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敗號稱《笑傲江湖》第一高手,所謂「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煉丹服藥,內外齊通。」苦練《葵花寶典》後,東方不敗徹底變成了另一個樣子,他殺了七位愛妾,愛上了楊蓮亭這一鬚眉男子,日月神教中的曾經的不下,殺的殺,逃的逃,他真真正正成了個孤家寡人,然而在金庸筆下,這樣的人往往都擁有過人的本領,東方不敗自然也不例外。
他這一生最精彩的一場戰鬥發生於黑木崖,任我行內功、外功俱臻化境,堪比少林方證大師,吸星大法舉世無雙,無人可敵;令狐衝所學「獨孤九劍」乃天下第一劍術,可破武林任何武學招數;至於向問天、任盈盈,也都是江湖一流高手,這四人組成的隊伍,擁有極高的實力,然而東方不敗這大boss太可怕了,面對這個人,令狐衝的「獨孤九劍」失去了作用,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成了無用功,若非任盈盈設計牽制楊蓮亭,四人都得死在東方不敗的繡花針下。
這一戰奠定了東方不敗的名聲,他一躍成為《笑傲》時代第一高手,不過在這部作品中金老先生還記載了四位神秘高手,這四個人的實力都超越了東方不敗,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山更比一山高!
一、劍魔獨孤求敗
風清揚只傳以口訣和修習之法,說道:「……獨孤前輩當年挾此劍橫行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將這套劍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
據考證,此人該是《神鵰》六七十年前的人物,此人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再無抗手,遂埋劍歸隱劍冢,所留武學成就三位高手(即楊過、風清揚、令狐衝)。
《金庸一百問》中,金老先生曾認可「獨孤九劍」在《葵花寶典》之上,劍魔乃「獨孤九劍」創始人,由此不難看出,東方不敗與劍魔相比,註定敗多勝少。
二、前朝太監
他頓了一頓,緩緩說道:「這部《葵花寶典》,武林中向來都說,是前朝皇宮中一位宦官所著。」
這位神秘太監究竟是何人,金老先生沒有明示,但從《笑傲江湖》是明朝背景來看,這位神秘太監應該是元朝某位神秘高手,或許此人曾與張三丰、張無忌等人有過交集(《倚天》發生於元末明初時期)。
作為《葵花寶典》創始人,前朝太監的武功自然在東方不敗之上,這一點從書中一段原文便可得到啟發:
方證道:「……令狐掌門說道,任教主將那寶典傳給了東方不敗。那麼兩人交惡,說不定也與這部手錄本有關。其實這部手錄本殘缺不全,本上所錄,只怕還不及林遠圖所悟。」
僅僅修煉殘本的東方不敗,如何比得上前朝太監呢?
三、李靖
方證方丈續道:「……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他頓了一頓,說道:「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後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將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
三日三夜便能夠將少林難度第一的《易筋經》盡數參透,同時還能指點慧可禪師,這樣的修為放眼金庸整部小說,也都找不出第二人。張三丰智慧無雙,數十年無法領悟「九陽神功」;黃藥師學究天人,卻因苦思《九陰真經》不得,鬧得家破人亡。
眾所周知,《易筋經》難度極高,古往今來少林寺中能夠真正練成之人不超過三個,金庸小說有一個規律:武功越高,習武速度越快。比如張無忌,內功到了一定境界,所以便可輕易領悟「乾坤大挪移」心法,從這一點咱們不難看出,這李靖的武功修為應該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此外,李靖乃是唐朝風塵三俠其中一位,聶隱娘什麼修為?可以任意變小進入人體,雖然李靖並無如此神奇的本領,但擁有登峰造極的武功修為,一點都不算過分。
這樣的實力,東方不敗如何是他對手?
三、張三丰
他知三豐祖師到晚年時劍術如神,輕易已不使劍,即使迫不得已與人動手,也只用尋常鐵劍、木劍,這柄「真武劍」是他中年時所用的兵刃,掃蕩群邪,威震江湖,是一口極鋒銳的利器。
張三丰太出名了,以至於金庸先生在多部作品中都記載過他(《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張三丰的武功修為與郭靖、楊過、張無忌等人屬於同一境界,但在武學修為上,他卻超過了這些人,原因就在於張三丰悟性太高,活得太久,對天下武功過於熟悉,他儼然就是金庸百科全書式高手。
東方不敗武功雖高,僅僅是因為他走的路子是「輕捷迅猛」的武功路子(另一條是大巧不工,可參考《神鵰俠侶》),並且他走通了,但張三丰則不同,論內功,他已達登峰造極之境;論招式,所創太極拳、太極劍乃無招絕學;論實戰能力,「太極初傳柔克剛」中反殺剛相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反應速度,張無忌遠遠不如。
如此多優點,再加上他「陸地神仙」的稱號,東方不敗註定比不過他。
獨孤求敗、前朝太監、李靖、張三丰,皆金庸筆下傳奇人物,通讀金庸小說這樣的人物還有很多,下次有機會再給大家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