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最新「頂級緩震」跑鞋搶先開箱!這次不只有驚喜腳感!

2021-01-12 騰訊網

坐擁強大跑鞋矩陣的 Nike,可以說在跑鞋領域擁有統治級地位。

幫助職業運動員刷新跑步成績的同時,旗下飛馬 Pegasus、Joyride 以及 Free 等系列,你都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跑鞋。

其中,Nike 去年推出的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更是致力於讓我們跑得更快,同時更有效的避免運動傷害。

核心搭載 Nike React 泡棉,並且融入許多創新理念,帶來更加出眾的綜合性能。

▼ 去年發售的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今年這一鞋款在飽受跑者好評後,迎來全新升級款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與之同步亮相的,還有搭載 ZoomX 的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新鞋型!

今天小編除了帶你一覽這兩款鞋的顏值,還會分享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的上腳感受。

究竟適不適合你穿,看完就有答案了。

▼ 全新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01全方位保護

綜合性超強

運用科技創新幫助跑者減少跑步傷病,可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是讓現有的解決方式更加有效,或是引入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這就是全新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與 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 誕生的目的。

先來看看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的顏值,整雙鞋的造型承襲初代設計。

首發配色採用黑色與棕色雙色裝扮,低調且犀利。

▼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上代中備受好評的寬大外底此次得到延續,能夠為落地提供出色的穩定性,同時豐富的外底紋路也為防滑性做出貢獻。

相比於初代的透氣網布,本次鞋面採用 Nike Flyknit 技術打造,同時鞋頭以及後跟位置織物更加厚實,強度以及支撐效果得到針對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還增加了 Flywire 飛線科技,以此提升跑動過程中的動態包裹。

鞋舌設計也由上一代的一體式襪套設計,改為更常規的鞋舌造型,避免了壓腳背的問題,適用性更好。

整雙鞋的核心當然是中底搭載的 React 緩震科技,可以看出厚度相當可觀。

造型上也以灰綠撞色設計,搭配上潑墨細節,醒目亮眼。

鞋墊處的文字細節,揭露整雙鞋的身份。同時強調出整雙鞋誕生的初衷,相較於上一代方方面面都得到升級。

看完全新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帶來的升級,我們再來看看 Nike 針對減少傷病打造的全新方案: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

從鞋型來看,整雙鞋並非常規競速跑鞋的空氣動力學造型,因此更加適合於跑者日常長距離訓練,兼具保護性以及滿足訓練需求。

▼ 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

寬大的前、後掌設計理念借鑑於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跑鞋,Rocker Geometry 幾何結構設計和前掌處網格增寬的處理,能夠帶來更穩定的跑步體驗。

鞋面同樣採用織物材質打造,保證整雙鞋的輕量化、透氣性以及貼合感。

同時細節處注入熱熔補強,提升鞋面支撐。

鞋面與中底的銜接處織物更加厚實,同時帶有 3M 反光飾條,為習慣夜跑的朋友多添一份保護。

鞋舌標籤展示整雙鞋的名稱 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同時也向我們揭露整雙鞋的核心中底科技:Nike ZoomX 泡棉。

裝備上 ZoomX 泡棉之後,意味著整雙鞋的回彈效果更加顯著,擁有 Nike 其他泡棉無可比擬的能量反饋,極大程度的提升跑步體驗。

後跟外沿設計,對於習慣後跟著地的跑者來說,也為減少膝蓋壓力做出貢獻。

02腳感有驚喜

每一步都很放心

兩款鞋在設計以及科技配置上雖有不同,但是根本目的都在於降低運動風險。

上腳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2 的初步感受,便是來自中底 React 緩震帶來的出色腳感,柔軟而又帶來韌性十足的回彈。

流線型的鞋身沒有臃腫的視覺體驗,Swoosh Logo 不完整的開放性設計,彰顯速度感與獨特新鮮感。

相較於上一代襪套式設計,傳統鞋領解構規避了磨腳腕的現象,穿著也更加從容舒適。

尺碼方面小編上腳親測不偏碼,按照個人正常尺碼入手即可。

兼具不俗顏值以及出色腳感,無論是跑步訓練還是日常通勤,都是不錯的上腳選擇。

另一款 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 我們會在近期進行長測後,帶來更為詳盡的體驗報告,敬請期待!

