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史(上)從室町幕府踏入日本戰國

2020-11-23 澎湃新聞

文 | 江隱龍

風行一時的《火影忍者》將忍者描繪成了太陽下最值得驕傲最光明無限的職業,而《甲賀忍法貼》則塑造了一個縱貫忍者世界的悲劇。那麼,真實的忍者究竟是怎麼樣的?是岸本齊史筆下光明而絢爛的「火之意志」,還是山田風太郎訴說的無盡血腥與殺伐?要解開這個謎團,首先當從甲賀與伊賀兩個詞入手。

正如中國武俠中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語,日本忍者也有兩個發源地,那便是伊賀與甲賀。日本忍者的流派雖多,但除了風魔小太郎等寥寥數人偶有驚鴻一瞥外,幾乎所有知名的忍者都出於伊賀流與甲賀流——也只有這兩個流派,能在歷史與文化的雙重角度上構成狹義上的忍者標識。

而忍者的開端,則將從室町時代開始說起。

《火影忍者》動漫

室町時代:惡黨,一個並不光輝的起筆

飛鳥時代末期至奈良時代初期,日本上下被分為「五畿七道六十餘國」,這裡的「國」又可稱為「州」,並非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而是源於「律令制」框架下的地方行政區「令制國」——顧名思義,九州島舊有九國,四國島舊有四國,這兩大島嶼的得名便源於明治維新「廢藩置縣」前的歷史痕跡。

室町幕府設在京都,山城、大和、河內、和泉和攝津五個令制國離京都最近,於是被稱為「五畿」,大致相當於清朝的直隸,是室町的心臟地帶。伊賀也是令制國之一,緊鄰大和東部邊界;而甲賀相對較小,只是一個郡,隸屬近江,而近江北依琵琶湖,西部則與五畿中的山城接壤。伊勢國與甲賀郡不僅靠近幕府的政治中心,兩地之間也僅有一山之隔,鎖鑰之地自古以來是誕生英雄的福地,日後光芒萬丈的忍者集中出現於此,也不算奇怪了。

如果說特殊的地理位置給了日後兩地忍者描繪歷史的機會,那忍者的起筆則要從室町文化上尋找機緣,只是這個起筆,絕算不上光輝。

日本五畿七道圖

室町時期,整個日本都深深受到祖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發達的佛教帶來了神社、寺廟的建築風潮,因而推動了盛產木材的伊賀、甲賀地區伐木業的發展。為便於管理,伊賀與甲賀的林區被分成上百塊分別由不同的伐木隊負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以職業為紐帶的人群也逐漸形成了新的家族,有著與普通農民不同的組織性與獨立性。

15世紀以降,日本局勢漸亂,隨著佛教勢力的下降與武士階層的崛起,長期生活在伊賀與甲賀的伐木隊漸漸難以通過伐木維持生計。亂世之中,弱肉強食,於是伐木隊們也紛紛「武裝」起自己組成惡黨,佔山為王以劫掠為生——忍者的雛形,實際正脫胎於這些被幕府嚴打的土匪家族。

日本武士盔甲

然而,自古亂世多惡黨,為何唯獨只有伊賀與甲賀的惡黨演化成了忍者呢?這源於兩地與眾不同的幾大因素:

一是伊賀與甲賀的居民中有著分布廣泛的渡來人。所謂「渡來人」,指的是來自中國、朝鮮等外邦的移民——在當時,這些渡來人的母國文明程度更高,其移民的過程也正是給日本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及軍事技術的過程,這使得兩地區的惡黨成為全日本最早擅長於「遊擊戰」的勢力之一。

二是伊賀與甲賀多山,向來是修驗者的聚集地。修驗者是為得神驗之法而入山修行苦練者的總稱,修驗者在苦行中發展出高強度訓練術及「九字真言」等訓練手法對當地居民起了相當大的影響,直接提升了兩地區惡黨的戰鬥素質。

三是伊賀與甲賀臨近京畿,在戰亂年代是信息情報交流的重要中轉戰,而這又促進了當地武人情報刺探及傳遞技術的提高——日後的忍者,其主要功能並未臨陣殺敵,而是與暗殺、情報作業相關的輔助工作,而這也與兩地的先天優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渡來人

