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 一面旗幟】陳洪兵:村民信任是無價的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一名黨員 一面旗幟】陳洪兵:村民信任是無價的

2020-03-25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洪澤區"一名黨員 一面旗幟"專題片

編者按

去年10月以來,我區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了「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活動,評選出10名黨員先進典型;今年,又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評選出首批7名先進典型。這些同志勇於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創新突破,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為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近期融媒體中心組織記者深入採訪挖掘他們的感人事跡。本期開始,洪澤報和洪澤發布將陸續刊發這些典型的事跡,以期確立「幹事創業敢擔當、清正廉潔作表率」的鮮明導向,凝聚起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的磅礴力量。

仲春時節,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岔河鎮東陳村,一望無際的麥苗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無人機正在麥田裡施肥。田埂邊村民的臉上蕩漾著的幸福笑容。大夥都說,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因為有一個好的「當家人」——村黨總支書記陳洪兵。

2016年7月,大米生產銷售做得順風順水的陳洪兵當選東陳村黨總支書記。「當時東陳村面臨萬頃良田改造、房屋拆遷、土地整理等工作,任務繁重、矛盾重重,家人和親朋都不同意我去攬這個差事。」陳洪兵卻認為,「既然大家選擇了我,我就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我想帶著大家一起富。」憑藉多年從事大米生產經營的經驗和對市場的認識,他決定積極推動全村土地流轉,發展優質稻米規模種植。有些村民不願意,他就帶著村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終於將全村的土地都流轉了。但是,發包的時候又遇上了難題。陳洪兵說,「很多村民怕擔風險,不敢種。面對這種情況,我與村幹部多次討論後達成共識,由我們村幹部帶頭種,風險與群眾共擔。村民看到我們收益很好,第二年便開始爭著承包,這樣土地流轉的收益增加了,群眾利益也得到了保證。」

東陳村緊挨著白馬湖,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達到4%,是一般土壤的3倍以上。「我們這兒的土質好,糧食產量高,所以,流轉費比別的地方要高一二百元。」陳洪兵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土地如果不流轉,而是由農戶散種,每畝純收入大概1000元左右。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後,僅流轉費每畝最高就有1300元,年輕勞力出去打工、歲數大的勞力可以去合作社打工,再拿一份工資,家庭收入高多了。

「這幾年,我們村的水稻、小麥長得非常好,稻穀收購價格高,加工生產出來的大米不愁銷路。」陳洪兵指著一大片正在休耕的稻田自豪地告訴記者,以前這裡是稻麥兩季,現在種植有機稻米。去年入冬前不種小麥,通過種綠肥紫雲英進行休耕,今年4月底開始深翻地,處於開花末期的紫雲英被埋進土裡,等到夏季插秧的時候,明顯會感到土變松變軟。他彎腰拔出一株紫雲英,指著給記者看,根莖上的小疙瘩是根瘤菌,它能把空氣中的氮固化下來,從而增加土地的氮含量。

2013年,陳洪兵註冊成立了洪澤岔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大米加工銷售。近幾年,他帶領種植大戶不斷探索水稻種植的新方法,與省農科院合作,積極推廣新品種,實行供種、機耕、栽插、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全程社會化跟蹤服務,每年為種植戶爭取到180萬元補貼。2019年2月,該村2000畝土地通過國家綠色食品基地認證,而產生的人工、認證等費用都由他自己承擔。「雖然自己貼點錢,但我認為值得,岔東大米的品牌打響了,群眾得到了實惠,公司也得到發展,不能只看眼前。不出意外,岔東有機大米的商標明年就能下來。」陳洪兵說。

在洪澤岔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的辦公室裡,記者看到一排排獎匾,「岔東大米」繼榮獲2017年首屆江蘇優質稻米暨品牌雜糧博覽會金獎後,2018年又榮獲第二屆江蘇優質稻米博覽會暨五彩農業展示會特等獎。「陳書記的公司幫我們拿到了國家綠色食品基地認證,岔東大米的品牌也響了,現在最好的岔東大米賣到20元一斤,我們的勁頭都很足,我們要種全省最好的稻米。」東陳村三組村民於萬民對記者說。

隨著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村集體收入也在年年增加,2019年達到150萬元,三年時間增長了3倍多。三年來,村裡投入120萬元修建了公墓、安裝了路燈、蓋上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解決了老百姓最關切的民生實事。

