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辟穀悟透人生真諦,出家為僧,臨終留下四個字,字字成謎

2020-12-15 夢回商周說歷史

李叔同是近代第一才子,他的才華就不用多說了,一句「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所有」足見他的才華,而一句「狂來傾世界,醉裡得真知」足見他的輕狂,才子往往都很輕狂,是因為他們未曾經歷滄桑,後來李叔同辟穀七日,參悟人生真諦,毅然選擇了出家,最終成為弘一法師,據說弘一法師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謎,關於弘一法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筆者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書寫送別

弘一法師在俗時,有一個好朋友叫做許幻園,有一天雪下的很大,舊上海一片悽涼,許幻園喊出李叔同與葉子小姐,然後對他們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說完流著淚就走了,李叔同站在雪地中站立了一小時,然後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來寫詞,不一會就寫下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佳作,據說這首歌詞至今無人能超越,其意境至深刻,令人嘆服。

憐蟲搖椅

李叔同每次到豐子愷家做客,都會輕輕搖動藤椅再坐下,豐子愷開始不明白,但又不好意思問,後來豐子愷還是問了,李叔同說:「藤子下面可能有蟲子,輕輕搖一搖,它們就跑了,我怕殺生」。

靜修虎跑寺

李叔同喜歡辟穀,常常不吃飯,他相信辟穀可以讓自己精神煥發,當然也有一種傳聞,認為辟穀可以讓人身體更健康,智慧得到提升,所以李叔同也到虎跑寺去辟穀,這一辟穀就是七天,結果李叔同開悟了,李叔同覺得人生艱辛,百年渾如一夢,不如出家為僧,修來世,渡眾生,所以李叔同毅然選擇了出家為僧,從此一代才子成為了弘一法師,而的名聲則越傳越廣。

拒絕赴日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人得知弘一法師的下落,於是請弘一法師到日本傳道,他們很尊敬弘一法師,但弘一法師卻說:「當年鑑真東渡日本的時候,海水是藍色的,而如今,太平洋被你們染紅了,日本我是不會去的,你們不必多言」,隨後弘一法師寫下一句話,這句話便是「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這句話很有分量,因為侵華日軍沒有人道,在當時殺侵華日軍,就是給中國人民放生,這叫大放生。當然以佛家的觀點來看,一切刀兵都起於仇恨,起於內心,起於吃肉,所以念佛可以清除仇恨,化解矛盾,最終淨化世界,讓世界走向太平。

感化的力量

據說有一次徐悲鴻去看望弘一法師,他看見一隻猛獸在弘一法師面前走來走去,徐悲鴻十分害怕,於是對弘一法師說:「這種野獸在你身邊,你不害怕嗎?他要是傷人怎麼辦?」,弘一法師說:「之前它被人捉住,後來被我放了,因此它不會傷害我,這就是慈悲的力量,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所以它不會傷害我」,徐悲鴻聽後十分震驚,這大概就是感化的力量。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師臨終的時候,寫下了四個字,平時弘一法師寫字都是規規矩矩,但這一次卻如同孩童手筆,有人說這叫返璞歸真,這四個字便是「悲欣交集」,有人說弘一法師欣慰的是自己解脫了,而他痛苦的則是眾人都被功名利祿所左右,都在痴迷的追求那些虛妄的東西,而不懂得尋找真我,尋找一個真正的我。當然,在筆者看來,這四個字還有其他含義,他悲傷的是民族沒有崛起,但他欣慰的是民族正在崛起的路上,這才是弘一法師的格局。

