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歷史上的今天:PlayStation在日本發售

2021-01-08 騰訊網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日,PlayStation在日本發售。

PlayStation

對於遊戲主機行業來說,索尼PlayStation的出現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這不僅意味著又一個龐大資本的入局,讓本就已經紛亂的局勢顯得更加撲朔迷離,而且也意味著,在這個遊戲逐漸從2D邁向3D的重要時代,新的市場開始了新一輪的洗牌。

索尼PlayStation LOGO

當然,在這裡我並不打算和你說那個老套的、眾所周知的、甚至還被當事人PlayStation之父——久夛良木健給否定了的「任天堂撕破與索尼一同開發CD-ROM主機的約定,於是索尼痛定思痛,將半成品當作原型機開發出PlayStation初代」的故事,我打算和你聊聊為什麼PlayStation可以獲得這場主機大戰的勝利。

久夛良木健

索尼與PlayStation可以說在第五世代打了一場漂亮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勝利甚至直接影響了之後數個世代的主機市場格局,而3DO與雅達利美洲豹被洗牌出局,留下的只有世嘉與任天堂——但因為PlayStation的橫空出世,這兩家也不太好過。

3DO

雅達利美洲豹

世嘉的土星雖然憑藉著近乎於一比一還原街機的《VR戰士》等作品的優秀質量,在日本地區拿下了不小的份額,僅僅半年時間就突破了百萬級別的銷量,但在日本市場發售一片大好的五個月後,北美市場的土星卻遭遇到了滑鐵盧。

《VR戰士》

土星滑鐵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有兩個。

第一個自然是售價,當時在一九九五年的E3遊戲展上,世嘉宣布了土星在北美地區售價為三百九十九美元,而時任SCEA負責人的Steve Rice用一句「二百九十九刀」與場下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結束了這場戰爭。

「二百九十九刀」

第二個原因則是土星自身的開發難度較高,其本身的雙CPU架構讓部分遊戲的開發遇到了阻礙,以至於世嘉本身的當家招牌「刺蝟索尼克」,都沒有任何一部首發作品出現在土星上,更別說第三方遊戲的支持了。土星在遊戲陣容上幾乎都是依靠自家街機進行移植,第三方遊戲的數量與質量表現並不理想——任天堂也面臨著幾乎相同的境遇。

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推出的《索尼克X-treme》的概念封面

雖然N64對於遊戲業界的影響大到難以想像——《超級馬裡歐64》定義了3D遊戲的移動方式,而《塞爾達傳說:時之笛》也為後世的3D遊戲成功解決了移動、攻擊與視角的問題,但第三方叛走的影響同樣讓任天堂元氣大傷,雖然與世嘉不同,任天堂有著足夠強大的第一方獨佔遊戲維持主機銷量,但依然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超級馬力歐64》遊戲畫面

《塞爾達傳說:時之笛》遊戲畫面

而一切的起因就是Square的《最終幻想7》。

當時的任天堂依舊堅持使用卡帶,而索尼則一開始確定用CD-ROM作為遊戲儲存介質,這兩者之間的儲存容量相差了近十倍,對於3D遊戲來說,容量很多時候就決定了一切。這對於擁有著大量精美CG動畫並打算登錄N64的《最終幻想7》來說,在存儲量有限的卡帶上實現預想的流暢CG播放是很困難的,正在Square為此而頭疼的時候,另一件事情發生了。

《最終幻想7》

PlayStation作為當時的新興主機平臺,可以說在遊戲陣容方面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索尼急需一款可以鎮得住場面的RPG遊戲,而《妖精戰士》就此誕生。這款由SCE製作,Square協力的RPG遊戲可以說是撐起了當時PlayStation的半邊天。

《妖精戰士》

但也正因為如此,任天堂對於Square幫助索尼的事情非常不滿意,認為Square在協助製作《妖精戰士》的時候洩露了己方的技術,從而對Square發布在SFC上的另一款RPG遊戲:《聖龍傳說》進行了制裁,任天堂打破了以往的5:3:2三次分銷慣例,把手中全部的九十萬套《聖龍傳說》強行拋給了初心會成員,導致巨量的貨源充斥市場,各大零售商為了減輕庫存壓力進行恐慌性拋售,《聖龍傳說》的市場價格在不到兩周內就跌破了兩千日元,而Square也虧損三十四億日元瀕臨破產。

《聖龍傳說》

索尼在此時選擇出手相救,注資讓Square完成《最終幻想7》的開發,而Square也決定將《最終幻想7》發布在PlayStation平臺上,CD-ROM大容量的特點完全契合了《最終幻想7》的遊戲特性。

