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集團股票終止上市 昔日「造富神話」黯然退場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暴風集團股票終止上市!昔日「造富神話」黯然退場

8月28日深交所晚間消息,因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集團」或「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未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8日起暫停上市。暴風集團在股票被暫停上市後的一個月內未能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觸及本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3.4.1條第(九)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根據本所《關於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的通知》,《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3.4.1條、第13.4.6條的規定以及本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2020年8月28日,本所決定暴風集團股票終止上市。

自本所作出暴風集團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後十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若暴風集團提出覆核申請且本所上訴覆核委員會作出維持終止上市決定,自上訴覆核委員會作出該決定後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本所對暴風集團股票予以摘牌。

本所要求暴風集團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退市整理期以及終止上市後續有關工作。

昔日「造富神話」將黯然退場。

2015年3月24日,暴風科技上市,股價開啟連續漲停模式,40個交易日內漲停37次,打破了A股漲停記錄,暴風的市值超過360億元,動態市盈率超過250倍。

然而,暴風的這場狂歡沒能持續太長時間。2015年5月23日,央視新聞點名暴風科技編題材講故事,證監會隨後開始重點打擊操縱市場行為。短短一周內,暴風的股價就從327元/股跌至250元/股(未復權)左右。在這之後,暴風的股價就開始了持續震蕩下跌之旅。

上市5年後,馮鑫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佔罪被批准逮捕。失去馮鑫的暴風頓成散沙一盤,高管開始另謀高就,員工紛紛主動離職或被裁撤。直到今年上半年,暴風集團已經無法聘請到財務總監和審計機構,連2019年年報也沒有能力編寫及披露。

根據暴風集團最新的財務數據,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僅實現營業收入0.94億元,同比下滑90.95%,虧損6.5億元。2019年9月30日的淨資產為-6.33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282.99%。

暴風集團2019年三季報10大股東

拆解明星企業「隕落」之謎:

從視頻、電視、體育齊發展到主業停頓

回顧初登資本市場的暴風集團,也曾憑藉新興的業務模式備受追捧。

作為國內網際網路視頻行業少有的連續實現盈利的公司,暴風集團於2015年3月登陸創業板,隨後創造了54個交易日內共39次漲停的驚人記錄,一時風光無兩,被股民封為「妖股之王」。

2015年6月10日,公司股價達到上市以來最高點,報收於307.56元/股,總市值高達369.07億元。

暴風集團的核心模式是圍繞「內容+終端」進行布局,是彼時A股市場上少見的業務模式新穎且具備盈利能力的創新創業企業。但狂熱的資本卻讓創始人馮鑫的野心迅速膨脹,上市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暴風就開始外延式擴張,先後開拓VR(虛擬實境)、TV(電視)、秀場、體育、金融等業務。此外,公司還擬通過重大資產重組進軍影視和遊戲行業。

從暴風集團近年發展情況來看,無論是原有業務還是新開拓的業務,其發展都堪稱慘澹。

原有的網際網路視頻和廣告業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優酷、愛奇異、騰訊等競爭對手擁有明顯的資金優勢大量購買內容版權並以此擴大用戶和收入規模,暴風集團日趨邊緣化。

寄託了公司轉型希望的網際網路電視業務,由於採用內容補貼硬體、低價銷售策略,隨著收入規模的增長,虧損不斷擴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持續惡化,公司的償債壓力日漸上升。

而受到市場頻頻熱炒的VR、秀場、體育等業務,早已如同水中的漣漪沒有了蹤跡,只能在公司的公告中偶爾看到它們的身影。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暴風集團那場未能實現的「明星夢」。2016年3月,公司披露重組報告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從事影視劇製作的稻草熊影業60%股權、從事遊戲業務的甘普科技和立動科技100%股權,整體交易作價31.05億元。

這場併購案在當時引發市場極大爭議,除了演員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股東自帶流量外,更令人咂舌的是三家公司高得離譜的估值。

資料顯示,甘普科技、稻草熊影業、立動科技評估增值率分別達到106倍、38倍以及60倍。以明星殼公司的代表稻草熊影業為例,其帳面資產僅有3,835.47萬元,估值卻高達15.27億元,在最近一期僅實現淨利潤2,852.08萬元的情況下,竟然承諾未來三年淨利潤累計不低於4.36億元。

最終,由於標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較大不確定,該次重組於2016年6月7日被證監會否決。

