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出去春遊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事了。如果春遊過程中能碰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小孩子也會非常興奮。有趣的動物有很多,蜜蜂、蝴蝶、蚱蜢等。不過這些小動物不能帶回家養,如果能帶回家養那是最好不過了。其中一種小動物小朋友們肯定比較熟悉, 那就是小蝌蚪,因為從小父母就會給小朋友們講《小蝌蚪找媽媽》故事。
很多小朋友在野外發現了小蝌蚪,也許會抓幾條回去養在水裡,希望小蝌蚪能長成小青蛙。可往往到最後,小蝌蚪非但沒有長成小青蛙,反而長成了小癩蛤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青蛙和蟾蜍(癩蛤蟆)都屬無尾兩棲動物。它們的蝌蚪長得非常相似,以至於很多大人都無法分辨到底是青蛙蝌蚪還是癩哈蟆蝌蚪。而春遊時抓回去的往往是蟾蜍蝌蚪。
青蛙產卵的季節從早春到初夏,它的每個卵靠膠膜相互粘連成一大片,浮在水面。自然條件下一般陽曆四五月份產卵,南方比北方稍早。蟾蜍的產卵季節要比青蛙早些,在江南二月底就開始了,三月初就能看到蟾蜍蝌蚪。
蟾蜍的卵由膠質膜圍成一條條約有一指寬的線狀長帶,卵在帶內排列成行,稱為「卵帶」。卵帶纏繞在水草上。蟾蜍的蝌蚪全身深黑色,尾較短而色稍淺,口在頭部前端的腹面,經常成群聚在一起,朝一個方向活動。
青蛙的蝌蚪呈青灰色,身體略呈圓形,尾很長,身上有斑紋,口在頭部的前端,常常單獨分散地在水裡活動。
所以辨別兩者最大的3個要點就是:一、看出現時間,一般清明前後出現的大量的蝌蚪都為蟾蜍蝌蚪,而在二三月間你看到的這種蝌蚪往往都是黑色的。青蛙的蝌蚪要晚一些,一般要到初夏水田有水時才會出現。二、看顏色,青蛙的蝌蚪呈青灰色,體色較淡,而蟾蜍蝌蚪呈黑色。第三個要點就是看是否成群結隊,青蛙的蝌蚪常常單獨分散地在水裡活動,而蟾蜍蝌蚪喜歡扎堆。
農曆清明時節,也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這個時候碰到的蝌蚪你說是什麼蝌蚪呢?從時間來講正好吻合蟾蜍蝌蚪出現的時間。再從外形看,要仔細看,這些蝌蚪往往呈現是統一的黑色的,而且數量很大,一團一團地在活動,那無疑就是蟾蜍蝌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