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體驗 成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經歷一些困難

2020-12-12 騰訊網

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經歷一些困難,

以後他強大的內心就不會畏懼任何難走的路。

野外生存訓練在中國算是新鮮事物,有的人認為是花錢買罪受。但我覺得此類活動能鍛鍊青少年吃苦耐勞、野外生存和領導能力。學校、家、提高班,三點一線,現在的孩子的生活過於簡單,似乎除了學習沒有別的了。我很想讓女兒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於是,我向她介紹了未來訓練營,沒想到她主動要求參加,願意挑戰自己。

陌生的夥伴、艱巨的任務,惡劣的環境,每一次,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智慧、勇氣和毅力。

第一次在「特種兵訓練營」裡,十米高空,女兒划過索道,走過高空踏板,板的間距很大,難走,但她學會了用勇氣克服膽怯;她用小刀削出了彈弓,問她為啥不射小鳥?不掏鳥蛋?她說:這樣太殘忍。她學會了敬畏自然。站在高高的樹上,她說,同學們在補習班,我卻爬在樹上看風景。調侃、驕傲的話語背後包含了太多,我們其實都懂的。

站在高高的樹上,她說,同學們在補習班,我卻爬在樹上看風景。調侃、驕傲的話語背後包含了太多,我們其實都懂的。

第一次玩 「1塊錢城市生存」, 女兒竟發現自己很重要,是內務官兼外交官。聽志願者說,如果沒有她的建議、沒有她與性格各異的夥伴的溝通、沒有她堅持自己的想法,團隊不能拿第一,甚至不能按時回集合點。內向、靦腆的她學會了合作並找到了自身潛在的優點。

第一次走百公裡,我和她走這麼遠的路,戈壁路很不好走。強烈的紫外線、高原反應挑戰身體的極限。我有時會在路上遇到女兒的隊。

讓人驚訝的是,他們比成人更團結,更能包容每個隊員身上的不足,發揮各自的長處,相互照顧,親密融洽

最後,走得快的隊員執意等落下的隊員一起衝過 100 公裡的終點。他們排成整齊的一列,高舉登山杖,面帶自豪的微笑,吼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起兮不復返……」 齊步跨過終點, 用壯志豪情翻開了人生嶄新的一頁。

為他們感動,為他們喝彩,這樣的孩子才是我們的未來!

柴達木第四期青少年1隊憑藉出色的團隊意識被評為了第一,被邀請參加分享大趴。11 月底,女兒將獨自飛北京,與隊友相聚。我很高興,在無痕教育的助推下,她終於可以單飛了。

未來訓練營的經歷給了女兒非同一般的人生體驗,拓寬了她的思維方式,讓她站在新的角度審視和思考事物,心智逐漸成熟起來

開學至今,我欣喜地看到了她各方面的進步。單從學習上看,處於中遊的她成績有了飛躍,竟衝到年級前列。「學習是自己的事」顯然已不再是口號。

記得 1塊錢城市生存活動中,有個孩子英語、西班牙語流利,成功與老外做買賣,一個叫「雞蛋」的北京男孩搜腸刮肚說不出英文,急了,以前討厭英語,這次下決心好好學,學習的動力就是來自於他內心的需要,也許這種改變對他產生的影響會是深遠的。

這件事也深深觸動了我,無痕教育的理念就是通過活動去喚醒孩子內心的需求,這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人為什麼要學習?難道是求好文憑好工作?

去年女兒問我,當時她很困惑。

現在,我相信,答案,她應該找到了。

人應該有追求的目標,與志同道合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無論路上遇到何種荊棘,只要有堅強的毅力,總會成功。

學習或生活都是一樣。就像走過柴達木,再走平坦的路,我們都感覺是如此的幸福。所以,來未來訓練營吧!

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經歷一些困難,以後他強大的內心就不會畏懼任何難走的路。

因為,柴達木我都走過了,我——還怕什麼呢?

