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配音員工作起來,其實是這樣的

2020-08-27 中傳師姐

配音演員,原本是屬於幕後的一種角色。

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發達、大眾媒體的關注、人氣綜藝節目的推出,一些配音演員逐漸從幕後走向臺前,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

其中人氣最高的之一,就是配音演員張杰——大家都叫他阿傑。用現在流行的詞兒,他就是配音界的「頂流」。

他配過眾多知名的動畫電影角色,包括劇場版《名偵探柯南》裡的工藤新一和基德,《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裡的葉修,《十萬個冷笑話》裡的吐槽役,《大魚海棠》裡的赤松子,《魁拔之十萬火急》裡的卡拉肖克·潘,等等。

對於配音,阿傑有自己的理解。

他認為配音的核心是「表演」。配音演員必須懂表演,才能抓住臺詞裡的真情實感,才能將角色生動透徹地演繹出來。

阿傑認為,配音演員的本質,仍在於「演員」二字。

也正因為如此,他不排斥被推到臺前,也享受與觀眾和粉絲的互動,「比起純在棚裡邊配音,這種刺激會讓你感覺非常興奮,在這種興奮的狀態下去表演,那種全身心去融入的感覺非常好。」

這幾年,隨著「國漫」的崛起,大眾流行文化的壯大,他和他的配音團隊愈加受到關注。

錄音棚裡的阿傑

阿傑的人氣有多高?

電影《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的北京首映禮現場,嘉賓一個個地介紹過來,臺下的觀眾都很淡定,禮貌性地鼓掌,包括為新一/基德做日語原配的知名聲優山口勝平。唯獨介紹到阿傑,現場瞬間就沸騰了,一陣吶喊尖叫聲襲來,舉著應援牌、戴著阿傑名字發光頭箍的粉絲們雀躍不已。

他說,老一輩的配音演員根本沒有太多機會來到幕前,甚至電影上了都沒人知道是誰配的。而現在不同了,因為網絡時代,配音越來越受到重視。

事實上,和眾多電影圈的幕後從業者的經歷不同,阿傑並非科班出身,年齡也不大,在同輩中資歷也並非最深。剛入行時,他更是輾轉於各個錄音棚,跟著老師學習,他笑稱「自己的配音是在棚裡學的」。

就是這樣一個自學成才的「明星」,從十幾歲就立下了從事配音的職業理想。他大量觀看中國的譯製片,對上海電影製片廠老一輩配音藝術家,更是如同迷弟一般的崇拜和追隨,一步步從熱愛到模仿,再一步步找到自我,最後成為「阿傑」。

可以說,該走過的路,他一點都沒少走。

他是幸運的,他感謝時代, 「沒有網際網路就沒有我的今天」;他感謝老一輩配音演員,「沒有童自榮老師,我甚至可能不會從事這個行業」。

他把童老師告訴他的「模仿是沒有自我的」作為座右銘來牢記,他說這是新老兩代配音人的「傳遞」。

另一方面,從他身上,似乎也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某種現狀亦或趨勢。殿堂級的電影藝術不再一味強調出身,只要你足夠熱愛,足夠有天賦,也足夠努力和堅持。

就像阿傑自己所說,雖然已經給數百部影視劇作品擔任過配音,但在他的心裡,電影卻有異常重要的位置,「 寧願一句話,也要配上四五十遍,因為電影值得!」

以下是阿傑的自述。

配音是另一個演員

不太了解我們這個工作的人可能會說,配音挺輕鬆,隨便說說話就能掙錢。

但是他可能不知道這個話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真的是要充分理解那些臺詞,完全研究了那個角色之後,通過一定的表演,帶著人物的感覺,說出來臺詞。這個是配音。

其實可以說,我們是一個聲音的演員。它的根兒是要用聲音去表演。

一個好的配音演員,他一定是懂表演的。

可能一個演員讓他來配音,他不一定能配得很好。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配音演員去演戲的話,應該不會太差。

那些形形色色的角色,都是要通過你的表演呈現出來。而且你表演的環境就是錄音棚,什麼也沒有,要通過你的想像,通過表演,把和環境毫不相干的一句話,按照一定的情境,把它說出來。把自己想像在規定情境中去表演,這樣才能連角色的一些神態都能捕捉到。

