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利國利民的宏偉工程

2021-01-09 靈犀懿旨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有作為的帝王,他們為國為民,消耗巨資建設了一個個影響萬世的宏偉工程,雖然過程勞民傷財,但是功績卓著造福後世,利國利民之舉足以永垂不朽。

一、戰國時期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

都江堰是世界年代最久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裡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裡(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2016年11月8日,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二、秦朝開通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

秦渠,位於寧夏平原黃河以東,相傳因始鑿於秦而得名。渠口在青銅峽北,引黃河水向東北流經吳忠市到靈武市。秦渠又名北地東渠,據說這個名稱也與它位於北地郡的黃河以東有關。歷史上北地郡的建制,雖然一直延續到唐,但其轄地達到寧夏平原的,只有秦、漢時期的北地郡。秦渠鑿於秦朝,還是可能的。除河東秦渠外,據說秦還在河西穿鑿渠道,後人稱為北地西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江南運河,曾稱江南河、浙西運河,為京杭運河的南段。北起江蘇鎮江、揚州,繞太湖東岸達江蘇蘇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3世紀),因長江—錢塘江之間地勢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現溝通河湖的運河。後經歷代開鑿、疏浚,江南運河初具規模。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形成今江南運河。

三、秦朝馳道。

馳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以鹹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有9條,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

四、秦朝萬裡長城。

萬裡長城素有世界最長的軍事防禦工程稱號,它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始建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於長城的典故。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此前,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

五、西漢時期新疆水利工程坎兒井。

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裡。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衝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 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六、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裡,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七、元朝開鑿會通河、通惠河。

會通河,起初範圍較小,僅指臨清——須城(東平)間的一段運道。後來,範圍擴大,明朝將臨清會通鎮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鎮)以北的一段運河,都稱會通河。會通河是南北大運河的關鍵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黃河在原武(河南原陽西北)決口,洪水挾泥沙滾滾北上,會通河1/3的河段被毀。大運河中斷,從運河漕糧北上被阻。

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不僅是北京的一條經濟命脈,而且也是京城著名的風景遊覽區,通惠河主要位於通州區和朝陽區。

八、對黃河的治理。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黃河;西漢武帝、東漢明帝都進行大規模的黃河治理工程;元朝政府多次徵發農民和士兵治理黃河。

