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秋天的句子選摘
1、秋光清朗,秋高氣爽,秋總不吝潑彩,繪就斑斕多姿的秋景。秋風瑟瑟,秋雲委婉,秋總釀著詩意,深得文人墨客鍾情。
2、"碧雲天,黃葉地"是秋的清麗,"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墮"是秋的寂寥,"無邊落木蕭蕭下"是秋的肅殺,"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秋的羈愁……你最中意秋的哪一面?
3、秋之色彩,美在天高氣清與萬物奼紅嫣紫的對比,一種強烈的反差對應。這反差對應中,最感人的就是在秋陽中燃燒的萬山之紅中之黃、黃中之紅。
4、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從杭州趕上青島,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是想嘗一嘗這故都的秋味。
5、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6、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7、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8、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玉米、辣椒、大豆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
9、「不覺初秋夜漸長」。告別盛夏時節,暑氣消散,天高雲闊,秋涼宜人。雖有「自古逢秋悲寂寥」,可猶存「我言秋日勝春朝」;儘管看遍「綠池落盡紅蕖卻」,卻仍現「荷葉猶開最小錢」……秋,詩意充盈,萬物成熟之至而折返,悲戚如斯,倒不如看層林盡染,嘆一句「輕寒正是可人天」。
10、秋,因落木蕭蕭、紅葉百轉,給人以盛極而衰之感,故而自古吟秋多悲懷。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裡,把縷縷哀怨、愁緒,薰染得迷離盡致。而碧空萬裡,白雲悠悠,明淨秀麗的秋高氣爽,亦為詩人筆下令人沉醉其中的開闊景象。
11、秋天真是讓人感覺悲涼的季節嗎?未必是這樣吧,輕微的寒冷正是最讓人感覺舒適的天氣。碧綠的荷葉雖快落盡,但粉紅的荷花卻仍在盛開……
12、是初秋的晚上,庭園的草花,都在爭最後的光榮,開滿了紅綠的雜花。庭園的中間有一方池水,池水中間站著一個大理石刻的人魚,從她的臍裡在那裡噴出清涼的泉水來。月光灑滿了這園庭,遠處的樹林,頂上載著銀色的光華,林裡烘出濃厚的黑影,寂靜嚴肅的壓在那裡。噴水池的噴水,池裡的微波,都反射著皎潔的月色,在那裡蕩漾,她腳下的綠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軟無聲的在受她的踐踏。
13、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裡,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裡,在每一顆飽滿的穀粒裡。 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
14、天轉涼,秋意濃。北國的秋天來得高冷安靜,而南方的秋天充滿自由熱情。秋之末尾,伸手拍拍揉掉的碎葉,採幾縷潮溼的桂花,掬一捧回憶隨行,把秋天的所有美好,打包,封藏。
15、秋池漸長,秋葉深黃。有人在體味秋天的無奈,有人在期待來年的豐收,有人在嘆息樹葉的不挽留,千百人心中藏著千百種感受。
16、黃花深巷,紅葉低窗,悽涼一片秋聲。宋朝詞人蔣捷用風聲、雨聲、更聲、鈴聲、笳聲、砧聲、蛩聲、雁聲來形容秋天的到來,令人感受到一個有節奏的秋天。
17、十月,秋之末尾,北國秋高氣爽,南方熱情自由,大地打翻了調色盤,一片錦繡。
18、秋天是綠色的。萬物凋零之時,人們仍然在尋找那一抹堅強的綠;秋天是黃色的。雖枯木落葉風微涼,別灰心,還有溫暖為你飽藏;秋天是紅色的。她泛紅的臉頰上有一份熱情與期待,靦腆而羞澀;秋天是白色的。潔白相擁的棉花,溫暖貼心、誠實可靠;秋天是無色的。褪去浮華的色彩,只留住人生的輪廓和軌跡,願你的痛苦與失望,不再提起。
19、歲月的秋,既是輪迴,也是新的開始。人生的秋,既是成熟,也是另一個路口。願你有夢想,也有遠方,既可朝九晚五,又可天涯遠望。
20、雖然太陽的炎威依然沒有減卻,寒暑表上的熱度依然沒有降低,然而只當得餘威與殘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驅,大地的節候已從今移交於秋了。
21、秋,細數槐葉間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秋,親近一座帶著點桂花香味的古城。秋,安慰迷途的雁與落滿繁霜的花草。秋,擁月賞葉,圍爐吃蟹,讀書寫信。秋,漸瘦的晝,思念的心,好好地過。
22、在北方,由立秋到處暑,秋爽確實立竿見影。即使響晴天氣,也不再有那種黏黏的悶熱感了,但南方依然很熱。《夏九九》說的是,夏至之後,"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
23、在很多人眼裡,立秋有點像是一張「空頭支票」,名字挺涼快,但天氣依然很熱。
24、秋來了,清冷在一夜之間驟降人間,記憶停留在夏日的煙火裡。
25、每年秋至,菊花便耀眼地盛開了。幾場秋風秋雨後,公園裡的花一片凋零。
26、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節變換的氣味的,就是牛羊肉的羶和炒慄子的香了!
