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網絡招聘平臺,廣東這所高職這樣幫助學生就業

2020-12-27 南方新聞網

  疫情防控期間,畢業生如何就業?記者獲悉,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搭建網絡招聘平臺,企業可通過入駐學校招聘系統平臺後申請參加招聘會,審核通過後發布招聘信息。畢業生可在心儀崗位上投遞簡歷申請,找到心儀的工作。該校讓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在家中完成籤約,足不出戶實現就業。

  儲備「硬核」專業知識拿下offer

  「求職不能無準備。為求職成功,我複習了幾遍專業書籍,第一次面試就成功應聘星河灣酒店的會計崗。」龍小燕是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2020屆審計專業應屆畢業生,她通過學校組織的網絡招聘平臺投放簡歷後,找到了星河灣酒店面試機會。面試官給她出了一份試題,她提前在稅務局官網上查閱了星河灣酒店的規模、稅種、行業常見分錄、會計報表勾稽關係等方面的信息,配合她的專業知識,做題速度很快,所以筆試很順利。

  龍小燕介紹,自己非常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長期堅持每天學習專業知識4小時以上,也參與了學校舉辦的就業系列專題講座,並在網絡找到自己求職行業的博主,學習應屆畢業生面試時的談話技巧。在校期間,龍小燕考取了初級審計資格證、初級會計資格證、英語b級、計算機二級等證書,積極參與社團協會和專升本。

  「我們公司入駐了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系統平臺後發布招聘信息,也搜索了我們比較關注的關鍵詞。龍小燕在專業功底和現場面試方面,都表現不錯,非常符合我們的崗位需要。」星河灣酒店人力資源部陳經理說。

  疫情下堅守兼職崗位

  梁思玉是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2017級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2018年9月,她利用課餘時間來永旺寶泰店做兼職,成為一名收銀實習生。疫情發生後,很多同樣做兼職的同學打了退堂鼓,她仍堅守崗位。

  「爸媽一直讓我回家。其實我也害怕,但是如果我辭職,有可能造成人員緊缺,從而影響市民的正常購物。」梁思玉說,雖然她是一個實習生,但「顧客第一」也是她的工作理念。

  因為上班路上要經過幾個測量體溫的防疫站,梁思玉每天都會早早地出門。到公司後,她還要進行測溫和登記信息。上崗之前,她要用洗手液清潔雙手再戴上手套,並用消毒過的毛巾將收銀臺擦拭一遍。這是她每天重複的工作,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負責。

  因為戴著口罩,梁思玉只能大聲地和顧客交流。一天下來,嗓子又幹又啞。「雖然我們無法像白衣天使們一樣在一線抗疫,但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願意貢獻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梁思玉說。

  截至4月15日,梁思玉已經成功拿到4個單位的offer。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促進畢業生就業,學校還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實施「一人一策」,為每一位畢業生制定就業工作方案,組織開展線上面試技能培訓、大學生網絡應聘「防騙」法律講座和邀請企業線上宣講等方式,開展精準指導服務,增加就業機會。

