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天寶陂:流淌千年的治水智慧

2020-12-14 福州新聞網

StartStop

StartStop

天寶陂美景。黃崇稀 攝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說到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四川的都江堰。而在福清,同樣有一個「都江堰」,它就是位於龍江流域的天寶陂。作為剛剛「申遺」成功的灌溉工程,天寶陂已有1000多年歷史。

悠悠龍江水,巍巍天寶陂。千年天寶陂見證了福清的滄桑巨變,也完美詮釋了古人「擇水而居」的理念。福清因龍江而興盛,天寶陂因福清而不老。汩汩清流,潤澤著玉融大地,而日益繁盛的福清又反哺龍江母親河,鋪展著人水和諧的畫卷。

發現檔案

天寶陂位於福清市龍江流域,因興建於唐朝天寶年間,故稱「天寶陂」。時至今日,天寶陂依然完整保存著古有的工程布局,其壩軸線呈東西走向,壩體長216米、高3.5米。壩體引水口設置在大壩右岸,下接19.4公裡長的引水乾渠,引水流量達每秒1.5立方米,灌溉下遊1.9萬畝耕地。

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拒鹹蓄淡水利工程,天寶陂於12月8日晚經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通過,入選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第七批)。

歷史溯源

獨具巧思的灌溉工程

天寶陂的誕生與福清的地理環境密不可分。福清自古以來就乾旱缺水,龍江是福清最大的河流。天寶年間,福清地方官員帶領老百姓興建天寶陂。在龍江河畔、五馬山麓,工匠們用竹籠攔水,築木成樁,採山石圍堰,砌高陂橫江截流,歷載建成。宋祥符年間、明萬曆年間曾先後重修天寶陂。民國34年(1945年),福清成立十三洋水利協會,再度重修天寶陂。

為最大限度發揮灌溉作用,天寶陂在設計上別具匠心。天寶陂至出海口長19.75公裡,河短流急,屬感潮河段,水質受海潮影響本不宜灌溉。然而,天寶陂選址在彎道下遊河勢較高處,上遊有足夠的集雨面積及水頭,可攔蓄淡水,抵禦鹹潮上溯。同時,利用彎道環流原理,水砂分離,引清水自流灌溉。

如何抵禦洪水和海潮的衝擊考驗著福清築壩人的智慧。天寶陂壩軸線順水流方向凸出成拱形,與河道斜交,在右岸處形成漏鬥狀;右岸的取水口正好處於漏鬥嘴,不僅能夠調整河道水流,有利於枯水期取水口順暢取水,而且有意增加壩體軸線長度,使得相同洪水的單寬過流量減小,有效減輕壩體受洪水衝擊以及壩腳受海潮上溯的壓力。這種工程布置的理念是近現代鴨嘴堰、異形堰等長軸線堰壩的鼻祖。

天寶陂處在趕潮斷面上,扼守著龍江的水勢,拒鹹蓄淡,位置關鍵、選址精妙,在航運、引水、灌溉、洩洪、排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控灌著龍江下遊的廣袤農田。

此外,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治水者勵精圖治,不但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水利工程技術,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歲修制度。據明代內閣首輔葉向高在《重修天寶陂記》中記載:「水利悉復,歲不能災。五洋二十五墩,數萬人鹹被其澤。」

鳥瞰天寶陂。何敏 攝

保護傳承

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千百年來,位於「中華夢鄉」石竹山下、龍江中段的唐代天寶陂,滋養著龍江沿岸的世代子民。得益於歷代沿襲的保護修繕工作,時至今日,天寶陂不但完整地保存著古有的工程布局,還依舊在發揮著灌溉作用。

除主體結構外,天寶陂至今保存著宋窯遺址、宋代龍江古橋、元代全國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明代瑞雲塔、清代東關寨、林則徐祖居等文化遺存。同時,歷朝歷代維修天寶陂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有唐代高璠建陂傳說,有宋代郎簡、崔宗臣、莊柔正修陂記載,還有葉向高碑記、傳說故事、宗教民俗等。

近年來,福清市高度重視天寶陂申遺工作,加大力度推進天寶陂修復保護和申遺準備。2020年1月20日,國家灌排委將天寶陂列入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首選名單。6月30日,福清市迎接國家灌排委組織國內專家現場評估,完成現場標識展示、申遺視頻製作、申遺文本材料撰寫、政府對遺產的保護承諾信撰寫等工作。僅一個月後,福清市就完成申遺文本視頻等材料修改及翻譯,並報送國際灌排委。12月8日,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正式公布天寶陂入選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專家點評

