,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他投身綠林,土匪起家,後崛起遼東成為聲名顯赫的「東北王」;反動軍閥,引發混戰,政治野心勃勃妄圖攀登民國權力巔峰;與日周旋,保家衛國,最終殞命強敵日寇之手抱憾而終。

戰馬刀槍許歲月,一代梟雄成霸業」便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

英國史學家加文·麥克馬克曾評價:「就與日本帝國主義關係而言,張作霖比一個純粹的傀儡還多些什麼,但卻比一個民族主義者少些什麼。」的確,作為一名軍閥,張作霖的立場自然是以維護自身利益為主,發動軍閥混戰、鎮壓共產主義革命等罪行致使國民陷入苦難,在與日本侵略者的交涉中多次妥協,有過許多不厚道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位期間促進了東北的經濟與軍事建設,在對外關係上既有妥協也有抗爭,始終以維護民族利益為主,不可單單以「媚日漢奸」一概而論之。

「我不會幫著日本人對付國民黨,這是引狼入室,我不願做亡國奴。」張作霖在面對日本的多次拉攏態度堅決,涉及底線之事絕不與之同流合汙。也正是始終無法拿下這個充滿彪悍勁兒的東北漢子,日本人才在一手培養起他後又親自策劃皇姑屯爆炸將他置於死地。

皇姑屯事件」是張作霖生命的終結點,同時也是影響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張作霖在乘坐火車的歸家途中於瀋陽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事先埋藏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便不治身亡。這場在當時引發強烈轟動的大案件在後續的調查中謎團重重,直到日本戰敗投降才終於撥開雲霧,得以還原事實真相。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皇姑屯事件的珍貴老照片,再次走近這件影響深遠的民國舊事……

皇姑屯事件始末

虎狼野心包藏禍患

張作霖走到如今這一步,究其根源在於他過度膨脹的「野心」。早年的他不過是出身貧苦人家的一介農夫,幼年遭遇變故,至此流離失所,輾轉多地。和常人一樣,他做過小本買賣、當過獸醫和木匠,為謀求生計而忙碌著。若他順從自己的命運,只為在這亂世尋求一處安身之地的話,也就沒有後來的得與失了。時代給予了這些驍悍之將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的舞臺,張作霖也抓住了這一難得的機遇。

一、 權傾東北

1900年,沙俄入侵中國東北,地方政府崩潰,張作霖在村中組織保險隊負責維護治安,後逐漸擴大自己的管轄勢力,後來接受新民府受招撫,擔任官職。

日俄戰爭時期,與同為東北巨匪的杜立三「暴打洋人」不同,張作霖便盡顯利己本性,先後為日俄兩軍效力,從中謀取好處。後奉清政府之命以招安為名誘殺杜立三,剿匪有功,晉升統領,成為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手下的得力愛將,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張作霖率領軍隊鎮壓革命,多次迫害革命黨人,得到清廷的賞識與信任,攀附上晚清權貴,得以一步步掌握了奉天省的軍政大權。袁世凱稱帝後,張作霖在北洋政府搬弄權術,投機取巧,得以受封高官,事業上平步青雲。

然而袁世凱妄圖復闢帝制的陰謀失敗,在他病逝後,張作霖認清局勢,進一步謀求強權。他趁機奪取兵權,統一奉天省軍政併兼並黑龍江省,與日本人進行軍械交易提高奉系軍隊實力。

五四運動爆發後,面對學生們的愛國遊行,張作霖率領奉軍強行鎮壓。為了鞏固自己在東北的地位,設法驅逐吉林督軍孟恩遠,最終牢牢將東北三省掌控在自己手裡,成為世人眼中的「東北王」。

二、北伐戰爭

如果說張作霖在亂世之中獨霸一方是時代的選擇,那麼他身為封建軍閥最終走向悲劇也是無可避免的。北伐戰爭可以說推動皇姑屯事件的一大誘因,國民革命軍的兩次北伐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中國在形式上實現了統一。

