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

2020-12-15 鄭亞蘇金融觀察

1、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漲170%。疫情的衝擊對全球外貿產生影響,其中航運業也發生了大幅變化。2020年下半年以來,急劇飆升且維持高位的貨櫃海運價格,令許多業內人士直呼「看不懂」。

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12月11日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本期綜合指數為2311.71點,較上期(12月4日)的2129.26點上漲182.45點;較今年上半年的低點855.34點,更是大幅上漲了170%以上。如此漲幅,在近年來實屬罕見。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至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

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一般而言,價格暴漲暴跌源於偶然性的因素,不排除某些航運公司、金融公司的炒作嫌疑,但是預計海運價格的暴漲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國外疫情控制較好,明年春節後的海運價格大概率還是會回歸理性。

2、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中國的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也逐步追上經濟整體復甦節奏。

報告分析,由於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東亞地區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達1.6%,2021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7.0%。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表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前景也正在好轉。東亞地區已基本有效控制了疫情傳播,交通行業將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而旅遊業的復甦則將滯後。

惠譽:將中國明年GDP增速預期上調至8%,9月份的預測為7.7%。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報導說,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當天發布報告,將中國明年GDP增速預期從9月份預測的7.7%上調至8%。惠譽認為,最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明顯回暖,餐飲業等明顯復甦。

惠譽:將中國明年GDP增速預期上調至8%

惠譽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收縮3.7%。而9月時,惠譽預測的這一數據為4.4%。對於明年的全球經濟,惠譽預測,全球經濟環境在2021年下半年有望得到改善,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5.3%。

摩根史坦利邢自強:2021年中國GDP將達9%。邢自強認為,2021年將是中國經濟復甦的下半場,與上半場不同的是,內生動力(如私人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唱主角,推動經濟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跡(也就是完全彌補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短期衝擊),在這個過程中,政策將回歸常態化,政策刺激將逐步退出。

摩根史坦利邢自強:2021年中國GDP將達9%。

總體看,邢自強對2021年中國經濟相對樂觀,邢自強預計,中國GDP增速將在2021年升至9%,伴隨政策刺激的退出,2022年中國經濟則將回落至5.4%左右的潛在增速水平。

