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趨光性的昆蟲,為什麼不向著太陽一直飛?

2020-12-15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昆蟲大都有趨光性,不過有的是正趨光性,有的是負趨光性,簡單的說正趨光性就是一些昆蟲會主動地靠近光源,而負趨光性則恰恰相反。關於正、負趨光性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晚上路燈的四周會聚集大量的飛蟲,而這些飛蟲都是正趨光性的,而我們常見的蝸牛、西瓜蟲等動物則是負趨光性的。對於正趨光性的昆蟲來說,光是最能吸引它們的,那麼為什麼它們不一直奔向太陽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昆蟲的正趨光性

說到昆蟲的趨光性,許多小夥伴會首先想到「飛蛾撲火」。從表面上看,夜晚飛蛾確實會向著明亮的地方飛,哪怕前面是一根燃燒的蠟燭或者是一堆燃燒的乾柴,飛蛾都會義無反顧的撲進去。但是,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飛蛾撲火併不是因為趨光性,而是因為它被誤導了。飛蛾是一種晝伏夜出的昆蟲,它們在夜裡行動靠的是月光發出的微弱光線,而月亮的光線照在地球表面幾乎是平行的,而飛蛾正是根據平行的光線找到了適合自己飛的角度。但是,人類製造的光線是散射的,在黑夜中,這些光線比月光要明亮一些,所以這些散射的光線就蓋住了月光,此時飛蛾就會以人類製造的光源散射出的光線飛行,而它飛行時所找的角度與在月光下飛行的角度是一樣的,這就使得飛蛾會圍著散射的光線打轉。再加上本身飛蛾飛行的角度就是斜角,所以它會圍著光源一直向裡面飛,直到沒有角度後撞到光源上。

因此,飛蛾撲火併不是因為趨光性,而是因為被其他光源幹預,導致的導航錯誤。

而真正有趨光性的昆蟲是一種本能,是昆蟲本身對光產生的一種定向運動,而這些昆蟲大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晝伏夜出的昆蟲,而且沒有特別固定的飛行軌跡,比如我們都非常討厭的隱翅蟲就是一種典型的正趨光性昆蟲。隱翅蟲通常會在夏秋兩季活躍,它們的主要食物以昆蟲、花粉等為食,按理說,在室內,它的主要食物比較少,所以它們不會跑到室內。但是,事實上,如果家裡出現了隱翅蟲,多半就是因為密封不嚴,在夜晚隱翅蟲看到燈光被吸引到室內的。因此,嚴格意義上說,真正的正趨光性對於昆蟲來說沒有目的性,只是出於本能。

既然正趨光性的昆蟲喜歡光,它們為什麼不一直向著最亮的太陽飛?

在白天,太陽光是最亮的,這對於有趨光性的昆蟲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光源,但是,事實上,我們卻很少見到向太陽飛的昆蟲。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01 昆蟲的習性

在上面我們說過,擁有正趨光性的昆蟲,大都是晝伏夜出的,而這些昆蟲在白天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休息,不外出活動。這種習性大都是為了躲避捕獵者才產生的,相對來說,昆蟲最大的天敵是鳥類,而大多數的鳥類是晝出夜伏的。既然白天躲了起來,它們也就不會向著太陽飛了。

02 昆蟲飛行的軌跡

雖然昆蟲的飛行軌跡並不固定,它們一會飛這,一會飛哪,但是它們的飛行大都是按照直線進行的,這種飛行方式是最省力的。當有太陽光時,昆蟲所處的整個環境都是亮的,此時它們就會用自己的眼睛來辨別方向,而昆蟲飛行的目的也很簡單,為了生存,或是尋找食物,或是躲避天敵。所以,它們也沒有必要在一個明亮的環境中一直向著最亮的光源移動了。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夜晚路燈周圍會有一群昆蟲在飛,但是當天亮時,它們就會從亮著的路燈旁飛走。

03 代價

我們不能否認在昆蟲的進化史上出現過一直向太陽飛的昆蟲,但是這些昆蟲都已經被淘汰掉了。首先,向著太陽飛,是一件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飛行的過程中,隨著離地面越來越遠,離食物也越來越遠,體力消耗越來越大。其次,對於昆蟲來說,它們大都是低飛的,因為飛得越高,遮擋物越少,體色與環境顏色的差異就越明顯,這樣就容易被天敵鎖定到。

因此,一直向著太陽飛,對於昆蟲來說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這樣做的昆蟲都已經死了。對於生物來說,在漫長的進化中,選擇更適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尤為重要,所以,就只剩下了不會傻傻的向遙不可及的太陽飛的昆蟲了。

總結

昆蟲的正趨光性只是相對於黑暗的整體環境才有的,而太陽升起時,環境整體明亮,所以即使白天活動的,有正趨光性的昆蟲也沒有必要向太陽飛,更不用那些晝伏夜出的昆蟲了,在白天,它們早已經找到了陰暗處呼呼大睡了。