1927年,北伐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張作霖卻在北京自立政府,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自己出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然而大帥的最高權位都沒來得及坐熱乎,北伐軍隊風風光光一路北上,大有不可抵擋之勢。次年,蔣介石、馮玉祥等人率領北伐軍向奉系發動進攻,30萬奉軍全線潰敗,僅剩餘少數殘部仍與北伐軍進行對峙。張作霖不得不公開表示願與南京國民政府議和,自己打算乘京奉專列離開北京返回東北,積怨已久的日本方面也正是在張作霖歸奉的這座列車經過地點──瀋陽皇姑屯車站埋下炸藥,一手策劃了這場皇姑屯事件。

縱觀張作霖的權謀之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朝末年,衰弱的中央集權下一個獨霸一方的軍閥勢力節節攀升,一個腐朽王朝逐漸窮途末路,同時也見證了中國在近代由盛轉衰的屈辱與無奈,感受到時代變遷下人民在變革洪流中命運的抗爭。

然而,正是張作霖急劇膨脹的虎狼野心,為他埋下了最終的殺身之禍。

周旋日寇危機四伏

一、日軍的謀算

上世紀二十年代,日本軍隊中湧現了數百個法西斯團體,其中以一夕會和櫻會影響力最為廣泛,這兩個團體集結了昭和軍閥集團的大量精銳,同時他們的終極目標也都是軍部控制日本政治,實現軍事獨裁。

一夕會裡有許多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河本大作、土肥原賢二、東條英機、渡邊久雄、岡村寧次等,這些都是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戰犯,如今他們又大多被供奉在「靖國神社」裡,是日本右翼眼中的「民族英雄」,但歷史卻不會忘懷,他們曾經在中國大地上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1927年,以手段強硬著稱的田中義一內閣在日本上臺,在對華政策上,他主張分割滿蒙、擴張在華權益,要實現這一目的,並非一開始便動力兵力,而是依靠張作霖,通過扶持「親日」的在華內部勢力,逐步控制滿洲。

田中這一設想的核心就是扶植代理人,張作霖是否配合便成為了其中關鍵。日本之所以認為張作霖是最佳人選,其一是其虎踞東北,掌控實權,其二也是張作霖與日本糾葛較深,早在日俄戰爭時期便有過合作,田中還對張作霖有救命之恩。

當時日本人以實現擴張蠶食滿蒙計劃的一大手段,就是通過籠絡張作霖的勢力,具體表現為在東北續建鐵路、開礦、設廠、租地、移民等。為此日本與張作霖往來多年,建立了複雜的利益網鏈。但令日本方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低估了張作霖對東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耗盡的耐心

日本與張作霖恩怨的節點,是在張作霖多次軟磨硬泡裝作糊塗的處理方式下,最終耗盡了日寇的耐心。在經濟上,張作霖多次向日本政府借款,面對日本人的催款總有各種不同的化解招數;在軍事上,他藉助日本擴充軍備,一步步做大東北的勢力範圍,同時又妄圖保持獨立的控制大權,不願奉軍淪為日本侵佔中國的爪牙。

歷史學家梁敬錞曾評價張作霖與日本的外交關係寫道:「張作霖對日本親仇之不一,日本對張,亦怨悅交並……大抵張作霖對於日本,雖甚富友誼,然日本欲其出賣國家,若日韓合併論中,宋秉畯、李容九之所為者,則非張作霖所能忍受。作霖之賢在此,日本滿蒙分離運動之失敗亦在此。」

在涉及「滿蒙權益」的問題上,張作霖總是會與日本人產生矛盾。雖然張作霖總是口頭承諾會滿足日本想要的的種種權益,但日方提出的「滿蒙」築路、聯合辦廠等要求均被拒絕,並時常遭受抵制。日本還曾經恐嚇張作霖,要求他在《滿蒙新五路協約》上簽字,然而狡猾的張作霖心生一計,只是在文件上籤下了「閱」字,並沒有寫自己的姓名,後來便撕毀了這條合約。

忍無可忍的日本人終於耗盡了對張作霖的耐心,尤其是對他積怨已久的日本關東軍,下定決心要剷除張作霖。北伐戰爭的到來給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潰敗的奉軍撤軍之際,自顧不暇的張作霖必會放鬆警惕,此時正是殺戮的最佳時刻!

