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舌電影」,微信號:dsmovies
今天,Sir給你們說一個導演。
要說這個世界上最棒的導演,每個人的答案各不相同,從希區柯克到黑澤明,都會在此列。
但,如果說最爛的導演是哪位仁兄,絕大多數人的答案可能都是。
烏維·鮑爾(Uwe Boll),江湖人稱烏寶,或者是寶哥。
在IMDb上,寶哥早期電影一直在3分左右徘徊。
該網站有一個「最差一百部」的電影榜單,光寶哥一個就曾獨佔五席。
聯合執導的《German Fried Movie》是1.5分;《Barschel - Mord in Genf》是1.9分。而獨立執導的《死亡之屋》名列此榜第27名。
這個「專業爛片無數年」的男子,曾三次入圍金酸梅獎。
在第29屆金酸莓獎迎來人生巔峰。
以44歲「低齡」,憑藉三部爛片《隧道之鼠》、《地牢圍攻》、《郵政恐怖份子》入圍,並最終斬獲金酸梅最差導演,及爛片事業成就獎。
巧合的是,這三部片都改編自著名遊戲。
因此,他也是全世界遊戲愛好者的公敵,是「遊戲電影的終結者」。
Sir給你們擼一下寶哥的毀滅之路。
《死亡之屋》(The House of the Dead)。
這是由SEGA研發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系列遊戲。講述主人公為拯救同伴與魔鬼、殭屍戰鬥的故事。
憑藉大量喪屍和強烈的B級片風格獲得關注。
電影裡當然也得有。
基本上,電影拉過三分之一後,每隔五分鐘,就來一場10分鐘槍戰。
而為了討好遊戲迷,寶哥的方法也非常有(沒)創(節)意(操)。
強硬插入遊戲畫面。
點擊播放 GIF 0.6M
總共近10個持槍角色,每一個(是的每一個),都有一段360度鏡頭旋轉特寫。
點擊播放 GIF 0.8M
《黑客帝國》子彈時間,也被「活學活用」。
點擊播放 GIF 1.9M
這種子彈速度與形狀,看上去真像昆蟲
人滯空時間,也被拖長到足足15秒。
劇情這種東西就不苛責寶哥了——比遊戲更沒情節。
當然,爛到一定程度,也會有追捧者。
比如。
@Who's theme?
小烏當年就是靠這片子一爛成名的吧,也是我看他拍的第一部片子。不過作為遊戲的忠實粉絲我看的倒是蠻歡樂的,時隔多年我竟然想重溫一遍了
吐了沒?
再來一部?
《孤膽義俠》(Alone in the Dark)。
本來遊戲只是一個簡單的鬼屋打怪故事。
但野心勃勃的寶哥扯上了史前文明。
開頭這段文字介紹,以蝸牛的速度滾動,讓人感覺過了一個文明的時間
原遊戲最大的亮點,是濃鬱的恐怖效果。
注意它的打光,雖整體偏暗,但層次分明。
而電影裡,基本變成舞檯燈光。
登登登登,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特腫部隊。
也許是沒錢吧。
基本上,怪物基本難以看到輪廓,大部分隱藏在黑暗中。
作為一部打怪動作片,到處都是人。
人人人(忍忍忍)。
結局當然是被口水淹死。
@醬爆:「我那麼喜歡的《鬼屋魔影》居然被改編成這麼個故事,還讓他拍成這個樣子。全片集合了各種不合適、各種不好看,連片尾的歌曲都那麼不好聽。」
吐了沒?再來三部?