為了達到情緒,有的時候可能會有肢體的小幅度動作。

但是如果配特別激烈的場面,武打戲什麼的,你不能真的手裡拿個刀去揮,這樣的話雜音就太大了。我們只能是靠想像,想像自己有這麼一個動勢,去帶動自己的情緒。

另外,好多人覺得,最能體現配音演員專業能力的地方是變聲,能在一部戲裡邊從幾歲的小孩一直配到幾十歲的老年人。其實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

之所以能把不同階段的人的聲音感覺抓住,除了聲音外在形式的「化妝」,更多的是一個內心的表演。如果你只是靠著年輕小孩的聲線去演這個角色,並沒有完全進入到小孩的內心,聽起來會特別假,就好像是一個成年人在裝小孩。

我沒有小孩之前,去錄一個爸爸的角色,雖然我可以把聲音做起來,但是你沒有孩子,你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跟小孩去說話。

如果沒有生活經歷,這種感覺你不可能找到的。

你可以去模仿,但是模仿來的東西不是由你的心發出來的,是沒有根的。當時就問導演,該怎麼辦?導演也很苦惱,說你也沒有孩子。

但是後來我自己有孩子了,這種角色我就知道該怎麼去說了。一切的表演,說白了還是來源於生活。最終能讓觀眾信服的,是化了妝的音色裡邊所包含的情感。

電影值得花更多時間

在國內給電影配音,給譯製片配和給原創動畫配是不太一樣的。

譯製片的配音時間特別緊,一般的可能兩天,最短的還有一天就完成了。這回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我配的基德算是主角,臺詞幾乎是從頭到尾,我花了大概一個下午的時間,將近五六個小時來做配音。

阿傑為《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基德配音

《柯南》有一個原聲在那裡,可以作為一個標準。

但即便是這樣,《柯南》當時我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來進入角色。頭幾場戲錄完了以後,觀眾聽的話可能覺得還可以,但是我自己心裡邊清楚,還沒有完全地進入。等感覺差不多了,就把前面再重新來一遍。

給原創動畫配音,時間會更長一點, 比如2019年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我給葉修配音大概前後花了兩天半,找感覺花了半天,預配做了一天,最後又從頭到尾完整配了一天。我自己實際配了兩遍。

另外,給原創動畫配音的方式是,你一開始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除了劇本,可能還有一個分鏡。有的時候連分鏡都沒有。有時導演是想按照你的表演來去作畫,所以對配音演員的要求真的就蠻高的。

你一定要會表演,你如果不會表演,拿到這個詞,你配出的東西就是死的,就是平面的。

只看分鏡來配臺詞,這種方式對於配音演員來說要求更高了,但它是合理的。我看好萊塢的一些動畫都是配音演員表演在前,然後動畫師會根據演員的表演再去進行後期的處理,一些細節會參考演員當時的表情。

我記得我剛入行的時候,大概十幾年前,我配的一些動畫片,導演可能都已經把畫面完全做好了,一幀不能變。我們在配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句話順口了,說得快,我說完了,但這個口型還剩下三四個,怎麼辦?

你可能會說,慢一點不就完了嗎?但是一說慢了以後,這個人的性格就完全不一樣了。本身一個急性子的人,他不會那麼慢地說。所以只能加詞兒,加一些無關緊要的水詞,最後做出來就感覺節奏有問題,人物的個性也都變得不鮮明了。

現在的做法就跟過去不一樣。我們看到的只是大概的故事脈絡,以及每個鏡頭大概的動作,細節是我們自己去填的。這樣子限制就少很多,人物也比較生動,沒有亂七八糟添油加醋的東西。

我配過網劇、廣播劇、電視劇,還有電影。

配電影和其他的最大區別,是電影要求的精度非常地高。電視劇老百姓看的可能就是一個故事,電影真的是要體會每一個鏡頭帶給你的情感,所以電影在這種細節的方面,要求要比一般的作品要高。