文章來源:DE未來訓練營

圖片來源:DE未來訓練營

(END)

相關焦點

  • 請關註失去父母的孩子!人類學家:這是情感上最困難的經歷
    但是,如果孩子有能夠依靠的成年人,並且周圍人能鼓勵孩子表達感情,孩子可能會出現積極的調整,喪親則不一定會導致持久的心理疾病。父母的去世對孩子的影響英國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父母的去世是人類經歷中情感上最困難和普遍的經歷之一。
  • 經歷一些事,看清一些人
    愛情也好,友情也罷,經歷過,才知其中滋味。過去的自己,對所有人都好,習慣了善良,不懂得拒絕。以為被人需要,就是愛情,以為受人依賴,就是友情。可是後來發現,身邊的許多人,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難。在你落寞的時候,總有人裝做看不見,在你困難的時候,總有人說著風涼話。
  • 感謝這所有的經歷,讓我們逐漸成長,長成了更好的自己
    生活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總是用經歷教會我們道理,下面分享一些所感所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 「世界之大,沒有非交好不可的人,總有人會欣賞你身上的你一個點,那些因為你的性格你的長相等嫌棄,如果有那樣的人,不交往就是了。」 沒關係,你可以做你自己,沒必要去討好任何人,過得輕鬆點。
  • 成長是難忘的經歷
    或許是我成長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些事情,人生並不是順風順水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要看我們是一個怎樣的心態去考慮、去解決。成長可能就是一種使人們懂事的藥物,也是「它」使我們改變了自我。成長讓我變的樂觀,讓我們有所追求,總想著在人生中留下一些精彩的到年老走不動路的時候回想起來有味道的故事。
  • 每一次經歷都是成長,讓我們看透生活的本質
    一杯香茗等君來 雨雲攝影 每一次經歷都是成長,讓我們看透生活的本質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我們經歷生死的時候,都會成長一些,看淡一些。當我們明白,生命的盡頭是死亡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的不是放棄努力,放棄中間的過程,而是要更懂得珍惜現在,更熱愛生活。 回顧半生,讓我最早面對生死的人,是湖北的二阿公。那時我還沒有讀小學。又因為沒有生活在二阿公身邊,對生死完全是茫然的。
  • 【夜聽】經歷一些事,看清一些人
    愛情也好,友情也罷,經歷過,才知其中滋味。 過去的自己,對所有人都好,習慣了善良,不懂得拒絕。以為被人需要,就是愛情,以為受人依賴,就是友情。 可是後來發現,身邊的許多人,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難。在你落寞的時候,總有人裝做看不見,在你困難的時候,總有人說著風涼話。
  • 所有的經歷都是成長(散文)
    支教前,我常會想,在一千多公裡以外的循化,會不會有一個孩子記得我。支教後,我發現,是我,是我忘不了那個地方,那個莊子,那個孩子。初心,成長的足跡魔力來自哪裡?我想我的日記本,會告訴你答案。11月11日:「當地留守兒童很多,班上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對我說,我媽不在家,我沒有家,所以我什麼都不怕。作為老師,我想讓他知道,這個世界是柔軟溫暖的,我們組織了把孩子的夢想加入購物車活動,他喜歡打桌球,想要球拍,參與捐助的哥哥送他十副,他拿著新的桌球拍,成為桌球小隊隊長的時候,眼睛裡有亮晶晶的星星。」
  • 不健全成長經歷的母親,能養育好孩子?拋去情感包袱,成就好媽媽
    相比我們這代,總是會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小孩都生活得太幸福了,什麼苦都沒受過。但我們這代,和父輩們比又幸福很多。因為父輩們經歷過苦日子,家裡條件也大多不太好,所以並不會太過嬌縱孩子,會認為吃苦是種磨練,吃虧是福。而我們呢,長大後家庭條件有所好轉,受成長經歷的影響,對孩子反而會有些許嬌縱,看不得孩子吃苦,也不願意孩子去吃虧。
  • 封心鎖愛《成長一定要經歷挫折嗎?》
    只有親自體驗一下,飽受挫折以後才知道會去怎樣面對。從小到大,我們回顧一下成長的艱辛旅程。0——10歲,記憶朦朧,就像是一張白紙,什麼也不懂,純潔高貴的心靈,接觸到什麼就會學什麼,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 所有經歷過的挫折,都是為了督促我們成長
    我回過頭去看我自己成長的路,一天一天的觀望,我站在路邊上,雙手插在風衣的兜裡看到無數的人群從我的身邊面無表情的走過只要我們鏗鏘地跋涉下去,生活就可能會慢慢變成你喜歡的樣子。只要我們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你會發現生活有千萬種理由讓你擁抱每一天。人生本就多歧途,一時欣然一時悲。若你正在低谷,再努力一下,別放棄,未來終究可期。又是一個年初走到年尾,2020年的我,有過悲傷,有過歡樂,忙碌的工作、緊張的生活,僅有的歡喜也被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煩惱填補了,似乎生活對我有種誤解。
