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她而言,這個男人就是一切,就是一個人所需求的一切,所夢想的一切,日日夜夜期待的一切,永遠希望的一切。這個男人使得她的一生從開始到終結,都充滿了幸福。——《幸福》
是什麼樣的愛情,能讓人的一生從開始到結束都充滿了幸福?
她是輕騎兵團長的千金,年輕貌美又富有;他,是她父親手下的一個普通士官,英俊漂亮卻是農家子弟出身,愛神之箭卻偏偏射中了他們。也許是那一刻騎兵列隊經過時與她的四目相對,他們一見鍾情了。這段愛情進行得非常隱秘,直到那天他值完勤,他們就一起消失,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
他帶著她來到了一個小島上,住在狹窄的山谷裡,從此,她的世界裡只有他,他的世界裡也只有她,這一住就是五十年。
五十年後,他們都老了。他聾了,而她看著他的眼神仍然帶著眷戀的目光。
偶遇的旅人問她:「至少,您過去一直很幸福吧?」
她以一種發自內心的聲音回答說:「啊!是的,非常幸福,他使我太幸福了,我從來沒有後悔跟了他。」
這就是莫泊桑在1884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幸福》。故事裡借一位老先生的口,講述了這個簡樸平淡卻又幸福滿滿的愛情故事——有一種愛情,叫做選擇了你,我一往無悔。
01她,是傻瓜嗎?
老先生講完這個故事,就有一位在座的婦女高談論闊起來:「不管怎麼說,這個女子的愛情理想未免太膚淺,她的需要太原始,要求太簡單。她只不過是個傻瓜。」
她,是傻瓜嗎?
科西嘉島的生活是艱苦的,那是一個蠻荒的小島,仍處於自己的原始時代。書裡把它形容為混沌之地,這裡你永遠見不到一塊加工過的木頭,一個雕刻過的石塊,永遠見不到一件歷史文物。
他們的住處,則孤零零地存在於一條遙遠而悽涼的狹窄山谷裡。幾株葡萄,一片小園子,稍遠處還有幾株高大的慄子樹,這便是他們維持生活的家當了。吃的飯只有一道菜,不過是土豆、肥肉與白菜燉的湯而已。
一個富家千金,受過良好的教育,本可以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富家子弟,過奢華風雅的生活,卻選擇了窮小子並和他在這窮鄉僻壤生活了五十年,睡草墊,幹農活,穿著粗布衣裳,從這個方面看,她確實傻。
但是,她所追求的並不是富足的生活,那些,她不缺。她想要的是一份從一而終的愛情,她得到了,也一直擁有著。
就像那個女人所說,她的要求未免太過原始、簡單,可人世間的幸福原本就是極其簡單的,只是人們要求得太多,反而讓自己過得越來越複雜,也就越來越不幸,幸福,自然也成為了奢侈品。
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它只取決於你想的是什麼——毛姆
她並不傻,她很清楚自己的選擇,也勇敢地承受了自己選擇所造成的結果。故事裡對他們的感情經歷只是一筆帶過,可是愛與幸福,僅僅一個眼神足以說明一切。有多少愛人還能在相伴多年之後斬釘截鐵地說出「不後悔」三個字?又有多少愛人能在多年之後提起對方還能自然流露出溫柔眷戀的眼神?
使她感受到幸福的,是由彼此為愛犧牲帶來的心靈深處的觸動;使她的幸福維持久遠的,是懂得知足,並安於愛人所能給予的限度,所以她是幸福的。
02幸福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干係
老先生講完之後,另一個婦女則慢吞吞地說:「其他都無關緊要!只要她自己幸福。」
讀完這篇故事,我立刻想到了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
同樣是富家千金,西漢的卓文君對一表人才的司馬相如一見傾心。司馬相如則是天雷勾動地火,也愛上了卓文君。那個千年前的月夜,卓文君悄悄來找司馬相如,他牽起了她的手,他們沒帶多餘的錢,甚至連多餘的衣服都沒有,連夜跑回了成都。
結果,司馬相如家徒四壁,兩人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卓文君並未因此嫌棄自己的愛人,他們回到臨邛,開了酒鋪。首富千金當街賣酒,而大才子司馬相如則跑堂、打雜、洗碗碟。
夜裡,寫寫文章,彈彈琴,聊聊詩詞歌賦,日子再苦,也是美的。
終於,兩個人的愛得到了父親的認可,司馬相如更是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平步青雲。後來又寫出了《上林賦》、《長門賦》……他的文章就和他的愛情一樣,恢弘、浪漫、壯美,令人目不暇接。
而卓文君為了這段愛情,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愛情、名譽、財富和才華,只為了與他「一生一世一雙人」,換來的卻是相伴多年之後司馬相如的意欲另娶。她以詩挽回了愛人,倆人重歸於好,也算實現了她「白首不相離」的心願,在司馬相如去世一年之後,卓文君也鬱鬱而終。
這段故事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卓文君愛得太卑微也太傻,可那只是我們現在的看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若她在意世俗的目光,就不會月夜一面就與他私奔;若她在乎金錢,在見到他家徒四壁的時候,便會毫不猶豫一走了之;若她害怕流言蜚語,就不會回到臨邛當壚賣酒,因為她知道,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與他人毫無干係。
從選擇私奔的那一刻起,司馬相如就是她的一切,是她的夢想也是她的期待,更是她親自選擇並下決心去跟定的人,所以她願意勇敢放下一切,大步向前,絕不回頭,只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
03愛,真的需要勇氣
愛,真的需要勇氣,去相信會在一起。
緣是天定,分在人為。往往聽到有人感嘆上天讓兩個人相遇,卻又不能走到最後,這不是捉弄人嗎?
相遇即是有緣,至於能不能在一起,卻要看兩個人共同的造化了,需要的就是一個共同目標——彼此都相信一定會在一起,並且兩個人都步調一致向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那些走不到最後的,無非是不夠齊心罷了。
愛,更需要勇氣,選擇了就不要去後悔。
現實中的愛情,往往是相愛的時候,恨不得把心掏出來切成一片片向愛人表明心跡,等到愛情逝去之時卻又反過來恨不得把愛人切成一片片來祭祀自己的愛情。
那是因為人們通常把幸福作為一種目標來追求,卻忽略了其中的過程,對愛人的付出和努力視而不見,只看到自己付出了、失去了、受傷了,必須得到宣洩和彌補,進而後悔自己的選擇。
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沒有預知能力,不知道誰會是那個和我們攜手共度餘生的人,有的人也許會讓你感恩遇見;有的人也許會讓你痛恨一生;有的人也許稍縱即逝,再也不會想起,可是,每一次的遇見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特殊意義,造就了你的下一步選擇,從而慢慢成為現在的你。
這些我們都無法掌控,唯一能做的就是給自己不後悔選擇的勇氣,才能讓自己在愛的路上走得踏實、安心,才能真切地去體驗愛帶來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