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留學生回國帶回「糖果」,
閨蜜在朋友圈販賣,結果雙雙入獄
21歲的小妍在美國留學,留學期間她在美國西雅圖買了大麻糖、大麻蛋糕、大麻巧克力等大麻製品。大麻糖形似五顏六色的圓形糖果,大麻巧克力是巧克力色的正方形薄片,大麻餅乾是棕色的小圓餅乾,大麻蛋糕就像一小塊普通棕色蛋糕……除了外包裝上的THC成分標註,不仔細查看,它們跟常見的小零食並無二致。
去年年底,小妍從國內乘坐飛機前往美國西雅圖遊玩。平時就喜歡嘗試新奇食物的她在當地的大麻製品專賣店買了不少含有大麻成分的糖果、巧克力、蛋糕等大麻食品。幾天後,小妍偷偷帶著這些大麻食品乘飛機回國。為了逃避海關檢查,她拆開這些大麻食品的包裝,混裝在平時吃的普通糖果後,放在行李箱。
回到家後,小妍邀請了未成年的小汪來自己家玩。在整理行李時,她把帶回來的大麻食品全部都拿到床上,得意地向小汪介紹說:「沒見過吧?這就是從美國帶回來的大麻糖。」兩個人各吃了一顆。
第二天,小妍又邀請了剛滿18歲的小哲和小冰來家裡玩。起先幾人在一個房間裡吸食「笑氣」,玩了一段時間後,小妍從另一個房間裡拿出大麻糖和大麻巧克力等分給他們吃。幾個人只是各吃了一顆糖,就有些「上頭」。
本案查獲的大麻糖果
小冰尤其興奮,交談中她得知,除了「糖果」外小妍家裡還有很多「巧克力」和「蛋糕」。想著自己還有一筆網貸沒有還清,小冰突然間動起了歪念頭……
小冰背著小妍偷偷拿走了一些「糖果」和「巧克力」,並拍給好友小白看,炫耀這是有大麻成分的,國內買不到。同樣「貪玩」的小白來了興致,就想向小冰買一個試試。於是,小冰給他發了一個定位,讓他開車過來交易。小白向小冰買了一顆大麻糖和一塊大麻巧克力,共計520元。第二天,他倆又如法炮製買賣了兩次,分別以400元和800元錢交易了二顆大麻糖和二塊大麻巧克力。
沉浸在「興奮」中的二人沒想到,就在第二天交易完成後,小冰被當場抓獲。後民警又順藤摸瓜抓獲了小妍,並在她家中查獲、扣押了蛋糕狀大麻製品26.53克。經查明,小冰三次販賣的大麻製品及民警扣押的大麻製品均為小妍從美國帶回,且經鑑定,上述大麻製品中均檢出四氫大麻酚。
小妍明知是毒品大麻仍將少量毒品攜帶入境,其行為已構成走私毒品罪。小妍兩次容留他人在其家中吸毒,其中一次系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其行為已經構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小冰明知是毒品大麻仍予以多次販賣,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
本案查獲的大麻糖果、大麻巧克力
近日,杭州拱墅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走私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對小妍提起公訴,以涉嫌販賣毒品罪對小冰提起公訴。
檢察官說法:
大麻在我國定義是毒品,但在部分國家或地區允許售賣、吸食大麻。該案中,小妍購買大麻食品的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是美國第二個批准可以售賣大麻的州。在大麻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大麻食品比較常見。所以在這些地區購物時要注意辨認、以免誤食,具體可以通過食品包裝上特有大麻葉子的標誌和有THC字樣表明產品含有大麻成分的產品標識來辨認。
不要讓毒品侵蝕你的人生,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日常生活中,
一些新型毒品偽裝成「零食」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中國警方在線
(原@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
曾發了一條關於新型毒品「郵票」的微博
你能想到嗎?
這些看上去非常可愛的卡通貼紙
竟然是一種 新型毒品!
這是一張像貼畫的新型毒品
——「LSD致幻劑」,俗稱「郵票」
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
無色無味
但毒性極強
犯罪分子會將「LSD溶劑」吸附在紙上
浸泡飲料或者直接含服
還有下面這種指甲蓋大的小紙片
被密封裝在塑膠袋內
看上去就像是一張郵票
以前
我們覺得毒品離我們很遠
但現在
新型毒品卻出現在了生活中
毒品惡爪,已悄悄伸向00後
其實
毒品已不只是成人世界的鬼魅
犯毒分子早已將他們骯髒的雙手
伸向了未成年人
這批販賣「貼紙毒品」的都是一群00後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安全警惕性低
利用學生關係傳播
贈與食物是正常現象
雖然看上去
只不過是一張比指甲蓋還小的紙片
但這種毒品的「威力」卻是搖頭丸的3倍
皮膚接觸後也能被皮膚吸收
只要將這張小紙片含在口中
吸毒者會開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
只需100微克
(相當於一粒沙子1/10的重量)
就足以讓人在視覺、聽覺和記憶上產生幻覺
並出現急性精神分裂
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
曾經就有一位澳大利亞的16歲中學生
在誤食用「LSD致幻劑」後幻想自己能夠飛翔
遂從陽臺跳下身亡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
毒品的毒性不分年齡
有一位外國藝術家
曾在食用「LSD致幻劑」後
畫了很多幅自畫像
沒想到隨著毒性階段性的發作
她的畫作變得越來越詭異、驚悚
孩子喜愛的「糖果」,可能也是毒品!
2018年10月份
一種新型毒品「糖果」被海關查獲
色彩鮮豔、包裝花哨的外表下
卻是搖頭丸
生活中
像這種卡通貼紙、可愛的糖果
都非常受青少年歡迎
一旦有歹人引誘
很有可能就會走上歧途
偽裝的毒品,宛如「披著羊皮的狼」
央視新聞就曾報導過一款
在KTV售賣的「潮流飲品」
很多青少年為追求「時髦」
而去嘗試了這種過度包裝的陌生飲料
哪裡知道這其實是一款
含有γ-羥基丁酸的新型毒品
它無色無味,喝下可能會
喪失記憶,失去意識,甚至昏迷死亡
不止有上面這些華麗的「外衣」
狡猾的販毒分子還會將毒品偽裝成
下面這些看似無害的「小零食」
誘騙青少年吸毒
▼
這些「食品」是不可能在市面上流通的
它只可能是別人拿來給你「嘗」的
青年少年要警惕「零食誘惑」
家長千萬不要追求所謂的「時髦」
不給毒品任何可乘之機
作為家長可以教育孩子遠離毒品,卻無法保證毒品不會變著法子偽裝、潛伏在孩子身邊,所以,家長請務必關注孩子成長,警惕孩子的反常現象。
一定記住三點警示:
■ 未成年人不要涉足不良場所,避免與不良社會閒散人員交往。在外面,有陌生人遞給你的飲料、零食,千萬不要去嘗試。公共場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食物,離開了坐位再回來時,千萬多留個心眼,不要再吃桌上的食物。
■ 家長要認真履行監護責任,多與子女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子女生活、學習、交友情況,幫助子女禁絕接觸毒品的可能性。
■ 相關職能部門和學校要採取多種形式,向未成年學生廣泛宣講毒品的種類、危害等禁毒知識。
有些事永遠不能試!
有些路永遠不能走!
有些錯永遠不能犯!
每個人都要謹記於心!
來源:河北共青團
原標題:《【警惕】新型毒品偽裝成日常零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