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杭州採荷第三小學教育集團第四屆「菡萏杯」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大賽在江錦校區報告廳舉行。
教師專業成長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軟實力。而在採三,「菡萏杯」就是喚醒教師內驅力的重要平臺之一。採荷三小以荷文化為寓,將35周歲以下的教師稱作「菡萏」,指的是還未完全盛開的荷花;35歲周歲以上的老師稱為「水華」,指的是盛開的荷花。
所以「菡萏杯」針對的就是採荷三小35周歲及以下的教師。為了奉獻一場精彩的課堂教學盛宴,一百多位「菡萏」教師在一個多月裡,圍繞「精準教學」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積極開展了各類專題競賽活動。
一走進學校,學校大廳裡陳列著各個備課組的特色常規展示,還展示了青年教師為學生設計的特色作業、數學名片、英語畫冊、學情登記本以及大閱讀特色作業等優秀常規成果。
會場內,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如火如荼,各種教學思想、教育智慧在這裡碰撞交融,產生新的火花。
團隊展示,繽紛亮相在此次「菡萏杯」教學技能大賽中,各學科小組以創新技術、多樣課堂形式入手,展現採三年輕教師的最佳教學水平。
語文學科一組的《掌聲》巧妙利用微課視頻、希沃技術,立足學情,自主探究,讓掌聲更有力!
而語文二組執教的《風娃娃》則通過表演、朗讀、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手段將課堂難點層層擊破,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之中。
隨後,數學學科帶來的《複式條形統計圖》靈活結合時事熱點,彰顯「統計」魅力。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據說話,在「人口普查」的情境中,真正將統計知識用於實際生活。
英科組的老師們基於真實學情,呈現了一節生動活潑的英語詞彙課。課堂上,教師多元啟發學生思維,分層指導學生學習,有效訓練學生表達,課後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最後,綜合組帶來了一節寓教於樂的體育課——《肩肘倒立的練習方法》。教師以高漲的教學熱情,標準的教學示範,帶領學生不斷學習正確的身姿技巧。
教育沙龍為未來教師指明方向各具匠心的課堂教學展示之後,學校開展了名為「預見 · 未來教師」的主題沙龍。圍繞著「如何培養未來教師」,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菡萏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專家齊聚一堂,在頭腦風暴中暢談未來教師的成長新態勢。
原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 、浙江省特級教師費蔚說:「未來教師需要有不斷挑戰自我的創新思維。個人自主研習、外在壓力驅動、團隊專項研究和區域平臺創設的多重結合能為教師的培養搭建了多元有效的發展平臺。」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平國強認為:教師要不斷更新思維方式才能讓課堂更有張力,促進自身更快地成長。校本專題與區域主題的研修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杭州採荷三小教育集團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黃升昊認為:「善良、思維、堅持是未來採三教師的模樣。自我期許,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大最持久的動力,以最大的內驅力為推手,搭建『菡萏杯』平臺,創設「集體研修」機會,多管齊下、內外聯動,以爭做基礎教育的領跑者為己任。通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最終創建最強團隊。」
通訊員 俞登揮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