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山同學
編輯/思考姬
排版/飲川
「有時候,人設對企劃的影響超乎想像。」
人設,全稱人物設計,又叫角色設計,這個職位就是動畫作畫標準的制定者。
動畫角色人設圖
在動畫乃至整個多媒體企劃中,一個好的人設甚至能夠影響一個企劃的成功與否。
這一影響,在偶像系列相關企劃中表現地尤其明顯。至少,《Love Live》(以下簡稱《LL》)這一企劃迎來爆發,就是在更換人設之後開始的。
說起LL,各位讀者可能首先聯想到的,就是由日本老牌動畫公司Sunrise所製作的動畫系列;
或是其音樂節奏與卡牌養成社交類手機遊戲《Love Live學園偶像祭》。
但凡你接觸過其相關視覺圖,都對裡面「小姐姐」的外形有所印象,可愛中還透露出些許「色氣」的精緻外形是她們的一大特色。
然而LL可並不只是個動畫或者遊戲,「小姐姐」們的外形,更不是現在你所看到的樣子。
《Lovelive》是由日本動畫公司Sunrise、唱片公司Lantis、以及月刊雜誌電擊《G's magazine》在2010年共同合作推出的讀者參與型混合媒體校園偶像企劃,企劃包括音樂作品、電視和廣播節目、書籍、 漫畫 、動畫 、遊戲、周邊等。
最開始,企劃內容是從2010年5月發售的《電擊G’s magazine》發布,之後又在其中公布了組合內九個角色的人設,那個時候組合的名字還沒有正式披露。
隨後的2010年8月25日,這個虛擬組合在Comiket 78(CM78)上發售了第一個專輯《僕らのLIVE 君とのLIFE》(我們的Live 你們的Life),並終於在同年11月確定了組合名稱——μ's。
現在我們知道,μ's就是由高坂穗乃果、絢瀨繪裡、南琴梨、園田海未、星空凜、西木野真姬、東條希、小泉花陽和矢澤妮可組成的虛擬校園偶像團體
這個時候的μ's,只引起了小範圍的關注,就連大部分銷量都是由主創和聲優購買的。那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組合乃至整個《Love Live》企劃,會在後來爆發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第一首單曲的MV中,九位美少女略顯粗糙的建模並沒有影響到粉絲的熱情,特寫手繪、中遠景3D也成為了整個企劃MV的標配。
首張單曲的MV就奠定了「手繪與3D」結合的表現方式
在以上的特寫鏡頭中,可以發現這時MV中的人設,與後期《LL》的動畫人設大相逕庭。
動畫人設
如今,10年過去了,登上東京巨蛋、又上過紅白歌會的LL企划進入了平穩期。
但新企劃也沒有落下,除了在去年12月宣布動畫化的《LoveLive!虹咲學園學園偶像同好會》(下稱「虹團」)之外,最近剛確定企劃名稱的《LoveLive! Superstar!》,其設定出身於中國上海的成員——唐可可公布之初就引爆了中日的社交網絡。
唐可可的人設
但在這些最新企劃中,無論是「虹團」還是「Superstar」,人設也都發生了極大變化。
動畫化之前的人設
由μ's和Aqours代表的「一期」動畫人設
「二期」《虹咲學園》動畫的主視覺
「三期」《superstar》的人設
而整個企劃的人設變遷的背後,又意味著什麼呢?