伐木隊出身的嚴肅組織性與以上三個因素相結合使伊賀與甲賀地區的惡黨獨樹一幟並漸漸演化成忍者,然而反政府的立足方式也極度打壓著他們的生存空間。正如《水滸傳》中梁山泊的首領宋江努力促成招安一樣,伊賀與甲賀也紛紛向「體制」過渡。伊賀忍者勢力龐大,直接推翻了伊賀守護仁木氏的統治,成立了「伊賀惣國一揆」這個類似於民主集中制的同盟組織;而甲賀勢力範圍較小且與地方大名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於是選擇了集體為近江佐佐木六角氏盡忠以換取足夠的自治權。

伊賀與甲賀忍者各自脫離了惡黨的範疇並具備了相當的實力,然而其首領並沒有更大的政治訴求,各自精心培養出了忍者也只是作為僱傭兵,在戰爭中以自身的實力換取僱主的薪酬。不同的是,伊賀忍者則效力於出價最高的僱主,類似於自由僱傭兵;而甲賀忍者只對自己的主公盡忠,類似於私人武裝。

至此,日本兩在忍者集團便大致成型。如果要為忍者的起源做一個簡要的概括,那他們便是一群出身草根並極具特殊性的地方武士集團,而且有著一段墮入匪群的灰暗過往。

在《火影忍者》的設定中,世界由幾大國和無數小國組成,各國之間或密或疏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忍者村,其模式與日本戰國時期的歷史現實大體相吻合。忍者之所以能成為一股勢力,也因其勢力範圍多位於山林等中央及地方政府鞭長莫及之處,這與《火影忍者》中的版圖構成不謀而合。《甲賀忍法貼》將甲賀與伊賀都定位於山谷之中,背後也有真實歷史的影子。不過,這並不是為了保持神秘——忍者與山林的關係,實在是自然與無奈兼而有之。

《甲賀忍法貼》電影

初入戰國:借「鉤之陣」聲名鵲起的忍者集團

回溯忍者形成的歷史,便很容易推導出出身於惡黨的忍者其戰鬥力並不會太強的結果。《火影忍者》中的查克拉系統本是虛構,《甲賀忍法賀》中通天入地的特殊忍術也只是文學意義上的杜撰——事實上,囿於經濟基礎、訓練條件等諸多因素,忍者的戰鬥力是絕無法與武士相提並論的。然而,戰爭的勝負與戰鬥力並不一定成正相關,遠離體制的忍者自有其靈活多變的優勢,而證明這種優勢的機會很快到來——1487年八月,隨著室町幕府第九代將軍足利義尚為討伐近江守護六角高賴而率軍親徵,長享延德之亂爆發了。

長享延德之亂事實上是一場中央政府「平叛」地區割據勢力的戰爭。足利義尚成為將軍之時,室町幕府的權威已經日漸衰退,足利義尚本人也是通過應仁之亂登上將軍之位的。新官上任三反火,更何況是代表著日本事實上最高權力的將軍——為了恢復幕府昔日的權威並改革幕政,足利義尚沒有猶豫便開始了討伐六角氏的戰爭。

長享元年(即1487年),足利義尚率直屬衛隊「奉公眾」兩萬餘人向近江進發。雙方實力懸殊過大,六角氏一戰即潰,直接放棄了基地觀音寺城一路逃向甲賀郡,足利義尚也迎來了他軍事的的巔峰。隨後,足利義尚改名為足利義熙在近江的鉤設立臨時的御所以對抗六角氏殘部——這個御所便是「鉤之陣所」。此時在舉國人的眼中,六角氏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火影忍者》中的查克拉系統源於印度文化

六角氏棄觀音寺城而逃向甲賀並非甲賀實力有多強——事實上,在當時世人的眼中,甲賀忍者也無非是一群略有些特色的武裝農民,根本沒有入足利義尚將軍的法眼。然而,就是這一群武裝農民,在六角氏蒙難之時決定報答其知遇之恩,開始組織力量對鉤之陣進行襲擾。甲賀忍者們身穿深色裝束,攜帶著包括煙霧彈、毒針吹矢等各種秘密武器以敏捷的身手潛入鉤之陣,發起了令足利軍眼花的快速。