相關焦點

  • 他拋棄日本妻子,39歲出家為僧法號弘一,徒弟稱師父出家是必然
    1918年8月18日晚,李叔同靠著燭光,提筆寫下了他在俗世的最後一幅書法作品,寫完,他便將毛筆折成兩半丟在了一旁,第二天,天還不亮的時候,他毅然拋下1家中的妻兒,跑到虎跑寺,出家剃度做了和尚,法號:弘一,他便是後來中國最有名的高僧:弘一法師。
  • 李叔同本是巨富之子,39歲時為何突然出家,弟子豐子愷道出真相
    這首《送別》是1913年李叔同為離開的好友所作的,如今它被人們用在各個分別的場合。那麼李叔同與我們這篇要談論的弘一法師又有什麼關係呢?1918年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李叔同,本是天津名門望族巨富之子,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毅然決然跑去了虎跑寺,剃度為僧,法號弘一。他就是近代中國最有名的高僧弘一法師,這一年他已經39歲,那麼他為什麼要出家呢?
  • 浮生一半盡閱繁華,頓悟方成弘一大師,李叔同:人是帶著使命來的
    對於李叔同的出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自幼出身豪門是個翩翩公子哥,後來又成為風流的大名士、留學生和革命黨,旅日歸來執鞭者一師成為民國時期的大教育家、文學巨匠,卻突然放下了塵世的一切,成為了一名苦行僧,是他的生活不美好嗎?還是走投無路了?
  • 李叔同:從風流才子到渣男,再到佛門高僧,四字遺書道盡一生悲歡
    談起李叔同,很多人腦海裡會響起那首叫做《送別》的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但對於李叔同,他波瀾起伏的人生,一首《送別》遠遠不能概括,從名滿天下的風流才子,到娶了兩個妻子的「渣男」,再到最後參透紅塵的佛門高僧弘一法師。他這一生的路,比別人要更加精彩和漫長,而他臨死前留下的四字遺書,更是道盡一生悲歡。
  • 弘一法師出家之前寫2個字,賣了471萬,網友:意義非凡
    弘一法師出家之前寫2個字,賣了471萬,網友:意義非凡。弘一法師李叔同在2014年西冷印社十周年拍賣會曾拍賣過一幅書法作品,是一個人在出家為僧之前寫得兩個字,最後賣了471萬的高價。兩個字賣了471萬?
  •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字,什麼意思?
    弘一大師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如同茫茫大海裡的一葉扁舟,飄飄蕩蕩,隨波逐流,不知從哪裡來,也不知去向何方。正是這種沒有目標的人生,讓李叔同糾結、困惑,世俗的纏繞、牽絆一定讓他痛苦不堪,難以抉擇。出家後的弘一法師誠子:關於我決定出家之事,在身邊一切事物上我已向相關之人交代清楚。上回與你談過,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問題罷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決定了呢?
  • 他被譽為神童,從富家公子變成落魄禪僧,臨終4字遺言充滿玄機
    他被譽為神童,從富家公子變成落魄禪僧,臨終4字遺言充滿玄機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會不自覺地哼出聲,這首非常經典的送別歌曲是由國學大師李叔同創作的。在很多兒童合唱曲目當中,這一首《送別》被演繹成各種版本。天籟般的童聲自然是美妙的,只不過歌詞並不是孩子們能理解的。在1915年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李叔同的摯友許幻園面對著鵝毛般的大雪,在一片萬籟俱靜的時候,低聲對李叔同說:「叔同兄,我們家也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這句話便擦去眼角的淚水,黯然離去。李叔同看著自己好友的背影,在雪地裡站了良久。
  • 李叔同離世前,與好友一一道別,從容安排後事,他真能預測死期嗎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令人潸然淚下的《送別》,原本以為是首古詞,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它是民國著名音樂家李叔同的傑作。 詩人、畫家、戲劇表演家、音樂家,這些哪一個拿出來,都顯得特別才華橫溢的頭銜,卻全濃縮在李叔同這位民國塵世公子,也就是後來出家的弘一大師身上。連林語堂都說,他是我們這個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 想過好人生,悟透這3個字,足矣
    其實人生複雜與否,完全由自己定義。若你覺得它複雜,那麼它就無比複雜。但若你覺得它簡單,其實它也很簡單。想要過好人生,有時候無需太多大道理,只要悟透這3個字,足矣。忍,其實是人生一種極大的智慧。而且,忍的同時,就已經等同於是在「讓」了;而「讓」的時候,也已經等於選擇了「忍」,所以,忍和讓,其實是分不開的。忍,看似是吃虧,但其實它往往會給人帶來更大的好處。有個典故,就把這個「忍」字,講述得淋漓盡致。