東陳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住戶張愛林告訴記者:「陳書記真是處處為我們著想,我現在這裡住一室一廚一衛的30平米房子,每年只需要1560元的租金,有任何困難都會有人立刻上門幫忙處理。這裡的生活環境非常好,每戶都有自己的小菜園,吃不完的蔬菜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有空了,可以到活動中心和其他老人打打牌、聊聊天,真正讓我們享受到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成功的背後總有辛酸。2016年土地發包期間,事情又多又急,陳洪兵因操勞過度誘發了心臟病,因心率190多住進重症監護室4天,情況剛好轉他就回村裡工作了。「醫生建議我儘快去大醫院治療,但我卻因村裡工作太忙而一拖再拖,直到去年3月病情嚴重形成了房顫,才去做了手術。這幾年我個人雖然在經濟上吃了點虧,但是不後悔,村民的信任是無價的。群眾生活幸福了,我就感到很欣慰。」陳洪兵說。

2019年10月,區委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先進典型選樹活動,陳洪兵被評選為十名先進典型之一。

原標題:《【一名黨員 一面旗幟】陳洪兵:村民信任是無價的》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間黨員李通傑:村民信任的年輕「兵支書」
    2018年10月,年僅29歲在外創業小有成就的退伍兵李通傑懷著對家鄉的深愛,回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以軍人的果敢擔當,短時間內讓全村局面發生根本性變化,村民用上天然氣,街道硬化亮化,村民順利入企打工,上訪告狀的消失,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後進村」一躍成為「模範村」。李通傑被評為「河間市十佳黨支部書記」、「市級黨員中心戶」。
  • 夯實「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基礎 創建人民法院...
    夯實「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基礎 創建人民法院特色黨建品牌 2020-11-10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面旗幟背後的精神力量:黨員突擊隊隊旗激勵官兵精武強能
    原標題:武警河南總隊機動支隊連續12年用黨員突擊隊隊旗激勵官兵精武強能——一面旗幟背後的精神力量↑武警河南總隊機動支隊在執行任務前組織黨員骨幹在黨員突擊隊隊旗前宣誓。和往年一樣,報告會進入尾聲時,一面巨幅黨員突擊隊隊旗被擎上講臺,突擊隊成員鄭重在隊旗上籤下名字。走進支隊隊史館,這面黨員突擊隊隊旗在醒目位置鋪展開來。筆者了解到,支隊每當受領大項任務、湧現先進典型等時機,他們都會舉行向隊旗宣誓和籤名活動。在支隊黨員心中,能在隊旗上留下名字是心中的夢想。從2008年至今,先後有200多名黨員將名字寫在了旗幟上。
  • 立一面旗幟,守一顆初心——最「平凡」的逆行者
    立一面旗幟,守一顆初心——最「平凡」的逆行者 2020-02-09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關心老黨員,照顧孤寡老人——耄耋老戰士回鄉,活成村裡一面...
    2013年6月26日,楊松貴老人走訪本村老黨員。 (資料片)   蒙陰縣垛莊鎮南蓉芙村在發展入黨積極分子和新黨員時,都要把村裡的光榮歷史說一遍:解放戰爭年代,這個只有100多口人的山村,有20人參軍,11人犧牲在戰場上。這當中,說得最多最細的,是楊松貴。
  • 讓黨員旗幟樹立在港口生產一線
    舟道網項目組現有黨員5名,黨員發展對象1名,他們結合工作實際,以黨建為引領,唱響「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的口號,嚴要求,重學習,抓業務,講求實幹擔當。作為港口對外門戶的後方運維團隊,他們肩扛使命,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全力投身港口信息化建設。
  • ...加強自身建設 鍛造過硬隊伍 在全市機關黨員幹部中樹立起一面旗幟
    3月5日,張院忠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會。3月5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院忠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市委辦公室第一黨支部組織生活會,與支部黨員面對面進行交流。他勉勵大家要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自身建設,鍛造過硬隊伍,在全市機關黨員幹部中樹立起一面旗幟,為包頭各項事業提檔升級、爭創一流作出積極貢獻。會前,張院忠參觀了支部黨建活動陣地。
  • 老兵,你是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幟!
    老兵,你是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幟! 文圖丨姚健、彭承鑑口述丨劉建新入伍十二年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骨幹輸送了一個又一個過硬人才在衝鋒路上他是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幟
  • 許廣高速黃沙街收費站: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醫務工作者,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姚劍一起堅守的還有縣交警大隊的老黨員、秩序中隊副中隊長張鐵牛,他負責檢查過往車輛中車內人員的身份信息。他告訴記者,他們從大年三十接到命令就一直在這裡。剛來時,高速出口車流量大,他和同事每天忙得只能靠吃泡麵、 零食充飢。有時遇到不聽勸阻的司機,還要花很長時間去耐心解釋。
  • 站在一線 戰在「疫」線——朱家莊村村支書嚴浩彰顯黨員本色
    他在村裡排查了各個外出回鄉人口,並且經過自己的反覆思考後,他在村裡帶頭捐出了一千塊錢,決定給村民選購一些物資。在朱家莊村的微信群裡跟村民說明了這件事之後,很多村民也紛紛自願捐款,短短幾天朱家莊村就集資了兩萬多塊錢。有了村民們的集資後,嚴浩又選購了口罩,消毒噴壺,消毒液等防護物資。
  • 望江縣太慈鎮黨員幹部:疫情當前「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