習慣與正面攻堅戰的「奉公眾」立刻被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戰術打懵了。時而糧草被燒,時而營房起火,時而落單武士被殺……一旦奉公眾們收拾好盔甲與武器,忍者們卻早已逃之夭夭了。如此反覆,精銳如奉公眾也漸漸步入崩潰而無心戀戰,1489年,足利義尚病逝於鉤之陣,幕府對近江的攻勢也就此瓦解。鉤之陣被攻破後,六角氏扭轉了戰局,而甲賀忍者也一戰成名,成為亂世中各個勢力競相追逐的對象。

然而甲賀忍者畢竟與六角氏有著藩屬關係,與效忠於外人;於是各政治勢力自然便將目光放到了與甲賀一山之隔的伊賀忍者身上。以此為節點,忍者的黃金時代隨著戰爭的廣泛打響而開始了。

足利義尚

作為忍者真正踏上政治舞臺的標誌性事件,鉤之陣戰役也成為了甲賀忍者與伊賀忍者風格的分水嶺。參加鉤之陣戰役的共有五十三家甲賀忍者,其中有二十一家得到了六角氏的感謝狀,這二十一家也便成為了甲賀忍者的核心家族並一直追隨著六角氏;而伊賀忍者則作為專業僱傭集團,日漸橫行於日本五畿七道的各政治勢力之間。

《火影忍者》中,木葉村的初代火影設立了「一國一村」制,其歷史原型更接近於甲賀忍者與六角氏之間的關係。木葉村隸屬於火之國,本身沒有政治訴求,其自治權事實上源於火之國在名的讓渡,而木葉村則承擔起保護國家的職能。同時,木葉村自身也是一個盈利組織,可以也需要通過接任務的方式創匯,所以才有了漩渦鳴人所接的護送建築師達茲納回波之國的任務。《火影忍者》中對波之國的描述為面積很小的島國,經濟貧乏、人民貧困、忍者數量幾乎為零,這種設定完全符合忍者的僱傭性質;而《火影忍者》中國家的面積並不大,大抵上也是那些令制國在動畫世界中的縮影。

與中央的專制不同,無論是甲賀還是伊賀,其忍者聯盟都採取了民主集中制。甲賀二十一家各有相應議事權,而伊賀忍者則選出「十二人評定眾」並進一步將權力讓渡給三大家族:服部氏、藤林氏與百地氏;這三大家庭的首領合稱為「三上忍」——從中也可以看出火影及其顧問水戶門炎和轉寢小春的影子;同時「三上忍」的文化烙印也在自來也、綱手與大蛇丸合稱的「三忍」中有所體現。

木葉三忍

然而《火影忍者》世界中遍及全國各地的忍者村的分布在歷史上並不存在;整個日本絕大多數的忍者都聽命於甲賀與伊賀兩個中央,而真實的上忍則是在「中央」負責決策的智囊,其本身未必擅長飛簷走壁之類的忍術。上忍又稱「智囊忍」與中忍、下忍的關係更多體現在領導與被領導、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上,如卡卡西之類文武雙全的忍者少之又少,因為兩種忍者所要求的能力並不一致。

甲賀忍者與伊賀忍者「經營」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兩部忍者地位的差異。作為附庸性較強的甲賀忍者,中忍是主力,地位最高;而作為獨立性較強的伊賀忍者,地位最高的當數上忍。在《火影忍者》中,忍術成為「標配」,智商幾乎隨著忍術成正比,所以腦力與體力的區分也便不那麼明顯。

