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影票房史上,首位百億影帝黃渤,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從2000年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至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一不小心,黃渤演電影,已經整整20年。
今天塵姐就和大家一起撩撩,黃渤電影20年第一個十年裡,幾個經典的電影和角色,從中把一把這位百億影帝的演技脈絡。
1、2000年《上車,走吧》一個被生活打磨的黃渤
這是黃渤的第一次拍電影,渾身上下透著一個,在現實生活中被打磨得體無完膚的黃渤。一個接地氣的演員,從這裡出發,並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成為中國第一個百億影帝。
那時的黃渤,臉上滿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是還略帶齙牙的小「痞混」,是會在片場替導演喊cut的愣頭青。
他就像片中的高明一樣,有一顆以為世界可以唾手可得的無畏,也有著遇事仍然會縮成一團的窩囊。
那時的黃渤,演技是青澀的,造型是土得掉渣的,在影視行業外圍做歌手,當主持,當舞者,做廠子等各種經歷,給觀眾留下一個快被生活的困頓和演藝夢想即將破滅,折騰的皮包骨頭,不像樣子的黃渤。
也正好讓觀眾心中,留下了這個仿佛經常在某個工地邊見過的民工兄弟的形象。
2、2009年 《瘋狂的賽車》 外化於形的黃渤
誰也沒想到,一部《瘋狂的石頭》竟然火了個跑龍套的黃渤,讓他在9年之後終於有機會再演男一號。《瘋狂的賽車》裡的耿浩,是黃渤在電影裡塑造的第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揮汗如雨的自行車上,黃渤用擰巴成一張褶皺的臉,演出了一個極其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經歷各種倒黴事情時的囧態,讓觀眾在為之啼笑皆非的同時,又不免慨嘆人生無常,一個又一個意外與巧合之下,每個人好像都成了耿浩。
那時的黃渤,已經有了讓人從醜帥的外型中見其演技的能力。他特有的把握角色個性,為角色增加人物標籤的表演方法略見其效。
他能演出高明的莽撞無知,能演出耿浩的油滑麻溜,他知道高明的特有表情應該是猛的一抬眼之間,那對旁觀者的不屑,而耿浩的臉上,就應該常常掛著一副「蒼天為何不放過我」的苦,與還得繼續下去的無奈。
那是一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表情,在每一張「生活就像一團亂麻「的臉上。
3、2009年《鬥牛》 內安於心的黃渤
黃渤電影第一個十年的代表作,也出現在2009年,那就是《鬥牛》。不得不說,管虎導演總能用電影的表達方式呈現黃渤最底層、最無表情的表情人生。
那明明是一個看起來最平平無奇的角色,演了一段看似平淡如水卻透著不凡的故事。黃渤所飾演的牛二,幾乎就是管虎最擅長的」從小處著筆「以小見大的最佳代表。
他是生活中的透明人,不被重視,不被待見,好事樣樣撈不著,壞事哪哪都有他。被寡婦調戲,被鄉親群嘲,偏偏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用一股子的」二「勁兒完成著別人看來根本完不成的任務。
這個時期的黃渤,已經開始從早幾年極其外化的表演風格向內探求,他拋開誇張的表情和讓人一聽就能記住的方言和聲音特色,褪去當時其他演員還被廣受追捧的用力過猛的」演技「,開始懂得尋求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內心的定定。
那是像牛二一樣不為外力所動的」倔「,是哪怕與世隔絕也要保有初心的力量。
如果《上車,走吧》的高明是莽與土 ,《瘋狂的賽車》裡耿浩是衰與油,那麼《鬥牛》裡的就是倔與憨,是最接受黃渤本人內心的樣子。
在塵姐看來,黃渤能一路從跑龍套逆襲,最終成為萬眾矚目的票房靈藥,百億影帝,憑的就是他投注在牛二身上的這份安定的力量。
轉眼來到2020年,黃渤的電影生涯整整20年,回顧了他第一個十年的三部作品和三個角色,似乎可以看出,黃渤有一種演技是能讓他走到今天仍然如此受歡迎的基石——那就是,他永遠不會讓角色離自己太遠,從外形五官,到臺詞語言,從身臺形表,到性格特色,他讓自己離角色足夠近,近得像長在角色身體裡一樣。
這樣的演員,自然也能與觀眾足夠近,近得像自家人一樣喜愛。
你最愛黃渤哪一個角色呢!
「電臺主持人16年+報社娛樂主編4年+採訪明星400+,關注我吧~持續送上影視綜娛熱點辣評,圖文視頻管夠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