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傳來消息,《黑豹》中「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的社交帳號公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博斯曼在2016年確診第三階段結腸癌,過去四年一直在與疾病鬥爭,後來發展到第四階段。
大腸癌發病率還在持續上升中博斯曼年僅43歲就因結腸癌的離開讓很多人震驚,也讓更多的人對結腸癌這個惡性腫瘤予以關注。
結腸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事實上,這種惡性腫瘤發病率正在持續上升。
在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上公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上海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其中大腸癌已經位居第二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癌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大腸外科蔡三軍教授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特別指出,
在惡性腫瘤中,大腸癌發病率每年都在以3%-4%的速度在增長。而且這種富貴癌症還在上升,在亞洲不少地區大腸癌的發病率都已攀升到惡性腫瘤的第一位。
這是一種「吃出來的腫瘤」蔡三軍教授表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益西化等,是導致大腸癌這種「富貴病」在我國高發的重要原因。
還有很多人把這種腫瘤稱為「吃出來的腫瘤」,因為高飲食是腸癌的誘因之一。
「三高一低」的飲食結構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三高一低」的飲食結構會減緩腸道蠕動,延長食物滯留時間,增加了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機會,從而增加了患大腸癌風險。很多年前,美國關於結直腸癌預防綱要中就明確指出,少吃紅肉可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同時,大量的研究也顯示,素食或低肉飲食可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另外,久坐不動不僅會導致體重超重或肥胖,也會減緩腸道蠕動,增加患癌的風險,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結直腸癌患者中以肥胖者、不常運動的人居多的原因。
為數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大腸癌比較隱匿,相較於西方發達國家,大腸癌患者往往因預防和篩查意識不足而導致病情貽誤。在臨床中,專家們發現有七成初診時已經是局部晚期。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於緊張、談癌色變。和其他癌症不同,結直腸癌是一種為數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
2013年起,上海就啟動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已完成大腸癌篩查444.3萬人次,並追蹤到確診癌前期病變患者1.85萬人,大腸癌患者3895人,其中早期比例達45.5%,是篩查前本市平均水平的3.5倍。
通過對2013年篩查發現的1700例大腸癌患者進行跟蹤回訪,評估結果顯示其五年生存率達到81%,比同年未參與篩查項目因症就診的大腸癌患者(57%)高出24個百分點。
今年上海將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適時啟動年度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重點加大宣傳發動力度,著重提高篩查覆蓋率和初篩陽性對象的腸鏡檢查比例,努力推動「50歲以上人人參加一次大腸癌篩查」,進一步提高本市大腸癌患者的診斷早期比例和生存率。
好消息是,在上海部分局部晚期的直腸癌患者有望免挨一刀,通過手術前的化療就能告別腫瘤!一項歷時兩年,由國內17家放療中心共同參與的研究成果證實,一種叫伊立替康化療藥物聯合新輔助化放療治療,結直腸癌的完全緩解率可達33.1%,遠高於傳統新輔助化放療方案17.4%的完全緩解率,療效提升近一倍。
大腸癌到底怎麼篩查預防呢?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就有專門大腸癌高危對象、提出篩查及預防建議。
一起來學習!
大腸癌高危對象
1.45歲以上無症狀人群
2.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症狀的人群;
3、長期患有潰性結腸熒的患者
4、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
5、大腸腺瘤治療後的人群
6.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7.診斷為遇傳性大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展,年齡超過20歲
大腸癌篩查建議
1、符合1-5的「一般人群」篩查:
1)大腸癌篩查從45歲開始,無論男女,每年1次大便隱血(FOBT)檢測,每10年1次腸鏡襝查,直到75歲
2)76—85歲,體健者、預期壽命在10年以上者,可續持篩查
(3)85歲以上,不推薦繼續篩查
2、符合「有大腸癌家族史」直系親屬篩查:
1)1位一級親屬患有明確高級別腺瘤或癌(發病年齡小於60歲)、2位及以上一級親屬患有明確高別腺瘤或癌(任意發病年聆),40歲
開始(或比家族最小發病者發病年齡小10歲開始)篩查,每年1次
FOBT檢查,每5年1次腸鏡檢查
2)有一級親屬家族史的高危對象(僅1位,且發病年齡高於60歲),40歲開始篩查,每年1次FOBT檢測,每十年一次腸鏡檢查
3、符合7的「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篩查
對FAP和 HNPCC患者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
1)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20歲以後,每1~2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
2)基因突變檢測陰性者,按照一般人群進行篩查
4.關於篩查方法推薦
1)FOBT檢測+問卷調查是篩查主要手段,證據充分
2)血液的多靶點基因檢測可能有助於提高篩查準確度,價格較為昂貴
3)有條件者,可聯合糞便和血液方法進行篩查
大腸癌預防建議
1.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發生,堅持體肓鍛鍊,避免肥胖
2.健康臘食,増加粗纖維、新鮮水果攝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
3、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可能對預防腸癌有效,老年人可嘗試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和腸癌發生的風險,具體使用須諮詢醫生
4、戒菸,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