電影一句話配上四五十遍,我覺得都是很正常的。但是要一般的電視劇什麼的,我們可能兩三遍OK了就可以了。

原創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阿傑為赤松子配音

電影裡的遠景、中景還有特寫,你的音調都是不一樣的;可能一個小的喘息,就意味了一些什麼東西。

電影做完了以後,是要在電影院裡面放的,跟我們平時在家帶個耳機,或者說電腦電視機外放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它的聲音是放大的。觀眾全身心沉浸在其中,你稍微有一點點細節照顧得不好,觀眾都會覺得出戲。

所以真的是因為它是電影,電影值得花這麼多時間去做。

我的風格是「融會貫通」

我是從中學時候喜歡配音的,那個時候我就想當一個配音演員。

周圍人說,什麼配音?這是什麼他們都不了解。

初中那個時候看了很多的動畫片,還有一些譯製片。

我看了《玩具總動員》,童老師配的胡迪。我非常喜歡這個動畫片,看了兩遍。那會不停地就模仿裡邊「我的靴子裡有條蛇」這一句話,反覆學。

《玩具總動員》

後來又找了很多童老師以前的配音,比如《佐羅》,「無聲就是默許,是嗎?威爾塔先生,你就是威爾塔先生? 我是國王派來的新特使。」就學這些。

高考的時候就想去當一個配音演員,但不知道該考什麼專業。後來就學了別的專業,幹著一些自己其實不是特別喜歡的工作,在旅行社。大概2003年、2004年,我接觸到電腦和網絡,知道了「中國配音網」,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以前都說這配音是小眾!我身邊也沒有什麼人喜歡。居然在網上有這麼一撥人,一些愛好者,他們自己成立了一個論壇,大家在上面交流一些自己對配音的心得。

我也在裡邊註冊,跟大家一起交流,認識了一些朋友。朋友認識圈內的專業老師,老師把我帶到這個行業中,在各個配音領班的組裡邊學習。

我覺得沒有網絡,絕對就沒有我的今天。

所以我真的特別感謝網絡時代的到來。有了網絡,所以才能讓我接觸到配音,認識到這麼多的朋友,以至於有機會能進入到專業的配音行業。

我記得當時沒少讓老師費心,基本上一場戲,經常外面的老師都急得不行了。有時候也被老師罵到自己都張不開口、不會配音了。

那個時候,除了跟著老師們在棚裡面學習,後來還成為了一檔動畫節目虛擬主持人的配音。這樣的話我至少有一個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來源——雖然也不多,兩千塊錢。再加上一些其它收入,可能一個月三四千,但是對我來說好像足夠了。

所以我真正開始學配音,是在棚裡學的,今天這個棚,明天那個棚。另外我小時候看了很多譯製片,以及各個國家地區的配音作品。

我在配音網當時論壇的ID名字就是阿傑,下邊的個人簡介,我寫的是「融會貫通」。對,我到現在也覺得自己的風格就是「融會貫通」,取各家長處,把它融匯成自己所理解的樣子。

沒有童自榮老師我不會從事配音

剛接觸配音行業時最大的願望,是想去近距離地和老的配音藝術家們見個面。哪怕聊一次天,在他們旁邊聽一聽他們當時工作時的一些故事,都感覺很幸福。

也是通過網友的關係,聯繫到了上譯廠的一些退休老演員們,所以就有了一次上海之行。

當年看到他們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基本上他們在聊什麼也不會太在意,反正看著就行,近距離能看到就行,然後聽他們的聲音,感覺就跟之前看過的那些電影裡面出來的聲音是一樣的。

比如富潤生老師,他是一個非常棒的配音演員,我特別喜歡他配的。特別貼合人物,特別自然。

還有蘇秀老師,她是上譯廠的配音演員,也是譯製片的導演。她的配音導演作品,大家最熟悉的、也可以說是譯製片中的經典,就是《虎口脫險》。去上海那一次也有幸見到了蘇秀老師,讓蘇秀老師給我籤了一個名。這對我來說非常非常珍貴。

還有童自榮老師,我覺得如果沒有童老師,我至少一半的機率不會來當配音演員。我第一次見童老師,是在王府井一個圖書籤售會。童老師一出來,太激動手抖,我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糊的。