  【南方日報記者】馬立敏

  【通訊員】羅研 洪升

相關焦點

  • 廣東很好的四所專科院校,分數不高專業強!就業待遇超本科!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優勢專業有精細化工技術、產品藝術設計、化工生物技術、會計、酒店管理、影視動畫、應用英語、會展策劃與管理、軟體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等專業,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每年畢業季都有大量的優秀企業到單位招聘,學生畢業率都在95%以上。
  • 慢就業?懶就業?這所高校「三字訣」助力大學生就業「百日衝刺」
    慢就業?懶就業?疫情當下,一些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再等等」「再看看」的「慢就業」心理。作為上海唯一一所布點監測就業的民辦高校,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本科)主動出擊,在「快、準、實」上狠下功夫,確保畢業生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截至5月14日,學校過半畢業生已就業,就業率與上海同類高職高專院校相比,居於最前列。
  • 用項目合作帶動就業創業,武漢臨空港開發區將搭建校企人才對接平臺
    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學科專項合作、組織外地學生了解武漢。3日,武漢國家級開發區人才對接洽談會在武漢臨空港開發區國家網安學院圖書館舉行。武漢臨空港開發區未來或將與參與座談高校及企業,搭建起校企人才對接平臺,通過組團招聘、提供掛職鍛鍊崗位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輕學子在臨空港就業創業。
  • 智造企業組團納賢 高職助力區域新發展——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原標題:智造企業組團納賢,高職助力區域新發展——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第20屆供需見面會   12月10日,廣東農工商職業
  • 教育部發布通知,22所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山西這所高職成功升本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高職院校其實是包括有專科和本科兩個教育層次的,在我國高職大多代表了專科。但是近年來不少高職都升級為本科層次,讓他們有了更好地發展前景和優質的生源。而且高職院校也是我國近年來大力支持的重點,就業前景也是極好的。
  • 九龍坡 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由於崗位和人員都屬於街道或社區轄區範圍之內,因此對於許多有工作需求的人來說,就是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九龍坡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的「家門口」就業從民安華福小區起步。有居民1.8萬戶、4.2萬人的民安華福社區是九龍坡區第一個公租房社區,外來人口多,居民學歷低,社區從穩就業這一最大民生入手,精準對接轄區居民求職、企業用工、社區治理三方需求,精準搭建就業橋、合力鋪就創業路。
  • 2020年廣東高職擴招沒趕上,2021年還有嗎?
    廣東高職擴招,是國家給予社會人士再次擁抱全日制的機會,這可是和現有的成人教育學歷不一樣,會和那些統招的學生一樣,最後獲得的是全日制第一學歷。2020年廣東高職擴招也已經結束了,有的考生可能就會想要是沒趕上2020年廣東高職擴招的話,2021年還會有嗎?畢竟廣東高職擴招是一個臨時政策,也不是說年年都有的。
  • 就業率97.78%全省本科第五,廣東理工學院是怎麼做到的?
    廣東理工學院是華南地區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家本科院校,尤其在就業方面表現突出,已成為廣東省,的現代人才培養基地。經廣東省教育廳數據確認,廣東理工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7.78%,居全省67所本科院校第五名,列全省25所民辦院校(含獨立學院)第一名,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被很多企業爭相聘用。
  • 雲就業,上外的新傳校友平臺來助力啦!簡歷準備好了嗎?
    連續4年進行專場招聘會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校友會,今年響應教育部加強網上就業服務的倡議,搭建了線上招聘平臺。 就業人數增長,加上疫情,怎麼辦?為了儘可能地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上外校友平臺網上對接企業資源,通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為學生提供機會。 校友平臺千言板塊的版主李慶麗介紹,上外校友會提供的崗位全部來自於校友所在企業,有校友平臺的把關,招聘信息更加真實、可靠、有效。今年的線上招聘,與以往摩肩接踵的現場招聘會不同,校友平臺投入了更多人力進行「空中把控」。
  • 畢業生月收入頂家裡一年、安排「保姆」幫就業……這所學校為畢業...
    「網絡雲端」促就業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所有的現場招聘活動全面停止,這讓家在湖南麻陽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劉澤心急如焚,面對招聘信息不暢、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年邁體弱的父母和未知的生活,劉澤感到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像劉澤這樣普遍擔心的並不在少數。
  • 淮安金湖:網絡招聘不停歇 就業服務不打烊
    原標題:網絡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   「我們正發愁疫情防控期間上哪去招人呢,今年人社局開展的線上招聘服務,對我們來說真是及時雨。」金湖三木機械製造實業有限公司人事主管王香看著線上傳來的一份份求職電子簡歷後高興地說。   「見面不如線上。」
  • 他們竟是畢業於湛江這所學校!
    2年;報讀「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大專班的學生,完成中職學段學業,各項考核及格,並符合相關條件和需求的,通過轉段選拔進入湛江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學習,畢業時獲湛江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文理職業學院畢業證書。
  • 求職招聘不斷線 江西高校吹響就業「集結號」
    學校還成立就業指導教研室,開展分層次、分年級的就業指導。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開展個性化就業服務。「全員+全程」不僅在校內,還在校外。江西理工大學邀請校友現身說法,發揮校友優勢,助力學生就業。通過校友企業招聘信息對接、校友企業愛心資助等措施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 四川達州首場網絡直播招聘舉行 3000餘個崗位186人達成就業意向
    網絡直播招聘活動宣傳海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四川達州進入有序復工復產新階段,但不少「宅」在家的人仍然還未找到工作。3月5日下午,以「戰疫情、助復工、保就業」為主題,達州市就業局正式開啟2020年復工企業網絡直播招聘活動。「參與企業共108家,提供的崗位超過了3000個。」
  • 廣外「雲招聘」:免費線上簡歷診斷,精準推送招聘崗位
    3月6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首場網絡視頻招聘會舉行。共有168家單位線上參會,提供總崗位數778個,招聘需求人數5672人,「入場」參加網絡視頻招聘的學生達1783人,向參會企業投遞簡歷6705份。據悉,廣外還將在3月30日、4月16日繼續舉辦專場網絡視頻招聘會,實現「雲招聘」常態化。
  • 這所實力強勁的高職,終於專科升本科,預示這一趨勢
    同時教育部還公布了首批15所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職業大學」,這一舉措意味著高職院校的學生也有機會獲得本科學歷,而且能夠直接考研升學。不過首批15所升格本科的職業教育本科院校,都是民辦性質,昂貴的學費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
  • 縉雲創新招聘模式搭好「就業臺」
    11月中旬,縉雲縣第四場「送崗下鄉」招聘會在舒洪農貿市場舉行,通過政府牽線搭橋,將18家企業300多個就業崗位送到村民家門口,深受群眾好評。  今年來,縉雲縣人力社保局以供需兩側定「靶向」,以市場需求做「定製」,創新推出雲上招聘、夜市招聘、集市招聘、愛心招聘四大招聘模式,搭建「線上+線下」「白天+晚上」「城區+鄉鎮」「縣內+省外」於一體的就業服務平臺。
  • 璧山:返崗專車接回企業員工,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就業不打烊」
    「家庭要開支,我們也要生活,滯留在家還不如就近就業。」王賀虹說,他在「璧山就業」微信公眾號上看到凱成科技公司在招聘倉管員,且工資不低,於是就報了名。近日,王賀虹成功通過了面試,即將上崗。今天,壁山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璧山正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在紮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針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大量滯留在家鄉和本地企業用工缺口大的情況,璧山區搭建起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同時開行了返崗復工專車,為企業接回復工所需員工。
  • 東莞高校今年首場線下招聘會舉行,163家企業提供3000餘就業崗位
    9月26日,由廣東科技學院、博思雲人才網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大灣區名優企業進校園」線下招聘會在廣東科技學院南城校區舉行,此次招聘會嚴格按照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要求舉辦,是今年以來東莞高校首次線下招聘會。
  • 搭建平臺做優服務 最大誠意廣納英才
    「以前只知道廣東的中山大學,現在知道了中山這座城市。」她開玩笑說。黃靜說,此前有個別廣東企業到學校招聘,但廣東過來武漢招聘的藥企不多。這種城市組團前來當地招聘的形式,可以讓博士更直觀地了解相關城市和企業。相比線上交流,這樣的溝通更加直接。通過這次活動,她加深了對中山的城市印象,也感受到中山對人才的重視和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