    小黨員,大旗幟,當好服務「多面手」「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黨組織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堅實堡壘,黨員就是太慈百姓的堅強後盾」,太慈村黨總支部書記曹為勝如是說,「村裡的黨員自行組織成立了疫情排查先鋒隊和疫情防控志願隊,大家都非常積極樂意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 新疆阿勒泰市闊克布喀村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
    6月4日,走進新疆阿勒泰市紅墩鎮闊克布喀村村民瑪麗孜亞·熱斯凱來德的院中,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村裡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村「兩委」和阿勒泰市委組織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幹部的帶領下,舉辦了一場黨員志願服務主題黨日活動。 「老張,接磚。」「好嘞,再給我點水泥。」「對直,對直,注意別歪了。」
  • 「我是黨員我帶頭」——金茂物業倪福順主動請戰到抗疫一線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趙金火 通訊員周磊)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防疫一線,無數黨員勇當先鋒,讓「疫」線陣地黨旗高高飄揚。金茂物業綠化工倪福順就是其中一員。倪福順出生於1956年,現今已64歲,是有著是34年黨齡的老黨員了。1988至2002年任倪莊新村村支書,過去的倪莊新村基礎非常薄弱,大多數村民的生活異常艱苦,倪福順出任村支書以後,團結廣大群眾,在1993年創辦了村辦企業水磨石廠,日夜為鄉親們操勞奔波,帶領大家脫貧致富,使倪莊新村徹底改變了面貌!
  • 高舉偉大旗幟,踐行初心使命!中共山東省婦聯機關黨員大會勝利召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在中共山東省婦聯機關黨員大會現場,全體黨員起立高唱國歌,嘹亮的歌聲伴隨著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在會場迴蕩。11月27日,中共山東省婦聯機關黨員大會開幕,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孫豐華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副書記趙森到會指導並致辭,省總工會黨組成員、省紀委監委駐省總工會紀檢監察組組長胡少華出席會議,省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機關黨委書記魏豔菊代表上一屆機關黨委作了題為《高舉偉大旗幟 聚力攻堅破難 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的工作報告,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玄祖香主持會議
  • 戰「疫」黨旗紅丨黨員志願者鄒應光:堅守到疫情防控最後一班崗
    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是一個堡壘,身著紅色馬甲的黨員志願者成為各地戰「疫」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華容縣三封寺鎮墨山鋪村的鄒應光就是其中一員,從大年三十開始,他便主動請纓,自願投身一線防控工作,從「守卡員」到「治陋員」,再從「紀檢員」到「網格員」,連續30多個日日夜夜,他始終堅守崗位,誓言堅守到疫情結束那一天。
  • 村民信賴的好支書——記「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河嘴鄉銀杏堂村...
    他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入手,帶領村民發展有機茶產業,一點一點地改變貧困村的面貌。如今,銀杏堂村已摘掉貧困村「帽子」,走上了致富路。伴隨著茶樹花開,村民腳下的路越走越順暢、寬廣。今年,李昌也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奮進獎」。建制度夯實戰鬥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第一天起,抓黨建促脫貧就成為李昌的重要工作之一。
  • ...一名七旬翁走失!400餘村民和黨員幹部連續搜尋,9個多小時找到老人
    村裡一位70多歲的老翁突然走失,全村400餘名村民和黨員幹部參與尋人,經過9個多小時的連續搜尋,大家在一座荒山的草叢裡發現了走失的老人,並將老人安全帶回家中。這是近日發生在海口秀英區石山鎮的感人一幕。被找回的老人「請大家幫忙找一找這位走失的老人……」12月20日中午,一條尋人啟事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轉發,海口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委會博撫村的70多歲村民陳某不慎在村口走失,其患有老年痴呆症,家人一直在焦急尋找。
  • 六合街道河輝社區: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嚴峻的鬥爭實踐對廣大黨員幹部是一場洗禮、一場淬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河口區六合街道河輝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全體黨員堅守崗位勇挑重擔、敢啃硬骨,切實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 【優秀黨務工作者】趙大虎:黨員心中的一面旗
    【優秀黨務工作者】趙大虎:黨員心中的一面旗 發布時間: 2020-12-22 08:48:32   來源:內蒙古大唐國際呼和浩特鋁電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
  • 黨員帶頭是最有力的動員
    近日,中組部印發通知,號召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守土盡責、奮力抗災,以在危急關頭、危險時刻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是黨員,請組織安排我先上」……抗擊疫情期間,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以衝在前、幹在先帶頭作用,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建起了一道道堅實防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匯聚了磅礴力量。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