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詞典》裡對「咖喱」一詞這樣解釋:調味品名。色黃,用茴香、胡椒、薑黃、陳皮、番椒等的粉末製成,味香且辣。
「咖喱」來源於泰米爾語,是「許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
印度民間傳說咖哩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由於咖哩的辛辣與香味可以幫助遮掩羊肉的腥騷,此舉即為用以幫助不吃豬肉與牛肉的印度人。
咖喱是以薑黃為主料,另加多種香辛料(如芫荽籽、桂皮、辣椒、白胡椒、小茴香、八角、孜然等)配製而成的複合調味料。

薑黃有助於消化。咖喱中的香辛料能促進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
咖喱粉應密封、避光保存,以免香氣揮發散失。
食用咖喱的國家很多,包括印度、斯裡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
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鬱。
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
日本人酷愛吃咖喱,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
1986年,日本有部電視劇名為《咖喱飯》,由中井貴一主演。
2013年1月6日。英國林肯郡一家餐廳早前推出一款號稱「全球最辣」的咖喱,已吸引眾多食客前去挑戰,然而至今只有55歲的醫生伊恩·羅斯韋爾成功將一整份咖喱吃完。
由於咖喱實在太辣,羅斯韋爾在挑戰中途甚至被辣出了幻覺。

羅斯韋爾是個非常厲害的人,他於2012年攀登了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
中國最早吃咖喱的是臺灣,臺灣咖喱承襲早期日本殖民臺灣所遺留下來的風味,因此臺灣咖喱風味與日本咖喱類似。
在臺灣也有人使用咖喱粉直接添加於白米飯中作為炒飯食用。
做咖喱牛肉飯用牛腩最合適,有些肥肉的牛肉做出來的咖喱會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