從「室田風格」到「西田風格」
LL整個商業企劃的開始,就是μ’s的首張專輯——《僕らのLIVE 君とのLIFE》,那個時候連組合名字和聲優都沒公布。
而這時候負責人設的,就是室田雄平。
這樣的人設延續了三張單曲
回頭來看,這個時期的μ’s人設,與我們現在熟知的形象大相逕庭。
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那個時期的角色就像素顏,而我們所熟悉的動畫人設則更像是化完妝之後的樣子:那個時期的μ’s髮型遠沒有那麼自然,而且面部的細節也不夠多,角色的髮型過於「規整」了。
不過,這卻不是室田的人設能力的問題。
因為企劃最初就把該MV規劃成「近景手繪,遠景3D CG」的形式,因此,室田獲得的需求,很有可能就是儘可能得有利於3D化工作,讓手繪的角色和3D的角色建模出入不大,形成整體感。
在當時看來,人設與角色的建模能實現不錯的統一性
如果把角色設計得過於細緻,近景特寫就會與遠景3D呈現明差別,而讓觀眾「出戲」。畢竟,2010年的日本動畫3D人物建模技術,還不像如今這般成熟,即便是現在,一旦服裝細節過多,有些主機遊戲還是會出現穿模現象。
歸根到底,二次元的商業企劃,人設的具體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託於商業企劃本身,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室田當時的人設不夠細緻,就對其人設能力產生懷疑。
第一張單曲的人設之後也得到了延續,即在第二張單曲《Snow halation》中;而在企劃推出一年後,即第三張單曲《夏色えがおで1,2,Jump!》(《夏色笑顏1,2,Jump!》)中,人設卻發生了變化。
如果把第二張(上)和第三張單曲封面(下)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到人設的變化
從這張單曲開始,一位即將對企劃產生深遠影響的女性來到了企劃之中,並開始擔任「美術設定」。
我們但從專輯的封面就可以看到一些變化:
人物的表情愈發細緻,臉頰上的紅暈、嘴唇高光的刻畫,都讓這九位女孩子顯得更為可愛。而隨著3D技術運用愈發熟練,這些細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了MV中的角色建模上。
無論是服裝的複雜程度還是角色姿態的自然程度,第三張單曲的變化非常明顯;而手繪部分的人設也更接近我們熟悉的動畫版本
這個「罪惡深重」的女性就是西田亞沙子。
在LL動畫化之前,室田依舊擔當著μ’s的人設。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西田的風格卻愈加濃重起來。
直到2013年,LL的動畫化消息公布,而動畫版人設,也完全交給了西田亞沙子負責。
深刻影響了企劃的那個女人
就動畫人設,尤其是有「人物原案」的人設而言,其設計方向往往可以簡單粗暴地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充分體現角色原案的特徵,並在基礎上做加減法,為原畫指定一個標準。
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之一,就是經常在《高達》系列擔當人設的千葉道德了。《高達00》的人設就是彰顯千葉水準的典型:動畫最終的人設狀態,既保留了高河弓所原案中美型感與角色特徵,又增強了《高達》這個戰爭機器人動畫中,角色應有的硬派與剛強感。
上圖為高河弓負責的原案,下圖為千葉道德負責的動畫版權繪
第二類則是充分展現出自身風格的人設,現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刀劍神域》的動畫人設足立慎吾。
《刀劍神域》的角色原案——小說插畫和動畫原案的abec所繪製的形象
《刀劍神域》的動畫人設
在這裡筆者稍微解釋下原案與設定的區別,原案可以理解成提出一個概念,而設定則是讓原案呈現出來更適合動畫化的形象,並為作畫監督、原畫制定出角色的標準(比如面部表情、身高等)。
如果我們來對比擁有同一位角色原案的,不同動畫的動畫人設,就會看得更加明顯。
比如同樣是BUNBUN(日本著名插畫師,代表作《刀劍神域》小說插畫,不過是以abec這個名字擔當的)負責原案的幾部動畫:《刀劍神域》的人設更體現出足立自身的風格,這樣的風格同樣可以在他負責人設的動畫《迷糊餐廳》以及《伽利略少女》中明顯感受到;而《結城友奈是勇者》的動畫人設,則是更傾向於還原BUNBUN所設計的角色原案。