27、金秋十月,秋色漸濃,天高,雲淡,風輕,月冷。山鄉家家門前的稻場上,都整齊有序地堆放著一垛垛清新的還在散發著清香的稻草堆兒,純濃的稻草香味,讓人心曠神怡。葉子從墨綠變成褐黃,在秋風的吹拂下,飄然落下,潛入叢中。
28、那個年代的秋天,柿樹上光禿禿的,看不到一個柿子。老人說,今年是荒年。如今,我客居他鄉二十多年,在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裡也有兩棵高大的柿子樹,每年都生長著很多的柿子,春天開著純香盛濃的花,夏季裡樹枝上掛滿了綠油油的柿果,秋天裡一樹金黃。無人採摘,無人問津,卻引來一樹黑毛紅嘴的鳥兒,歡快地尋食……
29、「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這是莊子的秋水;也是王勃的秋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而蘇東坡則將秋水比喻為一種澄明清朗的氣質:「仙風入骨已凌雲,秋水為文不受塵。」(《次韻王定國得潁倅》)。此外,還有韋莊的秋水:「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風吹白虎。」形容劍器的冷氣寒光;更有鮑溶的:「曾向春窗分綽約,誤回秋水照蹉跎。」說的卻是鏡子。自然,更多的時候,秋水指向人的眼睛,尤其是女性。秋水,不僅僅是時序的符號,其早已融入了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也成為一個值得我們懷想乃至祭奠的思緒。今宵,誰在岸邊徜徉?秋水,漫過誰的夢境?
30、久居南國,春夏秋冬就剩下了夏冬。春和秋,匆匆而過,仿佛中轉的客人,在你還沒有來得及深談之前,她已經悄然溜走。於是,每到秋風漸起的時候,心中都會湧起一絲遺憾。為了一睹秋色,有的人不惜驅車千裡,只為一睹心中秋色,只為不錯過一年的精彩。然而,就在你徹底忘記秋的時候,秋天與你撞了個滿懷。
31、秋風一吹,樹葉就黃了。再一吹,卡吧卡吧,樹葉就掉下來了。紛紛揚揚的,像墜落的花朵。
32、「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金秋時節,一隻鴻雁飛越高山,飛越大海,飛越平原,來到我的家園。它抖落一下羽毛,銜給我一粒帶著溫情和期望的種子。小鳥為她歌唱,花草為它跳舞。
二、描寫秋天的段落選摘
1、如今,秋意漸濃,一個隱約豐盛起來的收穫季節逐漸露出了端倪。就在村莊人家的屋前屋後,聰慧的山裡人充分利用壩前坎上、屋頂溝沿的向陽地段,沿襲著幾千年的老習俗,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曬秋。曬秋曬的物什,就是在那山地間好不容易開闢出來的田地裡收割回來的農作物,有稻穀、玉米、小麥、辣椒、南瓜、豇豆、茄子、黃豆、綠豆……它們有的黃、有的金、有的紅、有的橙、有的綠、有的紫……奼紫嫣紅,豐富多彩,或裸身躺在地壩上,或鋪展在箢篼簸箕裡,全都展露歡顏朝著陽光灑落的方向,令人驚豔,令人欣喜,令人感嘆。
2、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菸,看菸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鬆,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於大千世界……——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3、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最動人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託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豔麗的悽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住,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羅蘭《秋頌》
4、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著。山不動,水微響。中古老城,帶著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老舍《濟南的秋天》
5、站在門邊望天,天上是淡紫與深黃相間。放眼又望各處,各處村莊的稻草堆,在薄暮的斜陽中鍍了金色。各個人家炊煙升起以後又降落,拖成一片白幕到坡邊。遠處割過禾的空田坪,禾的根株作白色,如用一張紙畫上無數點兒。一切景象全仿佛是詩,說不出的和諧,說不盡的美。 在這光景中的五明與阿黑,倚在門前銀杏樹下聽晚蟬,不知此外世界上還有眼淚與別的什麼東西。——沈從文《秋》
6、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眨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裡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麼名字,人們叫他們什麼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後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於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魯迅《秋夜》
