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耀:流媒體肆意發展終將會讓電影走向災難

2020-12-25 躍幕

今天如果走進澳門賭場,有人告訴你贏錢的毛利10%,你還會進去嗎?

文/龐宏波

「一個朋友和我說,老高你挺傻的,如果移動電影院也融錢,《囧媽》在去年春節期間通過移動電影院放映,今年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故事版本了。」

如今,再回憶起今年的「流媒體之爭」,高群耀還是為這個故事找了另外一個開頭的版本。從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囧媽》率先院轉網到《神奇女俠1984》院網同步惹怒好萊塢,電影的渠道之爭在今年就從未停止過。

如果疫情僅僅是一個「不可抗力」,電影不會因為疫情所消失,那麼堅守了125多年的院線電影模式,卻因為疫情徹底改變。如今,幾乎沒有人會質疑線上線下融合會是電影消費未來的整體趨勢,但電影是否還要回到」疫情前」的傳統模式,是有很大爭議的。

三年前,從一款APP起步的移動電影院也因為「觸碰」實體影院的利益,而被實體影院所「封殺」。而三年後,高群耀表示即將在三亞舉行的合伙人大會上部分的嘉賓來自於影院一方。

在線上線下商業模式混同爭論的「修羅場」,曾經的一款APP卻喊出了「保衛電影院票房模式」的口號。三年時間,被強行安插在移動電影院身上的「誤解」始終沒有被徹底消除,但這款APP卻和今年企圖改變傳統電影商業模式的流媒體平臺有著質的差別。

1

好萊塢

會進入到「軍閥割據時代」嗎?

好萊塢徹底變天。

如今的好萊塢,可能會走上一條越來越失控的道路。因為疫情突發,好萊塢對於線上線下融合缺乏足夠長遠的規劃,很多落地方式都是一種應急「補救」。隨著《神奇女俠1984》和華納兄弟一同押注HBOMAX,這向搖搖欲墜的好萊塢大體系開了「最後一槍」。這一槍,讓AMC等傳統影院開始面臨生存大考,這一槍,也讓諾蘭這樣的傳統電影人開始公開倒戈。

儘管華納兄弟為了HBO AMX放棄影院並非第一家,但HBO MAX的動作之大是遠超想像的,也是之前好萊塢巨頭轉向流媒體平臺規模所無法比擬的。如果好萊塢最終沒能重新回到一個理性的發展過程,從結果來看可能一個新好萊塢的時代就會誕生。

誕生的背景是《派拉蒙法案》的徹底終結,誕生的結果是迪士尼自建Disney+、華納兄弟大力推廣HBO MAX、派拉蒙有了Paramount+、環球傾注Peacock,好萊塢巨頭自有流媒體平臺和Netflix、亞馬遜等「傳統」流媒體平臺公開對抗。

儘管疫情加速了好萊塢巨頭的自我迭代,但流媒體平臺似乎必有一戰,這也和好萊塢巨頭背後的金主更換有關。隨著通信商成為好萊塢巨頭的「老闆」,流媒體平臺的價值就註定高於單一票房的價值。

而對於傳統的實體院線來說,北美電影市場長達近10年的停滯終於因為疫情發生了徹底改變。「內容供應商」紛紛將大片轉向流媒體平臺,傳統院線不得不在面對院網同步+疫情停業的雙重打擊。

「好萊塢如果還不能清醒過來,現在就有點像軍閥割據了,渠道平臺做內容,內容廠商開渠道,制播不分離我個人覺得這是走回頭路,是倒車。最終消費者一定是受害者,制播不分離不可能連續不斷提供最優秀的作品。高群耀說這句話的原因在於,好萊塢巨頭將自己的內容命根僅僅把握在自己手裡,院線供應時很難再遵循此前雙方約定的院線電影窗口期,而流媒體平臺則毫無疑問是「獨家上線」。

但因為好萊塢流媒體平臺是訂閱制,所以這會逼迫消費者只能儘量訂閱更多的流媒體平臺才能「覆蓋」儘可能多的優質內容。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消費者為了「小屏消費」付出了並不低廉的成本。

