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小說《紅高粱》裡提到,「高密東北鄉土匪如毛,他們在高粱地裡魚兒般出沒無常,結幫拉夥,拉驢綁票,壞事幹盡,好事做絕,如果肚子餓了,就抓兩個人,扣一個,放一個,讓被放的人回村報信,送來多少張卷著雞蛋大蔥一把粗細的大餅。吃大餅時要用雙手拤住往嘴裡塞,故曰'拤餅'。」
吃拤餅就成了搶劫的意思。「遇上吃拤餅的了」意思就是說「遇上搶劫的了」。
關於搶劫的詞語,我們稍一思考,分分鐘就可以說上幾個來,竊掠,搶擄,搶掠,虜掠,劫道,劫路,打劫,綁架,綁票等等。那句打劫的行話「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就連小孩子過家家也能順口謅來。
有人開玩笑說,經過上千年的文明洗禮,到了當今社會,打劫是這樣的: 前方500米收費站,請減速慢行。
玩笑歸玩笑。
方言和文學作品中有許多與搶劫有關的名稱和知識,你知道嗎?
衡擊
即橫行劫擊,就是搶劫的意思。 漢賈誼 《論積貯疏》中寫道:「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教其骨。」
響馬
「響馬」一詞原出於山東,一說自東漢以後,山東的土匪在馬脖子上掛滿鈴鐺,馬跑起來,鈴鐺很響,故稱土匪為響馬;還有種說法認為他們在行動前習慣先放響箭示警,常騎馬來去,故稱響馬。山東歷史上多次農民大起義,也有人把響馬稱為英雄好漢的代名詞。其實,許多響馬隊伍不是土匪,而是農民起義軍。
剪徑
看過《水滸傳》原著的就不用多解釋了。第六回:「九紋龍剪徑赤松林「,說的就是魯智深逃出瓦罐寺後,躲進赤松林裡,卻偶遇九紋龍的故事。
攫晝(jué zhòu)
解釋為白晝搶劫。
宋嶽珂 《桯史·冰清古琴》中寫道:「今都人多售贗物,人或贊媺,隨輒取贏焉,或徒取龍斷者之稱譽以為近厚,此與攫晝何異,蓋真蔽風也。」
砸明火
方言,就是夜間搶劫。 梁斌 《紅旗譜》二八:「你爺把眼一翻,說:『黑燈瞎火了,上俺家裡巴睖什麼呀?』巴睖什麼,難道我還砸砸明火的看『出水』嗎?你家去不得怎麼的?」
另外,「砸明火」一詞在許多影視劇中還可以指強姦意。
越貨
搶劫財物,成語有「殺人越貨」。 清魏源 《聖武記》卷七:「而內地敓攘越貨、亡命鬥狠之事,無一不出於花門。」
扎古丁
方言,搶劫。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裡有:「五月間,鬍子兩趟打進屯子來。白日放哨,下晚扎古丁,還侮辱娘們,真不是人。」
打槓子
用棍子打人,攔路搶劫。比喻奪取別人利益。出自梁斌 《紅旗譜》:「可沒有想到,一出門就碰上打槓子的。「
方言土語不比普通話標準,但是更有趣味性,更生動委婉。一種方言可以當作秘密的交流工具,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