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醫生都建議產婦開三指後再打無痛?原因有三,你好娃也好

2020-12-12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分娩時,最折磨人的往往是第一產程的開宮口,就算是經產婦大概也需要五六個小時,而宮縮痛往往都會越來越劇烈。

這時有的準媽媽可能在宮口剛打開的時候就想讓醫生打無痛,可醫生卻往往都是溫和而堅定地拒絕,並且耐心安慰說,還不到時候,開三指才能打。

為什麼打無痛必須是宮口開到三指的時候呢?

1、為孕媽和胎寶安全考慮

順產孕媽在分娩時如果真的疼痛難忍,是可以選擇無痛分娩的,但無痛分娩並不是真的一點疼痛感都沒有,而是通過麻醉藥劑的作用,減輕了疼痛的幅度。

如果剛開始開宮口就開始打麻醉藥劑,孕媽身體上產生了對它的依賴,後面越來越疼的情況下,根本不會願意停下來,就可能會導致麻醉藥物攝入過多,容易增加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概率。

且無痛分娩是給人體脊管內打麻藥的方式,麻醉劑量只有剖腹產的十分之一,持續時間只有1~2個小時,麻藥打的太早會讓其在椎管內持續的時間更長,會影響孕婦分娩時正常使力,不利於生產。

於是,在宮口開三指時打無痛,成為了國際上公認的最高效、最安全方法,母子都會受益,在開3指之前,再痛都得孕媽自己扛。

2、開三指後宮縮開始有規律

一般情況下,宮口開前三指是最難的一個階段,非常需要宮縮的助力,前三指是孕媽一個適應宮縮的時候。

畢竟孕媽開宮口的力量基本來源於宮縮,到後期,只有持續性高強度的宮縮才能讓宮頸充分打開,推動胎兒順利進入產道進入下一個產程。

如果過早打無痛,產婦早早就開始出現宮縮無力,就沒有足夠的推動力量來讓宮頸擴張,同時也無法推動胎兒通過產道,導致出現難產。

開三指後宮縮將出現明顯的規律性,這時候無痛也最安全有效。假若太早使用用無痛,很有可能會干擾這一過程,造成預料之外的後果,拖累產程的正常進行。

世衛組織規定,無痛分娩應該在孕媽開三指時才進行。

這不意味著三指之前就一定不能打麻醉,只是過早對胎兒以及母體都會有危害,不管是出於職業道德角度還是責任角度,醫院都不可能去承擔這個風險。

所以如果孕媽沒有事先和醫生溝通,國內醫院一般都會在那個時候才詢問孕婦意見,並且讓家屬籤字。

3、開三指後打無痛效果最好

開宮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臨床數據顯示:初產婦從1指開到10指,大約需要長達12-18個小時,而經產婦也要6-9個小時左右。其中,開前三指的時間佔到大部分。

宮口開到三指,初產婦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然後就進入了第一產程的活躍期,理論上認為大概4個小時左右宮口就會全開,而麻醉的時效性只有2個小時。

如果一開始就打上無痛,到後面越來越疼的時候,麻醉反而會失去效果,但為了胎兒和產婦的身體和安全著想,無痛又不可能連續無限度打,一般的孕媽在分娩的時候都只打一次無痛,所以這次無痛就只打在最關鍵的時候,也就是宮縮活躍期開始的階段。

當然這是從初產婦的角度出發,如果是經產婦分娩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改變打無痛的時間,遇上宮頸條件好,胎頭低,胎位號,宮縮在前期就很活躍產婦提出早點打無痛時,可以在開兩指就打麻醉,這不會影響到後面的產程,反而能減輕她們的壓力。

為什麼不能太晚打無痛,比如開五指時?