2019年8月,為了避免嚴重失血的網際網路電視業務將公司拖入深淵,暴風集團對其進行了剝離,主營業務又回到了最初的網際網路視頻業務,但時過境遷,當下的網際網路視頻行業經過巨頭們的激烈廝殺,江湖格局早已排定,而在這裡面卻沒有了暴風集團的位置,該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就如同公司的股價一般加速下滑。4

根據公司最新的財務數據,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僅實現營業收入0.94億元,同比下滑90.95%,虧損6.5億元。2019年9月30日的淨資產為-6.33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282.99%。

「一地雞毛」的MPS收購

在暴風集團業務逐漸下滑的過程中,引發軒然大波的 MPS收購事件成為引爆公司的另一根導火索。

2016年4月,暴風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與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15家機構共同投資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募資總規模52.03億元,用於跨境收購從事體育轉播權的義大利公司MP&Silva Holding S.A.(以下簡稱MPS)65%股權。

在初步收購完成後,MPS的核心管理層相繼離職並自立門戶從事類似業務,MPS先後失去了原各項體育賽事的轉播權,經營陷入困難。直到2018年10月,英國高等法院宣判MPS正式破產清算。

在此過程中,暴風集團、馮鑫與光大浸輝共同籤署《關於收購MP&Silva Holding S.A.股權的回購協議》,約定了暴風集團應就未能收購MPS股權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於該回購協議,暴風集團未及時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2019年5月,光大浸輝和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暴風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馮鑫為共同被告向北京高院提請民事訴訟,要求暴風集團和馮鑫承擔《回購協議》約定賠償責任,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銀行貸款利息、已向優先級有限合伙人和中間級有限合伙人支付的利息等其他費用合計7.51億元,並保留後續損失的求償權。截至目前,該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2019年9月,受MPS收購案影響,馮鑫被正式批捕,成為壓垮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隨後公司管理層紛紛離去,主營業務完全停頓,至今無法聘請到財務長和審計機構,導致公司無法披露年度報告,最終走向退市。

「暴風」過後的反思

回望五年前,氣貫長虹的暴風集團自詡創新產業的「先鋒」,網際網路電視、VR、區塊鏈等熱點追逐得不易樂乎。這些高亢的口號與炫目的PPT仿佛都還在昨天,然而現實是一切都已經恍如隔世,宛如一場「暴風」席捲而過,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

截至2019年9月30日,暴風集團仍有6.35萬股東,不出意外其中不少股東都將被鎖定在這場歷史的塵埃當中。

殘酷的遭遇背後,也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不少反思,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理性,始終是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要義。

對企業而言,主營業務才是立足之本,不可持續的業務模式終有破滅的一天。外延擴張亦是一把雙刃劍,雖可以高效率滿足企業快速發展需求,助推企業做大做強,但如果一味追求炒概念、蹭熱點的外延併購,也會使風險暴露於聚光燈之下,成為反噬企業的洪水猛獸。

對企業家而言,聚焦主業、做精做強,踏踏實實辦企業,合法合規做經營,才是在資本市場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尤其是在各種誘惑和光環之下,更應保持定力、懷有敬畏之心,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謂「潮水退去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當制度紅利不再,整合實力欠佳,原來的「業務助推器」反而會成為難以承受之重。敬畏市場,苦修內功,合規發展,理性擴張,不濫用「資本工具」,才能避免迷失。

而另一邊,投資者也須對企業的經營模式多方考察,比起精美的PPT和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 「概念」,更應該關注公司業務模式和財務狀況的可持續性。對市場熱炒、充滿噱頭但缺乏主業支持的企業,投資者應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盲目跟風。

事實上,早前監管機構也針對市場上投資者炒作熱點的風氣多次作出引導和風險。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投資者要樹立理性投資理念,保持長期持有的定力和韌勁,遠離「炒小、炒差、炒概念」等短期行為。

「價值投資理念是現在最主流的投資理念,而炒題材、炒概念已經很難在A股市場生存,很多題材股、概念股都是曇花一現,投資者一定要學習基本面研究,向機構學習選股方法,改變打聽消息、追漲殺跌的投資習慣。」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而對於類似暴風集團這樣的新經濟企業,該人士則指出,儘管新經濟意味著新機會,但不意味著所有新經濟企業都能成功,新經濟也意味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新經濟企業的風險,不要跟風炒作,要認真分析、慎之又慎。

