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謂是《哪吒之魔童轉世》的金句了,這句話不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我們不希望被「命運」鎖定一生,自己的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哪吒不同,他從一出生就被「魔丸」定義了「人性」,註定成魔的他,是如何突破命運的枷鎖,成為陳塘關的「小英雄」的呢?

因為一出生就被鄉親們認為是「妖怪」,所以幾乎走到哪都是「人人喊打」,沒有人在意他只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孩,也沒有人在意他好像並沒有做什麼壞事。
就連同齡的小朋友都被家長「教導」,不要跟哪吒玩,他是妖怪,會害了你。

因為孤獨和偏見,讓哪吒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妖怪」,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踢毽子,做遊戲。於是他便想搞一些惡作劇去吸引人們的關注,可這樣一來,大家就更不喜歡他了。
究竟是「魔丸」把哪吒變成了壞小孩,還是人性把哪吒「逼」成了妖怪呢?
好在他有始終愛他疼他包容他的父母和師父。

哪吒在受盡了鄉親們的白眼和偏見之後,依舊選擇保護陳塘關,其中最大的原因就來自於家庭的治癒。
從一出生就註定成「魔」的他,即使被鄉親們要求處死,也並沒有遭到父母絲毫的嫌棄。

深沉的父親一句「他是我兒」,願意為了他「以命換命」,溫柔的母親更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兒子開心。
在父母的眼中,他從來不是什麼「魔丸」,而是他們最最親愛的兒子。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支持和陪伴,讓哪吒的童年充滿了愛。

正是如此,哪吒在家庭中學會了愛和包容,來自原生家庭的愛讓哪吒不再畏懼那些偏見和冷眼,讓他願意去保全生養他的陳塘關。
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力量。好的家庭能夠治癒孩子的一生,反之,孩子的一生都要用來治癒童年的陰影。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都不重要,沒有什麼能夠定義一個人的一生,除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