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格外好動,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皮外傷。
當寶寶突發意外傷害時,如果家長使用錯誤的方法處理,可能會給寶寶造成更大的傷害。
因此,家長要記住下面這些兒童皮外傷常見的處理誤區。
誤區一:馬上止血
如果發現寶寶的傷口出血了,爸爸媽媽會很緊張,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止血。
其實,當傷口的出血量不是很大時,應該先讓傷口處的血流出來,如果只有少量血液滲出,可以輕輕擠壓一下,讓血液流出。
這是因為流出或滲出的血,暴露在空氣中已經被汙染,不擠出來反而會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
誤區二:使用雙氧水來清潔傷口
有的爸爸媽媽覺得,雙氧水在傷口表面形成的泡泡是在清潔傷口,但實際上這對於寶寶的皮膚來說是有害的。
清潔傷口最好使用生理鹽水,沒有生理鹽水可以使用冷卻的開水或者瓶裝飲用水。
誤區三:傷口癢說明傷口在癒合,不用管
傷口周圍的皮膚癢除了有可能是傷口在癒合以外,還有可能是由於對藥膏過敏引起的發炎症狀,媽媽需要小心分辨。
如果傷口發癢引起寶寶抓撓,媽媽除了阻止寶寶觸碰傷口,也要持續觀察,有過敏的跡象就需要去醫院了。
Tips:
處理傷口要及時。
寶寶正處在開始調皮的年紀,難免存在磕磕碰碰,如果出現小的皮外傷,一定要先清理乾淨傷口才能止血,否則可能會留疤。
可以使用碘伏消毒,但不要使用酒精或者碘酒,以免刺痛寶寶。
若傷口較大較深很難清理,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