由足立負責的《伽利略少女》動畫人設,與《刀劍神域》動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城友奈是勇者》的動畫人設則很好地貼近了BUNBUN的原案,上為動畫視覺圖,下為BUNBUN所做的插畫
而西田亞沙子的人設作品,則是介於一個平衡點:她既能夠很好地還原原案的特徵,又能夠加入自己的元素,展現自身的作者性。
西田亞沙子《電波女與青春男》的人設圖
動畫的人設歸根結底,是根據企劃需求來進行加減法的工作。大多數角色在有原案的情況下,尤其是知名插畫師擔當原案的時候,更多的人設師會選擇進行減法,減少作監、原畫層面的壓力。
然而,西田則是非常喜歡做加法,在還原原案設計的基礎上,再加入自己的個人設計特色——像虹膜、眉毛、嘴唇和面部紅暈。
西田所負責人設的作品,像《電波女與青春男》《春&夏推理事件簿》還有《Active Raid -機動強襲室第八課-》都是如此,尤其在對比了這三部作品各自的原案設計師——Buriki、namaniku ATK和佐伯俊自身的繪畫風格後,你更能體會到動畫人設中的「西田化」。
《電波女與青春男》的插畫(上)與動畫表現(下)
《Active Raid》的人物設計
如果我們把室田最開始負責的第一首單曲的人設作為「原案」來看的話,我們就會發現,西田筆下的μ’s並沒有傷筋動骨,而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修正。
用LL角色舉例,西田一方面繼承了這些角色的典型特徵,比如發色、虹膜顏色、基礎髮型等;另一方面則增加了個人特色,這源於西田擔當人設的原創動畫《西蒙》的風格:在眼睛、髮型處增加細節,同時用角色的神態、表情來展現不同的性格。
西田(上)與室田(下)的園田海未
在展現角色特色這方面,西田的確是這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後期市場反應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西田參與μ’s的人設之後,μ’s單曲銷量逐步增加,而動畫版表現,更是讓企劃的知名度達到了頂峰,讓LL蛻變成一個現象級的企劃。
單曲銷量對比,儘管有動畫化的效應,但不可否認的是,西田修正後的人設讓整個企劃發生了蛻變(截圖來自萌娘百科)
雖然後期西田為了追求更廣闊的創作空間,沒有在《LL》中待太久;另一方面,西田人設的細緻程度,以當時的3D技術很難還原,也確實造成過讓觀眾「出戲」的情況。
但無法否認的是,西田所創造的人設,已經深深地烙在企劃之上,並得到了市場充分的認可。
室田時代的回歸
從《Love Live劇場版》開始,隨著西田的淡出,室田重新執掌了整個企劃的人設工作。
在由西田奠定了就如上文所述那樣的LL人設風格之後,這一次,室田也開始充分吸收其中特徵。
在《Love Live Sunshine》企劃(可以理解成同一個世界觀,另一個組合的企劃,以下簡稱為LLS)公布後,室田再一次挑起了整個企劃的人設大梁。這次Aqours(《Love Live Sunshine》裡的主角組合,與μ’s一樣,也是九個人組成的組合)的人設也十分亮眼,甚至有的角色的特徵顯得更為顯著。
但不幸的是,任何一個長期企劃在一個風格的薰陶之下,很難不引起觀眾的視覺疲勞——
μ’s人設在前,就顯得讓 Aqours裡的九個角色,在不了解企劃的人眼裡,就好像是把μ’s人設的髮型、發色、虹膜顏色重新打亂,再排列組合一樣。
左為μ’s,右為 Aqours
比如Aqours的角色渡邊曜,其人設剛公布的時候,就有不少粉絲認為是μ’s原角色南小鳥的發色配上花陽的髮型……總之,人設或多或少地參考了μ’s九人的造型。
從左至右,渡邊曜,南小鳥,花陽
當然,一般現象級的企劃在其續作開展時,更傾向於提取成功的經驗,並向其靠攏,這無可厚非。
不過,相對於μ’s九人縱向對比中「凹凸有致」的身材,Aqours卻顯得更加平均主義:除了「掐頭去尾」的角色外,剩下的七個人在身材上明顯沒有進行過多的區分。這一點,作為人設的室田難辭其咎。
18個人的胸圍分布,可以看到Aqours(左)「平均主義」的傾向
當然這不是《Love Live》企划走低的直接原因,或者換一種保守的說法,Aqours這個企劃很難說是「失敗」的。
畢竟和她們的前輩μ’s一樣,她們也去過東京巨蛋,也上了紅白,與她們的前輩取得過同樣的高度。
