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和前些日子兩位媽媽的評論有關:
借她們的評論,毛爸重點聊;兩問題:
1、 積木買回家,寶寶卻只會敲、扔、咬……怎麼辦?
2、 積木應該怎麼買?
一、積木買回家,寶寶卻只會敲、扔、咬……怎麼辦?
其實,除了拼插、拼搭、拼砌各種造型外,敲、扔、咬……也是寶寶玩積木的一種方式,非常正常,寶媽完全沒必要擔心。到一定年齡,寶寶自然而然就會高階玩法了。
6-12個月的寶寶玩積木時,更喜歡抓握、投擲、啃咬,既能發展自己大動作,又能培養手眼協調:
1—2歲,寶寶會開始研究因果關係和空間關係,所以最喜歡幹的,就是推倒積木:
1.5歲之後,寶寶會逐漸開始有意識地拼插、拼搭,這也是樂高得寶系列標註1.5歲+的原因(部分複雜的會標註2歲+):
2歲之後,寶寶的拼插(拼搭)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偶爾能自由拼搭出讓你大吃一驚的作品:
再往後,寶寶就會越玩越成熟。
另外,積木本身就是一種開放式玩具,家長千萬別把玩耍的方法限定死。拿樂高舉例,光毛爸推送過的文章中,就介紹過很多種「非常規」的玩法:
樂高最基礎的玩法,你從沒陪寶寶玩到過極致(樂高/篇2)
燒烤天陪娃玩樂高,這8個創意讓你變身「超會玩媽媽」
數學老師沒教會的,樂高竟然全教會了……(樂高/篇3)
你平時用的日曆都弱爆了,這裡有一份樂高日曆
二、積木應該怎麼買?
目前,市面上的積木主要分四大類:塑料拼插積木、木質積木塊、軟膠積木、磁力片。
塑料拼插積木以樂高為代表,特點是可塑性強,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套用樂高的廣告語來說,那就是:只有想像力才可以阻止樂高。另外一點是老少皆宜,從小寶寶到大寶寶再到成年人,都可以玩得很爽:
在積木的選擇上,毛爸建議把拼插類作為重點選擇,因為對寶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來說,拼插積木都是最好的存在。而且因為萬能的可塑性,寶寶很難對拼插類積木生厭,如果他感興趣的話,可以從1歲一直玩到100歲。當然,最好的選擇永遠都是樂高。下面幾篇文章,是毛爸之前發過的,可供購買參考:
93%的媽媽不知道,寶寶的第一套樂高應該怎麼買 | 0.7-5歲樂高【得寶系列】最強購買指導攻略
怎麼才能買到便宜的「樂高得寶系列」呢?
美高積木與樂高的區別,第一次有人說的這麼全面透徹(給低幼寶寶買積木必看)
毛爸最近為啥瘋狂地安利『樂高得寶10805(環球動物大集合)』呢?
第二類是最基礎的木質積木塊,適合低幼寶寶拼搭:
木質積木塊的優點是價格低(當然,也有貴的),缺點是可塑性差,不能拼插,只能堆砌。所以你看各商家的網店,千篇一律都是城堡造型:
從情懷的角度來說,毛爸建議每個寶寶都應該有一套木質積木,因為其他積木都是塑料材質的,只有木質積木是自然材質的。而且,木製積木塊在手裡沉甸甸的那種質感,其他積木是沒法提供的。
第三類是近兩年才興起的軟膠積木,也比較適合低幼寶寶。和木質積木塊相比,特點是更適合低幼寶寶抓握和啃咬,兼有牙膠的功能:
軟膠積木看家長的需求,如果家裡已經有很多數字認知玩具、抓握玩具、牙膠玩具、戲水玩具的話,那這種就沒必要買,但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嘗試一下軟膠積木。
最後一類就是磁力片了,因為磁鐵的原因,不適合三歲以下的寶寶。但是因為拼搭門檻低,所以也非常受歡迎:
磁力片乍一看能夠千變萬化,但其實可塑性並沒有強到哪裡去,而且和拼插類積木相比,對寶寶動手能力的培養會弱化很多。具體磁力片的購買,看寶寶的興趣,有興趣就多買,沒興趣的話嘗試嘗試就停止吧。
其他還有鬃毛積木、窗格積木、紙塊積木、布絨積木等等,基本都是上面四類的變體。具體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來,畢竟寶寶時不時也是想嘗嘗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