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堅決反對中國加入聯合國?羅斯福卻堅持支持?

2020-12-19 小超越綺晴

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707,閱讀約2分鐘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在紐約成立。中,美,蘇,英,法成為普通成員,承擔保護世界安全的責任,享有一票否決權。但中國想要走向世界並不容易,主要是有羅斯福的支持,否則很難加入進來。

1943年,美蘇英三國舉行德黑蘭會議。羅斯福提出,應該建立一個聯合國,由中,美,蘇,英四國領導,負責維護世界和平,處理對和平構成威脅的突發事件。史達林則反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認為應由美蘇英三國主導。他認為,中國沒有加入德黑蘭會議,也不應該進入世貿組織。

羅斯福卻說,中國有幾億人口,未來可以穩定東亞,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沒有中國,就意味著沒有亞洲,本組織就沒有世界。但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是對日作戰的主要國家。

法國在二戰中表現不多,實力相對較差。羅斯福沒有考慮國家。這讓英國非常憤怒,堅決反對中國加入二戰。當時蘇聯一直貶低中國,提出異議。

當然,美國也把巴西拉進了聯合國。畢竟,該國在拉美最具影響力,美巴關係也很好。如果能支持其入聯,美國在聯合國的話語權將更高。

美國的這一建議被英蘇直接拒絕,但隨後英國推舉法國入常,認為法國綜合實力強大,應該入常。

此後,三國之間進行了長期的談判和博弈。為了壓制蘇聯的崛起,美國同意讓法國進入正常世界。英國聽後也默許中國入常,巴西則直接置之不理。

蘇聯雖然不同意,但在英美的團結下,只能無奈地點頭,五常國家就這樣成立了。當然,美國之所以堅決支持中國入世,是因為當時中美關係很融洽,而中蘇兩國接壤,想利用我國牽制國家。你覺得呢?參考文獻:二戰史,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和聯合國改革。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 蘇聯曾堅決反對中國「入常」,為何只有美國力挺?自身利益的考量
    而當時的國民政府,跟美國的關係堪稱鐵得不能再鐵,雖然當時羅斯福總統已經逝世,但是在聯合國框架的醞釀階段,對華態度比較友好的羅斯福仍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也認定中國「入常」等同於美國從此多了一張永久性支持票。
  • 蘇聯到底是如何兩度反對我國入常的?
    親日的立場和操作,註定了蘇聯對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不可能友好,事實上自1927年光頭背叛革命導致大革命失敗後,光頭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就走上了親英親美的道路,與此前大力支持自己的蘇聯反目成仇。
  • 63國選擇支持,中國反對也不管用,俄羅斯陷入困境
    該提案在投票環節有63個國家選擇支持,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17個國家選擇反對。最終該提案以63:17的投票數獲得了通過。 這意味著聯合國方面將會根據該提案敦促俄羅斯撤出克裡米亞。12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對這項決議進行了駁斥。克裡米亞、烏克蘭以及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情仇」不知道何時才會有一個結果。如果時間能夠重來,俄羅斯可能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選擇。
  • 1971年中蘇交惡,蘇聯為何仍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這招太聰明
    我國於1971年恢復聯合國席位,而在當時,蘇聯正處於勃列日涅夫時代,與我國關係正處於交惡期,並且雙方在東北和西北邊界還處於對峙狀況。在那個情況下,正常來講,蘇聯打心底裡是不願支持我國恢復聯合國席位的。但最終在聯合國大會上,蘇聯還是投下了支持票,支持我國恢復了聯合國席位。
  • 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為何還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仍然投票贊成中國重返聯合國,這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早在1945年,中國已加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但當時代表中國的卻是中華民國。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意識形態對立,西方發達國家一直不承認中國的合法地位,這也給中國的某些經營活動帶來很壞的影響。
  • 雅爾達會議蘇聯的底氣從哪來?史達林掌握羅斯福和邱吉爾的秘密
    在雅爾達會議的前一年,1944年9月,羅斯福向史達林提議,能不能在蘇格蘭北部某個城市開個會議。史達林拒絕了,說蘇聯紅軍正在進行重大軍事行動,自己必須留在莫斯科坐鎮。羅斯福在接下來幾個月又接連向史達林提出了十幾個開會的地點選擇,反正會議必須開,地點一起來商量。
  • 美國強拉中國入五常,蘇聯拒絕,法國二戰表現抱歉為啥也能進五常
    現在的聯合國五常,基本上地球不毀滅,它就不會出現變動,印度和日本都呼籲申請了多少次了,別說你和五常之間的誰有仇,就算是關係鐵沒實力也不行。首先這5個國家不會退出五常,聯合國是二戰之後雅爾達會議確定的戰後國際框架,當時參加雅爾達會議的三巨頭就是美國,蘇聯和英國,但是在最後確認常任理事國名單是英國和美國就有些猶豫了。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的實力相差懸殊,美國經過二戰徹底確定了自己的國際地位,所以通常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是他說了算。
  • 蘇聯國土面積達到2240萬平方公裡,15個加盟共和國都是怎麼來的