7、雨,像銀灰色黏溼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裡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
園子裡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蹟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鬱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黴氣薰蒸的雨天。
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張愛玲《秋天的雨》
8、我只覺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調和。非但沒有那種狂喜與焦灼,且常常被秋風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暫時失卻了自己的所在。
須得入了秋天,炎陽逞盡了威勢而漸漸退卻,汗水浸胖了的肌膚漸漸收縮,身穿單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觸法蘭絨覺得快適的時候,於是圍爐、擁衾、浴日等知識方能漸漸融入體驗界中而化為體感。——豐子愷《秋》
9、秋天也是從腳心的顏色、指甲的光澤中出來的。入夏之前,讓我赤著腳吧。秋天到來之前,把赤腳藏起來吧。夏天把指甲修剪乾淨吧。初秋讓指甲留點骯髒是否更暖和些呢。秋天曲肱為枕,胳膊肘都曬黑了。假使入秋食慾不旺盛,就有點空得慌了。耳垢太厚的人是不懂得秋天的。——川端康成《初秋四景》
10、我把臉頰貼在窗玻璃上,挺涼,帶著享受的渴望往車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開一片輝煌燦爛的景象。
陽光像鋼琴明亮的音色灑在這收割過的田野上,整個大地像生過嬰兒的母親,幸福地舒展在開闊的晴空下,躺著,豐滿而柔韌的軀體!從麥茬裡裸露出濃厚的紅褐色是大地母親健壯的膚色;所有樹林都在炎夏的競爭中把自己的精力膨脹到頭,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優美的枝條;所有金色的葉子都是它的果實,一任秋風翻動,煌煌誇耀著秋天的富有……——馮驥才《秋天的音樂》
11、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12、秋天把舊葉子揉掉了,你要聽新故事嗎?靜靜的河水睜著眼睛,笑著說:總有回家的人,總有離岸的船。——簡媜《浮舟》
13、林芝的秋,美得飽滿,美得虛假,如同幻境,具有穿透力,心生敬畏感。讓你一日之間,閱盡人間秋色。
紅葉如血,銀杏如同蛋黃,青岡流丹,讓你忍不住要去摸一摸,這會不會是假樹幹花。月季嬌豔,大如拳頭,久開不敗。波斯菊在藍天陽光下,高聳著驕傲的頭顱,五顏六色。山崗的小蘋果,比砂糖桔大不了多少,臉上掛著高原紅,枝頭累累。
14、秋色,是最易抵達人心的。因為即將的告別,因為生命的終點。
詩云: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已成為千古絕唱。然而科學說,秋來天涼,陽光少了,為了保證樹幹和根莖的營養,大樹只好放棄了葉子。原來,秋葉離樹,並非詩般模樣,而是生存智慧。至此,我們才會理解,每一片高立枝頭的秋葉,為何如此絕美,為何依依不捨。原來,它們都是在作再也不見的告別。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再見已不是原來的我。珍惜今生,來世已不會再見。
15、秋天的林芝,是上帝打翻的調色板。與北方的秋不同,這裡的秋,與原始森林為伴;這裡的秋,與春夏冬交融;這裡的秋,與綠青藍白相容。雪山嘹亮,江水碧清,層林盡染,五彩斑斕。走進林芝,才覺得所有關於秋的想像,都可以在這裡滿足,才知道所有的詞語都無法描述這份欣喜和震撼,才覺得再漫長的風雨霧霾,都不足畏懼和焦慮。
16、「秋曬」,即秋天的曬事,乃父母極為重要的農事,時常進入我們的夢鄉,成為我永恆的鄉愁。
記憶中兒時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父母最為忙碌的季節。先是土裡的玉米熟了,就得掰回家。不管拔的是「樹開花」,還是帶殼「玉米棒子」,最終展現出的是金黃的玉米棒子,熠熠生輝,煞是惹眼。這時,就該曬玉米棒子了,以便於麻、搓。於是,父母趁著陽光燦爛的秋日,將玉米棒子在土地壩上攤開後曬。約莫兩小時後,父親或母親戴著草帽,用掏耙或刮耙翻動玉米棒子,以利於曬勻。再估摸著相同的間隔時間,父母輪流著翻曬。直到太陽西斜,才把玉米棒子掏攏來成堆,蓋上塑料膠子過夜。第二天,循環往復,也不嫌累。經過兩天的翻曬,玉米棒子較幹了,父母連連頷首,感到了滿意。接下來是麻、搓玉米棒子環節,因為曬得幹,所以不會出漿,還「噗噗」地聲聲悅耳,恰是一曲曲此起彼伏的「交響樂」,那樣動人心魄。難怪父母會在小結時,由衷地感激「曬玉米棒子」的功勞!