後來有一次有機會跟童老師吃飯,童老師說,你喜歡我的配音的話,你在這表演一段。我記得當時配的是《佐羅》,說了最經典的臺詞 「無聲就是默許」。配完了以後,童老師的表情特逗,可能心想這是啥玩意兒。

那時候童老師所有的活動都會追,還跟著報名參加了節目《流金歲月》,現場被請上臺,模仿童老師配音。現場主持人誇說,我真的覺得是兩位童自榮在對話,小張你模仿得太像了。但是童老師就說,作為第一步,我們來模仿誰誰誰,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後你一定要發揮自己的特點。

現在也有很多人就問我,怎麼學配音?

我的回答就像童老師跟我說的那樣:一開始可以模仿,模仿是你通往成功的一個敲門磚;但是到最後你要去做自己,你只有自己理解了,配出的東西才是感情,是最真摯的。所以其實我能說的,也是老一輩藝術家們曾經對我們說過的話。

我覺得這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種傳遞。

當時童老師也是因為看了邱嶽峰老師的電影,被邱嶽峰老師的表演所迷住,然後想成為一名配音演員。可能我這方面也算吧——因為老配音藝術家們,所以走上現在這條路。

從默默無聞到明星化的配音演員

我之前做一個粉絲,很喜歡這些老的配音演員們,但是他們很少有機會能夠在公開場合露面。

過去配音演員只是在幕後默默無聞,作品發布了以後,大家也不太知道這個是誰配的,頂多譯製片後邊會打上字幕。

但是現在不一樣。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現在處在信息大爆炸的階段,大眾的求知慾更加旺盛,會對各個行業中的一些很細節的東西感興趣。

配音從一個小眾文化逐漸變成一個更多人所熟知的行業。

我覺得跟觀眾有這種互動,比起純在棚裡邊配音,這種刺激會讓你感覺非常興奮。在這種興奮的狀態下去表演,那種全身心去融入的感覺非常好。

配音演員,把配音兩個字去掉的話,就是一個演員。我覺得只要是一個演員的話,應該是很享受這種感覺。

但是從過去到現在,配譯製片價格都不是很高,而且其實不是說你的業務水平提高了,知名度提高了,你的配音價格就要上去。

比如像我們729聲工廠的話,動畫配音這方面的費用基本還是跟以前一樣的。我覺得現在更多的是,比如你把這個角色配得非常好,這個角色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可能就會有一些商業合作,動畫角色都可以去接廣告。基本上收入可以從這方面獲得提升。

另外,現在各行各業都有偶像化趨勢。粉絲給我送了很多禮物,還有一些信。

禮物是甜蜜的負擔,如果你有什麼心意想表達,我覺得最好就寫信,把對我的一些建議,或者看完作品的感受什麼的,寫在信裡面。

這些信每次我都放到抽屜裡邊存起來,有時候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拿出來看一看,看到大家對你的一些認可鼓勵,我覺得挺好。

10年前會想到現在這樣?不會。我在沒進入配音圈之前,做網配的時候,也就是想一想,怎麼樣可能離配音更近一些?因為我知道門檻很高的,不太容易進的,當時大學裡邊甚至連一個配音專業都沒有。