其實如果孕媽已經熬過了第一產程最艱難的開前三指的階段,身體對於疼痛的承受程度的也被大大提升,且因為到了宮縮活躍的時間段,後面的產程也就大大加快,超過三指比如五指的時候再打宮縮其實已經不會起到太大作用,更多的可能是心理安慰。

並且,越到後面越需要產婦具有敏銳的宮縮反應,醫護人員需要根據孕媽的反應來觀察她們的身體狀態和胎兒情況,是否需要採取轉剖腹產的措施,如果後期打無痛將會影響到她們的身體感受,進而影響到醫護人員的判斷。

綜上所述,孕媽在選擇順產時,一定首先要參考醫生的建議,不要一意孤行,避免給自己和胎兒帶來危險和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順產打無痛,是需要選擇:開三指之後,開五指之前,這樣效果最好,而且媽媽少受罪寶寶很健康。(zhl)

相關焦點

  • 分娩無痛為啥要等開三指才打?「無痛」其實也痛,不了解的看過來
    之前有個網友向我諮詢打無痛的一些事情,其中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既然打無痛的目的就是為孕婦減輕痛苦,那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開三指才能打,而不是痛感強烈了就打呢?每次說到無痛,其實我都非常激動,因為我當初生糖果的時候,無痛技術還沒有像現在一樣普及,如果能再來一次,我也非常願意嘗試一下。
  • 生孩子打無痛,為什麼開三指給打,開五指不打?經歷的人有發言權
    生孩子時,最折磨人的,莫過於開宮口,從一指開到十指要用十幾個小時,即使是二胎寶媽,那也需要五六個小時,一位寶媽說,從一指開到三指是最疼的,我當時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這可不是假話,宮口一開始是非常難開的,很多寶媽都想在宮縮開始痛的時候讓醫生打無痛,可是醫生總是搖搖頭,還不到時候,到三指的時候才打呢,為什麼打無痛的時候必須是三指呢
  • 國家力推「無痛分娩針」,便宜且高效,為何產婦寧願疼痛也不打?
    好在國家開始力推「無痛分娩針」,為順產的媽媽們帶來福音。但是有很多媽媽寧願忍受疼痛也不打無痛分娩針,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無痛分娩針便宜且高效,為何孕婦疼哭了也不打?這3點原因很現實寶媽小楊懷第一胎孩子的時候是在20出頭的年紀,身體各部分功能發育完善,身體狀態也是屬於巔峰時期。
  • 「無痛分娩針」是啥?為何許多產婦疼死也不打?背後的原因很現實
    「無痛分娩針」是啥?為何許多產婦疼死也不打?背後的原因很現實分娩對於每個孕媽而言,都是一場煎熬,一個非常難受的過程。孕媽在分娩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痛苦,也是常人無法想像的。許多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都會疼得大叫,甚至疼哭,其疼痛感可想而知。正是因為分娩那麼痛苦,才會讓無數寶媽談孕色變。不過十月懷胎也不容易,懷了寶寶就肯定要把他給生下來。不過好在現在咱們國家推出了「無痛分娩針」,這種針高效快捷又便宜,也是許多產婦分娩時候的首選。但是許多產婦表示,自己疼死也不打這個針,這是為什麼呢?
  • 老公問醫生:開十指是啥意思?醫生拿出示意圖後,老公眼睛溼潤了
    全家人都擔心不已,到醫院找了個熟悉的產科醫生做檢查,孕產婦的檢查自然是私密的。所以曉曉自己在診室做檢查,但是卻傳來了讓人揪心的尖叫聲,瞬間讓老公的心提了起來。雖然聽說過,生孩子都很疼,但是這沒生之前,光檢查就這麼疼,生的時候又會如何呢?所以朋友老公,當即決定,要讓妻子進行無痛分娩,這樣就能夠減輕點痛苦。