但很明顯的是,這是一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Aqours站在μ’s的肩膀上,室田站在西田的肩膀上。更不用說動畫層面,就劇情而言都有十足的模仿與延續的痕跡,這不斷給觀眾帶來著審美疲勞。
這些原因最後導致的情況就是——2019年1月上映的《Love Live Sunshine 劇場版》票房遭遇滑鐵盧,當年一手創造企劃的Sunrise八組製作人平山理志「背鍋」離職。
隨著平山離職、手機遊戲運營平穩化、動畫企劃持續走低等諸多不利情況的發生,最新企劃——虹咲學園動畫企劃(新團體企劃,與兩位前輩組合不一樣,這個企劃裡面是9名獨立進行偶像活動的學園偶像,相互競爭),幾乎將舊Staff全部更換了。
新的偶像組合中,也加入了像鬼頭明裡這樣的新生代知名聲優……這些都側面反應出,企劃在尋求著改變。
上圖為遊戲早期的MV形象,下圖為動畫的形象
並且,這也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改變。
不破不立?
儘管虹咲學園企劃,在剛公布之初,包括手機遊戲《LoveLive!學園偶像祭》所推出的卡面設計等,還是明顯延續使用了μ’s和Aqours的風格;
角色之一——中須霞的遊戲卡面
但在虹咲學園的動畫版公布的時候,卻風格突變。
MV中的中須霞
虹咲學園動畫的人設換成了橫田拓己,其曾在今年四月新番《聽我的電波吧》中擔任人設。
儘管其在「在角色虹膜上的灰色陰影」的設計,為不少人詬病,但其實橫田並不是初出茅廬的人設菜鳥,此前也擔任了不少動畫的人設工作。
《聽我的電波吧》動畫截圖
從《虹咲學園》動畫率先公布的主視覺來看,橫田獲得的人設需求很明顯是「尋求變化」——
西田式的面部紅暈消失、高光的嘴唇消失,與西田此前的人設相比,這次更像是化繁為簡,回歸了企劃最初的原點。而從MV的CM來看,這一次的人設也更契合Live的3D CG。
人設變更之後,遠景3D和中景手繪的切換這一次相當於「無縫」了
「求變」是整個企劃方之一的——動畫製作公司的SUNRISE所做出的努力,並正在為之挑戰。而在動畫歌曲的創作方面,也加入了不少V家(即VOCALOID,是日本樂器製造商山葉公司開發的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在軟體中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合成出原為人類聲音的歌聲)出身的作者,比如角色中須霞的個人單曲作曲者是Deco*27(V家著名創作者,代表作《愛言葉》)。
不過,作為企劃手遊的發行商——Bushiroad,卻沒有「求變」。
《Love Live》有今天這樣的成績,Sunrise是很重要的一環,但不是全部。因為這是一個綜合性的企劃:除了動畫和MV之外,還有方方面面的內容。其中極其重要的吸金環節,是手機遊戲,而負責運營它的正是Bushiroad。
作為企劃中最新的手機遊戲內容——《學園偶像祭:All Stars》(《LoveLive》企劃的最新手遊,角色為μ’s、Aqours與虹團三個共計27人,更強調角色養成)的運營方Bushiroad方案是,繼續延續企劃的既有人設風格,即西田-室田風格。
《All Star》的中須霞UR卡面
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也不難理解:一方面是《All Stars》不光是有虹咲學園的角色們,還有她們的兩代前輩μ’s和Aqours,如果虹咲學園延續了動畫的設定,那麼與兩位前輩的人設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風格不夠統一;而且,原本遊戲的基本盤就是μ’s和Aqours的人氣,如果把這兩代人設向新一代靠攏的話,老粉絲也不會買帳。
另一方面, Bushiroad因為《BanG Dream!》(日本娛樂公司Bushiroad策劃的多媒體企劃,該企劃以樂隊組合為核心,與傳統偶像進行區隔)這個綜合企劃的成功,已經培養了一群風格極為穩定的立繪畫師群,從創作的慣性而言,延續西田-室田的風格,顯然是個更為容易做出的決定。
《BanG Dream!》的遊戲立繪
綜上,因為手遊與動畫的 「精分」——手遊延續了以往的風格,而MV和後面要放送的動畫則是呈現出來另外一種風格,虹咲學園這個企劃顯得非常沒有整體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設風格,也體現出來整個企劃的矛盾,以及中間各個版權方的利益糾葛。
不過沒有關係,《Love Live》的企劃,不光是這兩種。
Hello, Love Live?