死亡列車駛向地府

一、行蹤洩漏

1928年6月2日,張作霖發表「出關通電」,聲稱「本為救國而來,今救國志願未償,決不忍窮兵黷武。爰整飭所部退出京師。」在撤離北京之際,張作霖命令手下收拾「安國軍大元帥」的印、旗以及外交部重要檔案等物件,並宣告「一切重要命了,仍需由大元帥蓋印發表」,

顯而易見,張作霖還想著有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即便退回山海關也依然繼續做著「大帥夢」。日本人那邊早就稀裡糊塗被自己「哄騙」慣了,只需要略施伎倆,便可繼續與之周旋。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早已將他拉入黑名單的日本關東軍已經對他起了殺心。

說來張作霖也並非毫無準備,本是草莽出身的他能夠走到如今位高權重的階層,與他向來謹慎多疑的性格不無關係。張作霖自知自己與日本人的多次周旋致了對方不滿,再加上奉軍如今兵敗失勢,此次出關隱約會有危險存在。他原本的打算是選擇更加低調的出行方式,比如不引人注目的汽車。但考慮到沿途多經山地,路況較差,一路顛簸恐難以忍受;再加上當時的交通不夠發達,汽車車速很慢,為旅途增添了不少風險。

權衡利弊之下,張作霖最終還是選擇乘坐火車,但他為了做萬無一失,他還是對外多次放出假消息,讓自己的一眾姨太和屬下先行乘坐了一列和其專列相近的火車做偽裝,自己則隨後乘坐另一輛火車離開,

然而,總是張作霖防備重重,他的具體行蹤還是被日軍所掌握。日本人早在瞄準暗殺時機之前,就安排了川島芳子前去秘密打探張作霖的行程。

川島芳子是抗日戰爭中著名的女漢奸,有「東風女魔」之稱。她原本是清朝第十代肅親王的女兒,本名愛新覺羅·顯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皇室格格。然而她自幼被父親送給日本人川島浪速做養女,深受日本軍國主義的教育,後返回中國,為日本關東軍效鷹犬之力。

川島芳子當時來到大帥府,要求見少帥張學良,可張學良正為父親回東北的相關事宜忙得焦頭爛額,便派了手下一名鄭姓副官前去接見,川島芳子動用計謀從這名副官口中得知了張作霖的真實行程。

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是此次謀殺事件的主要策劃者。他在得到了張作霖的具體行蹤後,便為其布下「必死之陣」,日寇在距瀋陽一公裡半的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橋洞下放置了三十袋炸藥,力求一擊必中

下圖就是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三洞橋。日軍之所以選擇在這個地方埋下炸藥,是因為三洞橋的位置剛好在南滿鐵路和京奉鐵路之間,張作霖回東北,此處是必經之路,而火車也只能從三洞橋穿過。所以這個地方無疑是最佳位置。

二、爆炸身亡

張作霖出發回東北當日,奉軍曾試圖與日軍長官交涉,希望能夠準許己方憲兵進入橋面布防。然而日軍長官卻是一口回絕,導致奉軍失去了最後的巡護壓道的機會。面對日本方面的不配合,奉軍仍然在橋洞周圍布置了兩隊憲兵和數名警察進行把守。

但這些防衛確實為時已晚,河本大作和關東軍早已經在奉軍布防完成之前就布置好了炸藥點。為了能夠確保行動萬無一失,他們做好了遠程控制爆炸的準備,同時命令敢死隊埋伏在自家的警備區,若是情況發生意外,這些敢死隊也可以衝鋒陷陣進行補刀。

1928年6月3日晚,離開大元帥府的張作霖到達火車站,一同隨行的還有家人六夫人、三兒子張學曾,以及靳雲鵬、潘復、何豐林等心腹,包括兩名和張作霖關係交好的日本顧問町野武馬和儀我誠也。