  • 「超苗條」產婦走紅,分娩開3指跳舞催生,高顏值好身材令人羨慕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一提到分娩,我們腦海中的畫風一定是:產婦痛苦到面目猙獰,躺在床上發出痛苦的聲音,甚至是哭嚎都不足為奇。畫面中這位產婦身材苗天,只有肚子是隆起的,身體其他部位看起來並沒有多餘的脂肪,尤其是雙臂和雙腿看起來依然很纖細。最讓人關注的是這位產婦在分娩前並不是「面目猙獰」的痛苦狀,而是笑容滿面,甚至是跳舞催生。而這個時候產婦已經開3指,要知道開10指就進產房準備分娩了。
  • 宮口開到幾指打無痛比較好?打無痛有哪些好處?看完就明白
    分娩幾乎是每個女性都需要經歷的「鬼門關」。而分娩的疼痛也似乎牽動著不少已孕女性和備孕女性的神經。有人說分娩的疼痛相當於同時斷了十根肋骨。其實,每個人對於疼痛的感知程度不同,忍痛能力也不同,因此這種說法可能比較主觀,但分娩痛確實會讓不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想要放棄。
  • OMG,生孩子開十指,就是指十個手指嗎?
    自然分娩中 「開指」是必經的一個過程 它又叫子宮頸口擴張 是屬於分娩的第一產程 人們常說的開三指、開七指 就是指在分娩的過程中
  • 力推的「無痛分娩針」遭嫌棄,為何孕媽寧願疼哭,也堅決不打?
    「無痛分娩針」價格實惠,絕大多數家庭都可以承擔得起,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樣幫助孕媽緩解疼痛的神器,卻遭到了「嫌棄」,大多數孕媽和家屬寧願「強忍著」也不想打「無痛分娩針」,這一點很讓人費解。同事在生孩子的時候就經歷了是否打「無痛分娩針」的選擇,產房裡的她哭天喊地,廠房外的丈夫和家人急的手足頓挫,全家人都要求打無痛,只有她自己咬牙堅決不打,經歷了三個小時的折騰最後還是「順轉剖」了,等到後來再談及這件事的時候,同事還在堅信打無痛會對孩子產生危害,並揚言疼死也不打無痛。
  • 順產「開十指」,產婦宮口到底會撐多大?兩張圖讓你看明白
    隨著預產期的到來,孕媽的心情變得忐忑不安,甚至會不斷在腦海裡浮現生娃時的悲痛場景……常聽人說,分娩時「開十指」最熬人,事實真是如此嗎?關於醫生所說的「開十指」順產「開十指」,產婦宮口會被撐多大?2、為讓大家看得更加清楚,有好心網友曾經上傳了一張從開一指到開十指分別有多寬的詳解圖,從中我們更直觀的感受到,平時僅容一指尖大小的子宮頸外口,伴隨著產程的進展,逐漸擴張到直徑10公分的全過程。而這段漫長的過程,產婦需要憑著自己的意志力熬過去,實在是讓人佩服。
  • 記錄打無痛針全過程:生娃也可以不那麼疼,產婦少受罪
    還有一些女性說的產後腰疼,也並非是麻醉導致的,也有可能另有它因。無痛分娩優勢vs劣勢眾所周知,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無痛分娩有它自身的優勢,也有他的弊端。建議大家根據下面的內容做一個全面了解後,再去權衡利弊作出決定。
  • 「開十指」的宮口會被撐多大?看圖告訴你真相,女人太不容易了
    通常在順產的時候,產科醫生會經常觀察產婦的開指情況,一般開到十指的時候就是胎兒出生的時候,那開十指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開指是表示產婦宮口開合的程度,又被稱之為子宮頸口擴張。子宮頸外口平時僅有一指甲大小,隨著產婦產程的進展子宮頸外口擴張到直徑10公分,可以讓胎兒的頭部通過,這個過程是開宮口,也就是開十指。
  • 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聲就落地,產婦懵了醫生直搖頭
    產婦小竹一下就懵了,看著直接摔倒地上的新生兒,小竹那心情,別提了多懵了。還是護士手疾眼快,把胎兒抱了起來,經過一番檢查後,發現孩子身體、腦部沒有損傷,才跑出去通知患者家屬。正開心的小竹心想:生孩子這麼簡單啊!卻聽見醫生一邊嘆氣一邊搖頭說:這可不是啥好事。
  • 無痛分娩具體是怎麼操作的?打針打在哪裡?