相關焦點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史(下)忍者的短暫中興與最終消逝
    日本戰國時期群雄之間合縱連橫,締結了很多盟約,但唯有清洲同盟恪守程度最好、維持時間最長。後織田信長居安土城成為「天下人」,德川家康事實上成為織田信長的將領,但雙方的關係依然牢不可破。「本能寺之變」爆發之時,德川家康正受邀於堺市(現位於大阪府中部)一帶遊歷,而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織田信長被誅殺的消息。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地圖:火影大陸上的政治地緣學
    文 | 江隱龍《火影忍者》的戰爭,是從一張地圖上開始的。在一片山海相間的世界中,不同的國度彼此徵伐,蔓延的戰火最終孕育出了一段輝煌悲愴的忍者歷史。從海岸線的到國家分布,火影世界的格局無疑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投影,然而在各忍村縱橫捭闔的背後,這一格局卻有著真實歷史所無法企及的完美平衡——可以說,火影世界很多未曾言明的宏觀敘事,盡數隱藏在了這幅一閃而過的地圖上。毫無疑問,火影世界可以被稱為「二次元」的日本戰國時代,所以地圖裡隱藏的秘密自然還要從日本戰國的歷史開始挖掘。
  • 劍橋日本史:從鎌倉幕府到室町幕府
    撰寫《劍橋日本史》的計劃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並於1978年宣告完成。《劍橋日本史(第3卷):中世日本》覆蓋的時段約三個半世紀,始於鎌倉幕府創立的12世紀最後幾十年,止於室町幕府滅亡後內戰爆發的16世紀中葉。其間300多年的歷史事件和發展豐富多彩,它們勾勒了中世日本的政體、經濟、社會和文化,展現了它與亞洲鄰國的關係。該書中譯版近期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史(中)天正伊賀之亂與忍者之殤
    文 | 江隱龍再戰戰國:第一次「天正伊賀之亂」中的無上榮光「鉤之陣所」被攻破的室町幕府也漸漸步入暮年。事實上早在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時,日本就已經吹響了長達一百五十餘年的戰國時代的號角,而室町幕府的衰微則進一步加劇了政局紛亂與群雄割據。頻繁的攻伐使得忍者們得以接到源源不斷的訂單——與《火影忍者》中歷代火影對和平的嚮往不同,忍者的黃金時期恰恰立足於戰亂,因為只有戰亂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對包括忍者在內的僱傭兵的社會需求。然而收益與風險始終緊緊相伴,這也是市場不變的定律之一。
  • 《火影忍者日本史》全集目錄
    《火影忍者日本史》全集目錄 2020-05-24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器譜:傀儡與忍者六具
    《火影忍者》將傀儡師的始祖設定為門左衛門,千代婆婆的術「白秘技·近松十人眾」也以近松門左衛門命名,從中也不難品味出近松門左衛門後日本文學的深遠影響。千代婆婆的"白秘技·近松十人眾"作為《火影忍者》中最先出場的傀儡師,勘九郎的「貓耳鬥篷」也正是日本歷史上傀儡師的傳統服裝。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術(中)從幻術到瞳術
    文 | 江隱龍幻術:果心居士背後的日本戰國《火影忍者》中的「術」分為體術、忍術與幻術。不過在日本歷史上,卻真的有一位傳奇人物以幻術聞名,這個人便是在日本遊戲《太閤立志傳》中堪稱「活得最久」的果心居士。果心居士,生卒年與真實姓名均不詳,大約活躍於室町時代末期至日本戰國時代,與當時各地的大名多有交集。在日本民間傳說中,背叛成性的「戰國三梟雄」之一松永久秀,其背後的謀主正是果心居士——當然也有一說是松永久秀中了果心居士魘魅附體之術。
  • 日本戰國時代穿越指南(一)室町幕府
    你腦子裡傳來了上述的神秘之音,恍然大悟的你決定不再深究,天正九年,這不就是日本戰國時代嗎?難道,你穿越了?沒錯,你穿越了。不管你在穿越前是個一天八小時課的學生黨,還是一個朝九晚五的白領,又或者是一個整天在網上自稱日本戰國之首,實際上是高中畢業後在家待業六年、和女友網戀五年都沒有奔現的窮屌絲,總之,你現在來到了日本戰國時代。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器譜:苦無、手裏劍與武士刀
    值得一提的是,在《火影忍者》中幾乎成為忍道象徵的「苦無」,在《萬川集海》中被列為「登器」,其用途主要在於攀爬而非戰鬥。水器主要主要指渡河用具,包括筏、船及著名的「水蜘蛛」。開器指撬門撬鎖之類的忍器,如鉸、錐、錏等;而火器顧名思義便是火藥之類,既有攻擊性忍器也有照明性忍器——日本忍者的歷史與日本戰國史基本重合,而火器也正隨著將軍、大名之間的攻伐而被廣泛運用。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術(上)從忍術到體術