03剛剛發售

入手信息看仔細

Nike ZoomX Invincible Run 則要等到2 月 18 日率先針對 Nike 會員優先發售,屆時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第一手發售信息。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牽涉版權

相關焦點

  • 大神之選:教你買到緩震效果最好的跑鞋
    其實也不然,在中間價位檔的跑鞋中也都搭配了各家的最新科技,中間款新材料佔比雖然不如高端款多,但日常使用上也足夠了,如果你不是追求極致腳感或者特別挑剔的消費者,其實選擇中間價位的跑鞋完全夠用,再遇到打折季節拿到手的價格相信也會比較美好的。
  • 跑鞋| 鞋面緩震雙升級 MIZUNO WAVE SKY 3
    從無到有,從SKY 1到SKY 3,作為MIZUNO旗下頂級緩震跑鞋的新星代表,這次,SKY系列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與一般緩震跑鞋不同的是,穿著SKY 3那種柔軟的感覺並不強烈,只有真正的「下地幹活」後,那種柔軟的觸感才會出現,走路和跑動中能清晰的感受到來自鞋墊和中底的反饋。
  • Nike joyride RunCC 3.0納米顆粒緩震科技跑鞋
    Nike joyride Run CC 3.0 三代 原裝版本 市場官方正確細節,採用最新納米顆粒緩震科技跑鞋款式,後跟半透明可見飽滿的BOOST,與PumA之前的JAmmING 緩震相似,屬於比較軟且帶有彈性的腳感,顏值相當帥氣 科技未來感十足。
  • 中亞Prime會員: Mizuno 美津濃 WAVE RIDER 20 男士次頂級緩震跑鞋...
    Mizuno 美津濃 WAVE RIDER 20 次頂級緩震跑鞋是RIDER系列的最新代跑鞋,定位次頂級緩震,專業wave科技能提供充分的緩震與穩定,穿著輕便舒適。相比19代,中底厚度增加並採用新型Cloud Wave,相比之前的WAVE科技性能提高9%,流暢性提高8%。配合最新的U4icX中底材料,回彈更好而且更加輕質。鞋面改為菱形AIRmesh透氣孔搭配動態貼合系統搭。
  • 震撼腳感登場 SAUCONY TRIUMPH 17跑鞋
    四大跑鞋之一的美國品牌Saucony索康尼,除去擁有122年的超長製鞋歷史與工藝外,被廣大跑者最為熟知的就是其卓越的緩震效果,跑鞋用料足,科技革新快,腳感舒適這些都在消費者當中口口相傳。定位路面中底落差 適合日常訓練公路或賽道8毫米 而今天介紹的主角Saucony Triumph 17則是索康尼在2020年全新推出的頂級緩震款跑鞋
  • 幾百塊就能享受頂級腳感!這3款跑鞋不得了,你識貨嗎?
    就拿跑鞋來說,現在的頂級跑鞋動輒就是上千,比如亞瑟士的K系列、耐克的ZOOM FLY系列和聖康尼跑鞋,都是要一千多的頂級跑鞋了,這也讓很多跑友們望而止步!那麼有沒有那種幾百塊就能享受到高端配置的跑鞋呢?就像手機中的小米一樣,擁有超高的性價比?其實這三款跑鞋就很不錯,價格也很公道,腳感和科技也都是頂級,來看看你識貨嗎?
  • 阿迪新款「UB」高顏值跑鞋又來了!腳感更上一層樓,開箱來一波
    它的全名叫做Adidas UltraBOOST ,這一系列自從上線發售到現在,一直以來都有著不錯的口碑,可以說在顏值和腳感方面都是超級在線的。那麼可能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理解,Boost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那我們就簡單的來和大家講一下,Boost是一種彈性橡膠TPU材料。
  • 不談技術談腳感,亞瑟士nimbus20算不算緩震之王?
    跑步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因為它對場地的要求少,對氣候條件的要求也不多。颳風下雨下雪,也能在室內進行。但是跑步健身的時候,一雙跑鞋是否擁有良好的緩震性能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來自於地面的反衝力,會對膝蓋以及脊椎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不注意的話,長此以往身體將會受到健康問題的影響。
  • 最新緩震+透氣鞋底!PUMA 全新輕彈跑鞋來啦!
    但一定不要忘記,跑鞋產品也是PUMA的王牌。 近來,一款最新輕彈跑鞋PUMAUltraride剛開售。 鞋面採取輕盈透氣的材質,多種密度的網布配搭補強,兼備清透腳感與包裹性。
  • 腳感拔群,極速跑鞋,PT版耐克飛馬35開箱!