    無痛分娩主要通過腰部給藥的方式,通過針管將麻醉藥物注入產婦脊柱內。一般來說,初產婦宮口達 3cm,經產婦宮口達 2cm,可行麻醉藥物鎮痛[1]。具體無痛實施的時機,因各家醫院制定的工作流程不同而不同。胎心監護:產科醫生對胎心監護情況進行評估,當胎心監護異常時,則需要暫緩無痛。2. 打留置針:護士會在孕婦手上打一個留置針,以便利於術中補液或靜脈用藥。3.
  • 開宮口疼痛難當,產科醫生教你三個秘訣,幫你減少疼痛快點生
    生過小孩的寶媽都知道,間斷的宮縮開宮口、宮口開十指後胎兒娩出、最後胎盤娩出是孕媽選擇順產時必須要經歷的三個環節。要讓媽媽們講哪個階段印象最開宮口無疑是孕媽最為痛苦的一個環節。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產婦往往不僅要忍受越來越嚴重的疼痛,還要接受醫生不斷檢查宮口擴張情況的尷尬。除此之外,等待的過程也是十分漫長,必須等到宮口全開了才能進行分娩,有些孕媽如果宮口開得越慢,承受的痛就會越多。
  • 剖腹產恢復慢,為何還受產婦歡迎?4點好處順產比不了
    文|小不點隨著現在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產婦生孩子也不再受困於自然分娩,目前有多種分娩方式供產婦選擇,水中分娩、無痛分娩、剖腹產等各種方式都可以替代自然分娩,但是其中最流行的還是剖腹產。剖腹產的特點剖腹產是指醫生通過對產婦剖腹的方式進行接生,胎兒直接被醫生取出來,最後再對產婦的傷口進行縫合包紮,胎兒不經過產道就能順利出生。相比於自然分娩來說,剖腹產的傷口更大更深,所以產後恢復起來也會比較慢,如果寶媽想要生二胎的話,最少要間隔三年才能再次安全懷孕,所以它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產婦選擇剖腹產,這是為何?
  • 開十指的痛你想不到
    朋友小李前段時間更好經歷了一次順產,由於是第一胎,生產過程持續了整整12個小時,半途中差點痛暈過去,生產完後整個人都累虛脫了,現在都有點心理陰影,不敢再要老二了。第三階段:胎身娩出和胎盤處理當孩子頭部出來後,胎身就會輕鬆很多,胎兒全部出來以後,醫生將臍帶剪斷,隨著新生兒的低聲啼哭,整個生產過程就算結束了,之後再觀察兩個小時。經歷完整個過程,產婦可以說是精疲力盡,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 90後產婦生娃有「生理需求」,臉紅強忍,醫生:見怪不怪就地解決
    (已授權)小雯是一位標準的90後寶媽,她與丈夫結婚後不久便懷孕了。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消息,好不容易熬過了十月懷胎的不適,迎來了分娩之時。由於小雯年輕,身體條件也好,是非常適合順產的,可是想到順產時的疼痛, 小雯還是有些害怕,但是想到順產恢復的較快,也便咬牙堅持了。
  • 為啥產婦生孩子都感覺冷?6月酷暑都手腳發寒,孕媽要明白原因
    寧寧是一個95後孕媽,28歲的時候懷孕生了寶寶,生產當天娘家人跟婆家人都來了,在期待寶寶誕生的一刻,明明是順產,在陣痛宮縮後推進產房,兩個小時就被推了出來,還算比較順利。可是讓寧寧覺得很不適應的是產房太冷了,自己冷得直發抖,被推出產房的時候全身都在打冷戰。
  • 進產房前,有三樣東西家屬要記得帶,少一樣產婦都會多遭罪
    閨蜜王娜在結婚不久後肚子就傳來了好消息,一家人除了激動以外,也開始給王娜準備孕期需要的東西,父母公婆還有老公,每天都圍著王娜一個人轉,生怕王娜在懷孕期間有什麼難受的時候。產婦家屬千算萬算,進產房後還是有東西沒準備,一家人愧疚不已王娜在生孩子的時候,醫生發現她盆骨較正常產婦較狹小,建議她剖腹產,但王娜堅持順產,時間一點點過去,在門外等待的家屬著急壞了,一個個地探著頭,緊張地來回踱步,期待著王娜早點從產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