    文 | 江隱龍如果說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小說家締造了中國武林的武功,那岸本齊史等將日本忍者的忍術推向了一個體系內自洽的高度;如果說中國武林的武功之高低要追根溯源到武者的「內力」或「真氣」,那在《火影忍者》中「術」之強弱則立足於「查克拉」這一基本能量。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五道(中)漢方醫學與十字密傳法
    因為第五代火影綱手本人是醫療忍者出身,故其上任之後便開始了大力加強醫療忍者培養的改革,除了綱手之外,靜音、春野櫻、千代婆婆也都是《火影忍者》中著名的忍者;而且除了從鬼莫辨的藥師兜外,其餘都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從中也可以看出醫療忍者濃濃的女性特質。在歷史上,藥道是忍者五道之一,也是忍者的必修課。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拉麵:美食裡的文化與修煉
    文 | 江隱龍以日本戰國為時代背景的漫畫《火影忍者》在許多細節的處理上頗為穿越:小到諸如眼鏡、手錶等隨身攜帶的物件,大到實驗室、遠程聯絡中心等科學色彩濃厚的場所。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聖地:忍者修仙的洞天福地
    在日本文化中,山自古以來便是最重要的修行場所,這一傳統可以一直回溯到山伏初創的奈良時期。山伏又名修驗者,指為得神驗之法,而入山修行之人,而山伏的始祖,正是役行者。在歷史上,役行者通過對甲賀文化的影響而間接催生了忍者職業的誕生;在《火影忍者》中,六道仙人身上也有著役行者的投影:六道是火影世界中的仙人,而役行者也正是日本文化中的第一個「仙人」。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家紋:將意志與戰鬥傳承下去
    文 | 江隱龍如果說三次元世界的外交活動中,各國的標誌是國旗與國徽,那在《火影忍者》的世界中,各隱村的標誌便是忍者護額上的符號。護額本為防具,以金屬製成,用以防止額頭遭受致命的襲擊;而在《火影忍者》的世界中護額還兼有另外一種功能,那便是身份標識。
  • 應仁之亂:11年激蕩歲月,室町幕府時代落幕,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一、應仁之亂始末應仁之亂是指發生於1467年至1477年之間日本室町幕府時期的封建領主間的內亂。和世界歷史一樣,這樣的動亂無非也是為了權力之爭。但日本的這次動亂卻很奇葩,在吳座勇一著呢《應仁之亂》的「前言」寫道:「人們不明白為什麼戰亂會爆發,也不知道最終究竟是誰獲得了勝利。」
  • 火影忍者:岸本齊史成就了火影,火影也成就了他本人!
    火影忍者:岸本齊史成就了火影,火影也成就了他本人! 文/動漫次元世界 大家好,火影忍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躋身三大民工漫,人氣一度超越海賊王,成為動漫界的霸主,從發行到結束,收穫無數粉絲,直到今日再次看到火影忍者依然是熱血沸騰,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齊史」,岸本齊史是日本的知名畫家,也正是他創作了火影忍者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法流派:三忍與現實世界的百家爭鳴
    「後天努力」比不上「生而強大」本就與熱血的主旋律相背離,但岸本齊史卻更進一步把「生而強大」的體系合理化,將以血統為基礎的傳承設定為「血繼限界」,由此血統的藩籬正式成為《火影忍者》等級制度的標尺,而包括漩渦鳴人在內所有忍者的抗爭與奮鬥,都不再擁有改變世界既定規則的可能。
  • 《火影忍者》原畫集,岸本齊史作品
    《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的代表作,作品於1999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於2014年11月10日發售的JUMP第50號完結;後日談性質的外傳漫畫《火影忍者外傳:第七代火影故事成功地將原本隱藏在黑暗中,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毅力和最艱辛的努力去做最密不可宣和隱諱殘酷的事情的忍者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佛法神道:千手與宇智波的宗教戰爭
    然而《火影忍者》中的兄弟之爭卻並不以這個「天龍八部」式的故事為源頭——因陀羅與阿修羅之爭只是引子,火影世界的亂象成熟於千手柱間與宇智波斑,而這一鬥爭能在日本歷史上找到清晰的投影,那便是本土神道教與舶來的佛教的千年情仇。
  • 繼火影忍者之後,岸本齊史又出新作 網友:「這不是火影嗎」
    我們都知道日本動漫界有四大動漫其中火影忍者就位居其中,火影忍者這個動漫已經出來了十幾年了,而在去年,火影忍者正式完結,火影忍者一度被中國網動漫迷帶上巔峰,而火影忍者的創作者岸本齊史也被廣為人知。而在最近火影忍者完結之後,岸本齊史又出新作。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難道是要採用火影忍者的風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