這列專車共22節,裝潢豪華,曾是清朝慈禧太后用過的「花車」。張作霖坐在第10節車廂,位列車身中央。晚上8點整,專車自北京車站出發通往奉天。

事實上,這輛駛向地府的「死亡列車」,在行駛的途中就已經有所變故。當專車行至天津站時,靳雲鵬忽然收到日本領事館深夜造訪的消息,於是中途下車被管家接回了靳府。可是他在府中等了一整晚,都未見有人來訪。靳雲鵬是北洋高官,日本人此舉算是留了他一命。

深夜,專車抵達山海關。黑龍江督軍吳俊升特地趕到此地迎接張作霖。至此路途中並沒有遇到兇險,眾人也都放鬆了警惕,但兩個日本顧問的反應很是奇怪。先是町野武馬早在天津站跟著靳雲鵬下了車,期間叮囑張作霖「須在日間到達奉天」,而儀我誠也在前往了張作霖的車廂進行問好後,在專車即將到達皇姑屯車站時, 突然找藉口藉口離開了張作霖的車列。

當時張作霖所在的那節車廂只除了他以外,只剩下了吳俊升和校尉處長溫守善。清晨氣溫較涼,吳俊升關切地詢問大帥:「天有點冷,您要不添一件衣服?」張作霖低頭看了看手錶答道:「算了,馬上就要到了!」

此時是清晨5時23分,專車駛進京奉鐵路和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日本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起爆鍵,轟然一聲巨響,頓時飛沙走石、煙霧繚繞。

整個車身瞬間燃燒起熊熊烈火,車內的慘狀可想而知。這場皇姑屯事件共計造成了20人死亡,53人受傷,死傷著實慘重。

炸藥威力之大,導致三洞橋的一座橋墩被炸斷,橋上的鋼軌也被炸得歪歪扭扭,最慘烈的還是這輛專車,整個火車只剩一個框架,被毀壞得最嚴重的是第9至第12節車廂,張作霖乘坐的第10節專用車廂被炸得僅剩一個底盤了。

張作霖本人受爆炸衝擊力也被拋出去三丈遠,頭破血流。與他最近的吳俊升當場被炸身亡,溫守善身受重傷,憑藉全身力氣爬到張作霖身邊,發現他的咽喉部被刺穿,留下一個直往外冒血的窟窿。奉天省長劉尚清聞訊趕到現場組織救護,奄奄一息的張作霖被部下抬走,圖為爆炸發生後的救助現場。

下圖是張作霖六姨太嶽氏所在的車廂,這節車廂雖然距離爆炸點間隔較遠,但是六姨太太也被炸掉了腳趾頭。

爆炸發生後,日本關東軍也沒有閒下來。他們迅速展開了後續行動,去斬殺張作霖身邊隨行的親信,同時想要去爆炸現場探查情況。由此可見,日本關東軍是鐵了心不給張作霖留活口,還要沉重打擊奉軍勢力,完成整個報仇計劃。下圖是一位日本關東軍士兵拿著武士刀在仔細搜尋。

部下把張作霖抬上了汽車,命令司機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帥府駛去。但張作霖到達瀋陽「大帥府」之際,儘管安排了軍醫爭分奪秒進行搶救,但由於全身過重的傷勢加上長時間流血,已是無力回天。張作霖彌留之際,留下了最後的一句話:「告訴小六子(指其子張學良),以國家為重,好好地幹吧!我這個臭皮囊不算什麼,讓他儘快回到瀋陽。

三、東北易幟

在炸毀專車後不久,日本方面先後製造了奉軍軍車脫軌事件和瀋陽炸彈案,以此混淆視聽。其佔領東北的企圖更加明顯,為了能夠成功進行後續武力奪取東三省的計劃,日軍想趁著張作霖死後產生的間隙伺機而動。

然而,張作霖身前在奉軍留下了一批能人志士,即便大帥意外致死,整個大帥府和東三省也沒有自亂陣腳。奉天當局決定對張作霖的死進行保密,只是發表通電稱大元帥身受輕傷,需要休息調養,恢復精神狀態;又說「省城安謐如常」,表示東三省依舊井然有序,還下令全城戒嚴以穩定局勢。由於日軍無法獲取消息,根本不知道張作霖是否已經身亡,不敢貿然採取行動。等到張學良回到瀋陽,把一切相關事宜都處理妥當,這才對外宣布張作霖的死訊。日軍想要趁亂發動侵襲的計劃最終化為了泡影。