    2018年Nike 發布全新頂級跑鞋 Air Zoom Pegasus Turbo,憑藉簡約前衛的造型和出眾的腳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 美津濃跑步鞋,穿著舒適,透氣,腳感好,減震明顯,屬於專業跑鞋
    首先拿到鞋子沒有異味,配色不錯,收到以後馬上跑了5公裡,下面是試穿鞋的評測,因為已經有亞瑟士的鞋和美津濃的預言,也能有對比,首先ZEST跑鞋是一款入門級緩震跑鞋,中底材料用了EL8,所以鞋子穿在腳上非常輕,單只鞋重只有250克,鞋面用了雙層網眼材料,非常透氣,鞋內側比較寬,適合寬腳掌
  • 能把這雙鞋做出來可太不容易了!腳感可真有點意思!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這雙安踏打造的黑科技跑鞋,「先吸震,後緩震」的創新方式,腳感絕對驚喜! ▼ 小編上腳實拍 ▼ 裝備大數據的跑鞋 正因如此,安踏 x 咕咚合作款安踏創跑鞋誕生。 這雙真正適合國人的跑鞋,由無數跑者共同打造,為跑者而誕生。 帶給你更安全的跑步體驗,以及獨一無二的腳感。
  • 腳感就是「爽」!杜蘭特 KD13 搶先上腳!氣墊配置前所未有!
    最新一代KD13剛剛發布,根據上一代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改良。 不僅鞋身得到補強,首次採用前掌雙層 Zoom Air 氣墊設計,更是目前 Nike 籃球陣營中數一數二的頂級配置。 ▼ 小編搶先上腳
  • 之前被「看不起」的跑鞋結構緩震,為什麼突然又火了?
    比如緩震極限,機械減震的極限要遠高於材料減震,而且不容易因為使用時長,而出現變形、衰退、耐久度等問題。總的來說,機械減震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耐久穩定」和「緩震極限高」。 首先就是穩定性問題,在早期機械減震跑鞋的開發中,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Nike的ShoX就是因為穩定性不高,所以才退出了Nike的跑鞋矩陣。 另外,很多機械減震跑鞋因為結構設計得太「奔放」了,以至於適用場地很少(Adidas 刀鋒),或者是「過硬」、「踩不動」(李寧弓),所以讓很多消費者敬而遠之。這麼多年下來,專業做機械減震的品牌,唯獨一家美津濃活了下來。
  • Asics Nimbus 20開箱:頂級緩震真的爽!
    亞瑟士一直以來都是專業跑鞋品牌中的佼佼者,作為世界四大跑鞋之首的亞瑟士,旗下擁有許多家喻戶曉的高端品牌,Nimbus就是其中之一。作為能夠和kayano一較高下的系列,nimbus自然也有它自己的獨到之處。
  • 「要想跑的好 跑鞋少不了」今日份科普:不同品牌跑鞋中底科技介紹
    DynaFlyte 跑鞋的誕生可以追溯到 2015 年的 ASICS MetaRun 概念跑鞋。這次他們把其中最重要的黑科技 FlyteFoam 中底材料應用到了 DynaFlyte 中。
  • 球鞋科普|Adidas、Nike和李寧所用的緩震材料到底有什麼不同?
    這些小氣泡有大有小,並且不是緊密連接的,裡面有空氣 ,密度低,踩下去腳感更軟!ETPU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其優異的恢復行為,也就是我們說的彈!部分原因是泡沫的閉孔結構。 這使得它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具彈性的顆粒泡沫材料。
  • Nike 版的 Boost?全新緩震材料加持 鞋底塞的是「膠囊顆粒」嗎
    但問到adidas最拿手的緩震科技是什麼,但凡你對球鞋有一點點的了解都會第一時間回答道Boost,而「萬物皆可Boost」的調侃可不是說說而已。走進adidas專賣店,店面上的市售鞋款將近有80%都搭載了Boost的緩震科技。為了對抗Boost,2017年Nike則放棄了繼續研發氣墊緩震,轉而推出React緩震科技以材料緩震與adidas一決高下。
  • Reebok Floatride輕質緩震長跑鞋全新灰藍配色重磅來襲
    ,就註定擁有不凡命運:中底所採用的Floatride Foam輕質緩震科技被應用於美國太空人太空靴,這是近50年來太空靴的首次升級變革;今年上半年,Floatride輕質緩震長跑鞋問世不久,就被權威跑步雜誌《跑者世界》美國版評為「夏季最佳首秀」跑鞋;9月,Floatride再獲殊榮,憑藉強大的科技表現被《跑者世界》中國版評為「最佳首秀」跑鞋。
  • 搭載全新Nike React緩震科技,馬拉松跑鞋Nike「飛馬35」真假對比
    " 對於跑步者來說,最令人興奮的是耐克,它在今年年中發布,並配備了新的耐克反應減震技術,腳感猶如棉花糖腳感加個性獨特的造型,真是令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