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新英雄Seraphine—薩勒芬妮

2020-12-12 南方電競資訊

第152位新英雄薩勒芬妮官方英雄剖析裡介紹:

薩勒芬妮是來自皮爾特沃夫的歌星,和世界級偶像團體K/DA合作。

K/DA:

是由拳頭遊戲組建的一支流行音樂女團,成員來自《英雄聯盟》中英雄的皮膚主題形象,圍繞著阿狸、伊芙琳、阿卡麗和卡莎打造出獨特的音樂身份。這支樂團在2018年11月3日正式出道,打出熱門單曲《POP/STARS》。現在薩勒芬妮也加入其中。

新英雄

最近這段時間拳頭似乎熱衷於推出新英雄,從7月底上線莉莉婭到今天,已經連續推出了永恩、莎彌拉等多個英雄。這回莎彌拉還沒玩明白,又有一個新英雄要上線了——「薩勒芬妮」。

這個新英雄不僅有自己的推特個人帳號,幾個月就收穫了30多萬推特粉絲,之前預熱過多次,還成為KDA女團的走後門擔當,傾注了拳頭大量宣傳。上線時自帶199終極伴生皮膚,同時最近還發布了個人單曲。這麼看來,她還真是拳頭親女兒,相當有牌面。

但是在拳頭公布了薩勒芬妮的技能之後,風評似乎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技能:

薩勒芬妮的被動效果星光漫射:在附近友軍釋放技能的時候,為自己提供攻擊距離和傷害的加成,被動技能的第二個效果則是可以讓薩勒芬妮在釋放第三次技能的時候自動打出雙份,有點妖姬故技重施的感覺。

Q技能清籟穿云:為範圍傷害,基本起到一個消耗的效果。

W技能聚和心聲:為自己和友軍提供護盾和移動速度的加成,還能對周圍造成大範圍高額治療,有點像加強版的琴女W加上救贖的意思。

E技能增幅節拍:放出一道音波,對一條直線上的敵人造成魔法傷害和減速效果。已經被減速的敵人將會受到禁錮效果,而已被禁錮的敵人則會受到眩暈效果。算是一手控制,一個由軟控到硬控的進化過程。

R技能炫音返場:很像琴女的R,造型和控制效果都有些類似,把眩暈換成了魅惑,但它又比琴女強上太多,這個技能無論觸碰到友軍還是敵軍,都能實現人傳人的效果。是最離譜的地方。

總結:

這樣看下來,同時具備了強化普攻、回血、護盾、加速、減速以及大招群體控制效果,就是一個琴女+妮蔻+狐狸的技能集合的「拼多多」英雄,

很多人都說是「琴女重做後的2.0版本」。但是功能比琴女更勝一籌,人設比琴女更佔優勢,可以說自她公布的那一刻起,琴女就相當於宣布退役了。

拳頭又搞起上位替代這一套,這一回人設、造型、定位以及技能等多個方面都與琴女重合,但娑娜出場率低不代表人氣低,一聽說可能被抬下場去,老粉就不幹了。而且這不是一小部分人,特別是海外網友,新英雄公布之後,無論是微博還是推特都引起了一波聲討,還有不少人質疑拳頭江郎才盡了嗎?

皮膚:

由於之前拳頭聲稱薩勒芬妮的伴生皮膚將會是終極皮膚,因此引起了許多玩家期待。然而當皮膚正式公布後,發現這個所謂的終極皮膚十分沒有誠意。

她的終極皮膚是KDA系列的,一共有三種形態,開始會是簡單的、不知名的藝術家形象,然後是更加自信的流行歌手,最終形態是KDA真正的超級明星。但這三個形態是不能夠在遊戲裡切換的,只能在比賽開始前選擇,看起來更像是炫彩皮膚,而且後兩個形態還要通過做任務去解鎖,等於是買個了三合一捆綁包。完全無法與DJ娑娜和大元素使拉克絲相提並論。

這一回無論是在英雄設計還是皮膚設計上都沒能讓玩家滿意,這個「偶像」角色還沒出道就有一大批黑粉。官方為她造勢了這麼久,結果只是一個加強版的琴女,而且終極皮膚就是三個皮膚綁在一起賣。

回應:

《英雄聯盟》的皮膚主要製作人之一Riot Katana最近在推特上討論了LOL終極皮膚大元素使拉克絲,並解釋說拳頭未來不會再製作如此大規模的終極皮膚了!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遊戲上同時擁有多個形態的終極皮膚,有可能會 "破壞遊戲體驗"。還解釋說,許多過去的終極皮膚使用了大量的遊戲內存。在一款遊戲中放入多個版本的皮膚,可能會 "降低甚至讓一些玩家的遊戲體驗崩潰"。為了彌補這一點,Riot皮膚團隊不得不對功能進行約束,並 "打破所有終極皮膚在遊戲中改變形態的期望"。

這次應該是可以把之定性為對終極皮膚的新嘗試吧。只是不知道大家買不買帳呢?

在外網一個質疑新英雄的帖子中,LOL設計師現身評論區表示下定論之前應該先試一試,一旦使用就會感覺到她的獨特和不同。哈哈哈,就很想笑。

希望日後拳頭儘量去放緩出新英雄的腳步,以確保每一位英雄的獨特性,如果再像這樣「趕工期」一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讓更多的玩家失望。

薩勒芬妮將於2020年10月中旬上線北美測試服。同時 「K/DA ALL OUT 薩勒芬妮「將作為終極皮膚同步上線。即將同步上線的還有K/DA ALL OUT 卡莎 至臻皮膚,在 2020年11月20日6:59之前,可使用2000個全球總決賽(2020)幣解鎖。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喜歡這個貼心、堅強又樂於助人的姑娘,成為她的頭號粉絲嗎?

歡迎評論奧,我都會看的。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