    經過三年多的內戰,蘇俄紅軍打敗了所有國內反對勢力以及外國軍隊的幹涉,消滅了宣布獨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將他們重新納入蘇俄的版圖之中。1922年12月30日,由蘇俄控制下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及外高加索聯邦四方共同籤訂了《蘇聯成立條約》,標誌著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1924年,中亞的烏茲別克及土庫曼宣布加入蘇聯;5年後,塔吉克也加入。
  • 聯合國五常永遠會是這五個國家嗎?印度、日本還有機會嗎?
    雅爾達三巨頭:邱吉爾、羅斯福、史達林但是,到了確定最重要的常任理事國名單時,美英有了別的想法,當時美蘇的實力相當,雖然蘇聯作為是抗擊德國的主力,國內打的是一片狼藉。但蘇聯恐怖的軍事實力,依舊讓美英心裡發虛,僅靠美英兩國可能抗衡不了蘇聯,便希望多拉幾個國家來制衡蘇聯。
  • 史達林為什麼不反對韓戰?因為可以把中國和美國拖進去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北朝鮮在蘇聯的武裝支持下打響了第一槍,南韓軍隊根本不是對手,在半島沒有多少兵力的美軍也遭受了沉重的失敗。 美國不甘心失敗,就糾集了十幾個國家,要用聯合國的名義介入這場戰爭,聯合國也為此召開了許多次會議討論。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蘇聯起初還明確表示反對聯合國介入,但在最後的表決大會上,蘇聯卻出人意料地棄權了!
  • 蘇聯解體前夕,美國為什麼反對烏克蘭獨立?今天的歐洲已給出答案
    ,他說:美國支持自由,但自由不等於獨立。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美國並不希望蘇聯立刻解體,尤其是反對烏克蘭從蘇聯獨立,可是老布希的話沒有人能聽進去,同月蘇聯發生了8.19事件。
  •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美國已成南海地區和平的破壞者,堅決反對以...
    二戰結束後,日本根據1943年《開羅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將竊取的中國領土,包括臺灣和澎湖列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歸還中國。1948年,中國公開發行了中國行政區域圖,眀確標註南海斷續線,重申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利。南海斷續線公布後的很長時間內,南海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或明確支持或默認,沒有任何國家表示反對或提出質疑。
  • 聯合國五常有哪些權利,其它國家為了入常擠破了頭
    聯合國五常的由來勝利的天平開始倒向同盟國的時候,羅斯福就已經開始構想戰後世界格局了,按照羅斯福的想法未來世界需要英美蘇中四個軍事大國來維護。1944年美蘇英中在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國雛形。對於羅斯福的想法,史達林和邱吉爾認為未來只需要美英蘇來維護即可,但是羅斯福還是堅定地讓中國加入,後面英國還拉來了法國。一是中國人口眾多不容忽視,二是羅斯福想拉攏當時的民國政府。
  • 「國史」結結實實,講清楚外蒙古如何從中國版圖分了出去
    1925年,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告訴北洋政府說「蘇聯政府得蒙古當局之同意,開始由外蒙古撤兵,業已撤盡」。可實情是,蘇聯壓根兒沒有撤軍。自從有了軍隊駐紮,蘇聯便開始操控外蒙古的一切。1937年,在蘇聯監督下,外蒙開始肅反,心向中國、反對獨立的人士幾乎被清洗殆盡。
  • 中國對二戰有多重要?羅斯福:如果中國投降了,世界史或將改寫
    在第二次大戰過程中,美國對中國的支援可謂是傾盡全力,為何美國會如此不計成本和損失的支援中國?原來在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看來,中國是贏得二戰的關鍵,若中國輸了,英俄將註定敗亡,屆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可能以德日的勝利宣布結束。
  • 此地宣布獨立,還想加入聯合國?中國不承認,100多國支持也沒用
    此地宣布獨立,還想加入聯合國?中國不承認,100多國支持也沒用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然而在一些外來勢力的影響下,有很多國家出現了分裂的現象,而這個地方單方面宣布獨立,還妄想可以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的一員,但是只要中國不承認,就算全球100多個國家支持你,那麼也無視無濟於事的,你連聯合國的大門都進不去!
  • 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全文)
    聯合國應在消除暴力歧視和貧困、解決性別數字鴻溝等問題上加大投入,同時提高婦女在聯合國系統中的代表性。(五)中方歡迎古特雷斯秘書長實現全球停火的倡議,呼籲衝突各方儘快停火止暴。安理會要發揮國際集體安全機製作用,承擔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首要責任,推動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中方堅決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搞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 法國是怎樣趕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末班車的,成為最後一個成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國際聯盟的作用就徹底消失了,畢竟法國戰敗了,蘇聯、美國、中國等都迅速崛起。他們也需要更多的國際話語權。所以二戰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就開始設想建立聯合國了。1941年6月12日,《聖詹姆斯宮宣言》在英國倫敦籤署,也就是想要建立聯合國。1941年8月14日,美國和英國籤訂《大西洋憲章》,也提出要建立聯合國。
  • 拉蘇聯出兵逼迫日本投降,羅斯福內心不安,致使朝鮮半島風雲突變
    美國和蘇聯算是「雅爾達會議」的真正主角,史達林和羅斯福憑藉在二戰中超凡的影響力,已經在戰後「分贓」上掌握了絕對的主動。其實,在商議開會之前針對會議的選址,史達林一直都是堅持必須要在蘇控區進行,這是史達林抬高自己的一種表現。即便是邱吉爾內心一百個不願意,最終也只能遷就史達林,奔赴雅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