相關焦點

  • 2.6億槓桿撬50億 一代「股王」暴風集團股票被終止上市
    公司股價自上市後一度暴漲五十倍,又從400多億元的市值一路跌至1億元,直到2020年11月9日,一度承載光輝與罵聲的暴風集團終於走完其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輝煌時刻,馮鑫對外稱:過去有機會賣給阿里,還好沒有賣掉。如果當時出手給阿里,馮鑫會將暴風變為一款平凡的視頻軟體,他個人與團隊功成身退;抑或馮鑫後來所選擇的不賣,學習賈躍亭與樂視,將整個暴風集團推向更高的雲層與懸崖。
  • 市值跌99.87% 暴風集團正式退市
    11月10日,曾有「小樂視」之稱的暴風集團正式退市。據暴風退最新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0年9月2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截至11月9日已交易30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結束。  股票市盈率一度超過千倍  公告稱,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創業板不接受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因此公司股票退市後,將不能在創業板重新上市。暴風集團提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後,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
  • 暴風集團退市倒計時:400億市值成一地雞毛 21日起進入整理期
    2015年,憑藉網際網路概念,暴風集團(300431)狂拉37個漲停板的盛況還歷歷在目。但5年後的今天,暴風集團已和夢想窒息的樂視網一樣,走到了退市的地步。按照規定,暴風集團將自9月21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這也意味著暴風集團A退場進入倒計時。從一家明星企業到退市股,用"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形容暴風集團再恰當不過。
  • 暴風影音退市:播放器時代正式終結昔日「妖股」今何在?
    8月2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暴風集團未能在被暫停上市後的一個月內公布2019年的年報,因此將被終止上市。暴風集團隨後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9月21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此前因暴風集團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未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暫停上市。
  • 再度被立案後,暴風集團漲停回應,昔日400億龍頭股...
    在疫情的影響下,爽約2019年年報的上市公司數量頗多。暴風集團再次發布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對近期風險情況進行提示。截至目前,暴風集團尚未聘請財務長和審計機構,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上市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度報告,深交所可以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被暫停上市後一個月內仍未披露,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暴風集團等19家上市公司摘牌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暴風集團等19家上市公司摘牌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0-12-23 13:26:02 年底又有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
  • 昔日視頻軟體霸主的末日狂歡?暴風集團股價暴漲93%
    原本奄奄一息、瀕臨退市的暴風集團竟然在8天內走出了6個漲停板,股價暴漲93%。眾所周知,曾經的暴風集團在早期的中國網際網路可謂是真正的視頻軟體霸主,雖然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很出色,但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它的視頻軟體。但是近幾年隨著各個後起之秀的崛起,暴風集團逐漸失去了它的優勢。
  • 一代「股王」黯然退市,暴風影音A股生涯正式畫上句號
    作者:時代財經 唐新懿 編輯:高秋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1月18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於當日終止為暴風集團提供證券交易所市場的A股登記服務,為曾經的「股王」暴風影音的A股生涯正式畫上句號。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2018年修訂)》第二條的相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不接受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因此公司股票退市後,將不能在創業板重新上市。
  • 暴風影音黯然退市!懷念那些年用過的播放器
    圖9 暴風影音2012暴風影音還在努力,幾經掙扎,暴風科技在國內A股創業板上市,而且一度成為了股民口中的妖股,憑的是它的暴風影音麼?非也。暴風集團在這幾年,在VR、TV、在線視頻等多領域全面開花,還開發了很多硬體產品,例如暴風TV,又例如令人印象深刻的「暴風魔鏡」。暴風魔鏡,是暴風影音正式發布的第一款硬體產品。暴風魔鏡是一款VR虛擬實境眼鏡,在使用時需要配合暴風影音開發的專屬魔鏡APP,即可在手機上享受巨幕級觀影效果、全景式現場、沉浸式遊戲等。然而VR熱潮來得快去得快,暴風集團的VR業務很快面臨收縮。
