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英仙座流星雨即將來臨,許多愛好者開始蠢蠢欲動,不少吃瓜群眾也打算湊個熱鬧。那麼究竟怎麼看?如何才能做到「指哪打哪」呢?水兄給你劇透一下。
最近不少朋友問我,英仙座流星雨幾月幾號?幾點鐘?往哪裡看?需不需要望遠鏡?雖然這幾個問題並不太專業,但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大概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首先,一般不用望遠鏡或長焦鏡看流星雨,除非你是在做某些專業的研究。原因很簡單,流星瞬間即逝,你很難預測下一顆流星將從哪裡出現。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守株待兔,同時,儘可能看到足夠多的天區。所以,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手握最佳流星雨觀測設備——肉眼。當然,相信有很多人會拿廣角鏡,甚至魚眼鏡拍攝流星雨。但是,不論從敏感度來說,還是從視場範圍來說,亦或是從觀看的效果來說,沒有什麼設備能與肉眼相媲美。
然後,我們就來說說,2020年的英仙座流星雨的時間問題。在《2020年8月天象預報》一文中,我們已經簡要介紹了一下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預測。今年預報極大期為8月12日21時許,ZHR(天頂每時出現率)為100左右,亮度指數2.2。這些數字是非常重要的參數,但其實也沒多大用。
第一,沒有誰能準確地告訴你流星雨會一定會在幾點達到峰值,即便現在的模型已經比過去精準多了。因為,引起流星雨的是一堆直徑才幾釐米甚至只有幾毫米的小石頭,他們的空間分布及運動狀態容易受到幹擾,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第二,ZHR值是晴朗的夜空、極限星等6.5等、且假設輻射點剛好在天頂時每小時流星數量。既然是狀態你懂的,實際上你看不到那麼多流星。根據水兄的經驗,英仙座流星雨常年保持100~150的ZHR值,平均在120左右,換言之,如果如預報所說,那麼今年的流星雨預期並不是特別好。
第三,亮度指數(r值)倒是不會有太大變化,這是由流星群的自身特徵所決定的。亮度指數表示沒增加一個星等,流星數增加的倍數,所以你可以認為數字越小,亮流星的佔比越大。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都幾乎擁有最小的亮度指數,這也是它們被人們追捧的原因。
請不要對以上這些內容感到乏味,它們是基礎,非常重要。接下來我們會對今年英仙座流星雨做個預測。
對上海地區而言,8月12日19時00分流星雨輻射點將從北方升起,注意,是北方,不是像有些公眾號提到的東北方,更不是東方!對北京地區而言,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是位於恆顯圈內的,也就是說它是不會落下去的!所以,結論也很明確,不管對南方還是北方,只要入夜後就能欣賞英仙座流星雨了。從這點上說,英仙座流星雨真的非常友好。
12日晚19時,英仙座尚未升起,輻射點已經升起。(來源:水兄/Stellarium模擬)
19時-21時,由於輻射點比較低,天空可能還沒完全暗下來,建議你關注東北偏東方向,地平高度20°左右,即仙女座、飛馬座。這時候會出現從北方到東方水平方向飛行的流星,路徑很長很壯觀。或者,稍微再高一些,仙王座、仙后座、蝎虎座一帶,這裡也會有一些路徑不太長的流星。
12日晚21時東方地平線附近星空(來源:水兄/Stellarium模擬)
注意,雖然國際流星組織預報的峰值在21時左右,但這個時候輻射點仍然比較低,流星數量會打上較大的折扣。另外,由於相對運動的關係,前半夜的流星雨數量不如後半夜,流星的速度和亮度也不如後半夜,因而事實上,前半夜的觀測條件並非最佳。
21時~24時,輻射點進一步抬高,此時,不妨換個更好的姿勢——完全躺下,仰面觀天,銀河就在你的頭頂,你可以欣賞一下流星在銀河中穿梭的美景。
12日晚23時天頂附近星空(來源:水兄/Stellarium模擬)
0時~2時(24時~26時),隨著輻射點的抬高,英仙座流星雨漸入佳境。然而月齡為23.1的月亮卻來打攪。它位於金牛座,於13日0點後不久從東北方向升起。剛升起時還比較迷人,但高度越高越「討人厭」,2點左右,觀測就會受到其影響了。這個時候,雖然各個方向上的流星數量都不少,但建議你避其鋒芒,儘量選擇離月亮較遠的地方。推薦北極附近和夏季大三角附近。前者接近地平線附近,可能會有漂亮的落地流星出現,後者位於天頂偏西,對躺姿觀測依然有利,但要注意眼睛眼睛避開月亮。
13日2時左右天頂附近星空(來源:水兄/Stellarium模擬)
以上就是水兄推薦的觀測時間與觀測天區。雖然峰值預報在21時,但從目視效果來看,很可能0點前後是最好的。至於往哪裡看的問題,水兄也給你劃上重點了,就看你執行力如何了。這可是冒著「洩露天機」的風險告訴你的喲!還不快收藏起來!
打 賞 通 道
訂 閱 通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