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7版本艦船全面平衡計劃的完結,我們將把工作重心全面轉移到1.8版本的開發上來。即將到來的1.8版本將是一個體量極大的更新,我們會從本期《銀河前哨站》開始逐步放出有關新版本的介紹,而其中首先將為大家帶來的是星際合眾國的艦船前瞻。
護衛艦 - 偵察兵級/遊騎兵級/突擊兵級
背景故事:
通常來說,護衛艦在戰場中主要執行輔助任務,這也讓駕駛護衛艦成了一種「苦差事」。但在星際合眾國,駕駛「遊騎兵」級護衛艦卻是許多軍人的夢想。
這一現象要追溯到「第二泰坦帝國末期諸邦國兼併戰爭時期」(A.G.E.710-A.G.E.890)。當年留在帝國境內的苦苦抗爭的海格拉人與退離帝國版圖,伺機而動的斯巴達人在深空中相遇,出於利益的考量雙方組成同盟。
「遊騎兵」級的原型機正是誕生在這一時期,認真追究起來它還有一定的「斯巴達血統」。
因為文化差異與利益分割等原因,同盟在實際表現上格外為鬆散。這種鬆散也體現在具體的戰鬥中,斯巴達人熱愛重艦巨炮的正面對決,海格拉人則更擅長小型艦船的運動襲擾。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抗後,船堅炮利的斯巴達人卻屢屢受挫。在分析了戰果卓越的海格拉復國艦隊作戰後,斯巴達人將原因歸咎於「我們缺乏一款機動性強的反隱形艦船。」
SP-7應運而生,這艘艦船一改斯巴達專注於裝甲護盾的理念,在設計上更加符合小型艦船的定位。擅長結構處理的斯巴達人為SP-7設計了一套特殊的能量傳輸及功能模塊布局,這套布局大大降低了艦載裝置的能量消耗,並增強了常規引擎與推進器的能量效率,從而增強了艦船常規航速與推進速率。
完美主義驅使斯巴達人充分利用一切空間細節,斯巴達人在微小區域內添加了大量的艦載處理器,使艦船在裝配反隱形裝置時,可以通過連結埠對反隱形裝置進行運算增益,提升反隱形裝置的重置速度與範圍。可惜,過於追求空間結構導致的是艦船本身的防禦性被削弱了。
不出意料地,這艘「裝甲過於薄弱」的艦船並不受斯巴達人的喜愛,以至於在列裝時,各艦隊都將SP-7邊緣處理。見此,後勤部門索性在長官的默許下將這批艦船「統一贈予」了復國艦隊。
讓斯巴達人沒有想到的是,被視為「殘次品」的SP-7在進入復國艦隊的戰鬥序列後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裝配了「無人機掛倉」後,SP-7的弱點被彌補了,在搭載了無人機後利用本身優秀的機動性進行回寰規避,不僅如此,海格拉工程師們巧妙的利用了那些數量眾多的外接埠,使得裝配在SP-7上的無人機掛倉可以獲得更高效的重置頻率。
為了提升戰鬥效率,這批艦船被整編「遊騎兵」小隊。隨後的戰鬥中遊騎兵勇往直前,成為了海格拉最耀眼的戰鬥明星,以至於在合眾國建立後,被更名為遊騎兵級的SP-7仍留存於復國軍的正式戰鬥序列之中。而最近,遊騎兵級也獲得了升級,裝載了更加先進的超級裝置光感扭曲隱形力場,而成為了獨特的具備隱形能力的反隱形艦船。因此,駕駛遊騎兵級不僅成了一種個人榮譽,更是成為了合眾國戰術的必要一環。
能夠駕駛遊騎兵級,也成了合眾國軍人極為榮譽的事情。
艦船加成:
【無人機】【反隱形力場】
無人機冷卻時間縮短/無人機啟動能耗降低/推進器加速效果提升
反隱形力場冷卻時間縮短/啟動能耗降低/作用範圍增加
艦船標籤:
【突擊】【偵察】
可安裝加力燃燒推進器、隱形力場穩定器、湮滅信號發生器
戰術組件:
【緊急電磁阻斥力場】
護盾被擊穿時,在短時間內將全部裝甲抗性提升至95%,同時大幅提升超級裝置充能速度
超級裝置:【光感扭曲隱形力場】
立刻進入隱形狀態,並在短時間內快速回充護盾值和能量值
策劃評述:
遊騎兵級可以說是一艘實至名歸的「偵察艦」,在艦船設計上我們不但讓其跳出了其他4國偵察艦所套用的「隱轟」架構,還特地將其打造成了一艘「隱轟剋星」。得益於【突擊】標籤和對反隱形力場的加成,遊騎兵級將能更加迅速地在更廣的區域內,以更高的效率執行反潛任務,同時得益於強大的戰術組件和超級裝置帶來的生存能力,令它在會戰戰場之外的場景中也擁有眾多絕佳的用武之地。
綜合來講,遊騎兵級是一艘功能性極強,同時生存能力極佳的艦船,比起其他4國套用「隱轟」框架的同行來看它的攻擊性不足,身上也不帶隱形裝置的加成,但這並不影響它能夠通過使用超級裝置來進入隱形狀態,並配合【隱形力場穩定器】在潛行狀態下獲得高回能、高回盾和高船速的效果。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第二銀河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