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烤娛
伴隨著「新聲召集人」譚詠麟攜全體歌手帶來的《朋友》的歌聲,東方衛視音樂綜藝《我們的歌2》正式落下帷幕。5組歌手中,「精神小夥」組合笑到了最後,他們以304票的總成績問鼎年度總冠軍,成為繼「勤深深」之後《我們的歌》節目誕生的第二個「金聲拍檔」。
《我們的歌》第一季火速出圈,成為綜藝裡的一匹大黑馬,節目製作用心不搞事情、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完美融合、金曲改編情懷滿滿又出圈,這些元素共同成就一檔優質綜藝。除此之外,「勤深深」「那戰隊」「雲淡風清」「一劍傾心」等組合更是成為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白月光。
第一季節目積攢了口碑和人氣,也讓第二季的節目備受矚目。遺憾的是,《我們的歌2》沒有接住這樣的好資源,節目高開低走,最後在一片質疑聲中慘澹收官。
收視方面,《我們的歌2》開播後取得收視開門紅,在周日檔衛視中收視穩居第一,節目的話題討論度也很高。但隨著節目的推進,觀眾的滿意度不斷下降,根據酷雲實時收視數據來看,最後一場總決賽的收視率維持在0.6%左右,遠低於同時段湖南衛視熱播劇《巡迴檢察組》。
口碑方面,第一季節目開播後好評不斷,節目豆瓣評分至今仍高達8.2分;第二季節目播出後口碑不斷下滑,觀眾對節目的不滿直接反映在評分上,隨著總決賽的落幕,豆瓣評分也由之前的7.6分降到了7.2分,與第一季的8.2分整整差了1分。
《我們的歌2》之所以慘澹收官、口碑斷崖式下滑,與節目組的瞎操作有著直接的關係。嘉賓飛來飛去不恆定、賽制混亂影響觀感、金曲改編不出圈等問題已經讓觀眾蓄積不滿的情緒,沒想到總決賽節目組再次出昏招,一個內投賽制改變了總冠軍歸屬,不僅讓觀眾的投票成了笑話,也讓最後的「金聲拍檔」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縱觀這一季的節目,雖然「音樂召集人」以及「勤深深」、張藝興等嘉賓帶來驚喜,但節目的敗筆也隨處可見,尤其是內投賽制、飛行嘉賓、金曲改編、賽制混亂等4大敗筆,直接把一檔口碑綜藝變成一個笑話。
敗筆1:內投讓「金聲拍檔」含金量不足
相較於第一季「勤深深」奪冠的皆大歡喜,《我們的歌2》冠軍「精神小夥」就沒有那麼幸運,拿到「金聲拍檔」後難以服眾,網絡的質疑聲不斷出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節目組總決賽增加歌手內投的賽製成為導火索。
總決賽有兩輪觀眾投票,根據觀眾投票結果:第一名「大龍小楠」(279票)、第2名「精神小夥」(274票)、第3名「王中王」(273票)、第4名「非常源滿」(267票)、第5名「哲太厲害了」(263票)。
但節目組在第二場比賽中增加了歌手互投的賽制,每組歌手手中握有10票,不能分開投票也不能棄投。這樣的賽制也直接改變了比賽的結果,「精神小夥」組合獲得30票逆襲至第一,而沒有拿到票數的「大龍小楠」最後降至第三,遺憾與冠軍擦肩。
這個歌手內投賽制不僅讓「金聲拍檔」的含金量打了折扣,也讓之前的觀眾投票變得無比尷尬,觀眾最後投了個寂寞,比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成了笑話。
敗筆2:嘉賓飛來飛去破壞了比賽完整性
提到《我們的歌2》,飛行嘉賓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這一季節目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嘉賓飛來飛去不恆定,粗略統計一下,整季節目飛行嘉賓數量多達8位,包括譚詠麟、李健、鄧紫棋、張藝興、李克勤、周深、黃綺珊、張碧晨等。
