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隨著獨生子女的長大,有的父母感受到一個孩子的煩惱,如果孩子工作去了外地,回家一次真難。
還有一部分家庭,孩子因意外離開,父母被迫失獨,這讓他們心裡感到很難接受。
53歲的黃女士就是失獨母親,兒子在20多歲時因意外走了,讓她傷心了很長時間,好幾次晚上醒來都淚溼枕巾。
後來,緩過一點精神的她,想要再生一個孩子,來彌補心裡的痛,但高齡懷孕談何容易,吃過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萬幸的是,在她53歲的高齡,又生下一個女兒,女兒跟兒子相隔30多年,但臉型很相似,尤其是她對兒子留下的米奇鐘有濃厚的興趣。
這讓黃女士感到很安慰,這也許就是親情的力量吧,雖然兄妹間沒有見過面,但不妨礙他們之間感情的延續。
只是,帶孩子對於她來說太難了,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每一餐飯她都會拿電子秤來稱食物的份量,確保孩子的營養均衡。
可即便如此,孩子還是出現體重偏輕,她擔心孩子發育遲緩,再加上自己高齡產子後出現腰椎盤突出,有時疼痛難忍。
02.
4月23日,陷入情緒焦慮的她,發了一條朋友圈感慨:「真的嗎?真的會過去嗎?我怎麼覺得過不完的坎……」
她的朋友圈引起大家轉發,很多網友感同身受,表示對失獨心情的理解,也有父母表示高齡帶孩子真的很難,建議要趁年輕生二寶,不能等年齡大了再後悔。
「我也是一位失獨母親,在42歲那年又生了兒子,一切重頭來過,很累,但小兒子給生活增添了很多快樂,都是值得的,要是早一點要二寶可能會更好一些。」「我今年60歲了,獨生女兒遠嫁他鄉,當初以為有了小棉襖,晚年會生活幸福,現在才知道,身邊還是要有個孩子好,不是重男輕女,但女兒嫁出去真的回來太少了。」「我是獨生女,父母年紀大了,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孤獨和無力,有次父母同時生病,我在醫院樓上樓下跑著,心裡就很羨慕有姐弟的家庭,要有個人跟我一起分擔多好。」「我是二胎寶媽,在40多歲時感到一個孩子太孤單,才生了二寶,但自己感覺體力真的跟不上,還是要趁早生好。」
大家的留言很真實,也是很多家庭正在面臨的現狀。
一個孩子太孤單,遇到問題沒有人可以商量,而父母如果等高齡再產子,又會遇到體力跟不上的問題。
03.
前段時間,我朋友趙敏的父親病了,她告訴我,在關鍵時候,身邊有個哥哥真的很幸福。
在陪父親檢查身體時,她哥哥一直守護在左右,晚上也讓趙敏回家休息,除了跟她商量父親的治療方法,陪護方面的事情哥哥都承擔了。
而在她父親的隔壁病床,也是一位老人生病,守護在老人身邊的是獨生女兒,她家裡應該還有一個讀書的孩子,每次孩子打來電話,都讓她非常為難。
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不能放下,家裡的孩子沒法照顧,她羨慕地對趙敏說:「你真命好,有一個好哥哥陪在身邊。」
這也給趙敏一個很大的啟示,父親身體好轉後,她下定決心跟丈夫商量再要一個孩子,不為給自己養老,而是希望大寶以後遇到問題,身邊能有一個商量和互相幫助的人。
寫在後面:
從杭州53歲失獨母親再生女兒,聯想到生活中一些獨生子女家庭面對的現狀,要不要生二寶,成為很多人思考的問題。
撫養兩個孩子,夫妻付出的肯定要更多,尤其是事業女性,需要做更艱難的平衡。
但如果你有想要二寶的願望,就不要猶豫,早生比晚生更好一些。
首先是雙方精力比較充沛,有的夫妻想要再等等,讓事業能更穩定一些,但人到中年,生活和事業的壓力會更大,而且體力也會有所減弱。
其次是兩個孩子可以共同成長,雖然我們看到生活中,有些年齡差距十幾歲的兄妹看起來很萌,但對於父母來說,撫養孩子付出會更多。
讓我們再回到黃女士身上,她自己也說,年輕時撫養第一個孩子,感覺都不在意,孩子就長大了,而小女兒是精心餵養,還總是擔心照顧不好孩子。
但不管怎樣,讓過去的過去,讓未來的到來,我們一起來祝福她和孩子,生活越來越好。
今日話題:你贊同要二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