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
第一、優化經濟結構的迫切需求。我國發展面臨三期疊加的矛盾,原來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推動經濟在穩定增長中優化結構,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
第二,契合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要實現產業升級、工業企業產品升級、勞動力素質升級,就必然需要多類型、多層次的各類人才,尤其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一線應用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現實要求。提升青年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助推民生改善,需要職業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深化綜合改革的迫切要求。發展職業教育,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結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
在廬江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縣教體局針對職業教育基礎薄弱、硬體嚴重短腿、生源嚴重不足、人心渙散等情況,狠抓隊伍建設,加強財力支持,創新招生機制,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抓住關鍵,突破難點。合肥商貿科技學校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全面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性,全面加強管理,外樹形象,內抓質量,在「革故」與「鼎新」中完成著浴火重生的涅槃,從舉步維艱向力量迸發,實現「脫胎換骨」的可喜變化。
校園環境顯著改變。投入1676.2萬元維修加固宿舍、校舍、運動場;投入314萬元配備功能室、課桌椅更新、安防監控設備等;投入900萬元,用於學校東邊山場圍牆建設及設備添置等。5000平方米的新實訓樓使用,並新建了3D導遊模擬實訓室、中餐廳擺臺實訓室、客房實訓室、茶藝實訓室、汽車模擬實訓室等6個實訓室。兩個旱廁、運動場、學生宿舍及校園路面等改造業已完成;同時,學生宿舍等新建項目、校園規劃調整正在進行。而今,校園環境優美,書香濃鬱,充滿生機和活力。
招生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春季招生376人、秋季招生267人,全年招生643人,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20年,春季436人,秋招249人,年招生685人,兩年招生1300多人。目前在校生1600人,預計2021年年招生800人。在校生達2100人。
從原來的260餘人到現在1700多人,短短兩年,實現歷史性突破,態勢良好。
辦學質量較大提升。在原有6個專業的基礎上,2019年新增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幼兒保育、城市軌道交通三個專業,2020秋季開始招生。2020年即將申報汽車製造與檢修、無人機操控與維護二個專業,學校招生專業達11個,其中的城市軌道交通、旅遊服務管理及國防教育班建設,特色明顯。根據省廳第三批「1+X」證書試點工作安排,正積極組織申報 5G 基站建設與維護、多軸數控加工、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數字創意建模、數控設備維護與維修、智能計算平臺應用開發等 8 個證書項目。
加強校企合作。從縣域內掛牌實習實訓基地的企業,聘請10多名技術骨幹參與學校教學和示範。2019年中職學生技能大賽取得歷史性突破,市一等獎1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3名,機械裝調技術項目榮獲省級比賽三等獎,實現了在中職技能大賽中省級獲獎0的突破。
校園文化豐富多彩。成立音樂、舞蹈、美術、鉗工、平面設計、動漫設計、心理健康、書法、經典誦讀、環保、志願者、棋藝、籃球、桌球等14個社團,讓學生有更多志趣去選擇,有更多的舞臺去展示,有更多的空間去發展。班風、教風、學風、校風明顯好轉,得到了學生及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美譽度較高,打破了「招進來、沒得學、學不好、留不住」瓶頸。2019年,榮獲合肥市首批十所校企合作示範校稱號。
11月13日上午,2020年廬江縣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合肥商貿科技學校舉行。縣委副書記、黨校校長周天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廬江縣中華職教社主任熊杰,副縣長何江宏,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副院長李二敏,合肥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唐文水,合肥市教育局職教處處長陳峰,廬江縣教體局局長徐曉兵,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局長周家玉,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各鎮中心學校及初中學校校長、班主任代表、家長代表、合作企業代表、部分幼兒園園長、部分優秀畢業生代表等出席啟動儀式。通過職業教育活動周,進一步宣傳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及職業教育新政策、新思路,塑造職業教育的良好形象。
周天斌表示,縣委縣政府將不斷加大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力度,探索職業教育發展規律,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紮實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農業農村人才,助推廬江實現高質發展,真正實現 「人人出彩、技能強國」目標。
國家、省、市、縣在十四五時期把職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加強頂層設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支持措施。廬江縣委縣政府深入擘畫職業教育大發展,著手解決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困難和瓶頸,廬江縣職業教育迎來發展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