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要聞:
Tapestry 為旗下鞋履品牌 Stuart Weitzman 任命新總裁。
上周二,時尚集團 Tapestry 宣布,Eraldo Poletto 將擔任鞋履品牌 Stuart Weitzman 的執行長兼品牌總裁,接替此前離職的 Wendy Kahn。Poletto 在奢侈品和零售領域擁有三十年的經驗,他曾擔任過 Salvatore Ferragamo 的執行長。在此之前,他曾在 2010 年至 2016 年間擔任 Furla的執行長。在他的新職位上,Poletto 將全面負責 Stuart Weitzman 的所有方面,並向 Tapestry 執行長 Victor Luis 匯報工作。
Gucci 在佛羅倫斯郊區的「藝術實驗室」開幕,這是品牌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投資。
前日,Gucci 在佛羅倫斯附近的 ArtLab 「藝術實驗室」開幕,品牌首次把鞋履和皮革製品的生產放在同一個工廠。Gucci 的總裁 Marco Bizzarri 稱,這是 Gucci 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投資,鞋履和皮革製品佔 Gucci 銷售額的 70%,約為 40 億歐元,但他拒絕透露該工廠的具體投資金額。
雅詩蘭黛集團董事會新晉兩名女性管理者。
雅詩蘭黛集團已任命 Rent the Runway 的首席執官 Jennifer Hyman 和 PagerDuty 的 CEO Jennifer Tejada 加入董事會。至此,雅詩蘭黛集團的董事會已增至 17 人,其中八人為女性。
Burberry 任命新的董事會主席。
繼 Riccardo Tisci 接替 Christopher Bailey 擔任藝術總監後,英國奢侈品牌 Burberry 內部人事又有新變動。近日,Buberry 任命 Gerry Murphy 接任 John Pearce 為董事會主席,任命協議將於 7 月 12 日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後生效。Gerry Murphy 曾在多家公司工作,包括英美菸草公司、梅林娛樂集團、杜蕾斯母公司利潔時集團等,以上皆為非時尚行業公司。
Jonathan Anderson 正式加入 Loewe 董事會,參與品牌戰略決策。
Jonathan Anderson 不再只是 Loewe 的創意總監了。LVMH集團近期宣布 Jonathan Anderson 將加入 Loewe 的董事會,參與品牌的戰略決策。Jonathan 於 2013 年加入 Loewe 並為品牌注入了新的時尚活力,而他自己在 2010 年還創立了個人時裝品牌 J.W. Anderson。
Ermenegildo Zegna 集團 2017 年淨利潤增長了 64%。
Ermenegildo Zegna 發布財報顯示,2017 年,集團淨利潤總計為 3280 萬歐元,上漲 64%。收入增長了 2.3%,至 11.8 億歐元。集團 CEO Gildo Zegn 稱,在 2016 年離開 Berluti 加入 Zegna 的男裝總監 Alessandro Sartori 為品牌帶來了現代感,但「我們的目標是增長更多」。
Moncler 電商銷售不足 8%,將進一步加大投入。
奢侈羽絨服品牌 Moncler 在上周表示,儘管在過去兩年中,品牌的電商銷售增長了 30%,但其銷售額仍不足總收入的 8%,公司計劃進一步加入對電商的投資力度。諮詢公司貝恩的數據顯示,奢侈品品牌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在線業務,預計到 2025 年,奢侈品的網際網路銷售將佔到市場的 20% 至 25%,目前這一比例為 9%。
Gucci 和 Guess 就商標侵權案達成和解。
自 2009 年以來,Gucci 在美國、義大利和中國等地狀告 Guess 商標侵權,Gucci 稱,Guess 的類似「G」商標涉及侵權。2012 年曼哈頓聯邦法院判決 Guess 賠償 Gucci 466 萬美元,但由於各國的法律規定有差異,所以 Gucci 在其他一些國家未能獲得勝訴。日前,Gucci 和 Guess 雙方達成和解,也意味著這場長達九年的「戰爭」終於結束。
新公司資訊:
Farfetch 推出初創企業孵化項目 Dream Assembly。
據外媒報導,奢侈品電商 Farfetch 開始接受科技初創企業加入新項目 Dream Assembly 的申請。該項目由 Farfetch 與 Burberry 和全球風險投資公司 500 Startups 一同合作,每年兩期,一期最多有 10 家初創公司參加。
奢侈品電商 Net-a-Porter 的創始人創建電子商務風投。