助力城市發展、提升百姓幸福感是水利工程的精神內核

福清市博物館館長 毛胤雲

中國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中華文明的發展。中國的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效益最突出的國家。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產都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經典範例。

天寶陂的修繕保護與當前福清市深入系統推進龍江流域綜合治理在核心精神上不謀而合,那就是將母親河打造成為城市景觀軸、生態軸、發展軸,加快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獲得感。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申報與可持續保護利用為契機,深入挖掘並向世界展現天寶陂歷史文化,研究總結其科學技術、文化價值及管理經驗,對助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來源: 福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福清天寶陂申遺成功!入選世界名錄!
    千年古陂——天寶陂隱藏的智慧龍江流域面積538 平方公裡,是福清最大的河流,下遊有著廣袤的農田,天寶陂至出海口長19.75公裡,河短流急,屬感潮河段,水質受海潮影響不宜灌溉。傳承古人治水理念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治水者勵精圖治,千年天寶陂見證了福清的滄桑巨變,完美詮釋了古人「擇水而居」的理念。天寶陂水利工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水利工程技術,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歲修制度。
  •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福清天寶陂:道法自然 澤被僑鄉
    (八閩千姿)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福清天寶陂:道法自然 澤被僑鄉中新社福州12月9日電 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福建天寶陂:道法自然 澤被僑鄉作者 林春茵 滕端欽中國共有23處灌溉工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包含都江堰、靈渠、姜席堰、長渠、千金陂等,福建莆田的木蘭陂也名列榜上。當晚,在北京參加國際灌排委網絡授牌視頻連線會議的福清市市長張新懌通過電話受訪表示,天寶陂列為世界灌溉遺產名錄,標誌著天寶陂成為全人類共同呵護的瑰寶。
  • 人民日報關注福清天寶陂:一渠清水,長流千年
    【現象】不久前,國際灌排委員會公布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我國申報的福建天寶陂、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桑園圍被收錄其中。至此,全球共有105項古代灌溉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我國有23項入選。
  • 福清之源——天寶陂的前世今生
    天寶陂位於福清母親河——龍江的中段,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列為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福建省水文化遺產。天寶陂名字源自其修建年代——唐天寶年間,是閩中歷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澇和蓄淡拒鹹於一體的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 人民日報新知:一渠清水,長流千年
    【現象】不久前,國際灌排委員會公布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我國申報的福建天寶陂、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桑園圍被收錄其中。至此,全球共有105項古代灌溉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我國有23項入選。
  • 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奮進歡歌,抒寫歲月榮光
    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福清天寶陂成功入選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服務廳(福清市委宣傳部供圖)市行政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審批提速、服務增效的新路子,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研發「融e行」智慧審批平臺、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平臺、「融e行」智能填單平臺、重點項目電子跟蹤作戰平臺等多個平臺以及
