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常教育
雷常教育專注高端保研、考研、複試調劑、考博、碩博論文、大數據處理、智能算法等諮詢培訓
特設保研、考研、考博協議保過班
摘自:中國教育在線掌上考研發布的《2021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招生人數已達到91.7萬。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2010年的6.4萬發展到2019年的10.5萬,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2010年的47.4萬發展到2019年的81.1萬。近10年來,碩士研究生擴招年均增幅達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01
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及學位授權單位、「雙一流」高校招生名額均大幅增加
截至報告發布前,根據已公示的30個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推薦名單,擬新增碩博學位授權點為3648個,擬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59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49個,擬新增自主審核單位13個。
30個省市中,江蘇省擬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最多,達到302個,其次是廣東省,擬新增博士碩士學位點233個。
數據來源:各省市教育廳官網
在擬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電子信息數量最多,第二是生物與醫藥,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與環境、公共管理、材料與化工等學科數量位列前十。
數據來源:各省市教育廳官網
在擬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數量位列第一,其餘依次是資源與環境、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數學、生物與醫藥等。
數據來源:各省市教育廳官網
2021年「雙一流」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繼續增長。經過統計,「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招生計劃中,超過67%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超過77%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2021年招生計劃都有所增長。
數據來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網
「雙一流」高校招生規模顯著增長,其中不乏大量增長規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
數據來源:各高校官網
02
專業學位碩士擴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類專業,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將進一步擴張
近年來,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顯著增長。自2017年起,專業碩士招生規模始終高於學術學位碩士。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81.1萬人,專碩招生規模達47.4萬人,佔比為58.5%。2019年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萬人,佔比60.4%。
數據來源:教育部
專業學位碩士擴大招生規模,更多集中在理工類專業。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專碩招生計劃顯示,相較於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等理工類學院的專碩招生佔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學院在2020年招收專碩比例為69.3%,2021年增長到82.4%。媒體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等社科類學院的專碩佔比增幅較小,甚至略有下降。
數據來源: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自1981年教育部下達《關於做好1981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決定「開始招收博士生」以來,我國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增長,目前每年招生規模已突破10萬大關,並保持繼續快速增長的趨勢。
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為302人,1999年至2004年為快速發展階段,年均增幅23.8%,但總體招生規模較小。2004年後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年均增幅為3.2%。
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規模再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數為95502人,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數達到105169人,增幅為10.1%。
數據來源:教育部
博士研究生教育處於國民教育頂端,擴大博士招生規模,發展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國人才強國發展戰略,滿足提升人才儲備水平、推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
2020年9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
方案提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進一步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在我國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專業學位博士招生數量少,所佔比例低。據統計,2009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為851人,所佔比重僅為1.37%。2019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突破一萬人,達到10386人,佔比9.9%。近10年發展中,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持續增長,但總體招生規模仍與學術學位博士差距較大。
數據來源:教育部
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類別為教育、工程、獸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共計6個。
數據來源:《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年度報告2018》
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始終低於學術學位博士,一方面是因為專業學位博士招生類別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博士生的未來目標是成為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選擇學術學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
為滿足產業經濟轉型、社會發展需求,我國大力推進專業型研究生教育,增加專業學位博士招生專業,未來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會進一步擴張。
健全博士申請考核機制
「申請-考核」製成為博士招生主流方式
2013年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文件明確指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選拔『申請-審核』機制」,201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明確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選拔機制」。
如今,博士研究生普遍實行「申請-考核」制,和直接攻博、碩博連讀成為並行的招生方式。推進統籌招生,提高研究生貫通式培養水平,進一步拓寬選才範圍。
截至2020年,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已經實施「申請-考核」制的有127所,佔該類院校的92.7%,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均已實施「申請-考核」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實施「申請-考核」制的有85所。
數據來源:各高校研究生院
實行「申請-考核」制在英美等國的研究生招考歷史中由來已久。招生不依據統一的入學考試,而是根據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術水平、工作經歷、研究興趣及職業發展等情況自主選拔。
不管是借鑑國際經驗,還是從改善我國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發,我國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由統考方式向「申請-考核」制轉變是大勢所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