雖然這些嘉賓為節目帶來話題關注、給舞臺留下經典歌曲,但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嘉賓完全在湊人數,誰有檔期誰來幾期,節目組也是根據藝人檔期安排比賽結果,比賽也更像是個大雜燴。
「音樂召集人」出現兩期直接下線,譚詠麟、鄧紫棋總決賽回歸錄製,李健到最後都沒有出現。「勤深深」、張藝興等備受期待的嘉賓也是匆匆趕場,觀眾的期待最後被敷衍,節目整體的完整性被破壞,觀眾的情感培養同樣被割裂。
最尷尬的是「X嘉賓」,節目組官宣嘉賓的時候大肆宣傳,與觀眾玩捉迷藏遊戲,蹭了一大波熱度,最後出場的黃綺珊、張碧晨就是救火的角色,臨時搭配缺少默契感,更是在團戰中被壓制,草草結束了行程。
敗筆3:金曲改編不出圈觀眾難形成共鳴
《我們的歌》之所以成為爆款,除了嘉賓給力外,節目也為觀眾留下了許許多多值得反覆聆聽的經典歌曲,如「街頭拍檔」的《如果雲知道》,那戰隊」的《軍港之夜》《綠光》《惱人的秋風》,「雲淡風輕」的《晚安曲》《囚鳥》,以及「勤深深」組合的《天下有情人》《野狼disco》《月半小夜曲》等。
前輩歌手與新聲歌手之間很好融合在一起,最後起到1+1>2的效果。反觀《我們的歌2》,舞臺合作更多了,但能讓大家能記住的歌曲反而少之又少。
縱觀這一季節目改編的歌曲,除了《一生何求》《水中傳奇》《一葷一素》《愛情轉移》《太想愛你》《浮誇》等讓人印象深刻外,大部分歌曲的改編並沒有太出圈,而音樂平臺的樂力值往往也加了粉絲的濾鏡。
金曲不出圈成為節目的一大硬傷,有些改編甚至都不是高質量的翻唱,王琳凱的很多RAP改編就充滿了爭議,甚至被認為拖了李玟的後腿。常石磊喜歡大膽改編歌曲,但這種改編也是一把「雙刃劍」,有些歌曲呈現是驚喜,有些則是驚嚇。
這一季的《我們的歌》,沒有體現出「我們」這兩個字,歌曲中和聲編寫很少,基本都是在各唱各的。尤其是總冠軍「精神小夥」,選曲本身就討巧,所謂的金曲串燒更多是把一些歌曲的好的段落拼到一起引發共鳴,這種方法屢試不爽,但並沒有帶來「勤深深」那樣天衣無縫改編帶來的酣暢淋漓的視聽體驗。
敗筆4:賽制混亂讓比賽公平性淪為笑談
這一季節目最大的一個敗筆就是賽制混亂,飛行嘉賓的加入打亂了原本比賽舒適的節奏,賽制也變得模糊,比賽的競爭性和觀賞性被削弱,最後的盛典賽制改變更是淪為笑談。
這一季節目組想要有所突破,有意增加了團戰的場次,但是這個團戰同樣bug明顯,實力強大的「大龍小楠」第一個直通盛典,接下來的很多場比賽他們完全沒有展現的機會,連孫楠自己都遺憾沒有唱更多的歌曲給大家聽。
12月6日的突圍賽中,主持人林海表示下一場(12月13日)3個組合將爭奪1個直通盛典的名額。而最後12月13日這一場晉級賽,晉級名額由1個增至2個,節目組臨時改了規則。更讓人氣憤的,名額都增加了1個,但實力很強的「第依組」依舊沒有獲得參加總決賽的機會,比賽的公平公正不禁讓人畫上一個問號。
總決賽落幕之夜,當「精神小夥」拿到最後的總冠軍時,網絡上的評價獲贊數最高的3條如下:其一,下一季別再做了,別再糟蹋人家好歌手了;其二,去年神話今年笑話;其三,觀眾和公證人員有存在的意義嗎?
《我們的歌2》帶著大眾的期待而來,沒想到最後以這樣的玩笑方式收場。愛之深責之切,事實上觀眾並不是針對「精神小夥」奪冠而發起差評,而是對於節目組的各種失望才有了最後的爆發。
成就一檔節目很難,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而毀了一個節目卻很簡單,希望《我們的歌》能夠帶著初心再次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