最終,《最終幻想7》發售後大獲成功,不僅獲得了無數殊榮,也成為了「最終幻想」系列最為暢銷的作品,甚至可以說一度帶動了PlayStation的銷售。與此同時,看到Square因為任天堂的分銷制度而瀕臨破產的模樣,眾多第三方開發商開始宣布登錄PlayStation——當然,這也與PlayStation使用了大容量CD-ROM儲存介質,和其本身的易開發特性有著重大關聯。

《最終幻想7》CG過場

至此,土星與N64在PlayStation強大的「低售價+第三方遊戲陣容」的攻勢下敗下陣來,雖然傷不致死,但仍舊被這個主機市場的新星給狠狠地咬上了兩口,以至於到了下個世代,PlayStation 2以一億五千五百萬臺的銷量登頂主機歷史銷售王座時,都沒緩過氣來——Dreamcast黯然退場,連帶著世嘉也宣布推出主機行業;任天堂雖然採用了全新技術並努力修復與第三方開發商的關係,但GameCube依舊錶現平平;微軟來勢洶洶,可Xbox帶來的超過四十億美元的虧損也讓所有人見識到了主機行業的殘酷。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旨在為你帶來這浩瀚歷史中每一個閃光之處的點滴故事,也許它並不是那麼耀眼,也沒有那麼值得銘記,但是我仍然希望在這洶湧的長河中將其撈起,讓你回想起在許多年前的今天,曾經有一個人與你看著同樣一片星空。