至於未來,院線窗口期還會保留多長,好萊塢巨頭在實體影院和流媒體平臺之間如何取捨,則關係著整個好萊塢製片體系的命運。

而反過頭來看,在萬達任職期間,高群耀曾主管過全世界最大的覆蓋幾乎全部主要的英語國家,有12000塊熒幕的AMC院線,而如今AMC的總裁亞當·艾倫正是高群耀從喜達屋集團CEO的位置上力邀「轉行」加盟的。今年,AMC也建立了自己的流媒體平臺。

「對於不斷上升的電影製作成本來講,流媒體平臺肯定是沒辦法完全支撐的。方向依然要回到電影院票房模式,但是原來商場裡的實體電影院模式已經暴露了很多問題,應該是線上線下電影院的融合。」

線上消費價值的凸顯成為了今年電影產業最大的價值收穫,但在實體影院的線下體驗和流媒體平臺的線上消費之間,整個產業依然需要不斷去摸索二者的平衡。

2

國內有兩個「超級影院」

「真假」超級影院。

今年,疫情突然對電影產業帶來的改變,實際上也是對傳統電影產業應激求變的一次突擊考試。此前一直主打增量市場的移動電影院,也意識到了疫情可能是其整體商業模式發生變化的一個關鍵節點。

於是,在今年移動電影院成立二周年的紀念日上,高群耀發布了「超級影院」。「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移動電影院希望讓國內的影院具有AMC的功能,這和我7年前參與微信電影票的創業一樣,都面臨一個抉擇。今年疫情讓我們覺得我們能夠變成一個技術模塊,從而去賦能實體電影院。」

有趣的是,也同樣是在疫情期間,愛奇藝也提出了「超級影院」的概念。兩者在名字上絲毫不差,在用戶體驗上可能也沒有大的分別,但是在產業模式上卻是質的差別。移動電影院本身是票房分帳模式,其遵循的分帳規則和實體線下電影院保持一致;而愛奇藝則是PVOD模式,核心是購買電影的新媒體版權,即便是採用分帳模式也是基於平臺自身的會員付費和廣告收入,用自有規則進行分帳。針對雙方平臺的差異,高群耀表示「移動電影院是一個公共的基礎設施,票房數據是公共的、透明的、實時的,是屬於公開系統的一部分。」

實際上,雙方「巨大的差異」之所以被模糊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如今流媒體平臺介入電影的方式是此前從未遇到過的「渠道革命」。無論是票房分帳模式還是新媒體版權採買,本質上都是屬於「線上消費」。這一點,除了讓大眾難以分辨以外,同樣會對製片方在最終決定上產生很大的影響。

「今天大部分的視頻平臺採用大規模壟斷的方式圍剿移動電影院,視頻平臺在內容採買的合同裡,甚至專門有一段寫明了如果和移動電影院合作會如何。今天要是被一兩個視頻平臺壟斷,對片方來說一定是一個災難。之所以現在新媒體版權費用還如此之高,是因為還有三家在競爭,但視頻平臺依然面臨著巨大的虧損。即便今天這個價格,對視頻平臺來說也是賠錢的,這不是市場決定的,是壟斷商決定的。他們通過不斷融資和大筆虧損來扭曲市場從而達到壟斷的目的,擠壓其他創新」

事實上,視頻平臺已經率先革命了「劇集和綜藝」。由於不少劇集和綜藝都從電視臺過渡到了視頻平臺,所以商業模式從B2C模式變成了B2B2C模式,內容製作方變成了視頻平臺的「生產車間」,這種定製模式在今年也面臨著製作費用壓縮降低的大趨勢。

疫情儘管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原因,但對於電影本身的衝擊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對於中小成本影片來說更是如此。但視頻平臺長期降低版權採買費用的趨勢和電影製作成本長期增高的趨勢是一個極大的錯位。另外,在原有新媒體版權商業規則裡,票房收入是新媒體版權費用定價的重要支柱,如果缺乏票房收入的「參考標」,那麼新媒體版權費將走向何方也是一個極難確定的事情。