《吸血萊恩》系列。
這個吸血鬼美女超級IP,寶哥一共拍了三部,一部爛過一部。
原作最大賣點是暴力與血腥。
寶哥依樣畫瓢。
將數以噸計的番茄醬灑在片場。
但就是山寨得掉渣
打戲也極其敷衍。
比如這一幕,女主逃離城堡,遇到敵人,給了個迴旋踢。
點擊播放 GIF 0.3M
注意她最後一腳,真的就是腿抬一抬就完事了——估計是皮褲太緊了,要不就是劇組沒給足盒飯。
其實,她可是克裡斯塔娜·洛肯,《終結者3》超酷女機器人TX的扮演者。
其他演員的表現也慘不忍睹。
比如奧斯卡影帝本·金斯利(《甘地》)詮釋的吸血鬼王。
其呆若木雞狀,讓《好萊塢報導者》都忍不住喊:「本·金斯利,哦不,本·金斯利爵士——是時候拿回你的小金人了!」
或許覺得打戲表演都不夠味。
於是寶哥貼心地撒一些色情胡椒粉——這可是原創的,遊戲裡並沒有。
比如,第一部,女主嗖地一下發神經,奔向心愛滴人。
咣!咣!咣!把鐵欄撞得嗡嗡作響。
又足足持續了一分多鐘
第二部收斂了一些。
喏,全片最Sexy的鏡頭就這個。
點擊播放 GIF 2.0M
但,第三部寶哥又忍不住了。
強制女女, 桑拿推油,,SM倒掛放血,人鬼車震:
由於以上畫面皆露點,Sir不敢放。
還有什麼《地牢圍攻》系列。
簡直不敢讓你相信看的是2007年的電影。
遠遠看上去還有《魔戒》的既視感。
挨近一瞧,這盔甲真的不是剛從土裡挖出來的麼。
還有特技場面,也是一股濃濃網遊風。
點擊播放 GIF 1.0M
至於寶哥其他的電影,Sir就不一一細說了。
如斯差的口碑,可想而知,即使有遊戲人氣打底,但寶哥執導電影大都盈利無能。
《死亡之屋》投資1200萬美元,票房1300萬美元是他迄今為止最好成績。
之後大都血本無歸。
《吸血萊恩》投資2500萬美元,上映五個月只有359萬美元。
《地牢圍攻》投資6000萬美元,只有1000萬美元的票房。
因為拍了太多遊戲爛片,甚至讓遊戲公司都怕了他。
2008年,他曾想翻拍暴雪的《魔獸世界》。
一聽是他。
暴雪營運長保羅·薩姆斯嚇尿了:「我們不會出售電影的版權,尤其是你!一部差勁的電影,會毀了這款優秀的網路遊戲,和它的公司!」
美國著名遊戲評點節目「X-PLAY」,曾為寶哥設計一個榜單:最值得烏維·鮑爾改編的遊戲。
遊戲迷為了叫停寶哥翻拍的手,曾聯名上書。
足足35萬人響應!
這是當時的請願書。
對此,寶哥的回應也相當王道,100萬人籤名,爺才退休。
當然,說起寶哥演藝生涯最光輝的一筆。
就是2006年痛毆影評人的傳奇了。
因為影評人視他為眼中釘。
連他自認「完美」的《死亡之屋》都不待見,
影評人Rob Vaux:「現在那些爛片導演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他們可以仰著頭,笑著在心中唱一首歌「還好啦,我畢竟沒有拍出像《死亡之屋》這麼爛的電影。」
《環球郵報》:鮑爾拍的電影悶到好像給我們當頭一棒一樣。
《紐約每日新聞》:鮑爾正在幹他最能幹的事情,他的拿手絕活就是拍爛到嚇死人的電影。
面對這些洶湧的嘴炮,寶哥選擇用男人的方式回擊。
他向寫過兩篇文章(及以上)吐槽他的影評人,發出戰書。
邀請對方打擂。
還真有不少人回應。
經過一輪海選,他挑了五個影評人,分別是來自電影網站《Cinecutre》站長卡洛斯·帕倫西亞;惡搞網站《有點填堵》的理察·楊卡;影迷網站《AICN》的記者傑夫·斯奈德;《停屍房》廣播電臺和雜誌社DE 克裡斯·亞歷山大、網絡影評人尼爾森·昌斯·明特納——從對方工作單位就可看出寶哥的用心良苦。
結果,在600個觀眾的親眼見證下,寶哥當場KO了他們。
影評人幾乎毫無機會。
只有身材高大的克裡斯·亞歷山大(黑衣那位),勉強給了寶哥一拳。
事後,寶哥大讚這五個人:「每一個上場的影評人都很有骨氣,沒一個假摔。」
但他們被打完,才知道寶哥是練了10年的業餘拳擊手。
這場比賽後來還被改成為《憤怒的小寶》(Raging Boll,Boll和《憤怒的公牛》的英文名Raging Boll只差一個字母)。
說回電影。
寶哥的新片是《狂暴3》。
他嘗試了網絡眾籌——對了,忘了說,他是他大部分電影的製片人,因為他自信自己有著敏銳的商業觸覺。
但失敗了。
請求10萬美元,只有152個人響應,募集到6375美元——只有目標資金的6%。
換了一個網站《Kickstarter》,寶哥繼續集資,這次減少了預期資金,只要5萬歐元。
但還是黃了,只有461個人支持他,捐了3萬多歐元。
接連兩次眾籌失敗,讓寶哥發飆了,在油管上發了一條《全部滾粗》(Fuck Yourself)的抗議視頻。
他說:「我今後再也不會對眾籌抱任何希望,什麼玩意兒,糟糕透了。總之我想說的就是只有他X的智障才把錢投在這種網站。」
不過,爛歸爛,寶哥的導演技巧還是有在進步的。
爛番茄上,八年後的《入侵華爾街》就比《死亡之屋》新鮮度提升了24%。
說真,寶哥的精神讓Sir不禁想到曾拍出影史最爛片的艾德伍德。
即使是被全世界唾棄,也要追逐自己熱愛的事業。
無懼成功與否,不計評價好壞。
迎著漫天的雞蛋,獨自綻放。
這才是真正的勵志片啊。
況且,那些說寶哥是爛片王的,你們問過我們的**,***,***。
他們,可還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