如果沒有配音的話,可能就不會有我現在的所有這一切。

配音演員對於我的意義是什麼?有多大?可能是找不出一個詞來形容的一種大——無限大。

相關焦點

  • 費德提克重做的幕後工作:配音員是如何製作出恐懼音效的?
    費德提克的配音員Kellen Goff在網上分享了關於重做幕後的工作,讓玩家們了解到他是如何為重做後的費德提克進行配音工作的:「把它放在你喉嚨的右上方,這樣就能發出一點口哨的低音。聽起來好像兩個聲音同時在說話,或者像風在低語,也像一扇生鏽的鐵門打開的聲音。雖然這種方式聽起來很抽象,但發出的效果很令人恐懼。
  • 配音員不受重視,對配音行業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近日,一部首次聚焦配音圈職場故事的網劇《你聽起來很甜》進入了大眾視野。這部網劇不僅主題新穎,而且在演員表上採取以演員和配音演員名字並列的方式展現,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在知乎上,曾有人提問:「為什麼演員表上,廚子都有姓名,而配音員沒有?
  • 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電影配音員
    我們在平時看電視的時候,常常會關注影視角色的配音,我們很清楚他們都是專業的影視配音演員,有足夠的配音經驗和能力才能應付電視劇這樣配音製作。 所以很多學習配音的朋友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專業的影視配音演員,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配音水平有更上一層樓的提升。配音員在未來的發展會更加廣闊。
  • 港劇國語配音員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沒口音卻又帶港味?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幕後配音演員是影視劇生產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香港的國語配音演員很多時候是同時參與電視劇和電影的配音工作。而香港影視劇國語配音演員的變遷,也反映了香港影視劇由盛轉衰的過程。
  • 專題片配音員的能力要求
    專題片的配音對於配音員來說要求是比較高的,一個配音員能否勝任專題片的配音工作,不僅僅取決於他們對配音技巧的掌握,更需要豐富的配音經驗,對配音氣息語言節奏的把握用不完的靈感才是他們制勝的秘訣。
  • 劍聖日語配音員去世:享年55歲 曾配音蠟筆小新的父親
    不同的配音員對於英雄的理解或許不同,但他們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還原英雄的個性與定位。各個伺服器因語種不同,所以配音也各有各的特色之處。雖然玩家們能輕易分辨出各位英雄的臺詞,但很少有玩家認識那些幕後的配音員工作者。但最近日媒報導的一條新聞,讓不少英雄聯盟玩家也開始哀悼這位配音演員:藤原啟治。藤原啟治,英雄聯盟日服中易大師的配音員。
  • 配音員下午工作,因劇組省錢管一頓盒飯,演員的工資是他們的百倍
    前一段時間有兩個配音圈的小姑娘給觀眾演了一個段子,叫做導演是如何把配音演員逼瘋的,把導演各種不滿意配音演員的語言誇大,作為觀眾看了哈哈一笑而已,可其實那就是配音員的日常,他們需要滿足導演的各種要求,還隨時做著被蔑視的準備,內心稍微軟弱一點便會崩潰。
  • 葉羅麗:冰公主的配音員長相甜美,為何水王子的配音員卻是大叔?
    在《精靈夢葉羅麗》動漫當中每一位角色都有專屬的配音員,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喜歡的角色,背後的配音員到底長成什麼樣?或許在還沒有了解過這些配音員的實力之前,我們都一致地認為女角色的配音員就一定是女的,而男角色的配音員一定是男的。
  • 《復仇者聯盟》配音員是誰?黑寡婦御用配音員竟然是最熟悉的她!
    比如,國語版《復仇者聯盟》裡那些幕後的配音大師們。1、鋼鐵俠配音演員:吳凌雲自大狂鋼鐵俠託尼,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花花公子。他總是驕傲地戰鬥,盡最大努力保護隊友。在國語版《復仇者聯盟》裡,鋼鐵俠託尼的配音演員是我國譯製導演、配音員吳凌雲。
  • 葉羅麗:男子漢建鵬的配音員,沒想到這麼可愛,還是個小女生
    在《精靈夢葉羅麗》動漫當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有對應的配音員,為了配出合適的音調,官方也是蠻拼的。或許很多小夥伴平時都只是喜歡看動漫,並沒有對動漫角色背後的配音員有過了解,畢竟這是一群不露臉並且默默為大家付出的人群,他們是比較偉大的,因為犧牲了自己上鏡的機會,而成全了動漫裡面的人物角色。