「如果我們現在都戴著拳套打拳,但你沒事就踢一腳,不按規矩來這個遊戲就非常難做。

大製作的影片,投資越大,風險越大,所以最終選擇和移動電影院合作,會受到很大挑戰。」

3

電影不能回到「石器時代」

讓市場來決定電影的未來。

今年疫情的確讓電影的商業模式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無論是直接的院轉網還是院網同步,所形成的「產業地震」遠遠沒有結束,造成的產業爭論也遠遠沒有停滯。只是單純的去討論電影「上網」的正確性是沒有意義的,而是電影「上網」的模式是什麼,結果是什麼,影響是什麼。

總得來說,電影如果放棄電影院,用博納影業於冬的話講就是回到了石器時代,也就是好萊塢第一個巔峰期「一家獨大」的模式。但如今時代語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電影本身面臨著其他娛樂形式非常嚴重的衝擊,制播不分離從長遠來看受害者可能是觀眾。

因為制播不分離意味著電影成為了「寡頭制」,長期對創意生產是一種極大的傷害。「我不相信一家公司幾個人,可以持續不間斷生產出極有創意的內容。現在電影創作之所以還是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創意產業,就是因為競爭。」其次,制播不分離之後也無法匹配現有的電影製作成本,無論是對於單一電影的製作還是對於整個產業來說,長期來看都是不利的。

目前日益陡增的製作成本,核心還是為了提升電影在大銀幕上的用戶體驗,但當電影被「壟斷」之後,無論最終播出渠道是不是「上網」,都很難把用戶體驗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而對於產業端來說,整個製作端最介意的就是為「平臺打工」。從於冬當年「影視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持續不間斷被人所提及就能看出這一點。因為電影本身還是一個投資風險大但回報也極高的「高風險高回報」產品,一旦影視公司為平臺「定製內容」,電影本身對製作方的吸引力就將大大減弱。

「如果今天你站在澳門賭場的門口,有人告訴你裡面的毛利率就是10%,那你還會進去嗎?」無論是早期的《阿凡達》,還是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技術革命」本身都是逆大眾共識的。核心都是通過高資金投入的技術革命帶來下一個電影潮流。但如果電影不在電影院放映,首先,電影的技術革命就無從談起。因為沒有電影院「一人一影一票」的票房和B2C商業模式,和放映屏幕質量的差異,逆大眾共識的高資金投入就變得毫無意義。

經過疫情之後,電影產業已經意識到了電影消費模式需要發生不可逆的轉變,這種不可逆的轉變應該是電影需要提升自己的靈活性,那麼線上消費模式需要重新去審視,起碼按照原有90天窗口期甚至更高是行不通的。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是經過了將近整整一年,電影在「生死存亡」的黑暗時刻所得出的結論。

但這並不意味著流媒體平臺就是電影的未來。「如果字節跳動每一個季度都買一個《囧媽》可能會讓整個電影產業蕩然無存,因為一是免費的模式本身就不是一種商業行為,這讓視頻平臺苦心建立起來的付費模式崩塌,其次電影院也會因為線上流媒體平臺免費+便捷的誘惑而崩塌」。

前不久,移動電影院的「超級影院」也有了第一個實體案例,和金沙院線達成了戰略合作。「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已經很清楚了,線上線下融合是一種趨勢。但是堅守票房分帳對於整個產業的留存意義很大。移動電影院如今很像當年我做微信電影票的那個節點。我在5月9號發布會之前的那個晚上想的很清楚,移動電影院應該把自己變成一個技術手段賦能給實體電影院。也許最終做出來的不是我們,我們也許會變成那個烈士,我不知道,但一定需要有人沿著這條路繼續做下去。」

