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受人類活動影響,100萬種物種瀕臨滅絕,人類每年對自然的需求要1.6個地球才能滿足。世界各地森林大火、蝗災橫掃威脅農業、珊瑚礁大面積死亡、人畜共患病頻頻爆發…
大自然在向我們敲警鐘
保護環境,中國一直在行動
今年,我們國家的宣傳主題是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跟我一起看看生態環境部的宣傳片吧~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兩位「小可愛」
蹬蹬瞪~
現在出場的是「小山」和「小水」
它們是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
「小山」以青山為造型,以綠葉為髮飾,以祥云為鞋子紋樣,象徵綠色與和諧;
「小水」以綠水為造型,以花朵為頭飾,以水紋為鞋子紋樣,象徵潔淨和美麗。
小山和小水面帶笑容、活潑靈動,寓意著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開篇(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民法典各分編中,直接涉及資源環境保護的條款達18條之多。
「綠色」民法典相關條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一編 第一章 第九條
礦藏、水流、海域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編 第二分編 第五章 第二百四十七條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但是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第二編 第二分編 第五章 第二百五十條
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編 第二分編 第五章 第二百五十一條
對於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依照下列規定行使所有權:
(一)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依法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二)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依法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三)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第二編 第二分編 第五章 第二百六十二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土壤汙染物、噪聲、光輻射、電磁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二編 第二分編 第七章 第二百九十四條
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土地用途的規定,不得損害已經設立的用益物權。
——第二編 第三分編 第十二章 第三百四十六條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第三編 第一分編 第四章 第五百零九條
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條
兩個以上侵權人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汙染物的種類、濃度、排放量,破壞生態的方式、範圍、程度,以及行為對損害後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條
侵權人違反法律規定故意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嚴重後果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侵權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生態環境能夠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承擔修復責任。侵權人在期限內未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進行修復,所需費用由侵權人負擔。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下列損失和費用:
(一)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
(二)生態環境功能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
(三)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鑑定評估等費用;
(四)清除汙染、修復生態環境費用;
(五)防止損害的發生和擴大所支出的合理費用。
——第七編 第七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條
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愛護環境,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原標題:《【世界環境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