  • 葉羅麗:男子漢建鵬的配音員,沒想到這麼可愛,還是個小女生
    或許很多小夥伴平時都只是喜歡看動漫,並沒有對動漫角色背後的配音員有過了解,畢竟這是一群不露臉並且默默為大家付出的人群,他們是比較偉大的,因為犧牲了自己上鏡的機會,而成全了動漫裡面的人物角色。配音員這項工作雖然看起來非常的簡單、輕鬆,然而實際上並不輕鬆,因為他們的最困難時刻是在剛入行的時候,現在他們成功的給角色配上了音,自然讓外行人看到他們風光無限,每天只要在設備面前對著動漫角色的嘴型配音就好了。卻不曾想過他們在前期的默默付出,不知道要打敗多少競爭對手才獲得這個機會。
  • 曾舜晞版《倚天屠龍記》香港走紅,幕後功臣是這些「無名英雄」
    近日在無線熱播的新版《倚天屠龍記》也收穫佳績,資深藝人譚炳文便趁機向高層提議搞慰勞宴來鼓勵一下辛勤的配音員們。高層欣然答應,並筵開七席,用豐盛的飯菜招待了配音組。配音組也罕見地集體亮相,頗有幕後功臣的風範。譚炳文為配音組謀福利,也將配音員這個群體帶到了臺面,讓觀眾們了解在這些熱播劇集的背後,這群「隱藏的演員」也功不可沒。
  • 陳情令的配音員,金光瑤蘇尚卿,魏無羨路知行,而他的配音是自己
    陳情令的配音員,金光瑤蘇尚卿,魏無羨路知行,而他的配音是自己 《陳情令》應該是很多人都看過的吧,因為這部劇當時在播出的時候熱度就非常高,甚至到現在每次回想起來也還是會覺得記憶猶新。
  • 企業宣傳片配音員的選擇標準
    為了讓企業宣傳片能更深刻的展現在觀眾的眼前,做到更加細緻的介紹,企業宣傳片配音員的選擇就需要非常謹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宣傳片配音員的選擇標準和要求。首先,配音員必須有專業經驗,過硬的素質。企業宣傳片配音演員除了聲色符合之外,宣傳片配音演員應該有專業的經驗以及過硬的素質,才能在配音過程中把握住各個詞語的語氣,讓聲音高低有度,跌宕起伏。
  • 配音圈上線僅6個月,專業配音員入駐14000+,是怎麼做到的?
    老實說,配音圈這樣的發展速度也是挺快的。這個配音平臺是去年9月份末上才上線的,現在差不多才幾個月時間,專業配音員就入駐14000+了,可見,發展前景可觀呀。 配音圈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的分析主要有3點。
  • 配音員需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配音就是用語言表達藝術的職業,配音員們對於語言組織表達得到水平肯定是要更加出色,因為職業的特殊要求,配音員必須發音準確吐字清晰,才能讓配音出來的各種聲音傳遞更多的知識。 主持人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於臺內各種專業的配音員、記者、編輯等,也有來自臺外的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
  • 商業配音全揭秘——基礎篇:商業配音員的4大要求
    1.普通話語音 很多人問過我這樣一些問題,老師,我到底適不適合做配音,您覺得我能從事這樣一個行業嗎?
  • 配音員們對於遊戲人物配音如何把握
    遊戲角色的配音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通過音質和音色的變化豐富遊戲人物的感情。這樣讓玩家可以一起感受遊戲角色的感情變化,仿佛這個角色就是站在玩家們面前的活生生的一個人。現在一款好的遊戲不僅應該擁有好的玩法,同時在人物塑造上、情景設置上都是很需要花功夫的,來想滿足不同玩家們的不同需求。
  • 天行九歌中焰靈姬的配音員是誰?
    接下來講講配音員的故事: 您現在是職業配音演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這個職業產生興趣的?是在學校裡就開始了,還是走上職業道路之後開始,最後轉行的呢? 後來無意中接觸到配音,其實之前對這個行業一直都有耳聞,但當時它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職業,我根本不知道該從什麼途徑進入這個圈子,當時就覺得挺好玩兒的,但沒有實踐。
  • 配音員應該如何學習日語配音
    接下來,妙音配音網分享的就是配音員應該如何學習日語配音,來滿足國內日語配音的需求。  日語是日本地區的官方語言,日語也存在著多種起源的爭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文化同樣吸收了很多外域文化的精華。  日本的文字,語言也明顯的顯示著這一些特徵。某些口頭語,俚語,文字都有著漢字的精華,在發音上有類似於英文發音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