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視頻中傳神地模仿老師,來自黑龍江鶴崗的13歲男孩鍾宇升以「鍾美美」的身份在網絡上走紅。但最近,「鍾美美」的視頻被大量下架,甚至有自媒體稱,視頻下架是由於校方約談家長,這也引發了輿論的關注和廣泛討論。
很多人說透過鍾美美這個事件,感覺我們的教育缺乏多元化和包容性,培養出來的都是乖乖仔,守紀律,好管理,唯獨不鼓勵獨立思考和創意創新。所以,我們不會有卓別林,不會有賈伯斯,不會有馬斯克,不會有梅西。
有人喜歡整齊劃一,沒有問題,但你無權把各種有趣的靈魂裝進同一個框框裡再倒模出來。
01關於剪斷翅膀天鵝的故事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個故事:
1968年,美國內華達州有一位叫伊迪絲的三歲小女孩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吃驚,問她怎麼認識的,伊迪絲說:「薇拉小姐教的。」
這位母親表揚了女兒之後,一紙訴狀把薇拉小姐所在的蘿拉三世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伊迪絲的想像力,因為她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是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然而自從蘿拉三世幼兒園教她識讀了26個字母,伊迪絲便失去了這種能力。她要求該幼兒園對這種後果負責,賠償伊迪絲精神傷殘費一萬美元。
三個月後,此案在內華達州立法院開庭,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蘿拉三世幼兒園敗訴,因為陪審團的23名成員被這位母親在辯護時所講的一個故事感動了。
她說,我曾到東方某個國家旅行,在一家公園裡曾見過這麼兩隻天鵝,一隻被剪去左邊的翅膀,一隻完好無損。剪去翅膀的天鵝被放養在較大的一片水塘裡,完好的一隻被放養在一片較小的水塘裡。當時我非常不解,問那裡的管理人員。他們解釋說,剪去一邊翅膀的天鵝無法保持身體平衡,飛起後就會掉下來;在小水塘裡的天鵝,雖然沒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飛時會因為沒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只能老實地呆在水裡。當時我非常震驚,震驚於東方的聰明和智慧。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為兩隻天鵝感到悲哀。今天,我為女兒的事來打這場官司,是因為我感到伊迪絲變成了蘿拉幼兒園的一隻天鵝。他們剪掉了伊迪絲的一隻翅膀,一隻幻想的翅膀,他們早早地把她投進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這段辯護詞後來成了內華達州修改《公民教育保護法》的依據。
為什麼會想到這個故事呢?因為我覺得鍾美美就像那隻被剪斷了翅膀的天鵝,所謂的傳播正能量的一些理由,正在扼殺他的天性和創造力。
02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老師要用玩激發好奇心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缺乏認識事物的經驗與方法,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難以深入到技術實質層面,也較難形成技術應用體系。
學校計算機老師在利用Scratch進行圖形化編程教學中發現,小學生對技術的功能用途理解層次較淺,產生的熱情主要因為其「好玩」,做小動畫描述故事是他們最喜歡的。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會刨根問底,關心技術的實現方法探索技術操作的規律。
因此,在教學Scratch時,可利用同一程序通過不同參數、功能模塊的組合產生更多的效果,如在左轉、右轉的基礎上實現增大步長,連續左轉、右轉形成螺旋軌跡,面對這些變化學生會因好奇而想玩出答案,進而形成為追求真相而創造的態度。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想像力
教育不僅是教師的責任,更離不開家長的努力和關愛。家長作為孩子最為親近和依賴的對象,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態度將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對孩子創造力的挖掘和創新型人格的培養產生微妙而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調查顯示,家長對孩子的管控方式與孩子自發性動力、概念流暢力、變通力以及創造力有所關聯。實施行為管控的家長通過密切關注了解孩子的日常活動與行為, 並設立雙方共同遵守的明確規則進行合理約束,除此之外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
而實施心理管控的家長通過激發罪惡感、焦慮感以及羞辱甚至停止關愛等方式對孩子的想法與情緒進行入侵和控制, 但不對其行為做正面引導, 甚至沒有前後一致的標準。行為管控與孩子的內動力、概念流暢力、變通力以及獨創力皆呈正向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正確的行為管控可以使家長對孩子的狀態、行為有足夠的了解,以便在出現情況時提早發現, 從容應對。同時,與行為管控正向相關的內動力正是被認為是對創造力產生正向影響的因素, 也關係著孩子在學習中的自主性。
社會一直期待教育解決社會問題,殊不知只有當顧慮消失,社會反哺教育,才能真正大量培養出有創造力的人才,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