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2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陳正品,男,1990年1月出生,2012年參加工作,20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容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他常說,從事審判工作對他來說就是在最好年華做最好的事情。
閱卷中
情感源於熱愛,信念根植信仰。每個人都有夢想,而對於陳正品來說,他從小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刑事法官,高考志願義無反顧全部填報法學專業,懷著對法律的崇敬和公正的嚮往,大學畢業後直接選擇報考法院。人們常以「刀尖上的舞者」、「帶著鐐銬跳舞」用以形容刑事審判法官的艱辛,但陳正品毫無怨言,因為懲惡揚善是他的最理想,做一名刑事法官是他的夙願,也正是因為對刑事審判的熱愛,因為心中公平正義的法治信念,因為對弘揚正義的執著追求,他多年來始終堅守在審判的第一線,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從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法官助理、審判員。近幾年,作為全院最年輕的員額法官,經他辦理的刑事案件400餘件,無一冤假錯案,編寫的一篇案例刊入《中國法院年度案例》,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先進個人......
持心如衡,以理為平
紀伯倫說過:把手指放在善惡交集之處的人,就可以觸碰上帝的袍服。定紛止爭,判人生死,刑事法官正是那種處於善惡交集之處的人。公堂一言斷勝負,硃筆一落命攸關。刑事審判工作有其特殊性,每作出一份判決,可能只用幾天的時間,而對於當事人來說,法官的一念之差,可能就剝奪了他幾個月、他幾年、甚至數十年的自由。法官的一個案子,當事人的一輩子。辦案中,陳正品始終堅持證據裁判原則,以鐵案標準要求自己,絕不放過一個細節,不放過一個疑點。在辦理一起破壞生產經營案中,經閱卷後,細心的他發現被告人的作案的起因及案發經過存在疑點,且案件的幾個被告人為同一村的多戶家庭,為慎重起見,他不辭辛苦驅車地處邊遠的案發地點,向多名案發時在場的村民全面了解清楚案件的起因、經過、被告人作案的動機等情況,精準把握了案件的性質和具體情節,同時兼顧天理國法人情,對被告人依法作出了從寬處理,確保了罪責刑相適應,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下鄉調查案件
知其善、守其惡,讓被告人受到應得的懲罰,這是他從事刑事審判工作秉持的原則。作為審判一線的法官,辦案中受到囂張犯罪分子的威脅和恐嚇不可避免。在處理一件檢察院補充起訴的詐騙案件過程中,囂張的被告人在庭審過程中聲稱如果法庭予以認定就要對審判人員進行報復,但陳正品心中沒有一絲膽怯,在綜合被害人的陳述、證人證言和銀行帳單等證據的前提下,依法認定了被告人詐騙他人的事實,在宣判時,他就認定的事實耐心向被告人說理釋法,闡明事理、法理、情理,使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面對陳正品的堅毅的目光,被告人沒有了事先的囂張氣焰,換之而來的是心服口服,認罪服判。
▲庭審中
勇挑重擔,恪盡職守
有時候連續接待幾個當事人,忙得連一口水都喝不上;有時候為了避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路途勞累,自己驅車幾個小時去核查證據、送達文書;有時為了化解刑事自訴案件雙方當事人的矛盾,多次到雙方家中苦口婆心勸說;有時一天連續開個庭,有時加班加點寫判決書,這對於陳正品來說都是他的日常工作。然而他卻常說苦不苦想想長徵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對待工作心細,對待家庭陳正品卻顯得有點「心大」。一天下午6點多庭審結束後,他一看手機發現有許多未接電話,看到朋友的簡訊後才知道自己的愛人已經住院,孩子都已經準備出生了。
在辦公室吃個粉繼續加班
面對刑事案件不斷增加,涉眾類型案件變為常見,作為年輕人,陳正品主挑重擔,從不閃躲推脫,承攬重大要件辦理。同時,積極推進刑事案件快速審理機制的落實,近年來所審結案件平均審理期限為23天。在審理一件有20名被告人的案件中,預計開庭時間為一天,但陳正品在開庭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庭審過程中抓重點、繁簡有序,正確引導控辯雙方,大大提高了庭審效率,整個庭審僅用了3個半小時,且在庭審幾天即作出判決,高效審結了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心中有責,司法為民
那年,冬天,寒風習習,陳正品跟隨庭長下鄉辦案,此次要到一位因犯濫伐林木而在押當事人黎某所在的村委對當事人的情況進一步調查了解,和當地村幹部的交流中了解到被告人黎某的家庭情況特殊,黎某妻子八年前離家出走至今未回,家裡僅剩兩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個13歲,讀初中,一個11歲,讀小學,孩子的爺爺奶奶早已離世,沒有人照顧這兩個小孩。這種情況下,這兩個不是孤兒勝似孤兒的孩子怎麼生活。陳正品他們決定和村幹部去一趟到黎某家。在黎村鎮平石村一隅,一排泥磚房前散落著一口鍋,臺階上長著青苔,一個男孩看到陌生人的到來也躲到了一邊的牆角,村幹部說這就是黎某的家,那個小孩是黎某的小兒子小錦。這麼冷的天,小錦卻只穿著一件單衣,腳穿一雙拖鞋,看起來就讓人心疼。雖然父親犯罪了,但孩子是無辜的,法律不外乎人情,陳正品想著給小錦買一雙合腳的保暖鞋子,一時又找不到尺子量小錦的鞋碼,便摘了一棵小草來比量小男孩腳的長度。將小草帶回來後,他按小草比量的長度去鞋店給小男孩買了一雙新鞋。次日,驅車前往黎某家給他的小孩家中送去了鞋子、襪子、衣服等生活慰問品,陳正品拿出嶄新的衣服、鞋子給小錦換上。
▲關愛留守兒童
法官的判決不應是一份生硬的判決書,更應追求通過庭審一案、判決一次達到教育一片的效果。面對交通肇事、酒後駕駛案件屢判不止,他走進容縣駕校,公開巡迴開庭交通肇事案件;面對犯罪年齡不斷下降,在校學生犯罪不止,他每年堅持進入校園開展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面對禁毒工作形勢嚴峻,他常常到中小學開展庭審進校園活動;面對邊遠山區留守兒童權益受到侵害,他以留守兒童關愛基地為平臺,堅持每年到邊遠山區、鄉村進行法律宣傳,多次組織、參與送溫暖、贈書、捐款等活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青少年法治教育宣傳、庭審三進、法制宣傳進村屯,處處都可以見到陳正品的身影。
▲青少年法制教育
▼庭審進駕校
▲庭審進校園
▲街頭給老人普法
▲普法宣傳進村屯
管子有言:法者,天下之儀也。因此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陳正品,作為一名青年法官,他有著滴水穿石的堅定信念,如溪水般透亮的智慧,似溪水澄澈的胸懷,運用著平之如水的法度,篤定前行。胸前佩戴的法徽是離心臟最近的地方,那裡有滿腔熱血,有不屈有信仰。當一個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事業中去,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陳正品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姿態,堅定信念,奔跑在法治建設道路上,讓青春在法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編輯丨黃獻儀
審核丨梁東麗
容縣法院新媒體團隊出品
廣西容縣人民法院
原標題:《【五四特輯•青年榜樣】陳正品——不負韶華,青春在法徽照耀下閃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