相關焦點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坐穩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加快復甦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經濟自今年3月「成功阻斷」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之後,將在2020年實現2.3%的增長。中國經濟復甦前景穩定,「很多經濟指數目前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 年終經濟觀察:2021年,中國外貿將續寫「速度與激情」?
    利好之一:全球經濟復甦有望 外貿很大程度要看海外市場「臉色」。隨著疫苗開發接種進程加快,在經歷了二戰後最嚴重的衰退後,明年世界經濟與貿易或將走出低谷,這給中國外貿保持向好態勢奠定了基礎。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預計,2021年全球需求將出現比較明顯的同比增長,大概率好於2020年,這將對中國出口需求產生較強拉動效應。
  • 世行發布報告: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 明年增速7.9%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昨天,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 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艾卡思在解讀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時表示,中國防控疫情取得成功,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上半年的復甦得益於工業率先復工復產,以及政府的刺激性宏觀政策和大規模公共投資,而下半年的復甦勢頭則更加均衡。
  • ...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將回升至7...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今天上午,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艾卡思在解讀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時表示,中國防控疫情取得成功,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上半年的復甦得益於工業率先復工復產,以及政府的刺激性宏觀政策和大規模公共投資,而下半年的復甦勢頭則更加均衡。
  • 全球經濟「弱復甦」 中國靠什麼「取勝」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一度陷入衰退。但伴隨著疫情形勢好轉、下半年各行業積極復工復產,以及史無前例的紓困政策發揮作用,全球經濟開始觸底回升。但是,今年世界經貿格局正在發生變化,2021年全球能否走出疫情陰霾,中國經濟是否能保持經濟快速復甦,成為關注焦點。
  • 多家國際機構為中國經濟「打高分」 需求端接棒生產端動力足
    與此同時,多家國際機構紛紛表示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對中國經濟增長投下信任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分別將2021年全球GDP實際增長率預測上調到5.2%、4.2%、5.2%;三大國際組織對中國的預測更加樂觀,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分別為8.2%、6.9%、6.8%,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0個、2.7個、1.6個百分點。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
  • 外貿增速大超預期 背後有哪些力量在推動?
    出口是下半年經濟重要拉動力量按美元計價,11月中國出口當月同比增速創下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的最高紀錄,延續了三季度以來的持續增長態勢,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的最大亮點。2020年一季度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遭遇了供給停擺,中國外貿受到明顯衝擊。
  • 海外網評:外貿連續6個月正增長,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這意味著,出口增速已連續多月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又一次刷新了紀錄。路透社、《金融時報》、《聯合早報》、德國之聲等海外媒體紛紛聚焦「21.1%」,稱「中國外貿已從年初的驟降狀態恢復正常」。  這份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成績單,著實來之不易。
  • 全球貿易復甦面臨挑戰:區域差異明顯,中國亮點顯著
    2020年,全球貿易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未來復甦前景將面臨波折,並將呈現較大的區域差異性。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有望持續助推全球貿易回暖。復甦面臨挑戰多個機構近日紛紛表示,全球貿易在2020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之後,未來復甦前景也將充滿波折,並對部分經濟體產生「毀滅性影響」。
  • 外貿增速大超預期,背後有哪些力量在推動?
    出口是下半年經濟重要拉動力量按美元計價,11月中國出口當月同比增速創下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的最高紀錄,延續了三季度以來的持續增長態勢,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的最大亮點。2020年一季度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遭遇了供給停擺,中國外貿受到明顯衝擊。但下半年,中國出口復甦的超預期是比較明顯的。在中國國內消費等需求恢復相對較慢的情況下,出口拉動國內工業生產加速回暖、產能利用率提升,企業補庫需求也在增加,有效拉動了中國經濟繼續復甦。
  • 數字外貿新勢力——外貿牛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等共拓外貿新航線
    會議現場座無虛席,來自廈門的200多家外貿企業紛紛到場參加。2020年的疫情,讓各省商務廳、各行業協會及部門機構引起高度重視,針對外貿企業經營的困境,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方案及扶持政策。在各種政策的支持下,企業也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並重視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才能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我國外貿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作出重要貢獻。」中國紡織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新民強調。近期國際市場需求出現了積極回暖跡象。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延續了穩定復甦的發展態勢,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中國經濟增速因何能迅速實現由負轉正?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一語道破其中的深層原因。「全面轉正證明了我們疫情阻擊戰、經濟保衛戰這些戰略和政策的正確性,顯示了中國顯著的制度優勢,同時也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
  • 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 ——網友熱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回升,市場銷售持續回暖……疫情下,中國交出了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今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增速轉正歲末回望,中國經濟發展成就令人讚嘆。12月15日,新華網一篇題為《逆風破浪開新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的文章,記錄了今年中國經濟的「轉正」歷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出口增速轉正;5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和工業利潤增速轉正;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轉正……7月16日上午10時整,「轉正」二字在網上刷屏,這條消息令人振奮:在一季度回落6.8%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明年仍是領頭雁
    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湯翠玲)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受訪外資機構、國際機構普遍認為,中國仍是全球經濟的領頭雁。
  • 日本研究機構:中國經濟有望在2028年或2029年超過美國
    JCER認為,儘管近年來由於人口挑戰和投資下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預計到2035年中國經濟仍將以約3%的速度增長。對比之下,美國到2035年的經濟增長率大概保持在1%左右。基於對新冠疫情的良好控制以及國內需求的高速增長,國際知名機構和經濟學家紛紛上調對中國2021年經濟增長預期,其中最高看到13%。當地時間周四(10日),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上調了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至8%,高於9月份7.7%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