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想上學
小時候我們都做過這樣的事情
假裝生病,最常用的就是頭疼、肚子疼
有時候呢,家長也會下意識覺得
我們說自己生病或者不舒服是因為不想上學
但是有時候,是真的不舒服
這時候家長忽略了孩子的真實身體情況
那可能真的要出事
幼兒園的飲食規律
飯後有簡單運動但並不劇烈
1月5日早上,在太原市杏花嶺區的一家幼兒園門口,正是孩子們入園的早高峰。剛剛經過手術治療的睿睿回歸了幼兒園生活。睿睿的媽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還是有所擔心,一邊提醒孩子午飯不要吃太飽,一邊提醒老師記得給孩子按時服藥。
睿睿的媽媽告訴記者,早在睿睿發病前的一個星期,睿睿每天早上總會跟她說肚子疼,但問孩子具體哪兒疼,孩子又說不清,而且,到幼兒園之後也沒有聽老師說過孩子有肚子疼的症狀,精神狀態也很好,跟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所以,睿睿的父母以為是孩子不願去幼兒園的撒嬌,並沒有當回事兒。
「孩子發病那天晚上,可把我嚇壞了,先是嘔吐,然後就發燒,肚子疼到臉色發白。我和她爸爸急忙將孩子送到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孩子被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大夫還告訴我們,要是再耽誤一些時間,孩子就會有穿孔的危險。」睿睿的媽媽想起這些,依然心有餘悸。
隨後,記者了解到,幼兒園每天的飲食時間非常固定,孩子們的飲食量也相對固定,會根據每個孩子的食量在固定的食量中稍有增減。幼兒園一位負責孩子生活的分管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的食材是幼兒園食堂大師傅親自挑選的,食物加工也非常仔細,保證菜品的新鮮衛生。
睿睿的生活老師說,飯後會帶孩子們到戶外進行簡單的活動,比如散散步,讓孩子們消消食。但是個別非常淘氣的孩子,會發生追逐跑跳的現象。但老師都會及時阻止,儘量避免孩子們飯後劇烈運動。
「睿睿的飯量很好,而且非常喜歡吃肉,總會問我要排骨、雞腿之類的吃。孩子還喜歡吃油炸食品,因此,也常帶她吃麥當勞之類的快餐,但很少給孩子吃零食。」睿睿的媽媽說,孩子平時大多數時間都在幼兒園,晚上回家後,會隨父母再少吃一些,比如喝點稀飯,或者吃一些水果。如果在家,也會正常給孩子一日三餐。
兒童急性闌尾炎5歲以上多發
多由細菌感染或胃腸疾病引起
那麼,睿睿患上急性闌尾炎究竟是什麼原因?跟她的飲食習慣有關係嗎?就此問題,記者諮詢了太原市婦幼保健醫院兒科綜合科的醫生洪豔。
洪豔說,急性闌尾炎是兒童常見的急腹症,以5歲以上的兒童多見,發病率雖較成人低,但病勢較成人嚴重,瀰漫性腹膜炎的並發率和闌尾穿孔率也很高,甚至可能致死,因此必須重視。洪豔告訴記者,常見的兒童急性闌尾炎一般是因為細菌感染,細菌經損傷的黏膜及血循環到達闌尾,引起急性炎症。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燒、腹痛等症狀,就要及時就醫。此外,也可能是闌尾腔梗阻導致,比如糞石、異物(果核、蛔蟲),或者闌尾扭曲、管腔瘢痕狹窄等導致闌尾腔梗阻,使分泌物滯留導致腔內壓力增高,闌尾壁血管循環障礙,引起闌尾炎。還有一種可能,胃腸道功能發生障礙時,導致闌尾血管和肌肉反射痙攣,使闌尾腔發生梗阻及血運障礙從而引起炎症。
避免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家中應常備應急藥
那麼,兒童急性闌尾炎又該如何預防,平時生活又該注意什麼呢?洪豔說,作為孩子的家長,首先應該掌握孩子病症的嚴重性,應該懂得如何預防以及緩解闌尾炎病症的復發疼痛性程度,家中應常備應急藥,為兒童急性闌尾炎的預防做充分的準備。其次,要讓孩子養成合理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因生活習慣不當引起的兒童急性闌尾炎發病率是最高的,家長應該積極提高兒童抵抗病毒的能力,特別是引起闌尾炎病症復發的感染性病毒,及時配備抗病毒性藥物。最後,在服用藥物的過程中,應配合有利的體育鍛鍊,合理化地調節身體,增強孩子抵抗病毒性感染的能力。
在飲食方面,應該積極杜絕孩子吃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可以讓孩子以流食、半流食為主,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量,補充身體所缺少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只有及時地改善飲食方面的不良習慣,才能有效地預防闌尾炎病症的發作。
「小兒急性闌尾炎這種疾病的危害性是較大的,為了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家長需在平時的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發現孩子身體有異常要快速就醫。」洪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