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實小、梁園區前進小學多形式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

2020-12-18 商丘網

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經常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教育活動,收到良好效果。近日,該校開展了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國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動。

各班圍繞國家公祭日主題,在班會時間積極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一、二年級舉行了「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主題班會;三、四年級舉行了抗日英雄故事會;五、六年級舉行了「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演講比賽。各年級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引領大家將國家公祭日的時間和紀念意義牢記於心,共同重溫那段屈辱的歷史。

該校廣泛利用校內電子屏、班級展板,出示、懸掛宣傳標語——「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在宣傳欄中以故事的形式向師生介紹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及意義,營造了濃厚的教育氛圍。

又訊(陳海燕)為樹立和培育未成年人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12月7日—8日,商丘市梁園區前進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12月7日,優秀少先隊員宋威翰進行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國旗下演講。大隊輔導員陳老師要求全體學生以史為鑑,緬懷英雄,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12月8日,學校大隊部根據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了「銘記歷史 圓夢中華」主題班會,各班班主任利用多媒體深入淺出地講解國家公祭日設立的意義,大家觀看了紀念南京大屠殺歷史紀錄片、唱紅歌、講革命故事等,激發同學們的民族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

此次活動讓全體師生深刻認識到民族歷經的苦難,激勵同學們勿忘歷史,奮發圖強,堅定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

相關焦點

  • 商丘市梁園區前進小學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陳海燕為樹立和培育未成年人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12月7日——8日,商丘市梁園區前進小學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12月7日,升旗儀式上,優秀少先隊員宋威翰進行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國旗下演講。該校大隊輔導員陳老師要求全體學生以史為鑑,緬懷英雄,努力學習,振興中華!帶領隊員們國旗下宣誓:牢記歷史,保衛國家,維護和平,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時刻準備著!
  • 望江縣高士鎮童嶺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望江縣高士鎮童嶺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 彭州市慶興神鋼小學開展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為呼籲全體師生銘記歷史,捍衛真相。彭州市慶興神鋼小學自12月7日起,在校園裡積極營造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的濃厚氛圍,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各中隊利用隊會課開展「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珍愛和平 」主題隊會活動,各中隊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背景;讓少先隊陣地的「窗口」會說話——辦一期主題黑板報,從小學生的角度,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告訴少先隊員勿忘國恥,牢記民族所經受的血雨腥風,弘揚先烈愛國之情,緬懷英烈報國之志,努力學習,奮發圖強,自強不息,振興中華!
  • 市婦聯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國家公祭日黨員主題活動
    市婦聯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國家公祭日黨員主題活動 2020-12-1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奇巴隆邊境派出所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為引導民警緬懷先烈、不忘國恥,新疆塔城邊境管理支隊奇巴隆邊境派出所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 市民政局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引導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緬懷先烈、面向未來,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12月16日上午,市民政局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紀念活動,共同緬懷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 永誌不忘 吾輩自強—廣信區麻墩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在「國家公祭日」前夕,麻墩小學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各班有序召開「勿忘國恥,吾輩自強」主題班會,通過網絡、歷史影像資料、談話、講解等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的來歷,教育同學們要謹記歷史,勿忘國恥,愛國愛家。
  • 名山區中小學多形式開展「緬懷『一二·九』共抒愛國情」主題教育...
    為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近日,名山區中小學多形式開展「緬懷『一二·九』 共抒愛國情」主題教育活動。前進鎮初級中學七年級以「抗擊疫情」為主題進行繪畫比賽,八年級以「脫貧攻堅」為主題展開演講比賽,九年級以「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為主題開展書法比賽。組織團員、學生會幹部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到前進鎮街道清除小廣告、清掃街道,傳承志願者精神,展現青春活力。集體演唱紅歌、朗誦詩歌、表演小品和情景劇,展示新時代中學生風採。
  • 各省區市紀委監委紮實開展主題教育對準目標要求 不折不扣抓落實
    連日來,各省區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議的要求,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整體謀劃推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抓緊抓實開局工作,確保主題教育高質量、有實效。
  • 中國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 通訊員 丁文棟)12月13日,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中國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開展「勿忘國恥,逐夢和平」主題系列活動,緬懷先烈、感悟歷史,引導官兵牢記職責使命,堅決捍衛和平。
  • 河上鎮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河上鎮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2020-12-13 17:57:00
  • 國家公祭日|河北邯鄲邯山區「13號之聲」傳愛國心聲
    12月13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所有區直部門、鄉(街)、村(居)以不同形式開展以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13號之聲」活動。通訊員韓豔萍攝影報導12月13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所有區直部門、鄉(街)、村(居)以不同形式開展以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13號之聲」活動。通訊員韓豔萍攝影報導12月13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所有區直部門、鄉(街)、村(居)以不同形式開展以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13號之聲」活動。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叢臺學子緬懷歷史砥礪前行
    長城網訊(記者 霍文龍 韓曉寒 通訊員 趙豔華 劉犇)「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83年過去了,那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曙光小學學生親手疊千紙鶴緬懷歷史。
  • 濟南市萊蕪泰鋼小學開展「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揚亮 通訊員 孫海麗 濟南報導  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為進一步增強全校師生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濟南市萊蕪泰鋼小學積極落實「憲法宣傳周」精神,開展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市南學子「探海記」——青島南京路小學
    為全面提升區域海洋教育水平,打造「以海育人」教育品牌,2020年暑假,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組織全區中小學生以「海洋+實驗」的方式開展知識探究、小課題研究、小實驗操作等主題教育活動,多形式、多渠道豐富學生海洋科學認知,提升綜合素養,培育「海洋強國」意識。
  • 祭民族之殤 鑄發展之夢——衡水支隊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12.13國家公祭日祭民族之殤 鑄發展之夢 ——衡水支隊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永矢弗諼,祈願和平2020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深切緬懷遇難同胞,衡水支隊採取多種形式組織祭奠活動,教育引導全體指戰員珍視和平、奮發圖強,以國之名追思逝者,擦清歷史之鏡,走好未來之路。勿忘國恥多形式,祭英烈組織觀影活動。
  • 國家公祭日,很有愛國教育意義的紀念日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包含慰安婦),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 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江蘇活動一覽
    中新社南京12月7日電 2020年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新社記者7日從江蘇省有關部門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知,在公祭日前,江蘇組織開展了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多項主題教育活動。  11月22日,民眾重走南京「安全區」。
  • 紫薇小學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紫薇小學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我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 國家公祭日將至,主題微信圖文如何排版?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盛世中華舉國慶,緬懷先烈聚精英;繁榮昌盛換人間,江山萬代勇前行」。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組,「緬懷先烈」主題微信圖文排版素材,「以國之名祭奠,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素材來源於速排小螞蟻微信編輯器,直接輸入關鍵詞「國家公祭日」即可搜索相關素材)國家公祭日這天,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文案來緬懷先烈:1、以我之筆,寫你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