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也對關東軍謀殺張作霖一事很是失望與不滿,因為此舉將使日本與整個奉繫結仇,他的代理人計劃徹底粉碎,日本只剩強佔東北一條路可走。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對外隱瞞案件真相藉機挑撥,謊稱皇姑屯事件的幕後主使是「南方人」。

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接替父親主政東北的張學良依然沒有滿足日本的種種不合理要求,並且憤怒地拒絕了土肥原賢二扶植傀儡政權的計劃。1928年12月,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致使北伐結束,民國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政治暗鬥的悲劇

1945年日本投降,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終於獲得勝利。河本大作等主要侵華戰犯被逮捕,送往軍事法庭審訊。他承認是自己和日本關東軍謀殺了張作霖,並詳細交代了策劃炸死張作霖的全過程,最終病死於太原日籍戰犯管理所。

這起駭人聞見、轟動一時的「皇姑屯事件」的真相大白於天下,一代大帥張作霖的悲劇結局令人唏噓不已。然而,在他最初與這群陰險狡詐、豺狼野心的法西斯主義者們產生利益糾葛之時,就應該料想到如今的結局。

他多次協助日本的對華部署計劃來換取資金與援助,藉助外力完成多年以來的稱霸野心,但又不願徹底淪為日本侵略中國的傀儡,保留有自己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最後底線。在日本方面想要其兌現承諾之時,他含糊其辭、言之不詳的態度一次次耗盡了日本人的耐心,最終將其激怒。最初的工具偏離軌道變成了絆腳石,日本方面便痛下殺手將他徹底抹去。

儘管張作霖與虎謀皮、投機取巧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但他在面對民族大義和家國責任時,卻仍然堅守本心,沒有徹底迷失自我。