  • 興寧市徑南鎮陂蓬村「智慧法律公共服務平臺」效果好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廣東省興寧市徑南鎮陂蓬村了解到,該村是省定貧困村,村民法律意識淡薄,矛盾糾紛較多,每年有近百宗矛盾糾紛,上訴告狀也不較多,造成社會不良的負面影響,從而使村兩委幹部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同時村幹部法律知識也不夠專業,從而對相關矛盾時限的影響
  • 這就是福清!
    這是福清多措並舉應對疫情衝擊,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一個縮影——2020年,福清各級各部門用好用足國家政策,一手抓資金獎補,一手抓刺激消費,落實「一企一議」機制,開展「登門」「擺攤」行動,主動送政策上門,兌現各級獎補資金9.2億元,減稅降費12.6億元;開展「全民消費節」「百企千萬促消費
  • 福清7條公交路線優化調整,有經過你家麼?
    →小橋街(恆升廣場)→後埔街→福清中醫院→一中遊泳館→融西路口→清航街→自來水公司→音西街道→溪前→音西衛生院→兩館一中心→藝都家居→福清市醫院 。822路線起訖站點:福清市醫院——福清動車站上行線路:福清市醫院→上洋埔→融商大廈→玉融中學→福和萬達廣場(北門)→中聯天璽(東門)→福百路→龍江公園→濱江中學→融僑園→玉融公園→天寶醫院→公交南站→第二實驗小學→下梧村
  • 水利澤萬民 智慧淌千年
    這些水利工程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至今仍發揮著巨大效益。龍首渠引洛灌區已發展成為灌排體系完整的大型灌區,灌溉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縣74.3萬畝農田,惠及人口69萬,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流淌千年的治水智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評選的意義之一,在於學習古人可持續灌溉的智慧,這3項工程也不例外。省水利廳三級調研員、文明辦主任耿濤認為,鄭國渠、「漢中三堰」、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概括起來,是因為它們有持續的利用價值、有領先的科技水平、有先進的管理理念、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
  • 俗語「四人分餅,五牛耕田,八龍治水」啥意思?老人說今年能遇上
    鄉下有很多老祖宗的智慧智慧凝聚在一起,雖然大部分都是憑經驗來預測,屬於大概率,但很多時候,結果總是那麼巧合,這也是很多諺語流傳的主要原因吧。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採用混合曆法,將公曆、陰曆和幹支歷合用。幹支歷在過去又稱「皇曆」,是由皇帝頒布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農民曆」,作為指導農民耕作的工具,還產生了大量輝煌的農話。
  • 穿越千年的接力
    一部中華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一部知難而進的民族奮鬥史。鄭國渠、都江堰、大運河……每一座名垂青史的水利工程,無不折射著輝映寰宇、綿延萬代的華夏精神之光。  傳奇龍首創「千年奇柱」非凡智慧  秦東平原渭洛河階地,素有「十年九旱」之稱。千百年來,由於極度乾旱,生活在這片旱塬上的百姓飽受旱魃肆虐之苦,鄉村民間曾流傳著「寧給一個饃,不給一口水」的民謠。
  • 共建綠水青山 青田成立「治水娃娃大聯盟」
    2017-11-23 11:3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章智慧 記者 聶偉霞收看治水公益片、參加治水實驗室……11月20日,青田的章旦中學內好不熱鬧,青田治水娃娃大聯盟成立暨首個治水大本營儀式在這裡成立。
  • 福清中央空調系統廠家
    福清中央空調系統廠家,中國設立研發中心,根據不同地區氣候特點研發相應產品,實現環球品質,地方智慧。福清中央空調系統廠家, 另外以「藏」為美的安裝方式可以和裝飾裝潢很好的融合。
  • 《天寶伏妖錄》眾人的武器,智慧劍看著很重,山河筆耗費特效!
    《天寶伏妖錄》是非天夜翔的一部玄幻作品,書名有兩個重要的信息點,第一就是原文的背景年代是大唐天寶年間,第二就是題材主要以降妖伏魔為主。原文的故事很精彩,幾位驅魔司的男神匡扶正義,背負著各自的責任和使命。既然是降妖伏魔的故事,眾人的武力值當然都是很高的。
  • 戚家軍的乾糧,福清人的鄉味。細說「福清光餅」的文化傳承
    光餅,作為福清人的一種傳統小吃,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到如今,吃光餅已經不僅是物質生活的需求,更是民間飲食文化的傳承。關於福清「光餅」的由來,還要從明朝戚繼光抗倭的事跡說起。戚家軍入閩後,攻無不克,在福清牛田鎮(現龍田鎮)躡雲橋大敗倭寇,長驅直入直搗倭寇在牛田的老巢,把倭寇連根拔起,這就是歷史上著的「牛田大捷」。後來,燒餅的製作方法傳到了民間,老百姓為了紀念戚家軍的豐功功績,便把這種烤餅稱為「光餅」或「徵東餅」,這就是光餅的由來。
  • 為什麼說日本怕福清?
    「日本人怕福清,英國人怕連江,美國人怕長樂,全世界怕福建。」這是福建的一首民謠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但真正了解「日本人怕福清」實情的卻為數不多,小編今天就跟大家細細說下原因。福清共有120多萬人,高達30多萬在國外福清是一個地位在模糊的沿海地區。那裡的人均年收入是全國人均年收入的16.2倍。
  • 三年後,如果你還在福清,將面臨
    將建成福清標誌性建築。 福清中央公園環山慢道 預計2021年通車,融寬環路屬於環城路東段,屆時福清環城路將完成閉環。 福清S209線龍江至漁溪段路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