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漲170%。疫情的衝擊對全球外貿產生影響,其中航運業也發生了大幅變化。2020年下半年以來,急劇飆升且維持高位的貨櫃海運價格,令許多業內人士直呼「看不懂」。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12月11日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本期綜合指數為2311.71點,較上期(12月4日)的2129.26點上漲182.45點;較今年上半年的低點855.34點,更是大幅上漲了170%以上。如此漲幅,在近年來實屬罕見。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至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一般而言,價格暴漲暴跌源於偶然性的因素,不排除某些航運公司、金融公司的炒作嫌疑,但是預計海運價格的暴漲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國外疫情控制較好,明年春節後的海運價格大概率還是會回歸理性。
2、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中國的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也逐步追上經濟整體復甦節奏。
報告分析,由於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東亞地區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達1.6%,2021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7.0%。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表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前景也正在好轉。東亞地區已基本有效控制了疫情傳播,交通行業將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而旅遊業的復甦則將滯後。
惠譽:將中國明年GDP增速預期上調至8%,9月份的預測為7.7%。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報導說,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當天發布報告,將中國明年GDP增速預期從9月份預測的7.7%上調至8%。惠譽認為,最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明顯回暖,餐飲業等明顯復甦。
惠譽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收縮3.7%。而9月時,惠譽預測的這一數據為4.4%。對於明年的全球經濟,惠譽預測,全球經濟環境在2021年下半年有望得到改善,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5.3%。
摩根史坦利邢自強:2021年中國GDP將達9%。邢自強認為,2021年將是中國經濟復甦的下半場,與上半場不同的是,內生動力(如私人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唱主角,推動經濟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跡(也就是完全彌補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短期衝擊),在這個過程中,政策將回歸常態化,政策刺激將逐步退出。
總體看,邢自強對2021年中國經濟相對樂觀,邢自強預計,中國GDP增速將在2021年升至9%,伴隨政策刺激的退出,2022年中國經濟則將回落至5.4%左右的潛在增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