  • 「八大山人」朱耷:從苦、少、悟這3個字,淺析他的「禪畫」人生
    本文將從「苦」、「少」和「悟」這3個字入手,給大家講述一下八大山人朱耷的「禪畫」人生。02.哭笑之間有禪意:朱耷曾經剃髮出家,跟隨穎學弘敏大師修行,看過一本書叫做《佛說八大人覺經》,於是以「八大山人」自稱,有"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也"的寓意。同時,他的署名一般是以草書把四個字連在一起,讓人看起來像「哭字笑字」,令人玩味。
  • 「弘一法師」李叔同:念佛不忘救國,遺世而獨立
    李叔同(1880年-1942年),字息霜,別號漱筒。後剃度為僧,法名為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他是我國近代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也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 一杯茶,完成人生的轉折;一杯茶,喝出一位民國名僧
    弘一法師和蘇曼殊是民國時期的兩大名僧。兩人雖有許多共同之處,卻也有許多不同之處。蘇曼殊才情極高,為情看破紅塵,投身空門,卻依舊是個披著袈裟的花花和尚。弘一法師出身豪門,有錢、有才、有名,卻看破紅塵,拋妻棄子,遁入空門,以佛法高深而著稱。
  • 李叔同:身影已隨菩提逝,人間尤唱「送別」詞
    此時的李叔同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那就是拋棄結髮出國進修藝術之路。在日本學習的這段時間,李叔同不僅在繪畫和音樂的藝術造詣達到更高的層次,而且還結識一位日本姑娘。據傳,李叔同曾為女子畫過一幅裸體畫作。女子並不嫌棄李叔同在國內有妻子和孩子,還是眷戀著李叔同。李叔同在話劇上也有著出色的貢獻和犧牲,比如自己反串「茶花女」的角色。
  • 路遙《人生》:德順老漢用六個字,道破了人生真諦,字字箴言
    在路遙的整部《人生》中,活得最通透、最明白的人,便是德順老漢了。他雖然一輩子沒有結婚,但是他比任何人都懂得何為愛情,懂得何為做人之根本。 一直以來,他都把高加林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來看待。
  • 半世風流半世空,世間再無李叔同
    文 | 群學君01歷史的時鐘,往前回撥四分之三個世紀。床邊的矮几上,一張舊信紙的背面,留下他最後的遺墨:悲欣交集第二天一早,老人的至交夏丏尊,收到了一封信,正文只有三十二個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 一生叱吒風雲的史達林,臨終前對兒子說了4個字,字字戳心
    一生叱吒風雲的史達林,臨終前對兒子說了4個字,字字戳心 史達林是在蘇聯乃至整個世界都是叱吒風雨的人物,他是蘇聯執政時間最長的最高領導人。
  • 從浮華絢爛回歸平淡超然——評話劇《李叔同·最後的情書》
    劇照豐子愷曾把李叔同的一生描述為:小時候,他像個女人;中年時,他像個女人;戲劇,他像個演員;油畫,他像個藝術家;鋼琴家,他像個音樂家;報紙編輯,他像個老師;和尚,他像個和尚。林語堂說:「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 厚黑學:男人成大事的四字真言,一旦悟透,就不會是庸人,錯不了
    厚黑學:男人成大事的四字真言,一旦悟透,就不會是庸人,錯不了一、「厚」字真言厚黑,厚黑,「厚」字在最前面。所謂「厚」,除了字面理解的厚臉皮外,對於想要成大事的男人來說,還需要保持淡定從容的心境,力求做到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為順境而猖狂,也不為逆境而屈服;做到能屈能伸,在必要的時候,還要能低下頭來、夾起尾巴做人,懂得收斂鋒芒,深藏不露!在拒絕他人時,厚黑學認為不能強硬,但也要能保護好自己的利益,該拒絕的時候要厚起臉皮,想方設法地予以拒絕。
  • 一生4個男人,李叔同因她剃髮為僧
    ——李叔同文首是李叔同《菩薩蠻》中的節選,大概的意思就是,李叔同願意跟一個女子化為雙飛之蝶,穿梭於花叢之中,以後窗外就是美麗的花叢,而房內則天天有美人在旁廝守一生。李叔同是清末民初的才子,在詩歌、工畫、書法、戲曲上都頗有造詣。
  • 4段感情經歷,教會李叔同如何看透人生,從次世上多了個弘一法師
    當很多窮人家的孩子,在為生計發愁的時候,李叔同已經在考慮哲學問題了,他也研究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般研究這些問題的人,都是太閒了,或者是飯吃得太飽。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李叔同,居然還是個大學霸,你不得不服氣,人家的起點就是你追逐的終點,可人家同時還在追逐屬於自己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