相關焦點

  • 距今已達1400多年歷史的石橋,特別宏偉
    實拍歷史悠久的趙州橋,提起趙州橋這個名字相信大家應該都特別熟悉不過了,因為小學課本裡面就有一課是專門描寫趙州橋的,相信大家都知道趙州橋確實是存在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實地拍攝趙州橋讓大家欣賞下,宏偉的趙州橋不僅留下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構造,特別宏偉,趙州橋還留下許多傳說,相信大家應該沒有聽過
  • 建造宏偉神聖的殿堂 曾成鋼浮雕《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曾成鋼浮雕《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系列之《盤古開天》 中國漢民族至今還沒有發現自己的史詩,所以上古的神系也是零星的。究其原因,學者們有很多說法。 曾成鋼這一組作品總體上採用的青銅器古樸強勁的線造型風格,在簡潔概括中大開大合,通過人物形象整體表達富有象徵意味的畫面,是畫面傳達出強烈的感染力。青銅器是世界各國初民時代一個鼎盛的文化分期,其全盛期往往象徵著各民族文化繁榮和國力鼎盛的高峰期。
  • 良渚古遺址是中國第一城,建築宏偉壯觀,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
    良渚古遺址是中國第一城,建築宏偉壯觀,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文 | 笑談眾所周知,杭州是我國六大古都,在這座城市中相繼出土的古物讓我們世人見證了吳越國和南宋時期的歷史文化然而如果我們想把歷史再繼續向前推進一步的話,那就是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北距杭州主城區約20公裡,當時也被譽為「中華第一城」的良渚古城。
  • 在人類歷史上,7個讓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的古代事物
    在歷史上,讓科學無法解釋的7個神秘的古代事物!12000年左右,其實如果按照這個時間點來看,要想建造這麼大的宏偉建築,看似不太可能。077,中國金字塔如果說到金字塔,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是古埃及所建造的金字塔,其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在我們中國也有金字塔,在陝西省武陵源的
  • 最宏偉的古代軍事堡壘,還是絲綢之路要塞!
    中國有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它是舉世聞名的奇蹟之一,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就是是長城!是高大、堅固、連綿不絕的城牆,是由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組成的完整防禦工程。長城建於秦始皇時代。
  • 歷史交匯點上的宏偉藍圖
    這份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下、匯聚全黨全國智慧編制而成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言,擘畫了中國面向未來的宏偉藍圖——  在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帶領14億中國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繼續奮勇前行!
  • 中國「最偉大」工程,除了萬裡長城,還有一處在四川,是鎮川之寶
    中國「最偉大」工程,除了萬裡長城,還有一處在四川,是鎮川之寶,說到我國最偉大的人類工程奇蹟,兩個是世界第一,一個是萬裡長城,一個是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世界自然遺產,是國家級風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勝地, 以古老、
  • 定了,中國宣布一重大動作!這張王牌威力多大?印度這回真急眼了
    這對中國的長期發展來說,有很大裨益,但是卻遭到了印度人的反對。看來,中國的這一重大動作就像是一張王牌,威力十分巨大,導致印度直接急眼了。但不管印度人怎麼看,中國其實都會實施自己的計劃,完成自己的目標。
  • 中國古代故事,長篇小說,三國演義
    大家好,我是曾利嫻,今天帶大家來探討《三國演義》在藝術上有什麼成就?《三國演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影響深遠的人物形象上。首先,在塑造人物時往往運用具有典型性的細節加以表現。
  • 外觀宏偉,氣勢磅礴,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在歷史的長河中等你
    古羅馬鬥獸場是古代的羅馬帝王主持修建的。我們看到它的壯觀、宏偉,就可以知道當年消耗了很多時間,很多人力物力才修築起來。事實上也是如此,當年修築這一鬥獸場就用了整整8年的時間,以至於為了慶祝它的建成,帝王持續100天來舉行慶祝儀式。
  • 中國「天下第一關」,不是山海關也不是嘉峪關,網友:知識增加了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幾千年來見證了許多寶藏的誕生,其中許多已經保存了無數年,成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寶。我國許多地方早就出現了古建築,其中一些保存完好,經過修復和維護,最終成為遊客的旅遊景點。
  • 張啟東:年輕人更要重視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張啟東:年輕人更要重視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工作的人、網際網路從業者、創業者,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一門心思放在了事業上。
  • 2020高考歷史中國古代治水名人都有誰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鑑。  2.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
  • 在外國人眼中,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
    輕輕的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的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跟著小編一起去探索藏在歷史裡的秘密吧! 說起中國古代的皇帝,人們自然會提到秦皇漢武、唐宋之祖、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皇帝,但在西方學者眼中,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皇帝是隋文皇帝,他的名氣不大,常常被我們忽略。隋朝本身的歷史並不長,只有四代三十八年。提起隋朝,大多數人只記得在揚州開鑿了三條運河,隋朝皇帝楊廣建修了大運河。
  • 中國古代那些湮沒於歷史的十大湖泊
    湖泊中國古代數千年,有過許多次地質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大變化,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曾數次改道;魏武揚鞭的碣石早已尋不見蹤影;漢江改道,早已不能暗渡陳倉;東晉時過江如過海的長江下遊也從數十公裡的寬度變成了數裡
  •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三個王朝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我們就不得不來說說秦朝、唐朝和漢朝這三個朝代了,首先是秦朝,秦朝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人們對秦朝的第一印象也是強大來形容的,秦朝幾乎完全是憑藉著自己的武力橫掃了六國,將分裂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統一,秦朝的軍隊不僅滅了六國
  • 【關注】十九屆五中全會 | 歷史交匯點上的宏偉藍圖
    歷史交匯點上的宏偉藍圖——《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誕生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逐夢航程,迎來新的出發——2020年10月29日,如潮的掌聲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 說古代中國沒侵略過別的國家,那你是真不了解古代中國歷史
    認為古代中國沒有侵略過別的國家,顯然是一種不了解古代中國歷史的想當然偏見。說古代中國從始至終沒有侵略過別的國家,這個確實也不是客觀事實,古代中國還真是侵略過不少別的古代國家。 從三皇五帝時的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代,直到大秦王朝封建時代大一統之前,古代中國的版圖擴展,就是一副對周邊古代國家的侵略史。 首先,最核心意義上的中國,其實是來源於古代中國的三大人文始祖。
  • 圖說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戴冠冕的夏禹》和《夏二里頭宮殿》禹在歷史上又稱夏禹、大禹、夏後禹等。在古史中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並稱"三王"。他的生平事跡與堯、舜分不開,是我國原始社會最後一位傑出聖賢首領,但又是我國階級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者。從最近公布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成果報告》夏商周年表排列,他是夏朝第一個王,建立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
  • 北京這座宏偉的建築歷經兩朝24位皇帝,如今已建成600年
    去北京旅行,可以不吃烤鴨,可以不轉胡同,但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那就是故宮,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世界上,這樣的宏偉建築都是少有的。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不同於中國其他朝代宮殿燒的燒、塌的塌,故宮在歷史的長河中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如今彈指一揮間,故宮迎來了600年的生日。故宮歷經兩朝24位皇帝,它也見證了無數的歷史事件,也無外乎有人說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故宮,因為這裡藏了太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