相關焦點

  • 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保衛窗口期,保衛電影放映票房的商業模式
    7月底,國外知名連鎖院線AMC與環球影業達成全新合作協議,將院線窗口期從70~90天縮短至17天,這意味著環球影業的電影在院線上映17天後,用戶就可以通過數字租賃服務觀看到影片。院線電影轉網放映會是未來的一種常態嗎?疫情後會如何走向?業內如何看待流媒體放映和院線放映之間的關係?
  • 全球電影傳媒產業傳奇人物高群耀:當疫情降臨 創新機會才開始湧現
    6月5日,混沌大學推出的《人人都是創造者》直播大課,邀請到了全球電影傳媒產業傳奇人物高群耀。變化是共同的,應對是個性的。這樣的新常態你一定會想到很多。「意外帶來變化,變化帶來了創新機會,那對我們每個人是什麼?如果機會來臨,憑什麼是你呢? 你又能做什麼?」高群耀這樣問道。「創變思維」。
  • 遊走在卡蘿、蓋茨與默多克之間 記者專訪高群耀
    ,即便少年輕狂,恐怕也沒有想到,幾十年後,他會在歐特克、微軟、新聞集團……這種頂尖集團間輕鬆遊走,在卡蘿、蓋茨、默多克……這些老闆間牢牢掌控著自己職業選擇的話語權。    2010年12月27日,當本報記者撥通高先生的電話時,與其在職業生涯中一貫「稜角」、「個性」的印象不同,高群耀儒雅的談吐所展現出來的善解人意和紳士的謙遜,令人敬重。    儘管客觀上存在諸多不便,但高先生還是對本次採訪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 「移動電影院」問世三年收穫滿滿 守護院線商業模式 推動電影產業...
    很顯然,在疫情和流媒體的雙重衝擊下,實體院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影視行業當然也不是一片陰霾,誕生於2018年的「移動電影院」經過3年積累,在2020年取得長足發展。在疫情衝擊全球影視行業的大背景下觀照「移動電影院」2020年走過的路及其未來的願景,尤顯意味深長,對行業發展有著不少啟示。
  • 疫情下的「電影劫」:流媒體因禍得福 電影院向隅而泣
    原標題:「黑天鵝」陰影下的電影劫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娛樂產業自然不能倖免,尤其是被視為「非生活剛需」的電影更是率先被放棄、最後才恢復的所在——想看電影就在家看吧,專屬於流媒體的日子就這樣突然降臨。
  • 世界上最經典的十大災難電影
    災難片很多有預見性,大部分跟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大家都喜聞樂見,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我心目中世界十大災難電影。第10名《鐵線蟲入侵》,製藥公司的領導為了自己研發的特效藥派上用場,盡然人為的繁殖出鐵線蟲,病疫後來竟然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韓國上下束手無策,人人自危,死傷慘重。
  • 文學的現代性電影改編創作論壇舉行 探尋流媒體時代電影創作潮流
    海南日報三亞12月9日電 (記者梁君窮)12月9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文學的現代性電影改編創作論壇之流媒體時代下的IP改編與電影創作潮流論壇在三亞市海棠灣舉行。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立足流媒體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探討如何構建「網絡文學」與「電影創作」的全新對話關係,為未來發展提供判斷依據。
  • 《巨齒鯊》:一部標準的災難商業片,一場深海探險之旅
    電影豆瓣評分5.7,如果你單純想體驗驚險刺激片,感受下特效的製作,那麼本片完全能夠滿足你。但如果你有再高的要求,則並不建議去觀看。一部標準的爆米花電影,無功無過,適合閒暇時間消磨時光。 一項海底調研項目,發現了溫躍層,而探險隊員也在下潛的過程中遭遇危機,被困海底。
  • 疫情陰影下的電影劫:流媒體因禍得福 電影院向隅而泣
    流媒體因禍得福 電影院向隅而泣 電影節左右為難「黑天鵝」陰影下的電影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娛樂產業自然不能倖免,尤其是被視為「非生活剛需」的電影更是率先被放棄、最後才恢復的所在——想看電影就在家看吧,專屬於流媒體的日子就這樣突然降臨。
