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北京舉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錫生、副秘書長王海靜、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鬥魚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金祿霞、主播代表劉謀(PDD)等出席捐贈儀式。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成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正式啟動
王海靜在捐贈儀式上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直播共同攜手,積極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立德樹人的總要求,在公益項目資助、健康網絡內容創作和傳播方面密切合作,倡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引導少年兒童文明上網、文明用網。
陳少傑表示,作為行業領先的網絡直播平臺,鬥魚目前擁有近3億年輕用戶,這是寶貴的財富,也意味著巨大的責任。鬥魚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平臺和品牌影響力,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此次,雙方共同成立「鬥魚公益專項基金」,將用於中國兒基會「鷹翔計劃」「護航計劃」等系列公益項目,對於公安英烈子女等特殊兒童群體給予幫扶支持。未來雙方還將一起探索更多公益可能,希望鬥魚可以成為更多公益項目落地的載體,以流量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帶動平臺數億年輕用戶傳遞社會正能量。
「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上,劉謀作為主播代表,被授予「鬥魚青少年公益倡導人」榮譽稱號,劉謀也藉此機會向全體主播發出倡議,號召廣大主播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聚沙成塔,幫助更多困難兒童和青少年。
主播代表劉謀(左)被授予「鬥魚青少年公益倡導人」
強強聯合,直播平臺成公益落地新載體
成立於1981年的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一直堅持以「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為宗旨,圍繞兒童教育與發展、兒童健康與救助、兒童安全與災害救援、留守及特殊兒童關愛、家庭親子倡導五大方向,目前已發起多個國家級重點公益項目,是中國兒童慈善事業的重要力量。
作為國內領先的網絡直播平臺,鬥魚擁有極強的流量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始終奔跑在公益的第一線。從幫扶貧困地區留守兒童、失學兒童,關愛留學生和少年學子,扶貧助農、促進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公益項目,不斷向社會傳遞「積極、活力」的品牌內核和價值觀。據介紹,從2015年起,鬥魚一直在探索「直播+公益」新模式。充分發揮平臺極強的流量優勢、內容優勢和品牌影響力,鬥魚承擔起了「橋梁」的角色,把公益機構、平臺用戶和更多網友、弱勢群體三方聯結在一起,已經成為公益事業落地的優勢載體。截至目前,鬥魚已經聯合公益組織、愛心企業和社會知名人士,成功舉辦了「武漢,加油」「對話張文宏,護航求知路」等抗疫直播活動,組織了「我為湖北買買買」公益直播帶貨活動,「星星特賣會」關愛自閉症兒童、「未來教室」關愛留守兒童以及「公益直播課」「免費午餐」「加衣行動」等數十項線下公益活動,旗下已經有超過200名頭部主播參與了扶貧、捐贈、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
攜手共進,探索「直播+公益」新邊界
據了解,鬥魚的用戶大多是「90後」「00後」年輕人,以正能量的公益內容向年輕人傳遞『愛與責任』也是平臺踐行社會責任的體現。在鬥魚看來,將公益與直播相融合可以更好的引發用戶「共情」,帶動年輕人參與到公益項目中來,關愛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用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去影響年輕人。
鬥魚藉助平臺的流量和品牌,將明星主播、公益組織和愛心網友緊密聯結在一起,通過直播最大化的提升了公益項目的影響力,為網際網路企業做公益打開了新思路。鬥魚推出的各項公益直播活動,不僅讓用戶參與公益的門檻更低、傳播範圍更廣,同時,結合彈幕、連麥等新穎的直播互動形式,也大大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
「公益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更應該是全社會的集體行動。今天,我很高興見證並參與兒基會和鬥魚的合作,希望自己也能盡綿薄之力,帶動更多年輕力量參與公益。」劉謀說。而在劉謀等頭部主播的帶動下,目前,鬥魚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主播加入公益活動的陣營。
據了解,此次達成合作後,鬥魚將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攜手探索「直播+公益」這一模式的新邊界,不僅參與更多國家級公益項目,也將會挖掘、孵化更多創新公益性項目。
「不久後,『鷹翔計劃』將最先落地,鬥魚計劃針對因疫情犧牲的英烈子女,以及往年因公殉職的英烈子女進行愛心捐贈,捐贈區域覆蓋全國近20個省。同期,我們還將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一起在武漢舉辦多樣性的愛心公益活動,讓英烈子女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關愛。」鬥魚相關負責人說。
(配圖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責編: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