  • 因為成長 需要經歷|勇者少年的軍事挑戰
    少年就是要在陽光下揮灑汗水信念和夢想 執著和堅定與立場無關 與利益無關簡單而純粹 直擊人心親身體驗作戰的緊張和激烈收穫剛強 堅毅 勇敢給孩子一場特別的軍事之旅完成一次只屬於勇者少年的軍事挑戰#6-15歲# #6天5夜#建立連隊打造鋼鐵之師,團隊破冰拓展,軍姿訓練準備戰鬥,火力掩護衝出圍堵
  • 所有的經歷,都是成長的良藥
    果然悲慘的經歷可以化為人生的動力,助其「化繭成蝶」。只要熬過那些痛苦的經歷,便是幸福的明天人生很奇怪,有多少痛苦,就會有多少成長。就像美麗的蝴蝶那樣,它們那一生要經過多次蛻變成為成蟲後,再變為蛹,最後經過一段比較長的等待,才會化繭成蝶。
  • 疫情中走過,經歷中成長!給高三學子的心理調適建議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一位心理諮詢師從高中生心理調適和心靈成長角度分享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助您找到一些應對之法。   四是軀體問題:食慾下降或適量增加,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因長時間焦慮出現肌肉緊張、坐立不安等。   2   科學把握這些問題的形成機制   這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可以科學把握這些問題的形成機制。從心理學上來說,當個體遇到一些重大變化或威脅時,會產生身心整體性的調試反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應激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
  • 經歷一些事,看清一些人,才明白珍惜自己最重要
    是的,沒有經歷過,根本就不知道人與人之間,始終是隔著一段距離,是很難做到近距離接觸。你是真心真意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會回報你,只會享受你的付出。一次經歷,代表一次成長,人的思想會跟著成熟,內心也會變得豐富,不會再像當初那樣有「天真」的想法。
  • 愛莉安娜·格蘭德的成長經歷
    愛莉安娜·格蘭德的成長經歷 她的成長經歷和生活,你了解多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解析奧斯卡短片《鷸》:正是piper的成長,映射了孩子的成長
    成長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而作為父母應該要有辦法,有能力去讓孩子成長,而不是總是去經過孩子,禁錮孩子的思想以及天性,去將孩子困在一方世界當中,不讓孩子去成長,雖然說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作為父母沒能夠去放手讓孩子有所成長,讓孩子去經歷一些事情,讓孩子從經歷事情當中去成長,那麼孩子將永遠都長不大,將沒有意義上的成長。
  • 帶孩子看動物治癒電影《野性的呼喚》:孩子的成長,該向大狗學習
    2、無法經歷困難現在有些孩子的看錯能力是很弱的,總是不能夠去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即使是一些小小的困難孩子都是無法去接受的,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事情,遇到一點小小的事情就心情不好,就出現頹廢的狀態,總是不能夠去很好的處理所面對的事情。
  • 紅黃藍的真實經歷,每一次成長,都是珍貴瞬間
    非常感謝黃樂樂媽媽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為我們分享樂樂的早教經歷與經驗。以下為本次採訪樂樂媽媽的分享。當時出於什麼原因紅黃藍報名早教呢?之前沒有去深入了解過,也是緣分使然,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樓下逛超市,就碰到了小瑾老師留了一個聯繫方式。
  • 「讀寫困難」愛因斯坦,達文西的經歷告訴我們,讀寫障礙可能是隱藏...
    穿著一身小丑的服裝,吹著我們中國傳統的笛,未見其人先聞笛聲。歡快的笛聲,釋放了孩子們自由浪漫的天性。聰明的尼庫巴老師也慢慢發現了伊桑的與眾不同,伊桑是有個閱讀障礙的孩子,但是卻擁有著驚人的繪畫天賦。作為「讀寫障礙兒童」,伊桑自己也沒有料想到自己的成長,如果沒有遇見尼庫巴老師,會有多麼困難。「讀寫障礙兒童」只是看待世界的角度與眾不同。他們擁有無盡的想像力,在他們眼睛裡,世界神秘可愛、充滿色彩。
  • 【一線日記】每一次經歷都是成長
    【一線日記】每一次經歷都是成長 2020-03-29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