上周二,Net-a-Porter 的創始人、於 2015 年卸任 CEO 一職的 Natalie Massenet 表示,她正在回歸電商業務——以風險投資機構而非企業家的身份。Massenet 與 Nick Brown 合作組建的風投機構 Imaginary Ventures 正式宣布籌得第一筆 7500 萬美元的基金,將用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初創公司,例如銷售千禧一代喜愛的美容產品的 Glossier 和防脫髮的 Keeps。
一種觀點:
Chanel
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調查:奢侈品規模越大,名聲越響,越受消費者歡迎。
加拿大皇家銀行歐洲分公司 RBC 最新調查報告稱,中國消費者對購買奢侈品服裝、鞋類和美容產品的興趣大於手袋、珠寶。
這份最新報告調查了 643 名中國富裕階層消費者,在過去一年裡他們至少購買過一件奢侈品,其中年齡在 18 歲至 34 歲之間的消費者佔 62%,而年齡在 45 歲以上的消費者只佔 6%。也就是說,年輕人為奢侈品的消費主體。
對於奢侈品牌的選擇,Chanel 的購買意向最高,達 20%,其次是 Gucci 16%、Hermes 12%、Prada 9%,LVMH (主要指旗下奢侈品牌 Louis Vuttion)和 Dior 分別為 8%。服裝類別中 Chanel 的購買意向也最高,為 18%。其次是 Amarni 15%、Gucci 7%、以及 LVMH、Prada 和 Burberry。LVMH 是鞋類的領導者,達 20%,Gucci 緊隨其後,為 19%,Prada 13% Dior 和 Balenciaga 排名前五。在配飾類別中,Tiffany 和 Cartier 分別為 26%,Bvlgari 以 15% 排第三,Boucheron 和 Van Cleef&Arpels 則排名前五。
分析師 Fujimori 在報告中稱,「自 2015 年以來,中國奢侈品需求越來越受到現有客戶(而不是首次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增量支出的驅動」。
Supreme x Rimowa
LVMH 集團董事長 Bernard Arnault 說,為了保持品牌吸引力,有意限制 LV 的規模。
近日,集團董事長 Bernard Arnault 在 LVMH 年度股東會議上對有關 LV 的話題作出了回應。他表示,讓他感興趣的不在於 LV 的規模,而是在 10 年內保持最受歡迎的品牌的地位。
LVMH 對 LV 的產品銷售一直有著嚴格把控,品牌只在自營的門店網絡中銷售,不會降價也沒有奧特萊斯店,對此,Arnault 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滿足市場對 LV 手袋的需求,不過,Louis Vuitton 也在避免追加生產已售罄款式。他指出:「我們是有選擇性的,LV 本可以增長更快,這完全是可行的,但是會損害質量,而且還涉及到開放的分銷渠道,這在長期中會對品牌形象、地位和吸引力造成嚴重後果。」
Arnault 還說,LVMH 集團收購 Chanel 的傳言純屬「無稽之談」。此外,雖然 LV 為法國第一夫人 Brigitte Macron 經常租借品牌服裝而感到驕傲,但銷量並沒有因此大增。相比之下,集團最近的熱銷產品來自 Rimowa 與 Supreme 的合作款行李箱。
為什麼一件喀什米爾羊毛衫的價格可以是 2000 美元,也可以是 30 美元?時尚媒體 Bof 認為,這取決於紗線的質量,生產毛衫的地方,品牌購買的單位數量,以及溢價。消費者越來越習慣低質量產品的現象也不容忽視。
根據聯合國貿易數據,2016 年全球出口的羊絨服裝接近 14 億美元,高於 2010 年的 12 億美元。這意味著將近 500 萬公斤的套頭毛衣、羊毛開衫和其他羊毛上衣。現在,這種曾在歷史上被當作奢侈品銷售的商品幾乎無處不在,你可以花上 2000 多美元買一件頂級品牌 Loro Piana 的羊毛衫,也可以在優衣庫打折的時候花 30 美元買下它。
羊毛衫的價格取決於紗線的質量,生產毛衫的地方,品牌購買的單位數量,以及溢價。這當中,原材料的質量往往是最重要的。長度較長的羊絨纖維能夠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其完整性,也就越不容易起球。
如今,製造商們經常用各種長度的混合材料來平衡質量和成本。織物的厚度也影響了它的耐久性。單層紗的毛衣是最弱的,會很快破洞。高品質的羊絨製品通常有兩到三層厚。另外,更細更平滑、更柔軟的毛衣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它們很稀有,因此成本更高。
可持續羊絨品牌 Naadam 的執行長 Matt Scanlan 說,「顧客更關心的是手感,而不是產品的耐久性或色彩飽和度。」
然而,消費者正在慢慢習慣低質量的產品。在某些情況下,只有 5% 的衣服是由好的材料製成的。儘管全世界有很多地方,包括澳大利亞、中國、蒙古等地都生產喀什米爾羊毛,但蘇格蘭和義大利的羊毛加工技術仍然重要,像 Loro Piana 和 Brunello Cuccinelli 這樣的奢侈品牌,依靠其員工的專業技能來洗刷和改進面料。
題圖來自:Gucci Ar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