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作為一家越發專注軟體算法的公司,其在硬體上的優勢越來越小。雖然這也是它的一貫作風,就其主打產品iphone而言,硬體成本和安卓旗艦機差不多。然而憑藉更好的產品使用體驗和軟體生態,蘋果卻能給出很高的售價,這就導致它從手機上獲取的利潤率要遠高於其他手機品牌。
不過消費者還是願意為其買單,或許是蘋果覺得這樣的策略可以推廣到其他產品上,於是它又開始在其他配件產品上依靠算法賺錢。比如說蘋果新上架的頭戴式降噪耳機AirPods Max,僅從實際效果來看,蘋果的產品和市面上的高端產品沒多少差別,甚至一些功能還不具備。但是蘋果卻給出了4399元的高價,這樣的售價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蘋果有其獨特的考慮,能夠買得起蘋果產品的用戶,一般不會特別在意產品的價格,而是更在意產品的使用體驗。為了迎合用戶的使用體驗,蘋果在這款AirPods Max上做了獨特創新,不僅設計上讓用戶感覺很高端大氣,即使產品和智能耳機套總重量達到了518.5克,但用戶卻獲得了獨特的蘋果產品使用體驗,所以這個缺點他們自然不會在意太多。而且還在耳機的左右兩邊都搭載了Apple H1晶片,這是辨別蘋果產品的一個重要標誌。
這款AirPods Max用料上確實很足,它配備了5個傳感器和9個麥克風,可以全方位捕捉外來噪聲以及用戶的頭部輕微活動,能夠有效抵消外部噪聲的同時,用戶感覺聲音始終來自同一個方向。
細節上,蘋果這款產品也很到位。對這款降噪耳機很滿意的用戶,不是那些對音質有很高要求的專業用戶,而是那些注重產品使用體驗的用戶。蘋果在這款耳機上做了很多符合其理念的設計,即使硬體上沒什麼突出之處,產品的使用體驗相比其他同類型耳機確實更好。所以看起來4399元的AirPods Max售價過高,從這些獨特亮點來看,這款產品還是值這個價格的。
這是蘋果的特色產品,一樣的功能,蘋果做到了帶給用戶不一樣的體驗。或許蘋果之所以難以在其他產品上提高產品辨識度,也正是因為無法做到這樣的蘋果特色。有了蘋果特色加持的產品,縱使售價再高,也會有用戶為其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