其實,嚴格意義上說,趨光性是昆蟲進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有利於自己生存的本能,這種本能不會太絕對,簡單的說就是不是因為有趨光性,它們就無條件地向最亮的地方飛去,其中還有飛行角度、體力消耗、躲避天敵等等因素。

相關焦點

  • 昆蟲飛行的謎團,蜜蜂為什麼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昆蟲獨有的飛行能力令科學家嘆為觀止。按照傳統空氣動力學原理來看,蜜蜂是根本無法飛上天的。昆蟲飛行是20世紀的一大謎團,最近人們才終於發現它們飛行軌跡中所顯露的一些奧秘——空氣動力學誕生之初,科學家就注意到昆蟲的飛行有點詭異。早期研究表明,昆蟲是通過快速拍打它們的翅膀來飛行的,可這種力量太小,依據它們的體重與飛行力量比率,科學家根本不可能製造出人類的飛行器。
  • 人生,需要向著太陽奔跑
    人生,需要向著太陽奔跑--成長新視點如果你想前進,讓我們一起向著太陽奔跑,放棄一切煩惱。這樣,我們才會跑得輕鬆,跑得輕巧。做事,你要踏踏實實,遵守規矩,講方法,重行動,以結果為導向,全力以赴去行動,不為結果找藉口,只為行動找方法。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很多坎坎坷坷。你想要成長和進步,就要胸懷寬廣,心懷天下,要敢作敢為,不掬小結,要勇敢前行,不怕困難。
  • 天冷時小燕子飛到南方過冬,為什麼小燕子不選擇一直在南方待著?
    在農村的鄉下,每到春天,小燕子就會飛回來銜泥築巢,之後撫育小燕子長大。但等到秋天小燕子就會飛往南方過冬,等到來年才會返回。既然每年小燕子都要飛往南方,那為什麼小燕子不乾脆常住南方,而是要每年這麼折騰呢?小燕子為什麼要遷徙?
  • 《火影忍者》鳴人像太陽,所以你要向著陽光的方向
    「我一直都在注意著你,這幾年來一直都在注意著你,為什麼呢,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要看到鳴人,我就又能鼓起勇氣,就覺得通過努力我也能做到,覺得自己的存在也有意義了!
  • 我本不會蹦迪,直到昆蟲飛進我的耳朵
    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意識到應該是某種昆蟲好巧不巧地飛進了自己耳朵裡,並且狠狠咬了一口。凌晨三點,我光顧了耳鼻喉科想起昆蟲有趨光性,我趕緊打開手機手電筒對準耳朵,給它指了一條明路,希望它能循著光源自己飛出來,一人一蟲好聚好散,不要再互相折磨。舉著手機照了半天,蟲子也沒出來,期間它似乎又咬了我耳朵幾口,我整個腦殼都疼。
  • 為啥老人都說飛入家中的蝴蝶不能殺?科學研究表明,真的不是迷信
    儘管這些說法我們一聽都知道是封建迷信的事情,但是有些時候總覺得這些老人說的很有道理。比如有些老人就會說飛入家中的蝴蝶不能殺,因為這些已經過世的親人變成昆蟲回家探親了。其實這種說法很沒道理,但是我們也解釋不了為什麼蝴蝶喜歡往家裡飛,明明家裡也沒有鮮花這些招蜂引蝶的東西。
  • VITAS攜手王晰帶來《OPERA20》單曲《向著太陽》
    此次發布與歌手王晰合作的第五單曲《向著太陽》,在專輯收尾的節點帶來了一場精妙絕倫的聽覺盛宴,音樂不分國度,聲與聲的交流轉換傳遞著歌曲真義,過往滄桑,前路不忘,而後向著太陽。Vitas王晰首度合作 高低唱和演繹堅定信念向陽飛翔《向著太陽》作為Vitas20周年專輯《OPERA20》的第五支主打,以全球疫情為背景,將感恩無畏衝鋒的英雄們作旨意,希望用音樂撫慰人心,以聲音傳遞大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首單曲是Vitas第一次正式與中國藝人合作,華麗花腔遇上王晰的醇厚男音,神仙合作令人驚喜不已。
  • 花|向著太陽
    花的王國 「從大地中生長出來,向著太陽。」
  • 青華海開展2020昆蟲界「人口普查」 ~有意思的科普長文
    什麼是昆蟲很多人可能對「是不是昆蟲」這件事沒有概念,簡單來說,昆蟲就是具有頭、胸、腹結構且具有3對足的生物。這麼看來,比如蜘蛛,雖然它的名字中有「蟲」字部,但它有4對足,所以它不是昆蟲。從動物分類學的角度來說,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其主要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
  • 國內有一種蛾子,比其它昆蟲更善於偽裝成樹葉,像一片捲曲葉子!
    在昆蟲動物中,很多種類的昆蟲都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有利於它們躲避獵食者,獲得更大生存空間。而在國內有一種蛾子,比其它昆蟲更善於偽裝成樹葉,像一片捲曲葉子,又像一片枯葉,讓獵食者失去注意,這就是夜蛾科——豔葉夜蛾!
