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707,閱讀約2分鐘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在紐約成立。中,美,蘇,英,法成為普通成員,承擔保護世界安全的責任,享有一票否決權。但中國想要走向世界並不容易,主要是有羅斯福的支持,否則很難加入進來。
1943年,美蘇英三國舉行德黑蘭會議。羅斯福提出,應該建立一個聯合國,由中,美,蘇,英四國領導,負責維護世界和平,處理對和平構成威脅的突發事件。史達林則反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認為應由美蘇英三國主導。他認為,中國沒有加入德黑蘭會議,也不應該進入世貿組織。
羅斯福卻說,中國有幾億人口,未來可以穩定東亞,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沒有中國,就意味著沒有亞洲,本組織就沒有世界。但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是對日作戰的主要國家。
法國在二戰中表現不多,實力相對較差。羅斯福沒有考慮國家。這讓英國非常憤怒,堅決反對中國加入二戰。當時蘇聯一直貶低中國,提出異議。
當然,美國也把巴西拉進了聯合國。畢竟,該國在拉美最具影響力,美巴關係也很好。如果能支持其入聯,美國在聯合國的話語權將更高。
美國的這一建議被英蘇直接拒絕,但隨後英國推舉法國入常,認為法國綜合實力強大,應該入常。
此後,三國之間進行了長期的談判和博弈。為了壓制蘇聯的崛起,美國同意讓法國進入正常世界。英國聽後也默許中國入常,巴西則直接置之不理。
蘇聯雖然不同意,但在英美的團結下,只能無奈地點頭,五常國家就這樣成立了。當然,美國之所以堅決支持中國入世,是因為當時中美關係很融洽,而中蘇兩國接壤,想利用我國牽制國家。你覺得呢?參考文獻:二戰史,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和聯合國改革。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