  • 好萊塢新壟斷時代的到來,會是電影時代的倒退嗎?
    當迪士尼和Netflix中斷合作自建Disney+、當華納兄弟大力推廣HBO MAX、當派拉蒙有了Paramount+、當環球有了Peacock,好萊塢的「自我背叛」終將會迎來一個拐點。疫情只是加速好萊塢流媒體化的一個催化劑,但並不是促使好萊塢被迫流媒體化的決定因素。
  • 戰略轉型,流媒體可能是迪士尼未來發展的救命稻草
    據福克斯財經報導,投資公司Capitalist PIG Hedge Fund創始成員喬納森·赫尼格(Jonathan Hoenig)近日在《巴倫周刊》上表示,流媒體可能是迪士尼未來發展的救命稻草。
  • 張一白:大銀幕和流媒體的競爭是時間,而非表達丨直擊北影節
    8月29日,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上,著名導演/演員徐崢、著名導演/監製張一白、五元萬象影業總裁姜偉、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原上海聯合院線公司副總經理吳鶴滬,以及著名影評人周黎明,以大銀幕與流媒體平臺競爭下的破界融合為主題,為中國電影產業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 這四部驚心動魄的高分災難電影,不可不看!
    通過這幾部疫情災難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電影中的人們是怎樣面對疫情的。第一部:《極度恐慌》上個世界60年代,在非洲的某個地方,美軍駐紮的兵營中被一種陌生不明的傳染病肆虐,死亡人數與日俱增。之後一種新型的致命病毒在舊金山的小鎮上肆意蔓延,然而病原卻不為人所知,軍方為消滅病毒宣布炸毀城市,危機之下誰來拯救城市裡的無辜生命?這部經典病毒類災難片,劇情真正做到扣人心弦,時至今日仍有現實意義。面對變異病毒和人類不堪一擊的生命,每個人都會陷入思考。
  • 茄子快傳收購電影流媒體服務Fastfilmz
    5月8日,據BW商業世界消息,文件與內容共享平臺茄子快傳宣布收購印度電影流媒體服務提供商Fastfilmz,交易具體細節沒有對外公開。茄子快傳公司還透露,本次收購交易完成之後,Fastfilmz公司聯合創始人卡拉姆·馬爾霍特拉將會擔任執行長。茄子快傳是一款速度較快的跨平臺近場傳輸軟體,傳輸過程中無需流量、網絡、登錄帳戶、客戶端,目前在全球擁有10億用戶。
  • 生物災難電影《蟑潮》定檔1127 AI狂蟑禍世絕命廝殺
    由崔炎龍執導,金珈、江易軒、紀亞文領銜主演,徐少武、賈舒夷、呂宇、鄭小毛、姿娜等主演的生物災難網絡電影《蟑潮》今日定檔11月27日16:00優酷平臺獨家上線,同時曝光「命懸一線」版定檔海報及預告,一場「小強」與人類抗衡的垃圾消除戰,即將燃烈打響。
  • 華納帶頭向流媒體投降,迪士尼堅守電影院線
    五巨頭之一的華納兄弟宣布未來一年的17部大製作電影,會在電影院以及自家的流媒體同步上映。消息一放出,華納馬上被影視界的各家瘋狂批判,特別是跟華納多次合作的名導諾蘭,以及導演片子有在明年上映的其他導演乃至演員,都紛紛怒斥華納此舉令人無法接受,以後再也不給這家公司拍電影了。
  • 流媒體與盜版,一種畸形的相愛相殺
    這自然還是與影院發行天然造成的高門檻有關,若非與影院內部人員裡應外合,在電影上映時最多只是有人會鋌而走險去進行隱蔽盜攝以求在第一時間發布盜版以獲利。在最近一起關於今年春節檔盜版案件的宣判中,幾位犯罪嫌疑人便是通過對正版影片翻拍製作高清盜版片源、發展下線,並將翻拍的盜版片源添加水印並加密後上傳至網盤,以付費加盟會員的形式,將萬餘部電影提供給下線私人影吧非法放映牟利。
  • 仙氣·不露臉女生頭像:水星終將墜落太陽,而我終將走向你
    仙氣·不露臉女生頭像:水星終將墜落太陽,而我終將走向你
  • 選擇影院還是流媒體,全球的電影發行都在改變思路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關於電影發行的革新。進一步來說,對於好萊塢大廠而言,是蓄謀已久;而對於流媒體,則是順勢而為。PVOD再流行,但會常態化嗎?疫情下電影業困境顯現,這是PVOD再次大流行的重要背景。當電影院生存問題懸而未決,上下遊都要恰飯時,什麼路徑能安全的讓觀眾看到電影,什麼路徑就是對的。PVOD在這個特殊時候流行,流媒體不僅不是攪局者,反而成了獨立片廠們在特殊時刻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