皇姑屯事件背後的博弈是一場血腥的政治暗鬥,同時也向我們揭露了戰爭的殘酷與侵華日軍所犯下的暴行。如今我們身處和平時代,更應該銘記歷史,在砥礪中奮發向前。

相關焦點

  • 老照片直擊皇姑屯事件現場:張作霖被炸成重傷,現場日軍四處搜尋
    1928年6月4日5時23分,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成重傷,被送回瀋陽後,不治身亡。由於張作霖在去世時,其長子張學良並沒有在身邊,所以張家人決定秘不發喪直到「少帥」張學良回到東北主持大局。
  • 直擊皇姑屯事件現場舊照:張作霖被炸成重傷,圖5關東軍四處搜尋
    1928年,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命人在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橋洞下放置了三十袋炸藥及一隊衝鋒隊,日本人是想徹底要了張作霖的命,張作霖雖然心有防範,也得到過密報,但防不勝防。6月3日下午六點,張作霖乘坐鋼板防彈汽車前往火車站,第二天清晨日本駐奉天的總領事林久治郎早早起了床,然後用望遠鏡朝著三洞橋瞭望,5點23分時,林久治郎瞧見張作霖的專車到了三洞橋,然後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電鈕,專車被炸,張作霖的專用車廂炸得只剩下了一個底盤,現場一片慘烈。
  • 皇姑屯事件之後,張作霖的結拜兄弟下場如何?其中一人成為漢奸!
    皇姑屯事件之後,張作霖的結拜兄弟下場如何?其中一人成為漢奸!文|武品文史1928年6月4日,伴隨著一聲轟天巨響,一輛從北京開往奉天的豪華列車,被炸得只剩下個底盤,黑龍江省的都督被當場炸死,血肉模糊。此後多次拒絕日本的合作計劃,堪稱一位梟雄,老六孫烈臣,可以說他是張作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在張作霖幾次危難之際都挺身而出,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張作霖與四哥湯玉麟交惡時,孫烈臣始終支持張作霖。但可惜的是,1924年孫烈臣因病去世,張作霖弔唁時抱著孫烈臣的屍體哭了足足半小時。
  • 皇姑屯事件後,張作霖的7個把兄弟結局如何?只有老五做了漢奸!
    張作霖一生結交了不少朋友兄弟,最讓人所熟知的是他的七位結拜兄弟:老大馬龍潭、老二吳俊升、老三馮德麟、老四湯玉麟、老五張景惠、老六孫烈臣,老八張作相,張作霖本人排行老七。張作霖雖不是老大,但他是8位兄弟中最有本事的一個,在他發跡後,除馬龍潭和馮德麟,其餘幾人都在張作霖的帳下做事。早在皇姑屯事件前,老六孫烈臣就因病去世了。
  • 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行為,是日本關東軍一名軍官私自策劃的?
    在1928年6月4日凌晨5點30分,經過多次選擇,張作霖終於決定乘坐火車。當火車到達皇姑屯的時候,發生了大規模爆炸。張作霖乘坐的火車車廂被當場炸毀,只留下一個空架子。張作霖被帥府迎賓隊緊急送往帥府,但他還是沒有抗住,在回家的路上死去。這就是震驚世界的皇姑屯事件。
  • 張作霖被炸皇姑屯後,留下了一句遺言,張學良得知後就剃光了頭髮
    比如, 張作霖 被炸皇姑屯。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來看,顯然都傳達出了這樣一個信息:日本人對張作霖很是忌憚。否認,為啥要炸死人家?不是吃飽撐的嗎。 所以張作霖被炸 皇姑屯 ,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了。那麼張作霖對這次事件,是什麼一種態度?
  • 皇姑屯張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破口大罵:一切都完了
    1927年,安國軍政府成立以後,張作霖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的就職,事實上,意味著此時的張作霖已經是國家的最高元首。隨後不久,張作霖由於種種原因與日本山本條太郎籤訂諒解協議,即《滿蒙新五路協約》。1928年,北伐軍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南等部聯合起來向奉系宣戰。
  • 張作霖被迫離京前曾2次更改行程,卻仍被炸身亡,內鬼到底是誰
    1928年6月4凌晨,皇姑屯站以東的鐵路線上爆出一聲巨響,隨即一輛正在行駛的專列被掀上了天,號稱「東北王」的一代梟雄張作霖因此殞命,史稱「皇姑屯事件」。雖然該事件由關東軍一手策劃這個事實,早已蓋棺定論,但該事件中的許多細節仍舊疑點重重。  關東軍是如何得知張作霖的精確行程?張作霖一行中是否有內奸?
  • 張作霖被炸死後,天皇大發雷霆,首相陪葬,殺人兇手也流落街頭
    張作霖被炸死後,天皇大發雷霆,首相陪葬,殺人兇手也流落街頭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點三十分,幾經選擇最終還是決定乘坐火車的張作霖帶領一眾隨從途徑皇姑屯,當列車走到京奉南滿鐵路的三孔橋時,發生了大規模爆炸,張所在的車廂當場就被炸的只剩下個空架子。
  • 張作霖被炸現場的一個驚人細節,照片中出現一個人,指向真正的兇手
