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不用像父祖輩那樣被命運一輩子綁縛一個地方,按照一個軌跡走完自己的一生,我們的人生可以有更多選擇,也因此有了無數種可能。可是,機會多了,煩惱也隨之增多,因為貪心,因為攀比,因為虛榮,我們想要的也越來越多了。這個很好,那個也不錯,所有好的東西我們都想緊緊抓在手裡,於是我們任由欲望瘋長,被欲望鞭笞著日夜不休窮追猛趕,期待著能獲得更多,讓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幸福。
可現實是我們越來越難以感到幸福。我們如同癮君子一般,需要不斷加大劑量的獲得才能稍稍讓我們獲得一點滿足感。於是我們背負著越來越多的欲望蹣跚前行,重壓之下,人生之路變得愈發艱難。看著別人意氣風發,總難免自我懷疑,是自己天分太差還是不夠努力?卻很少有人能想明白「心多貪念,必生羈絆」才是我們一切問題的根源!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公平,唯一公平的就是時間,正是時間運用上的差別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主要差別。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大多數人一事無成,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也不是他們沒有機會和能力,他們的失敗更多是因為選擇太多,想法太多,嘗試太多,攤薄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導致了自己最終一事無成。
只有明確的目標,才會為行動指出正確的方向,才會讓你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漫無目標或者目標過多,都會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
有人問股神巴菲特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專注 focus」。一直以來,他就是這麼做的,巴菲特把自己的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股票生意上,其它的一切包括藝術、文學、科學、旅遊和建築等等上流社會喜歡和關注的都沒有吸引他的注意。於此,他才能夠在他喜歡的股票方面更加專注。
巴菲特管理時間的法則是,寫下你認為重要的25件事情,然後從25件中再挑出5件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問剩下的20件事以後慢慢再做?他的選擇是那20件事情全部砍掉不做。巴菲特的時間策略是,在管理時間上最重要的是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把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用一個策略對待,大刀闊斧的全部砍掉,因為只有把不重要的事情全部砍掉,你才能保證把精力、時間和智慧全部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他的這一策略這跟果農修枝剪葉和疏花疏果,是為了集中養分讓果樹更好的結果是一樣的道理。集中精力辦大事,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因為在各種誘惑面前,只有少數人能夠堅持本心。我們總是喜歡給生活做加法,不斷地在生活清單上添加新的事項,不斷地在房子裡堆積更多的物品,但卻從不反思效率為何越來低下,生活越來越失序,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在不斷追逐中,我們貌似得到了很多,卻不過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因為,可能最終我們會發現,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我們最想要的,那麼再多的得到又有什麼意義呢。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把戰略性取捨放在行動的前面,與其蜻蜓點水似的雨露均沾,結果事事平庸,倒不如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實現自己最想實現的目標。
相比過去,如今的世界機會俯首皆是,因為選擇太多,反而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此時,更需要我們具有一種戰略性取捨的能力,選擇最終重要的,放棄不重要的,學會給人生留白,在人生中做減法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打磨自身價值觀,讓自己做出更少卻更好的選擇的過程。
那我們該如何做出佔率性取捨呢?
一、做人做事學會抓住事物的本質和關鍵
二、清晰定義問題,明確自己的目標
三、學會做戰略性取捨,要有放棄的決心和胸懷
四、給最重要的事確定執行計劃
在生活中做減法,就是一種人生的精簡之道,為了專注追求自己看重的東西,毫不猶豫地剔除其他不重要的東西。真正懂得做減法的人,才明白捨棄是為了更好的得到。捨棄不重要的事情,你才能獲得精力上的聚焦;捨棄不必要的社交,你才能獲得更充裕的時間;捨棄不必要的家具,你才能獲得更充分的空間。他們不會單純以做成了多大事業,擁有了多少財富來判斷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是有著自己的價值標準,不會被他人的價值標準所蠱惑和束縛,他們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從而能夠做出戰略性的放棄,讓自己有能力完美地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