3DM手機客戶端下載

相關焦點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朧村正》在日本發售
    二零零九年四月九日,《朧村正》在日本發售於Wii上。《朧村正》其實我個人對於遊戲公司並沒有什麼感情,畢竟遊戲這東西算是集體性質的工業化產品,所以我對遊戲公司與知名製作人倒沒有什麼堅持,除了喜歡的系列出必買以外,基本上每個遊戲在購買之前都會考慮一下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自己,而唯一的例外就是Vanillaware,也就是香草社。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回聲之夜》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三日,《回聲之夜》在日本發售於PlayStation上。《回聲之夜》FromSoftware從一家軟體外包公司走向現今日本數一數二的遊戲開發商,處女作《國王密令》以及之後為了尋求突破而製作的一系列作品自然不得不提。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前線任務》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前線任務》在日本發售於SFC平臺。 初代《前線任務》的製作人土田俊郎曾經任職於製作過《夢幻模擬戰》的日本遊戲廠商Masaya,他在職期間曾經主導了《重裝機兵:威爾肯(ASSAULT SUITS VALKEN)》與《超兄貴》等作品的製作,在一九九四年從Masaya離職之後,帶領著自己的製作班底成立了G-Craft,而他們的第一款作品就是同為SRPG類型的《前線任務》。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勇者鬥惡龍7》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 二零零零年八月二十六日,《勇者鬥惡龍7》在日本發售PlayStation上。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皇家騎士團》在日本發售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皇家騎士團》在日本發售於SFC上。《皇家騎士團》松野泰己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遊戲製作人,從被譽為SFC時期三大日式戰棋遊戲之一的《皇家騎士團》到百萬級別銷量的《最終幻想戰略版》,從PlayStation平臺上《Fami通》給出唯一一個滿分的《放浪冒險譚》到拿下了系列正統作品第一個滿分的《最終幻想12》,他似乎從未讓我們失望,我曾經無數次的思考過,如果現在的松野泰己依舊活躍在遊戲業界,那將會是一幅多麼絢爛的光景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白騎士物語2》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二零一零年七月八日,《白騎士物語2》在日本發售 PlayStation 3上。當然,梗什麼的就不解釋了,其實只要記住一點,Level-5有著嚴重透支IP的行為,不過《白騎士物語》系列不在此列,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根本沒有被透支的必要。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龍背上的騎兵》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二零零三年九月十一日,《龍背上的騎兵》在日本發售於PlayStation 2上。《龍背上的騎兵》既然提到了《龍背上的騎兵》,那麼肯定不得不提橫尾太郎這個非常獨樹一幟的遊戲製作人,相信很多玩家知曉橫尾太郎的契機應該是一張流傳甚廣的《龍背上的騎兵3》GIF圖片或者是《尼爾:機械紀元》這部作品,這個永遠戴著頭套的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世嘉土星在北美發售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一日,世嘉土星在北美發售。可能扯得有點遠,回到正題上。這一期的【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我並沒有選擇世嘉的首發日期來寫,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土星的崩塌就是從其在北美地區發售的那一刻開始的,而我想,如果要寫土星,那麼今天肯定是最合適的。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閃電十一人》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二零零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閃電十一人》在日本發售於Nintendo DS上。《閃電十一人》說起Level-5,那真的是一個挺讓我糾結的廠商,這家創立於一九九八年十月的公司一開始更加像是一個代工廠商,通過與各大廠商合作進行遊戲開發,其第一款遊戲就是與索尼聯合進行開發的RPG遊戲《暗雲》,遊戲獲得成功之後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最終幻想6》正式在日本發售
    一九九四年四月二日,《最終幻想6》正式在日本發售於SFC上。《最終幻想6》其實對我來說,《最終幻想》系列在《最終幻想7》面世的時候,就已經被分為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部分,一個是由《最終幻想3》開始確定風格一直到《最終幻想6》結束的「前最終幻想」時代,這個時代的名字很顯然是我現編的,但是它與之後的《最終幻想》系列最大的區別就是所有作品都是由坂口博信為開發主導、天野喜孝擔任人設,並且在遊戲類型上屬於2D遊戲時代產物。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忍者龍劍傳》正式發售
    二零零四年三月二日,《忍者龍劍傳》正式發售。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勇者鬥惡龍5:天空的新娘》在日本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勇者鬥惡龍5:天空的新娘》在日本發售於SFC上。Chunsoft《勇者鬥惡龍5:天空的新娘》在SFC上的宣傳口號是「愛がある、冒険がある、人生がある」——翻譯過來也就是「有愛、有冒險、有人生」,而這正體現出了遊戲想要表達的內容。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英雄傳說:空之軌跡FC》在日本發售
    二零零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英雄傳說:空之軌跡FC》在日本發售與Windows上。《英雄傳說:空之軌跡FC》遊戲畫面目前的「軌跡」系列其實挺難以評價的,因為對於非粉絲來說,這個系列延續十幾年六七部作品確實難以上手,而對於粉絲來說,那麼當拿到「閃軌4」的時刻可謂是如獲至寶。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鬼刃》在北美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 二零零九年二月六日,《鬼刃》在北美發售。 《鬼刃》 但這其實並不是《鬼刃》的初次登臺亮相,早在二零零七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這款由Gaijin Entertainment開發的動作冒險遊戲就已經在俄羅斯發售了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侍道》正式發售
    二零零二年二月七日,《侍道》在PlayStation 2上發售。《侍道》 提到Acquire可能會有不少玩家感到陌生,但倘若提到《天誅》,那想必你一定會拍著大腿說道上幾句,從記憶的某個深處將這家公司的LOGO撈起來,撣一撣上面的灰塵,然後繼而想起另一個遊戲:《侍道》。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熱血無賴》正式發售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二零一二年八月十四日,《熱血無賴》正式發售。但經過了一年左右的開發時間後,動視期望能讓《真實犯罪》系列重出江湖,於是要求United Front Games將遊戲納入《真實犯罪》系列,將遊戲名由Black Lotus修改為了《真實犯罪:香港》。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黑色洛城》正式發售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七日,《黑色洛城》正式發售於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黑色洛城》真的,《黑色洛城》是個好遊戲。當然,這句話有些偏頗,但倘若《黑色洛城》在發售當年沒有被大量優質作品所擠壓的話,其獲得的成就應該不止於此,而把目光放到國內,《黑色洛城》完整並且可用的漢化也是在二零一七年才堪堪完成,這也導致了遊戲在國內低迷的人氣。不過雖然我這麼說,並不是代表《黑色洛城》是什麼滄海遺珠,反而可以說《黑色洛城》的缺點和其優點一樣的多,我只是惋惜而已。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尼爾:人工生命/完全形態》正式發售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二日《尼爾:人工生命》正式發售於PlayStation 3上。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二日《尼爾:完全形態》正式發售於Xbox 360上。《尼爾:完全形態》與《尼爾:人工生命》雖說初代《尼爾》有著《尼爾:人工生命》與《尼爾:完全形態》兩部作品構成,但其實就像《精靈寶可夢:紅》與《精靈寶可夢:綠》之間的關係一樣,這兩部《尼爾》在遊戲結構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唯一的區別就是《尼爾:人工生命》講述了一個哥哥拯救妹妹的故事,而《尼爾:完全形態》則變成了父親拯救女兒。
  • 歷史上的今天:Nintendo Switch 發售
    Nintendo Switch 發售日期為 3 月 3 日,今天就是它的生日。從任天堂發布會結束到 17 年 3 月 3 日正式發售,Switch 上的遊戲陣容一直讓玩家們感到擔心:首發只有《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一個重頭作品,玩家們買帳嗎?發售初期的銷量能達到任天堂的預期嗎?事實證明這些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這個作品的實力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至今仍然無法用一句話將它的優秀之處表述完整。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Paradox發售《鋼鐵雄心2》
    Paradox在二零零五年一月四日發售了遊戲:《鋼鐵雄心2》。《鋼鐵雄心2》相較於初代《鋼鐵雄心》頗為混亂且正反饋不明確的遊戲體驗,《鋼鐵雄心2》的表現則要好上不少,作為一款大戰略戰爭遊戲(Grand strategy wargame),它很清楚如何在系統深度與玩家樂趣之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