    關於「東北王」張作霖是誰炸死的,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所謂的「新說法」,張作霖被炸死與日本人無關,而是蘇聯的情報機構所為。筆者要說明的是,日本人炸死張作霖是一樁鐵案,這是難以翻案的。1928年6月2日,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張作霖發出通電,退出北京返回瀋陽。 關於日本人要有所行動,張作霖早已耳聞。
  • 「皇姑屯事件」倖存者、歷史洪流中的幸運兒、最後的北洋財長...
    他是張作霖深耕東北、圖謀全國的錢袋子,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亦多次提及;皇姑屯事件中,他與張作霖同車同座卻死裡逃生…… 他是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媒人和證婚人,以權謀私、在張作霖的震怒下改名換姓逃過一劫……他的「家務形象」便躍然紙上。
  • 郭松齡倒戈事件後,日本找張作霖兌現密約,張作霖是如何應對的?
    1925年11月23日,奉軍爆發了「郭松齡倒戈事件」。由於張學良對郭松齡信任異常,郭松齡部配備的都是精兵強將,武器裝備也是當時奉軍最先進的,因此郭松齡部是當時奉軍內部戰鬥最強的部隊。也正是因為如此,郭松齡在短時間內便打到了奉天附近,眼看就要攻入奉天城了。為了拖住郭松齡,為自己重新集結力量爭取時間,張作霖便找了日本人幫忙。
  • 她是張作霖的壽夫人,皇屯姑事件發生後,在大帥府說了九個字
    皇屯姑事件發生於1928年,當時蔣介石對以張作霖為首的北方舊軍閥舉行「第二次北伐」,東北軍敗退,張作霖見大勢已去,決定退回東北。張作霖乘專用列車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皇姑屯車站三孔橋時,火車被預埋的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送回瀋陽後,張作霖看著淚如雨下的張壽懿,囁嚅著說:「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快回瀋陽……」不久,張作霖去世。
  • 張作霖被炸死,分析「內鬼」是誰?很可能是連環計
    1928年6月4日,東北王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火車在皇姑屯被炸,在張作霖去世之前,他清晰地透漏出兩個信息:一是此事與日本人有關;二是由張學良接管東北軍。日本人是如何準確掌握張作霖的行動路線以及時間的呢?這裡面一定有「內鬼」指引,那「內鬼」到底是誰呢?
  • 張作霖被命喪皇姑屯後,七個拜把子兄弟的結局如何?
    周邊的土匪都不敢惹,但敢去惹當時並無強大的張作霖,為此,湯玉麟兩次出兵支援。張作霖取得奉天省軍政大權後,一則提拔了一些親信,穩住局面,包括了有過救命之恩的湯玉麟;其次,啟用有文化的新人,如任用王永江為警察廳廳長,整頓秩序,安撫民心。但湯玉麟部下仗著功勞,為非作歹,遭到王永江的依法處理。
  • ...初的老照片:圖3抬著袁世凱去祭天,圖5照片中出現一個不該出現之人
    清末民初的老照片:圖3抬著袁世凱去祭天,圖5照片中出現一個不該出現之人 圖3為袁世凱在部下的陪同下,被士兵抬著來到祭天現場,北京天壇。
  • 張作霖死後,他的7個拜把子兄弟如何?有人當晚撞牆,有人當了漢奸
    其實張作霖能有如此大的成就,與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他的性格十分豪爽,有7個拜把子兄弟,也是這些兄弟把他抬上了如此高的地位。那麼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後,這7個兄弟如何了呢?
  • 張作霖回東北前曾2次改行程,為何仍被炸死了?你看「內鬼」是誰
    而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則完全可以稱之為梟雄了。張作霖本是農民出生,還當過木匠、賣過燒餅、做過獸醫,後來才加入了綠林之中,後來被招安之後才進入仕途,一步步做到奉系軍閥之首,成為了虎踞東北的地方王。可惜在1928年的時候,皇姑屯由日本軍策劃的一場爆炸帶走了張作霖的生命。
  • 張作霖之死並非日本人所害,背後的黑手竟是中國人所為?
    ,日本早已做好埋伏,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電鈕,一聲巨響,三洞橋中間一座花崗巖的橋墩被炸開,橋上的鋼軌、橋梁炸得彎彎曲曲,拋上天空,張作霖的專用車廂炸得只剩一個底盤。她幾次求見張學良都被拒之門外,她就動了歪心思,利用每次勾引了張學良身邊的以為副官,在他那裡得到了張作霖的動身計劃,之後,趕緊通知了日本,使之提前埋伏,在距瀋陽一公裡半的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橋洞下放置了三十袋炸藥及一隊衝鋒隊。
  • 炸死了張作霖,令日本天皇大怒牽連整個日軍,但主謀卻得以輕判
    中華民國最高權力統治者張作霖被日本人殺害。大帥所在的火車車廂被炸成了一個鐵架子。在送往瀋陽府邸的路上,還是沒能抗住,撒手西去。 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事件發生後,張大帥被日本人炸死的消息席捲中國。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權力統治者,張作霖的死亡引起了各界的震驚,使東北局勢更加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