  • 燕子飛往南方過冬,為何在春天又會飛回來?一直呆在南方不好嗎?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燕子的離開是因為它們畏懼寒冷,需要飛往溫暖的南方去躲避寒冷的冬天,然而這種認識並不全面,其實燕子的羽毛通常都比較厚實,對寒冷的抵抗力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差,而燕子之所以會在冬季來臨之前向南方遷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食物的匱乏導致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鳥總喜歡在你的車上拉屎?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鳥兒喜歡在你的車裡拉屎,是因為它長得像廁所?白車最容易引起鳥糞Bristol大學的CharlesWest和LiamJudrey認為,也許鳥兒真的會選擇一些模式來給予特別的「關注」。
  • 燕子每年都會南北遷徙,它們為什麼不一直留在南方?
    那麼,為什麼燕子會不遠萬裡地從北方飛往南方?又是為什麼燕子不在四季如春的南方待著呢?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兩個問題。燕子為什麼會「南飛」?燕子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鳥類,其中我們常見的家燕更是奧地利的國鳥,而在我國家燕也是比較受人喜愛的鳥類,由此可見,燕子在哪都非常的受歡迎。
  • 維塔斯:中文歌曲《向著太陽》獻給醫務工作者,傳遞中俄友誼
    俄羅斯歌手維塔斯在今年推出了其出道20周年的紀念專輯《OPERA20》,專輯中收錄了一首獻給世界各地醫務工作者的中文歌曲《向著太陽》,由維塔斯邀請中國歌手、男中音王晰先生合唱。維塔斯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書面採訪時向我們講述這首歌曲想要傳達的意義。
  • 昆蟲有「智慧」嗎,它們是否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
    科學家們在野外做了一個實驗:泥蜂的巢穴被一圈松果包圍,這樣每當它們打獵回來,它們都會飛到圓圈裡找到巢穴。如果移動圓錐體的位置,泥蜂仍然會到圓錐體的中心去尋找它的巢穴。後來,科學家們用松果做了一個橢圓形和一個正方形的圖案。當泥蜂再次飛回來時,它只會飛到圓形或橢圓形的圖案,而不會飛到方形的圖案。
  • 燕子南飛過冬,天氣回暖又回遷北方,為什麼不選擇一直定居南方?
    有很多的鳥類會隨著季節變化周期性地南北遷移,這類就被稱作候鳥。燕子就是一種典型的候鳥。每年在冬季來臨前,燕子都會成群結隊地從北方飛遷遙遠的南方,不遠萬裡地飛抵熱帶地區越冬。在春天來臨之際,燕子又會從南方回遷至北方溫帶地區,開始築巢或修補舊窩,繁衍生息。那麼,燕子為什麼要在秋天飛往南方?它們前往的南方是哪裡?直接定居在溫暖的南方不好嗎?為何非要不辭辛苦地飛來飛去呢?
  • 為什麼昆蟲後部是尖的?你一共有多少種昆蟲?
    有些是長長的翅膀超過腹部後再收攏在一起,顯得後部是尖的;雌性的蝗蟲、螽斯、蟋蟀,其腹部末端有產卵管,蜜蜂尾部的蜇針實際上也是發育未完全的產卵管。這些雌性蟲子,看起來後面也是特別尖。中華螳蠍蝽,它的後部更像根長針,那其實是呼吸管,就像潛水艇只在水面露出潛望鏡而艇身仍在水下而不被暴露,它在水下活動,要呼吸時也只露出一小截小管子,有助於它的"蟲"身安全。這說明你的觀察是對的,即大多數昆蟲(成蟲)的後部是尖的,呵呵,不過前面要加個"大多數″。為什麼這樣?
  •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時間:2020-12-17 18:43   來源:Iefans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中有各式各樣的幻書,但是想必大家都不太了解那位在荒石園被觀測到的穆絲少女
  • 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 幻書啟世錄新角色昆蟲記登場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 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童年鄉下的好玩具,這幾種昆蟲你認識嗎?能認出幾種來?
    今天小花就帶領大家一起回味一下童年,再次體驗體驗童年的感覺,今天小花給大家介紹的是小時候經常玩的昆蟲,這些昆蟲大多的已經快滅絕了,很多的已經見不到了,為什麼說見不到了呢?因為隨著農業的發展,農藥的大量大使用,導致這些昆蟲在食用了青草之後慢慢的死掉了,還有農藥化肥的使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肥料,昆蟲的蟲卵已經孵化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