  • 暴風集團6萬股民「大逃亡」,退市前或創A股最大跌幅紀錄
    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時,暴風科技(2016年更名為暴風集團)一定想不到,自己在A股的存活期只有5年。這家多年穩坐影音時代「霸主」地位的公司,在高光時刻市值曾達408億元。但自創始人馮鑫「犯事」後,運道黯然,如今只剩下3.89億元。
  • 股價僅剩3毛錢退市倒計時,暴風影音App卻陸續更新,還賣0.99元會員
    根據暴風影音官網顯示,暴風影音的安卓版與iOS版本也曾先後於9月發布更新版本。 作為一款曾經裝機必備的網際網路產品,暴風影音曾創造連續37個交易日漲停的「明星股」神話,也經歷了2019年7月創始人馮鑫被捕、總部失聯、員工遣散的落寞。
  • 暴風集團正式退市:市值曾超400億元,而今不到1億
    暴風集團正式退市 暴風集團最近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於9月2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截至11月9日已交易30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結束。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11月10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 此前,暴風集團因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未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8日起暫停上市。公司在股票被暫停上市後的一個月內未能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觸及深交所相關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一邊是風光無限的新勢力頭部「四小龍」:蔚來從生死線翻身,市值接連上漲超越通用、寶馬;理想、小鵬前後腳赴美上市,市值看漲;威馬融資100億元,擬登陸科創板。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 「公告搶先看」晚間重要公告:暴風集團被終止上市、京東方擬不超...
    王府井:上半年淨利同比降99% 免稅品經營將成主要業務之一、中國中免:上半年歸屬股東淨利潤9.31億元 同比下降71.73%、保隆科技:擬定增募資不超9.18億元……【重大事項】恆逸石化: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8.99% 擬以5億元-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暴風集團
  • 黃曉明股票帳戶「被操縱」,明星們都是怎麼玩股票的?
    第一財經大致梳理發現,近年來娛樂明星更為主流的炒股方式是要麼是從原始股東開始潛伏,等待IPO聖誕分享財富;或者押寶重組定增,藉機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而對於A股中以影視傳媒為代表的上市公司而言,娛樂明星能為公司帶來關注度,在成為股東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能給上市公司置換成明星們的「IP資源」,反向造富公司。
  • 曾助暴風創造股市神話的VR 如今卻成股票跌停的「元兇」
    昨天一早傳來消息,早盤暴風集團快速跌停,下跌10.02%,報12.75元,創歷史新低。而此次跌停的原因幾天前與暴風集團CEO馮鑫所持部分股份被法院司法凍結有密切關係。經過媒體的深度挖掘後發現,此次凍結的原因源自暴風集團與中信資本圍繞暴風魔鏡相關業務所產生的股權轉讓糾紛。想不到,VR業務作為曾推動暴風集團股票完成29次漲停的「功臣」,現在卻成為跌停的「元兇」。回顧這幾年暴風集團和VR的故事,令人唏噓不已。
  • 暴風影音回來了?官網更新,0.99元VIP上線是誰的動作?
    作為一款曾經裝機必備的網際網路產品,暴風影音曾創造連續37個交易日漲停的「明星股」神話,也經歷了2019年7月創始人馮鑫被捕、總部失聯、員工遣散的落寞。  2020年8月2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暴風集團未能在被暫停上市後的一個月內公布2019年的年報,因此將被終止上市。暴風集團隨後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9月21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股票簡稱更改為「暴風退」。  「暴風影音回來了?」所以在暴風影音產品於近期更新後,有微博網友不禁發問。
  • 官網亂碼、App異常,暴風影音「猝死」?昔日「股王」或將暫停上市!
    10月30日晚,暴風集團披露的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淨資產為-6.3億元,若不能在剩下一季度轉正便將觸及暫停上市。同時披露的另一份公告顯示,副總經理張鵬宇、財務長張麗娜和證券事務代表於兆輝辭職。自去年以來,暴風集團高管陸續流失,至此除已被批准逮捕在獄中履職的總經理馮鑫外,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
  • 科創板築巢引鳳,硬核科技造富神話正在上演
    從港股退市八年後,作為華潤集團半導體投資運營平臺,華潤微電子於2020年2月27日掛牌上市,成為A股市場上的第一家紅籌公司。當紅籌企業遇上科創板,新世界的大門就被打開。以往紅籌企業意圖在不拆除紅籌架構的情況下完成A股上市的難度很大,但在科創板的制度設計中,允許符合條件的紅籌企業登陸科創板。
  • 暴風集團處於「退市」邊緣,馮鑫過度自信犯下的這「七宗罪」
    截至目前,暴風集團尚未聘請財務長和審計機構,存在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的風險。暴風集團2019年9月30日合併財務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資產為-6.33億元(未經審計),公司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的風險。暴風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