今年,《Love Live》再次推出了新企劃,也就是有中國角色唐可可出現的《Love Live Superstar》。
作為企劃的第四部動畫作品,新企劃再一次改變了人設。
不是虹咲學園的橫田拓己,也不是之前的西田與室田,而是換成了京都動畫出身的齋藤敦史,室田則成為了這個動畫的人物原案。
縱觀齋藤的人設履歷,除了Aniplex負責投資的TV動畫《高校艦隊》之外,其所負責的人設均充滿個人特色。
樂天的動畫廣告《心予報》和劇場動畫《BLACKFOX》,都能看到他典型的個人風格:角色的臉型和表情刻畫偏幼,肢體動作也非常誇張,包括這些角色典型的表情描繪,皆是如此。很顯然,齊藤也把自己的風格帶到延續到了LL的新企劃之中。
齋藤負責人設的劇場動畫《BLACKFOX》
從目前《Love Live Superstar》所公布的五個角色來看,除了在眼睛刻畫上稍微有一些西田-室田的痕跡之外,幾乎可以當做齊藤敦史充分展示自我的產物。
而作為後輩,這些角色看起來顯然沒有前三個組合的前輩成熟。在企劃尚未公布角色年齡的情況下,不知道這一次新企劃面對的目標群體是誰,是不是子供向尚不得而知。
齋藤是《Love Live》這個企劃所出現的第四位人物設計。
如果把西田和室田暫且看成一個整體的話,那麼很顯然,如今這個企劃出現了三種風格共存的狀態,而這對於企劃的整體性來說,並不是什麼好兆頭。
結語
最終整個《Love Live》出現了三種風格共存:手遊延續了西田-室田的風格,《虹咲學園》和《新企劃》這兩部動畫同時啟用不同的人設,且都開始弱化以往的風格——即原粉絲和觀眾們都無比熟悉的風格。
這其中,人設像是一面鏡子,來出的是企劃中各項決策的浮浮沉沉、左右搖擺。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Sunrise的決心和《Love Live》整個企劃所蘊含的能量,這也是Sunrise對待大企劃的常規原則:如果做得好,那就繼續做;如果做得不夠好,那就換人。
《高達》(Sunrise的頭牌動畫作品)系列也是這麼過來的。
但無論是《虹咲學園》還是《新企劃》,都更像是一場豪賭,而這次豪賭的籌碼也非常明顯,就是《Love Live》本身的商業號召力。
很顯然,動畫製作公司Sunrise在2019年盈利48億日元,與上一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這其中不乏《Love Live》這個企劃的貢獻。所以Sunrise根本不用擔心房子的坍塌,還有資本可以繼續折騰。
企劃今後的路會怎麼走?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接下來的市場表現了。
- END | 動畫學術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