17、白露一到,秋的腳步也就隨之而至。起初,只是沿著山峰由高而低,給一些灌木慢慢地披上秋裝。漸漸地,陣陣秋風吹過,秋的色彩就越加濃烈了。《詩經》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節令至此,正當仲秋,風輕雲淡,天朗氣清。這都是秋天獨有的風韻。
18、對於秋,自古以來,許多才情卓絕的詩人寫下了無數構思奇妙、意境優美的詠秋詩篇,但大多瀰漫著憂傷的味道,因而也就有了自古詩人多悲秋的結論。《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她在《秋窗風雨夕》中寫道:「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悽涼……」詩寫的很有才情,可是把秋寫得太陰沉蕭索、悽涼落寞了。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在他的《秋聲賦》中,把秋描寫成:「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不難看出老先生是借秋澆愁,感慨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悲秋」情愫。
19、秋天,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一直是最美的。似乎它的涼意、蕭瑟,絲毫沒有浸染過我的心境。它給我的印象,始終是村前潺潺流過的清澈小溪,兩岸綠樹間夾雜著的片片秋日紅黃,還有成片的荻花白絮。天高雲淡時,不時有成群的大雁從村子的上空飛過,正如兒時的語文書中描寫的那樣,一會兒變成一個「人」字,一會兒變成一個「一」字。每每這時,總能感受到村子裡充滿了無窮的靈氣。
20、我愛秋天,就像當代著名作家峻青在他的《秋色賦》中所言:「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榮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是的,人們在讚美秋天的時候,總喜歡用「金」或「金色」來形容它。金是貴重之物,金色是富貴之色。在這金秋時節,沐浴著金風玉露,大自然變得更加韻味無窮,儀態萬千。
21、我到過四川巴中的光霧山,秋風把滿山遍野的森林叢木梳理得層林盡染。人行至此,如在畫中。那種「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浪漫,和那種精彩紛呈的生命韻律,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騷人雅士。當你拾階而上,擇一高處,俯視前方,光霧山的濃妝淡抹,層巒疊翠,會讓你心曠神怡、感慨萬千。沉浸其中,縱使胸中有許多煩悶焦躁,都會一下子平靜下來、開闊起來。那令人陶醉的濃濃秋色,那讓人滿懷敬意的滿山紅葉,還有什麼能與之比擬的呢?
我曾走進皖南山區,那裡的秋是碩果纍纍的。山中的野菊花在秋陽中肆意綻放,菊的清香和收穫的甘甜浸潤著鄉村的坡坡坎坎、粉牆黛瓦和路上行人。而深深呼吸則又能嗅見新一輪耕耘的氣息。行走在山區錯落有致的村落裡,就如同遊走在都市的畫廊間。暖陽裡,老鄉們把秋收的果實晾曬在自家的房前屋後,五穀雜糧在陽光下顯得五光十色,場面尤為壯觀和喜慶。置身於「曬秋圖」中,你就會真正理解櫛風沐雨、春華秋實的意境,那是對生命價值的認同與追求,也是不與世俗同流的超脫充盈,任憑自己的情感在秋天裡奔放。
哦,秋天的景色是美不勝收的,秋天的韻味也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此時此刻,秋天正舞動著如椽之筆,揮灑著秋的風採、秋的輝煌,譜寫著秋的韻律、秋的華章。秋之韻,如同一曲曲高昂奮進的樂章,敲擊著人們的心房,令人陶醉,充滿遐想。秋天雖然沒有春之絢爛、夏之狂熱、冬之靜謐,但它卻處處顯示出自己獨有的厚重與成熟,猶如人到中年,蛻去生命的稚嫩,拂去凌亂的心緒,理清雜蕪的思想,在這秋高氣爽的人生之季,正好御秋風而行,譜寫自己生命的金色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