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相關專業人員從阿里巴巴獲悉,達摩院量子實驗室近日已研發出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這一科研的公布成功打臉谷歌兩個月前發布的「雄偉計劃」——研製全球首個高質量72比特量子計算機,據悉要做量子霸權者。阿里的實驗率先成功的模擬出81比特40層作為基準的谷歌隨機量子電路。在此之前,達到這個層數的只能進行49比特的處理,這可謂是一項科技進步。
當今時代,量子計算一直是科研的重點和熱點,許多科研家潛心專研,但只進行操作起來卻十分困難,不僅是對科學家專業知識的考察,技術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控制,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提供,目前世界公開技術參數的量子計算機也僅僅只有20多個比特,這一次模擬試驗的成功也暗示著新的科技進步進一步發展。量子計算機是根據一套高運算的量子力學法則運行,與一般經典計算機大為不同。經典計算機中的比特只能為0或者1,而對於量子計算機比特1和0可以同時存在。阿里所研製的模擬器意義在於探索、設計、開發量子計算的算法。
在此之前,谷歌針對9量子比特1維陣列提出可能實現1%讀取誤差,0.1%單比特門誤差,0.6%兩比特門誤差來開發更大規模的量子系統。「太章」首次測驗成功50-200比特的「中等規模」量子算法,這一項巨創為中等規模量子算法、量子軟體更好地進行設計與開發。
「太章」的另一突破點在於通信開銷極小,這對於目前世界上最強的超前計算機來說都無法實現。。在量子計算機的64(8x8)比特40層的模擬中,「太章」僅僅只需2分鐘即可完成,重點是只動用阿里巴巴計算平臺在線集群14%的計算資源。這一優點為運用者節省了更多的資源。
完成這一實驗開發是由國際知名量子科學家施堯耘擔任實驗室主任,科學家施堯耘在量子學研究上領域很廣,涉及到量子算法、通訊複雜性、量子系等多個重大科學。今年,實驗室又迎來了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加盟,這意味著該項技術有可能會被不斷更新和發展。
時代永遠在不斷地發展,科學進步讓世界不斷變化,人們也在不斷享受著科技帶來方便的同時科學家也在不斷為之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